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vidia(NVDA)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股市场速览:市场再创新高,中小盘表现强势
Guoxin Securities· 2025-08-17 04:4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数据速览 价格走势:市场再创新高,中小盘表现强势 本周,美股进一步刷新高点。标普500涨0.9%,纳斯达克涨0.8%。 2025年08月17日 证券研究报告 | 美股市场速览 市场再创新高,中小盘表现强势 行业研究·海外市场专题 美股 弱于大市·维持 证券分析师:王学恒 证券分析师:张熙,CFA 010-88005382 0755-81982090 wangxueh@guosen.com.cn zhangxi4@guosen.com.cn S0980514030002 S0980522040001 风格方面:小盘价值(罗素2000价值+3.4%)>小盘成长(罗素2000成长+2.8%)>大盘价值(罗素1000价值+1.3%)>大盘成长(罗素1000成长+0.7%)。 18个行业上涨,5个行业下跌,1个基本持平。涨幅较大的行业有: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5.5%)、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4.2%)、耐用消费品与服装 (+3.6%)、零售业(+3.3%)、电信业务(+3.0%);下跌的行业有: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2.4%)、商业与专业服务(-1.4%)、公用事业( ...
外媒:管制芯片,阻止不了中国AI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7 03:40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 :内容来自tom'shardware&wsj 。 英伟达分享了人工智能公司 Hydra Host 联合创始人 Aaron Ginn 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尽管美国对 英伟达的H20芯片实施出口管制,但中国仍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英伟达在X上分享了 Ginn 对 此事的看法,称华盛顿的禁令只会阻碍其扩大影响力。 这一观点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出口管制问题上的立场基本一致——他认为出口管制是失败的 ——美国应该采取更多措施,而不仅仅是阻止竞争对手获取其技术,以在人工智能竞赛中保持领先地 位。然而,其他专家则认为,人工智能禁令应该保留,因为这是华盛顿打造美国最强大人工智能芯片 战略的必要条件。 参考链接 1.https://www.tomshardware.com/pc-components/gpus/nvidia-says-h20-export-controls-didnt-stop-chinas-ai-progress-claims-they-only-stifled-u-s- economic-and-technology-leadership 英伟达 ...
这些芯片,爆火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7 03:40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数据中心,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如果说过去 的PC、智能手机时代定义了半导体产业的黄金十年,那么以人工智能(AI)、云计算和超大规模基 础设施为核心驱动力的数据中心,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芯"纪元。 这不是一场渐进式的演变,而是一次颠覆性的变革。数据中心对芯片的需求,正从简单的处理器和内 存,迅速演变为一个涵盖计算、存储、互连和供电等全方位的复杂生态系统。这股强大的需求浪潮,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数据中心半导体市场推向一个万亿美元级的庞大体量。 AI狂潮:数据中心的"军备竞赛" 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AI的爆发,是这场变革最强大的催化剂。根据行业预测,AI相关的资本支 出已经超越了非AI支出,占据了数据中心投资的近75%。到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超过4500亿美 元。人工智能服务器正在快速增长,占计算服务器总量的比例已从 2020 年的几个百分点上升到 2024 年的 10% 以上。 在基础模型训练、推理和定制芯片创新的推动下,全球科技巨头正陷入一场激烈的"算力军备竞赛"。 微软、谷歌、Meta等头部玩家每年投 ...
