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域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半年收入买不起卡罗拉看日本
36氪· 2025-07-11 13:48
以下文章来源于日经中文网 ,作者日经中文网 日经中文网 . 编制日经指数的《日本经济新闻》的中文版。提供日本、中国、欧美财经金融信息、商务、企业、高科技报道、评论和专栏。 来源| 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 封面来源 | unsplash 丰田的卡罗拉(Corolla)反映出了日本贫穷的现实。对平均年收入除以车价得出的"卡罗拉价格指数"进行计算后发现,在日本经 历了经济高速增长期后,卡罗拉的价格曾降至日本人年收入的2成多(0.2),如今已上升至5成。在美国则一直维持在年收入的3 成,日美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卡罗拉堪称面向普通民众的汽车的象征,回顾其历史可以看出日本的工资跟不上物价上涨的实 情。 "'任何人都能使用的真正的普通人的车'诞生了,这是丰田的心愿"。1966年10月第1代卡罗拉发布时,被誉为丰田汽车销售公司 (现在的丰田)"销售之神"的神谷正太郎如此说道。 当时,丰田已经推出名为Publica(1961年上市)的面向普通民众的汽车,但销量增长乏力。1966年4月,日产汽车的阳光 (Sunny)上市,卡罗拉在半年之后推出。 日产阳光的发动机排量约1000cc,丰田卡罗拉为1 ...
从半年收入买不起卡罗拉看日本
3 6 Ke· 2025-07-07 04:02
"卡罗拉"是面向普通民众的汽车的象征。它奠定了日本汽车立国的基础 丰田的卡罗拉(Corolla)反映出了日本贫穷的现实。对平均年收入除以车价得出的"卡罗拉价格指数"进 行计算后发现,在日本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期后,卡罗拉的价格曾降至日本人年收入的2成多(0.2), 如今已上升至5成。 日产阳光的发动机排量约1000cc,丰田卡罗拉为1100cc。当时正值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虽说是面向普 通民众的汽车,但卡罗拉通过"多100cc的富余",展示了高一个档次的质感。当时日本的平均年收入为 54万8500日元,第1代卡罗拉的标准车型价格为49万5000日元。卡罗拉价格指数为0.90,处于普通人很 难买得起的水平。 丰田在1979年推出了第4代卡罗拉,当时被称为"一亿总中流时代(全体一亿日本人都是 中产阶级的时 代)"。第4代卡罗拉采用了4个之前主要用于高档车的圆形前大灯,营造出了高档感。价格约85万日 元,是第1代卡罗拉的1.7倍,但由于日本的平均年收入已飙升至279万日元,卡罗拉价格指数降至0.30。 虽然是同一款汽车,但由于日本的工资持续上涨,卡罗拉价格指数在1982年创出了最低值0.27。这一水 平相当于年收入 ...
从半年收入买不起卡罗拉看日本
日经中文网· 2025-07-04 05:45
"卡罗拉"是面向普通民众的汽车的象征。它奠定了日本汽车立国的基础 丰田卡罗拉在全球累计销售超5000万辆,堪称面向普通民众的汽车的象征。1982年,卡罗拉的价格仅为 日本人年收入的2成多,如今已升至5成。在美国则一直维持在3成。回顾卡罗拉的历史可以看出日本的 工资跟不上物价上涨…… 丰田的卡罗拉(Corolla)反映出了日本贫穷的现实。对平均年收入除以车价得出的"卡罗拉价格指数"进 行计算后发现,在日本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期后,卡罗拉的价格曾降至日本人年收入的2成多(0.2), 如今已上升至5成。在美国则一直维持在年收入的3成,日美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卡罗拉堪称面向普通 民众的汽车的象征,回顾其历史可以看出日本的工资跟不上物价上涨的实情。 "'任何人都能使用的真正的普通人的车'诞生了,这是丰田的心愿"。1966年10月第1代卡罗拉发布时, 被誉为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现在的丰田)"销售之神"的神谷正太郎如此说道。 当时,丰田已经推出名为Publica(1961年上市 )的面向普通民众的汽车,但销量增长乏力。1966年4 月,日产汽车的阳光(Sunny)上市,卡罗拉在半年之后推出。 日产阳光的发动机排量约1000cc ...
