Workflow
食品饮料
icon
Search documents
813家公司公布最新股东户数
(原标题:813家公司公布最新股东户数) 813只股公布截至11月10日最新股东户数,相比上期股东户数下降的有359只,降幅居前的是凯迪股份、国光连锁、博杰股份等。 投资者除了在定期报告中获得股东信息数据外,还可以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上通过提问方式了解部分公司更及时(每月10日、20日、月末)的股东 户数信息。以往3期分别有927家、931家、686家公司在互动平台透露了股东户数,截至发稿,共有813家公司公布了截至11月10日股东户数。 上期筹码集中股回测:51%跑赢沪指 证券时报•数据宝对上一期(10月31日)筹码集中股监测显示,这些股10月21日以来平均上涨3.86%,走势强于同期沪指表现(上涨2.14%),其中, 51%的筹码集中股相对大盘获超额收益。 上期股东户数降逾一成个股中,海马汽车涨幅最高,10月21日以来累计上涨54.94%,涨幅居前的还有西麦食品、泰和科技等。 25股最新股东户数降逾一成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共有813只个股公布了11月10日股东户数,与上期(10月31日)相比,股东户数下降的有359只。其中股东户数降幅超 一成的有25只。 股东户数降幅最多的是凯迪股份,截至11月10日 ...
东方财富证券:食品饮料加速出清 板块投资价值有望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11-19 08:11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方财富证券发布研报称,相较于2024年的供需不匹配导致产业经营情况恶化,进 入2025年后企业逐渐降低增长目标适应需求、企业报表在第二、第三季度逐步调整,此举不仅缓解了经 营的供需矛盾也提升了板块投资价值,主要逻辑在于缩短了行业去库存周期,该行预期在明年第二或第 三季度实现报表层面的正增长。 东方财富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回顾 2025Q1-Q3期间,在弱需求下行业营收微增、利润有所承压,其中25Q3申万食品饮料营业收入、归母净 利润分别同比-4.9%/-14.6%,25Q3板块加速出清。传统消费受制于消费场景及弱需求恢复较慢,如白酒 25Q3加速出清,啤酒需求承压下量价表现较弱;零食、饮料等具备新品放量和渠道拓展机会的板块景气 度延续,如魔芋品类自24年来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积极改革创新的企业表现出强劲势头,如会稽山等。 不同品类的分析与展望 白酒:25Q3行业加速出清,拐点逐渐明朗。25年前三季度板块总体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5.8%/-6.9%, 其中25Q3分别同比-18.4%/-22.2%,在需求改善下行业降幅或逐步收窄。需求端来看,宴席、大众聚饮 等刚性需求韧性较强,商务活动受损 ...
福建女首富正式接班,能否重振“乡镇之王”达利食品?
Guan Cha Zhe Wang· 2025-11-19 08:05
2025年11月,达利食品集团官宣,创始人许世辉之女许阳阳正式接任集团总裁,全面执掌这家"食品帝国"。 "接班"这条路,许阳阳已经走了17年。自2008年英国留学归国后,许阳阳便进入达利食品历练,从车间主任做起,历经生产统筹、产品开发、品牌运营等 基层岗位,直至担任集团执行董事及副总裁。 她接手的是一个巅峰时期年营收超200亿元、终端网点达280万的食品帝国,也是一个正面临业绩连续下滑、渠道变革冲击的行业巨头。 "跟随战略"创造商业奇迹 许世辉的创业故事堪称一代闽商传奇。 1989年,许世辉投入全部身家买下一条二手饼干生产线,在惠安老家租下一间石头房,成立了达利食品的前身"惠安美利食品厂"。在零食并不丰富的年 代,许世辉敏锐地抓住市场痛点,为饼干设计了独立包装,使"美利"牌饼干迅速打开了市场。 1992年,许世辉成立福建惠安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投建第一个自有产权基地,"达利"品牌正式面世。但随着旺旺、乐事、好丽友等品牌相继进入中国,达 利面临巨大冲击。 面对外资品牌,许世辉形成了独特的"达利模式":爆款跟随+明星代言+平价覆盖+渠道下沉。 2002年,面对当时相对高价的韩国好丽友派,达利食品开发出达利园巧克力派 ...
