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瑞医药
icon
Search documents
勇闯“死亡谷”的中国药企越来越多 能否破局?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26 14:17
被称为医药研发"死亡谷"的阿尔茨海默病(AD),有何魔力? 11月24日晚间,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宣布,针对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两项 大型Ⅲ期试验均未达到主要目标;而在不久前,中国药企绿叶制药宣布,公司自研的LY03017已获得美 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许可开展临床试验,其中的一项适应证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这并不是个例。近日,康方生物自研的AK152获批临床,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 床阶段的AD双抗药物;恒瑞医药的SHR-1707,作为国内首个自研抗Aβ单抗,已经进入Ⅱ期临床阶段; 先通医药、原子高科等致力于AD早期诊断的药企研发也在路上。 一方面,跨国药企在AD药物研发和商业化的道路上屡次受挫;另一方面,中国药企对这一领域的研发 热情日益高涨。后者有希望成为全球AD治疗领域的新破局者吗? 中国在研药物全球第二 11月24日,诺和诺德公布了口服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针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的Evoke(试验 代号名)和Evoke+(试验代号名)Ⅲ期试验的顶线结果,两项试验均未证实司美格鲁肽在减缓阿尔茨 海默病进展方面优于安慰剂。 此前,辉瑞、 ...
勇闯“死亡谷”的中国药企越来越多,能否破局?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26 14:02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药企在AD药物研发领域热情高涨。去年,智慧芽全球新药数据库显示,中国 针对AD适应证药物研发的数量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二位。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原创AD在研药物包括恒瑞医药的SHR-1707(抗Aβ单克 隆抗体)、康方生物的AK152(靶向Aβ和BBB高表达受体的双特异性抗体)、绿叶制药的LY03017(5- HT2AR反向激动剂/5-HT2CR拮抗剂)、深圳理工大学的BrAD-R13片(口服TrkB受体激动剂)、卓凯 生物的50561片(Rac1抑制剂)等。 被称为医药研发"死亡谷"的阿尔茨海默病(AD),有何魔力? 11月24日晚间,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宣布,针对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两项 大型Ⅲ期试验均未达到主要目标;而在不久前,中国药企绿叶制药宣布,公司自研的LY03017已获得美 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许可开展临床试验,其中的一项适应证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这并不是个例。近日,康方生物自研的AK152获批临床,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 床阶段的AD双抗药物;恒瑞医药的SHR-1707,作为国内首个 ...
创新药崛起!院内用药占比持续增长,中国医药行业结构性拐点已至
第一财经· 2025-11-26 13:49
2025.11. 26 本文字数:3966,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吴斯旻 中国创新药市场迎来"结构性拐点",有望扭转医药行业的下行态势。 国内药品终端销售自2024年起出现负增长,今年上半年仍有超三成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出现亏损。业界 观点认为,多个细分行业,尤其是仿制药行业集中度过低,产品屡屡陷入"价格内卷",成为掣肘中国医 药行业发展的关键原因。 所幸,今年以来,中国医药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创新药不仅用药占比快速提升,对外授权频传佳讯,从 已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来看,医药工业类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同比下降5.5%。但创新转型企业和一 些新兴创新药公司保持了较好增长和盈利,一些企业创新药收入创新高。在此背景下,业界期待创新药 商业化成为医药行业新的增长点。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下称"大会")上,康桥资本首席执行官 傅唯表示,尽管中国在创新药领域的产能与效率方面快速提升,但整体仍处于产业链价值的中低端。即 便已出现首付款达10亿美元级别的交易,但与电动汽车行业相比,生物医药领域仍处于"卖轮胎、卖玻 璃"的阶段,要想分得更大的全球创新红利,真正打造出中国医药界的" ...
港股IPO募资额冲刺全球第一,“A+H”上市热潮有望持续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11-26 13:17
港股IPO持续井喷,已经超越纽交所、纳斯达克等市场,正冲刺2025年新股募资全球第一。对中国企业 而言,赴港股上市正从"不得不去"变成"主动选择"。 今年前10个月,港股新上市企业81家,募资合计2159.77亿港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募资额,由14家A股公 司到港股上市贡献。不仅如此,以宁德时代(300750.SZ,03750.HK)为代表的多家公司还出现了明显 的AH股价"倒挂"现象——宁德时代H股最新股价相比A股溢价超过14%。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港股市场发生了什么? "今年前10个月港股募资额接近2022、2023、2024年三年的总和。"致同上海审计合伙人林晓玲对第一财 经表示,过去几年港股流动性偏弱,企业赴港上市动力不足,但今年港股流动性有很大改善,部分龙头 企业市盈率与A股公司已不相上下,部分A+H股还出现了股价"倒挂"现象。 "当我们跟企业家去谈港股上市的时候,原来大家会担心估值与流动性的问题,要谨慎一点,现在大家 这方面的顾虑比原来少了。"致同咨询融资与并购财务顾问服务主管合伙人武建勇告诉第一财经,港交 所上市门槛较低相对A股上市而言优势明显,之前由于估值不高使很多企业家在决策是否赴港上市时 ...