同比激增29.5%!2025年上半年累计召回汽车超528万辆,软件缺陷成主因
Hua Xia Shi Bao· 2025-07-04 05:38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凯 北京报道 当汽车从机械工具进化为移动智能终端,车辆召回的理由也在发生改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 据显示,上半年累计发布的60条召回公告波及28个品牌、528.1万辆汽车,同比激增29.5%的召回总量创 下近十年次高纪录。 这场以软件为矛头的召回风暴中,超四成问题指向车机系统漏洞,新能源汽车以三成占比强势入 局,"单踏板模式失灵""智能驾驶误判""倒车影像黑屏"等数字化顽疾正颠覆传统认知。当机械故障退居 次席,代码与硬件的深度博弈已将汽车安全防线推向智能进化新维度。 总量飙升与结构性分化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召回市场呈现显著结构性变化,单一车企大规模召回成为主导特征。 本田在华双合资企业因转向系统核心部件缺陷实施行业史上最大规模单次召回,涉及思域、CR-V等主 力车型共计136.7万辆,占上半年召回总量四分之一。经调查,转向机蜗杆弹簧预压力异常升高问题会 导致转向阻力突增,极端工况下存在失控风险。 监管层面的标准升级正在加速这一转型进程。工信部2025年度专项检查将动力电池性能衰减阈值、碰撞 安全防护等级纳入强制检测目录,倒逼企业建立覆盖极 ...
燃油车回暖背后 合资分化 自主走强
"棋盘上充斥着无数的可能性,不到临近最后一刻,你永远都不知道胜负在哪里。"用电视剧《棋魂》中的经典台词来形容当下的车市竞争毫不为过。 经历了5月的血雨腥风,一度被认为要进"ICU"的燃油车,似乎又脱离危险,似乎有回暖迹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数据显示,5 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85.4万辆,环比增长2.2%,同比下滑1%,降幅有所收窄。仔细梳理,燃油车复苏背后,以合资车企为主的局面正在逐步改 变,奇瑞、吉利和长安等自主品牌燃油车与合资车企的差距显著缩小。 环比增长 燃油车迎小幅回温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5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88.4万辆,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12.3%。在零售数据上,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2万辆,同比增长 13.3%。乘联分会分析指出,今年5月零售较2018年同期181万辆的最高水平增长6%,呈现出超强增长态势。 其中,相较于4月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4.8%的销量表现,5月的燃油乘用车市场出现了小幅回温。数据显示,5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85.4万辆, 比上年同期减少0.9万辆,环比增长2.2%,同比下降1%。"前期常规乘用车的持续下行带来较大的市场压 ...
小米回应YU7订单遭大量“黄牛”加价倒卖:“不支持修改购车人”;本田在华大规模召回汽车,总数超38万辆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6-27 10:26
3.【本田在华大规模召回汽车:含雅阁、思域、CR-V,总数超38万辆】日前,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 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 办法》和《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其中含雅 阁、思域、CR-V,总数超38万辆。(IT之家) 4.【零跑CEO谈小米YU7卖爆: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在6月27日的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 上,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披露,零跑定位旗舰的D系列车型将于明年第一季度量产,届时 发布的零跑下一代中央域控制器将首发搭载高通骁龙双8797芯片。 朱江明坦言,自己昨天本来"心情 很好",因为看到零跑的订单量很不错,结果晚上看了雷总的发布会,1小时卖那么多,压力一下子就 上来了。(快科技) 更多汽车出行资讯 …… 1.【小米YU7汽车订单遭大量"黄牛"加价倒卖,官方回应称"不支持修改购车人"】小米在6月26日的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中宣布YU7车型正式上市,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Pro版售价27.99万元, Max版售价32.99万元。 目前有大量"黄牛"在二手平台挂出YU7订单 ...
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召回部分国产汽车
news flash· 2025-06-27 06:26
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召回部分国产汽车 智通财经6月27日电,日前,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 管理条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家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召回编号E2025M0108V:自2025年8月31日起,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2年2月10日至2024年9月 2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汽油版及插电式混动版英仕派(INSPIRE)、混动版HONDA HR-V、混动版 思域(CIVIC)、混动版及插电式混动版思威(CR-V)系列汽车,共计139621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因制造原因,高压燃油泵内部零件可能因应力集中产生裂纹,极端情况下导致 燃油泄漏,存在安全隐患和排放危害风险。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更换改良后的高压燃油泵, 以消除安全隐患和排放危害风险。 召回编号E2025M0107V:自2025年8月31日起,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2年6月28日至2024年9月 2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汽油版及插电式混动版雅阁(ACCORD)、混动版型格( ...