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 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营造中长期资金入市良好生态
Zheng Quan Ri Bao· 2025-11-19 06:44
10月18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表示,新一轮科技革 命正在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技术快速发展,不仅会深度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也将深刻改 变"科技—产业—金融"的融合发展态势。 霍瑞戎表示,为顺应这一趋势,上交所将始终锚定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提升上 市公司质量,营造长期资金入市的良好生态,不断增强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 二是以转型升级为驱动,积极更新旧功能。鼓励传统行业运用新技术加快实现转型升级,上半年沪市传 统产业钢铁、机械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持续向高端智能跃升,钢铁和机械等传统行业净利润分别提升 235%和21%。 三是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积极落实"并购六条",支持上市公司用好用足并购重 组工具,加快实现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今年以来,沪市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602单,其中重大资产 重组76单,较上年分别增长19%和117%。 "投融资协调发展"方面,上交所主要围绕产品多样化、市场生态和服务精准,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健 全投融资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 霍瑞戎提到,一是持续完善ETF产品谱系,加大中低波动产品创新力 ...
从49元跌至19.9元,“酸奶界爱马仕”Blueglass降价求生?
Xi Niu Cai Jing· 2025-11-19 06:40
曾凭借一杯49元高价和"酸奶界爱马仕"称号风靡一时的网红品牌Blueglass,近期悄然加入降价大军。 据多家媒体报道,Blueglass部分产品在第三方外卖平台的售价已低至19.9元,相比线下49元的原价跌幅高达60%。这一曾被中产阶层追捧的高端品牌,如今 正试图通过大幅折扣吸引消费者。 Blueglass的降价并非孤立的商业决策,或是其近年来多次营销翻车与产品争议下的必然选择。 从2024年3月开始,"网红酸奶Blueglass成新型泻药"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大量网友反映饮用其"畅"系列产品后出现腹泻、肠胃炎等症状。有媒体记者实测 发现,饮用该品牌小蛮腰系列产品后1小时内出现肠道蠕动,24小时内腹泻4次。 营销方式的争议同样困扰着Blueglass的发展。2024年5月,Blueglass推出"男友力"系列饮品,因宣传文案涉嫌低俗擦边被推上风口浪尖。后被监管部门对该 广告做出定性,认为其内容违背公序良俗,对Blueglass处以40万元罚款。 公开资料显示,Blueglass的前身是"阿秋拉尕青藏酸奶",其于2012年成立于北京,2018年更名为Blueglass Yogurt(中文名:阿秋拉尕酸奶),隶 ...
机构称服务消费与线上消费延续强韧增长,政策驱动下文旅等领域或具备更高景气弹性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19 06:35
相关热门ETF: 假期催化+冰雪经济:旅游ETF(562510) 提振内需+低估赛道:食品饮料ETF(515170) 电商龙头+新消费:港股消费ETF(513230) 11月19日,港股午间收盘,恒生指数跌0.45%,恒生科技指数跌0.98%。板块方面,个人护理用品、工 业集团企业板块涨幅靠前;水务、生命科学工具板块跌幅靠前。港股消费板块午盘震荡下挫,港股消费 ETF(513230)现小幅微跌,打开低位布局通道。 11月18日发布的《全球快递发展报告(2025)》指出,2024年全球快递包裹业务量约为2679亿件,同比增 长17.49%,业务收入约为46037亿元,同比增长14.05%。依托庞大的电商消费群体和日益完善的跨境供 应链体系,亚太地区保持绝对优势,快递包裹业务量突破2100亿件,占全球总量的78.9%,业务收入占 比近40%。其中我国快递包裹业务量为1750.8亿件,同比增长21.5%;业务收入为14033.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8%。我国快递包裹市场规模连续十一年保持全球第一,实现了月均百亿件的跨越式发展。 2024年全球快递业务量、收入双增长,亚太地区优势显著,我国更是成绩斐然。快递包 ...
“2025食品饮料行业创新案例”征集正式启动;西贝回应门店一线全员涨薪 | 消费早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19 02:54
丨2025年11月19日星期三丨 NO.1西贝回应门店一线全员涨薪 有媒体报道称,受"西贝罗永浩风波"相关负面舆论影响,部分西贝门店一线员工遭遇"网暴",一些门店 甚至每天接到十几通辱骂电话,西贝为员工设立"委屈奖"以表安慰。对此,西贝公关部回应:"风波发 生后,西贝对一线伙伴从9月起平均涨薪500元/人/月,对风波期间遭受网暴和极端辱骂的伙伴给予委屈 奖补贴,并邀请心理咨询师对部分门店伙伴进行辅导跟踪。同时,西贝每周在各门店评选"最美西贝 人"持续奖励热情服务顾客获得顾客肯定的一线伙伴。" 点评:2024年全球快递业务量、收入双增长,亚太地区优势显著,我国更是成绩斐然。快递包裹业务 量、收入均提升,且市场规模连续十一年全球第一,月均百亿件跨越发展,彰显出我国快递业强大活力 与潜力,为全球快递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NO.3宗馥莉缺席娃哈哈经销商大会 近日,有接近娃哈哈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了一份宏胜集团召开"2025年度销售会议"的通 知。参会者为2025年累计销售额1500万元以上、全年业绩增长、保证金按时足额到位并完成2026年联销 体协议签订的经销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获悉,娃哈哈集团 ...