英伟达自研HBM背后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7 03:40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 :内容来自工商时报 。 市场传出,英伟达(NVIDIA)已启动自家HBM(高频宽存储器)Base Die的设计计划,未来无论搭 配那一家存储器品牌的HBM堆栈产品,底层逻辑裸片(Base Die)都将采用英伟达自有设计方案, 制程节点锁定3nm,预估将于2027年下半年开始小量试产。 此消息一出,震撼HBM生态链,市场人士担忧,恐改写下一代HBM市场竞争版图。 目前HBM市占率最高为SK海力士,其HBM Base Die多采用自制方案。但业界指出,若HBM传输速 度欲拉升至10Gbps以上,须借助台积电先进逻辑制程如12nm或更先进制程来制作Base Die,其中标 准型HBM4采用台积电12nm 制程即可支援,相关供应链主导权仍握在SK海力士手中。 不过,存储器厂商在复杂Base Die IP与ASIC设计能力上相对薄弱。IC设计业者指出,若HBM4要整 合UCIe高速界面对外与GPU、CPU通讯,则Base Die设计难度大幅提升。ASIC公司如创意已具备完 整IP与设计平台,可提供云端服务业者(CSP)导入。 业界分析,英伟达拟自制HBM Base ...
苏姿丰:AMD 数据中心 CPU 影响力,与英伟达 AI 加速器地位相当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8-17 02:55
市场调查机构Mercury Research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AMD桌面CPU市场份额跃升至 32.2%,较上一季度环比增长4.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近10个百分点;桌面CPU收入份额达到 39.3%,与数据中心级EPYC处理器41%的收入份额基本持平,均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其服务器CPU市 场份额提升至27.3%,收入份额首次攀升至41%,为自首款EPYC处理器问世以来的最高纪录。 回顾2017年,AMD服务器CPU市场份额尚处于个位数水平,与英特尔的Xeon系列存在较大差距。而在 短短几年内,AMD便实现了从边缘玩家到主流供应商(36.5%)的跨越式发展。 此外,苏姿丰还透露,AMD正积极布局AI计算领域。尽管目前在AI GPU领域尚未对英伟达形成直接挑 战,但公司有信心凭借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持续投入,逐步在AI硬件市场复制其在服务器CPU市场的成 功。(纯钧) 苏姿丰指出,如今众多客户已将AMD视为战略级的CPU供应商,其在数据中心CPU领域的市场地位, 可与英伟达在AI加速器领域的主导地位相媲美。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17日消息,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 ...
英伟达的市值上限在哪里?|财经峰评
Tai Mei Ti A P P· 2025-08-17 00:57
截至8月15日,英伟达收盘市值达到4.4万亿美元。作为全球第一家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大关的公司,英 伟达似乎看不到尽头。 华尔街有58位分析师给予"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指向5.2万亿美元市值。 5万亿美元,是现阶段科技巨头市值的上限,还是英伟达新的起点? 英伟达的天价市值,来源于其AI芯片的绝对垄断地位带来的优异财务表现。英伟达几乎垄断了生成式 AI训练的底层算力市场,其GPU芯片和专有CUDA平台成为OpenAI、Meta、Google等巨头的唯一选 择。 在过去三年,英伟达营收和利润出现爆发式增长,股价上涨20倍后,当下前瞻市盈率也只有38倍。其毛 利率高达75%,超越苹果(毛利率45%)、微软(毛利率68%)等科技巨头,主要得益于高端芯片的高 溢价。 一切恰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花无百日红。 不妨回顾一下历届科技公司市值登顶的历史。 PC互联网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公司,硬件为英特尔,其市值巅峰5000亿美元;软件为微软,市值巅峰 6000亿美元(截至2000年)。 在新的科技变革来临之际,能够成功转型升级的公司,就能保证市值继续向上一个量级攀升,微软是目 前最成功的案例。 但硬件比软件要困难得多,其原因 ...
BTX Offers Diversification Into Private Equity
Seeking Alpha· 2025-08-17 00:25
Group 1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vestment approach of Michael Del Monte, emphasizing a holistic view of the investment ecosystem rather than evaluating companies in isolation [1] - Michael Del Monte has over 5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 buy-side equity analyst and previously worked in professional services for over a decade across various industries [1] Group 2 - The article does not provide specific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s or advice regarding any particular company or stock [2][3]
液冷概念为何持续走强?3股已翻倍!液冷市场空间将超1500亿!多家A股公司有望受益!
