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渔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超10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5.9%
Jing Ji Ri Bao· 2025-06-08 22:03
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自然资源部在海南海口市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指数显 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高于国民经济增速0.9个百分点。 指数是对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量化评估,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值设定为100, 2024年指数为125.2,比上年增长2.3%。重点监测行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6%。其中,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三成。海洋 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数智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7%和8.7%,海上风电发电量比上年增长28.2%,海水淡化工程 规模比上年增长超10%。海运进出口总额、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船舶出口金额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 高。其中,我国船舶出口金额3086.5亿元,同比增长58.7%,以修正总吨计我国出口海船占全球海船完 工量的比重为42.7%,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22.1万亿元,其 中与沿海国家贸易额19.0万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美丽中国)
Ren Min Ri Bao· 2025-06-08 21:59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等发布,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去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近年来,我国统筹安排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推动海洋事业发 展,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 6月8日,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 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 长5.9%。重点监测行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6.0%。 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广东发展"海上绿电""海上装备",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11亿元,同比增长8.3%;浙江推动海域立体 分层利用,累计审批海域立体设权项目180个、面积约16.5万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加、海洋资源增 值与海洋生态保护"三赢";山东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集聚,成立现代海洋产才融合发展创新联盟, 激发海洋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各地加大探索,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部在活动现场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这是对2024年度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 综合量化评估,涵盖发展规模 ...
财经聚焦 | 总量突破10万亿元!海洋经济动能澎湃
Xin Hua She· 2025-06-08 13:07
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今年以来,海洋经济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海洋产 业发展稳中向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涌动的蓝色新动能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蓝色产业"纷纷崛起 不久前,渤海亿吨级油田垦利10-2油田开发项目(一期)最后一个平台组块完成出货装船,赴渤海南部 海域进入海上安装和联调。"最后的'积木'顺利起运。"油田开发项目建造经理王楠说,项目3座海上平 台陆地建造工作全面收官。 在海南岛西南角,从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海岸启航,深入大海约8海里,便可抵达龙栖湾普盛海 洋牧场。这片牧场总规划海域面积达350公顷,不仅配备了4个智能养殖旅游平台和50个智能养殖网箱, 还建设了水产品加工厂和海洋养殖科研中心等陆域设施。 "平台的目标是可渔、可娱。"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才喜表示,目前正在持续推进 海洋牧场二期建设。届时,不仅养殖规模和平台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还将开放海上住宿、餐饮、垂钓等 休闲渔业功能,打造乐东"海域+陆域"全域型智慧海洋牧场新产业,为游客 ...
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我国海洋经济登上新台阶
news flash· 2025-06-08 12:08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 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发展效益恢复向好,海洋新兴 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在海洋经济中占比不断提升。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 值比重超三成。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数智化、高端化转 型升级步伐加快。(央视财经) ...
全景式展现中国海洋发展图景 《向海而行》今日开播
Yang Shi Xin Wen· 2025-06-08 07:41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也是"全国海洋宣传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自然资源部联合摄制的系列节目《向海而行》,将于6月8日—12日, 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18:20档开播,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 聚焦海洋强国建设 多维度呈现中国海洋发展图景 《向海而行》围绕"资源宝库""逐梦深蓝""耕海牧渔""碧海银滩""蓝色脉动"五大主题,全景式展现我国在海洋能源开发、深海极地科技突破、 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及海洋合作开放共赢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从南海"深海一号"能源站保障能源供应,到"蛟龙"号、"奋斗者"号深潜器数据共享彰显大国担当;从福建澳角村"耕海牧渔"的产业转型,到厦 门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生态守护;从辽宁大连LNG船建造突破国际技术壁垒,中国向全球开源海洋环境预报模型源代码……该片通过20余个 鲜活故事,串联起"人海和谐"的中国智慧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彰显中国以开放姿态推动海洋资源共享、守护全球海洋生态的大国责任。 科技赋能打造精品力作 摄制组深入码头、实验室、养殖工船、科考船等一线场景,调研并采访相关科研人员、一线海洋工作者、工程师、渔民等,以镜头记录海洋经 ...