年内份额增长率超140%,港股消费ETF(159735)涨0.60%,机构:消费板块或将迎来轮动补涨机会
11月19日,港股开盘,恒生指数低开0.09%,恒生科技指数高开0.37%。 相关ETF方面,截至发稿,港股消费ETF(159735)涨0.60%,溢折率0.17%,盘中现溢价交易。 与此同时,该ETF份额也不断增长。截至11月18日,港股消费ETF(159735)流通份额为9.27亿份,年 内份额增长率达140.31%。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增强供需适配性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畅通经济循环的有效举措。要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 升级,以优质供给更好满足多元需求,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此外,据证券日报,食品饮料行业正迎来一年中最重要的销售窗口期。Wind数据显示,2025年11月 份,食品饮料行业资本开支环比增长15.15%,显示出产业链上市公司正积极布局旺季市场。 中航证券指出,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服务消费与文旅免税政策密集落地、入境游强势复苏的背景 下,消费链条已呈现多个结构性机会。一方面,服务消费与线上消费延续强韧增长,政策驱动下文旅、 教育等领域具备更高景气弹性;另一方面,免税渠道改革叠加入境便利化,有望成为下阶段消费 ...
升维长期战略 上市公司主动精准谋划市值管理
A股市场市值管理已迈入系统化、阳光化的"显性规范"新时期。在近期密集召开的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 说明会上,市值管理成为企业与投资者互动的核心议题。 记者梳理发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实践是多维度的,或通过深耕主业、强化研发创新筑牢价值根基,或 以分红、回购等实质性举措回报投资者,或畅通多元沟通渠道以强化价值传递。 上海社会科学院市值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勇春表示,随着企业对市值管理认知的深入,更多上市公 司将市值管理升维成长期战略,正结合自身禀赋与市场环境,以"先战略、后战术"的思路开展个性化实 践,推动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实现精准匹配。 精耕主业 专注创新 市值不仅是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直观反映,也体现了市场对公司质量、成长潜力和盈利能力的预期。 "公司一直坚持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的理念,把做优主业、提升经营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投资 价值的基石。"中国西电董事长赵永志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的表述,道出了市值管理的核心逻辑。 春风动力董事长赖民杰一语道出关键:"对公司而言,做好经营是市值管理的核心与根本。聚焦主业、 强化创新,方能支撑市值长青。" 在坚守主业的基础上,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上市公司提升核心竞 ...
政策加码消费,京东“真榜”助力甄选,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聚焦板块龙头,布局拐点机遇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19 01:48
Core Insights - The Tianhong Food and Beverage ETF (159736) recorded a trading volume of 22.18 million yuan as of November 18, 2025, with the underlying CSI Food and Beverage Index (930653) declining by 0.25% [1] - The ETF has seen a total inflow of 34.2 million yuan over the last five trading days, indicating strong investor interest [1] - Key stocks within the ETF include leading brands in high-end and mid-range liquor, dairy, beverages, and condiments, with notable performers being Xiangpiaopiao (603711), Yili (600887), and Yangyuan Beverage (603156) [1] Product Highlights - The Tianhong Food and Beverage ETF (159736) tracks the CSI Food and Beverage Index and is strategically positioned in leading stocks across various segments, including high-end liquor and dairy products [1] Market Events - JD.com launched "JD True List" on November 17, 2025, promising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its reviews by not commercializing the service and recruiting 100,000 "JD Truth Officers" for blind testing [3] - A high-level meeting on November 14, 2025, emphasized enhancing the adaptability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consumer goods to stimulate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circulation [4]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 Dongfang Securities forecasts that the food and beverage sector will experience a "difficult rise" in 2026, with a shift from valuation recovery to performance-driven growth [5] - The report indicates that the "blue-chip bubble" phase has ended, with a favorable chip structure and relatively low price-to-earnings ratios, suggesting potential for upward movement in the sector [5] - The basic fundamentals are expected to improve, with signs of performance stabilization in the restaurant supply chain and beer sectors by 202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