私募排排网· 2025-08-17 00:00
液冷概念 作为 AI算力新的领涨分支,为何突然爆发了呢? 这或与英伟达的GB300芯片即将量产有关。民生证券认为, 2025年是液冷技术从0-1 突 破的元年,产业趋势叠加技术升级,液冷将成为 AI产业升级的下一主战场 。 中信建投 证券 认为,2025年是 英伟达 AI芯片 液冷技术渗透率大幅提升的一年,随着单芯片功耗的提升,液冷市场规模有望明显增长。同时, 伴随ASIC(专用集成电路)机柜方案逐步采用液冷技术以及国内厂商超节点方案的推出,液冷技术在ASIC市场及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将快速提 升,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点此查看A股受益公司 ) 0 1 AI 芯片升级和智算中心建设驱动液冷需求爆发,市场规模将超 1500 亿 数据中心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较大程度取决于稳定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数据中心设备功耗越大,产生的热量越 多 ,对于冷却系统的要求也 就越高 。 数据中心冷却系统主要包括风冷和液冷,风冷在存量市场仍占主导地位。但在算力需求提升、节能减排的社会目标下, 液冷正在成为芯片 /机架 级冷却的主流解决方案 。根据Trend Force预测,2025年液冷在全球数据中心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10 ...
5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tocks to Buy and Hold for the Next Decade
The Motley Fool· 2025-08-16 22:15
Core Viewpoint - The prolife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expected to drive strong growth for several leading technology companies over the next decade, making them attractive long-term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Group 1: Company Performance - Nvidia has experienced an extraordinary increase in stock value, up over 30,000% in the past decade, and remains a dominant player in the AI computing market [2][4][7]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TSMC) is recognized as the best foundry globally, producing chips for major AI players, which positions it for continued market success [8][9] - Alphabet, despite being perceived as vulnerable to AI disruption, has seen its stock rise nearly five times in value over the past decade, with Google Search revenue increasing by 12% in the second quarter [4][13][14] Group 2: AI Demand and Applications - There is a significant unmet demand for AI computing power,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Nvidia and TSMC as they provide essential hardware for AI applications [6][7][9] -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is the largest cloud computing provider and is experiencing strong demand for AI workload capacity, contributing significantly to Amazon's profits [10][11] - Meta Platforms is developing its own generative AI model, Llama, which enhances its advertising capabilities and is expected to improve interaction and conversion rates [11][12] Group 3: Future Outlook - The next decade is anticipated to see a rise in AI applications, benefiting companies like Nvidia, TSMC, Amazon, Meta, and Alphabet, making them strong investment picks [4][9][10]
最后24小时,美国终于签字!特朗普转身对中国提了个要求:若能答应,一切都好说?中方回应亮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8-16 18:38
但稍微算笔账就清楚,中国大豆进口市场规模约610亿美元,而中美全年贸易逆差高达2954亿美元。靠 增加大豆进口填补这么大的贸易逆差,显然不现实。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之一,过去中美贸 易正常时,美国有一半大豆销往中国。可贸易战打响后,巴西迅速填补了空缺,现在中国70%的大豆来 自巴西。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巴贸易规则顺畅,巴西大豆价格比美国低不少。从市场角度看,中国企业 没理由舍近求远,去买更贵的美国大豆。 据直新闻报道,2025年8月12日,中美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同意延长双方关税 措施90天。 这份声明的落地并不意外,但背后的博弈耐人寻味。就在前一天,关税暂停期即将到期的最后24小时, 还有外国媒体记者追问中国外交部相关话题,意图施压。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始终沉稳,强调希望美方按 两国元首共识,在平等尊重基础上推进磋商。其实中方早就在斯德哥尔摩谈判中明确同意延期,真正犹 豫拖延的是美国。 特朗普把签字拖到最后一刻,这是他惯用的极限施压手段。想借着期限临近的压力,让中国接受更多条 件。他最近就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喊话,希望中国把美国大豆的订单量提高4倍。他觉得这能大幅缩小中 美贸易逆差,还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