海洋生态保护向“智”向“新” 耕牧“蓝色粮仓”奏响向海图强海洋牧歌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5:49
央视网消息:海洋是地球生命之源,中文"海"是由"人""水""母"组成。"海"字的构成,可见中国人对人与水关系的认识。海洋曾是不少文 人墨客的诗兴之源,从"百川东到海"到"海上生明月",海给了诗人灵感与惊喜,也从古时流淌绵延至今。 2025年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保护海洋,不仅在于减少人类活动,更要主动作为,有针对性地修复海洋生 态环境,让更多人切实参与到保护行动中。保护海洋,从来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关乎人类未来的必答题。 江苏南通:3D打印礁体投入大海 模拟天然牡蛎礁 说起海鲜,人们对生蚝并不陌生。它的"前半生"是蔚蓝大海赐予人们舌尖上的鲜味佳肴,而它的"后半生"——牡蛎礁,可有效净化水质、减少 岸线侵蚀、减轻海洋灾害。 近日,在江苏南通海门港附近海域,20个3D打印的牡蛎礁修复生态礁体被依次投放入海底。它们运用了超快硬固废基材料技术,能模拟天然 的牡蛎礁。礁体的多孔结构,能促进牡蛎附着生长。 福建厦门:修复沙滩 因地探寻可行方案 沿着我国广袤蜿蜒的海岸线,来到有着"海上花园"之称的厦门。1.5公里长的观音山沙滩,犹如一条"金色绸带"蜿蜒入海,但鲜为人知的是, 这片沙滩 ...
蓝色海洋经济中的点“金”之笔
Jin Rong Shi Bao· 2025-06-05 03:19
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改善海洋生态、加大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滩镶绿野,碧海映蓝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 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1.8万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我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 海洋强国创造了众多可能。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方兴未艾,"蓝色引擎"的全速运转,离不开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金融时 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金融机构持续完善多场景、立体式蓝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大蓝碳金融产品创 新,为蓝色海洋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对接蓝色产业链 "融资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一方面,我们不知道如何与金融机构打交道;另一方面,面对各种 金融产品我们往往一头雾水。"近日,在青岛举行的海洋金融深度融合交流会上,一家参会的涉海企业 负责人感慨道。 山东,依海而立,向海而兴。绵延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近1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孕育了山东向海图强 的"深蓝梦"。面对海洋企业的融资 ...
我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Hai Nan Ri Bao· 2025-06-05 01:07
近年我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绿色发展之路上开拓前行 绿水青山景色新 5月16日清晨,五指山市阿陀岭上的云海景观。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近年来,我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理念,持续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优先的理念贯穿于发展的肌理之中,不断迈出新步伐—— 生态环境底色"向新"。去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4%,PM2.5浓度12微克/立方米,生态环境质量 继续保持全国一流。 一条河流的"身价"是多少? 超2097亿元——这是万泉河流域给出的"价值标签"。近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研究中心发布万 泉河流域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结果,这是我省首次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并发布,核算结 果显示,万泉河流域2023年度GEP为2097.53亿元。 一片茶叶如何完成"碳"路? 答案是算出碳足迹——在五指山,1千克"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仅为5.39千克 二氧化碳当量,低于国内已公布的茶叶碳足迹平均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低碳"产品。 "点"绿成 ...
破题2万亿蓝海:广东立法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4 02:57
2025年5月28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 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广东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推动"海上新广 东"建设的关键一步,这部地方性法规旨在以法治力量破解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瓶颈。《条例》有哪些亮 点?作为海洋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将如何通过立法"向海洋要动能"?6月3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 发布会对《条例》进行解读。 立法背景 诸多问题亟需制度性突破 广东为何要就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行立法?近年来,中央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党的二十 大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 求"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据了解,《条例》的制定,是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关键一步,也 是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中"打造海上新广东"的有力行动。 虽然海域面积全国第二,海岛数量全国第三,但广东作为海洋大省,其海洋经济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 题。"尽管我省海洋生产总值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突破2万亿元,但产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 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等短板,制约了高质量发展 ...
福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Ren Min Ri Bao· 2025-06-01 22:12
牢固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海域辽阔、资源丰富的福建向海洋要食物,扎实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与近海传统养殖渔排不同,"福鲍1号"挺进深远海。这里海水交换量更大、水温更稳定,鲍鱼的品质、 重量和成活率大幅提高。近年来,连江县持续推动海上养殖业转型升级,今年3月底全面完成传统养殖 渔排升级改造任务,近岸优良水质比例达92.5%。 截至去年底,福建建成深水抗风浪网箱5300多口,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23个,深远海养殖规模居全国前 列,大黄鱼、鲍鱼、牡蛎、海带等养殖产量十分可观。 福州连江县,"福鲍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上,轻摁按钮,养殖箱"乘电梯"浮出水面,箱内的绿盘鲍等待 下一步投喂。平台配备水质监测、视频监控等智能化设备,渔民在岸上就能实时了解海上养殖情况。 厦门海沧区,生物医药港内,蓝湾科技有限公司原料反应、除杂等各类自动化生产设备飞速运转,把虾 皮蟹壳"变"成高纯度硫酸氨基葡萄糖,可用于防治骨关节炎,年产值超4亿元。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先后提出要建"海上福州"和"海上福建"。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 建考察时指出:"推动福州、厦门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深入贯彻总书记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