关税冲击掀起连锁反应 三菱汽车上调美国市场售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06:41
汽车行业是薪资趋势的风向标,其产值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且占日本对美出口的三分 之一。这一重要地位迫使日本首相石破茂必须与特朗普达成协议,以降低针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的25% 关税。 然而,行业短期内恐难获喘息之机。石破茂在出席加拿大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既未达成贸易协议, 也未明确推进协议的路径。除汽车行业面临的关税外,日本还遭受了钢铁和铝50%的关税冲击,而原本 对其他商品10%的全面关税也将于7月初升至24%。 部分车企已开始调整策略:本田推迟了在加拿大11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供应链扩张计划,并将混合动力 思域(Civic)车型的生产从日本转移至美国;斯巴鲁正在重新评估所有投资;日产已暂停美国市场对墨西哥 产SUV的订单;马自达(Mazda)则停止了与丰田在阿拉巴马州合资工厂生产的一款车型对加拿大的出口。 智通财经APP获悉,三菱汽车公司(Mitsubishi Motors Corp.)正上调部分车型的美国市场售价,此举源于 汽车行业对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针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的连锁反应作出应对。 高度依赖进口车供应美国市场的日本大型汽车制造商,正面临特朗普关税带来的190亿美元损 ...
全球最年轻白手起家女性亿万富豪认为,“装穷方能守富”
财富FORTUNE· 2025-06-10 12:55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frugal lifestyle of Guo Lusi, a billionaire and founder of the AI startup Scale AI, emphasizing that true wealth does not require ostentatious displays of luxury [1][2][3]. Group 1: Personal Philosophy and Lifestyle - Guo Lusi, despite her billionaire status, prefers a modest lifestyle, often opting for budget-friendly choices like wearing clothes from Shein and using an old Honda Civic for transportation [3][4]. - She believes that the need to showcase wealth is a trait of millionaires, while billionaires do not feel the same pressure to prove their success [4][5]. - Guo Lusi's approach to life is summarized by her belief that "pretending to be poor can help one stay rich," reflecting a mindset that values substance over superficiality [3][5]. Group 2: Wealth Perception and Social Dynamic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many billionaires adopt a low-key lifestyle to avoid societal backlash against wealth, with Guo Lusi stating that there is a cultural sentiment in the U.S. that resents billionaires [7]. - She acknowledges that many wealthy individuals have gone through a phase of flaunting their wealth but eventually realize the futility of such behavior [7][6]. - The article contrasts Guo Lusi's frugality with the more extravagant lifestyles of some millionaires, suggesting that true wealth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a desire for authenticity rather than ostentation [4][6].
日系三杰需要“断舍离”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7 01:54
文|新能源观察家 "还没提车就亏了2万块!" 东风日产N7准车主李先生的吐槽,揭开了日系车如今的尴尬境遇。 这款上市仅一个多月的新车,近日突然抛出优惠——6月30日前下订,至高可享19888元购车补贴和至高 8000元置换补贴。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闪降"在日系车里并非独一份。 4月15日,东风本田S7在上市一个月后直降6万元,与当天上市的兄弟车型广汽本田P7指导价平齐。 图/东风本 田S7起售价降至19.99万元 为了挽回局面,日产、本田先后祭出了"降价"的大刀。曾经月销轻松破万辆的轩逸、思域,如今只能靠 频频降价换取生存空间。轩逸最低起售价降到了8万元左右,本田思域经销商终端价格下降了近5万元。 然而,"以价换量"并未有效遏制日产、本田的颓势。 今年1-4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累计销量为16.76万辆,较去年 同期再次下滑24.6%;本田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为20.2万辆,较去年同期再次下滑28%。 时间回到2020年,日系车凭借着燃油经济型、可靠的质量及舒适的驾乘体验,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了近 四分之一的份额。彼时,消费者为提车甘愿加价排队的场景屡见不鲜。 比如,本田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