创新药崛起!院内用药占比持续增长,中国医药行业结构性拐点已至
Di Yi Cai Jing· 2025-11-26 12:35
在美国和欧洲五国,创新药在当地市场所占份额达到70%~80%,而在中国市场,创新药市场规模仅占8.6%。 中国创新药市场迎来"结构性拐点",有望扭转医药行业的下行态势。 国内药品终端销售自2024年起出现负增长,今年上半年仍有超三成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出现亏损。业界观点认为,多个细分行业,尤其是仿制药行业集中度过 低,产品屡屡陷入"价格内卷",成为掣肘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原因。 所幸,今年以来,中国医药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创新药不仅用药占比快速提升,对外授权频传佳讯,从已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来看,医药工业类上市 公司整体营收同比下降5.5%。但创新转型企业和一些新兴创新药公司保持了较好增长和盈利,一些企业创新药收入创新高。在此背景下,业界期待创新药 商业化成为医药行业新的增长点。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下称"大会")上,康桥资本首席执行官傅唯表示,尽管中国在创新药领域的产能与效率方面快 速提升,但整体仍处于产业链价值的中低端。即便已出现首付款达10亿美元级别的交易,但与电动汽车行业相比,生物医药领域仍处于"卖轮胎、卖玻璃"的 阶段,要想分得更大的全球创新红利,真正打造出中国医 ...
【港股收盘快报】港股恒指涨0.13% 科指涨0.11% 科网股、内房股走弱创新药概念走强万科跌...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26 11:37
盘面上,科网股跌多涨少,哔哩哔哩跌3%,快手、百度跌幅超过2%,网易、阿里巴巴跌幅超过1%,美 团涨幅超过5%,京东涨幅超过2%;航空股走强,东方航空涨近7%;创新药概念涨幅居前,恒瑞医药涨 幅超过4%;芯片股活跃,中兴通讯涨幅超过3%;内房股走弱,万科跌幅超过6%。 11月26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13%,报25928.0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 0.11%,国企指数涨0.04%。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
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LLP增持恒瑞医药100万股 每股作价69.15港元
Zhi Tong Cai Jing· 2025-11-26 11:25
香港联交所最新数据显示,11月24日,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LLP增持恒瑞医药(600276) (01276)100万股,每股作价69.15港元,总金额为6915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2148.22万股, 持股比例为8.32%。 ...
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LLP增持恒瑞医药(01276)100万股 每股作价69.1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1-26 11:24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联交所最新数据显示,11月24日,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LLP增持恒瑞 医药(01276)100万股,每股作价69.15港元,总金额为6915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2148.22万 股,持股比例为8.32%。 ...
生物医药ETF(512290)涨超1.2%,GLP-1赛道进展引关注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26 10:33
上海证券指出,国内GLP-1赛道角逐激烈,多家药企积极布局,关注相关创新靶点/剂型、临床数据 及商业化推进情况。恒瑞医药的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注射液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优效性, 上市申请已获受理;众生药业的RAY1225注射液在II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积极疗效和优秀安全性,胃肠 道不良反应和低血糖风险低于替尔泊肽数据;华东医药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已完 成体重管理适应症III期受试者入组,多项适应症临床进展顺利。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注射液III期研究达 成主要终点,在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受试者中平均体重降幅达20.08%,肝脏脂肪含量显著改善。此外, GLP-1R/GIPR双靶点及三靶点激动剂等创新疗法持续推进,行业创新活力显著。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生物医药ETF(512290)跟踪的是CS生医指数(9307 ...
致同林晓玲:“A+H”呈现四大新特征,南向资金将驱动溢价收窄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26 09:33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11月25日,在"把握发展确定性:"十五五"规划下的企业增长路径"分享会 上,致同上海审计合伙人林晓玲在会上分享了"十五五"开放新机遇下企业赴港上市"A+H"的落地实践。 今年以来,企业赴港上市热潮不断,截至目前,港股IPO募资总额已超2000亿港元,居全球交易所首 位,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一批A股龙头公司相继登陆港交所,成为"A+H"上市队伍中的主 力军。对于赴港上市与"A+H"的机遇与挑战,林晓玲表示,"A+H"不仅仅是融资手段,更主要的是一种 战略配置。可以完美契合企业两个需求,一个是走出去,一个是引进来,能够为企业构建一个对冲单一 市场风险的双资本平台。通过A股保持比较高估值的融资,H股对接国际资本,同时也可以优化国际化 的程度,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 二是南向资金驱动溢价收窄。随着沪深港通机制的不断深化,内地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服市场,逐渐成 为影响港股定价权的重要力量。这种资金流动有助于推动"A+H"股价差的收敛,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 机会。 三是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不仅限于股票市场,未来可能拓展至债券、基金等更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