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整合

Search documents
步长制药: 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拟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的进展公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11 10:11
证券代码:603858 证券简称:步长制药 公告编号:2025-134 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甲方:步长制药 乙方:谢继辉 (1)双方同意,乙方按照协议约定的条款和条件受让甲方所持有的目标股 权。目标公司其他股东已同意就本次股权转让放弃优先购买权。 (2)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目标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下: 关于拟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一、交易概述 为大力发展和整合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步长 制药")大健康产业,公司拟将持有的 9 家控股子公司宁波步长贸易有限公司、 山东步长药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步长药妆")、山东步长鼎晟 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步长鼎晟")、山东步长传方药业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山东步长传方")、山东步长优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步长驰骋商 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步长驰骋")、济南步长财淦商贸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济南步长财淦")、济南步长瀛玺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步长瀛 玺")、济南步长众福商贸有限公司 ...
25起并购、超千亿交易!2025上半年医疗器械整合盘点
思宇MedTech· 2025-07-11 07:57
从金额排名看,5亿美元以上的交易均由海外大型企业发起: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并购多集中在 疾病路径明确、渗透率仍待提升的治疗领域 ,其整合逻辑主要基于两点: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共披露至少25起并购事件,涵盖外资巨头主导的大型交易与本土企业对核心资产 的精准收购,交易金额从数千万人民币到百亿美元级不等。并购方向涵盖介入设备、神经调控、医美、眼科、 成像平台及数字医疗,整体反映出 产业整合、产品线协同与技术平台补位 的并行趋势。 # 高 额并购 频 现 , 外 资 主 导大部分头部交易 # 本 土并购 集 中 于 微 型 标 的,偏重产业链整合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的并购则更为聚焦,主要表现为: 本土并购虽金额较小,但更具"目标明确、资源高效"的特点,集中于 渠道整合、注册补充、核心部件团队/产 品并入 等策略层面。 # 细 分赛道 整 合 趋 势 显 著 依视路陆逊梯卡分别并购 Espansione Group(非接触干眼设备) 与 Cellview Imaging(超广角眼底成像) , 延续其"临床术式+检查网络"双线布局策略。与此同时,爱美客并购REGEN Biotech,提升其在透明质酸之外 的结 ...
从财务投资者向产业整合者转型 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激活产业生态一池春水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10 16:17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emphasizes the strong confidence injected into the market by the policy direction of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which focuses on optimizing capital market mechanisms such as stock and bond financing and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1] - The "Six Guidelines fo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released in September 2024 has led to a noticeable increase in private equity funds' participation in equity acquisitions of listed companies, reflecting a resonance effect between policy dividends and market demand [1][2] - The role of private equity funds is evolving from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vestment to deep industrial empowerment, as they acquire controlling stakes in listed companies to integrate resources and enhance value creation [1][6] Group 2 - The "Six Guidelines" clearly support private equity funds in acquiring listed companies for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recent regulatory changes have simplified the approval process for major asset restructurings, providing a more flexibl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private equity participation [2] - Data shows that the number of disclosed merger and acquisition cases by listed companies increased by 15% year-on-year in 2024, with a staggering 460% surge in major transactions following the release of the "Six Guidelines" [2] - Private equity funds are shifting their investment logic from pre-IPO financing to deeper involvement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aiming for a closed-loop operation of investment, acquisition, and exit [2][3] Group 3 -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private equity funds focuses not only on acquiring equity but also on revitalizing industrial chain resources and reconstructing commercial value post-acquisition [6] - Private equity funds leverag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enterprise operations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to facilitate business synergies and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 for acquired companies [6][7] - The "Six Guidelines" encourage listed companies to pursue cross-industry mergers that align with their business logic, promoting collaboration in emerging industries [6] Group 4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x typical cases post the "Six Guidelines" indicate that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echnology and consumer sectors are the primary targets for private equity funds, chosen for their industrial value and operational feasibility [5] - The acquisition methods employed by private equity funds, such as "agreement acquisition + original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transferring voting rights," have become mainstream for obtaining control of listed companies [4] -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 "GP first investment, fund later fundraising" enhances fundraising efficiency and attracts strategic co-investment from industrial capital [4] Group 5 - The potential of private equity funds in empowering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under transformation pressure is highlighted, as they aim to resolve short-term debt issues while optimizing business structures for sustainable growth [7] - Industry experts suggest optimizing tax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merger funds, which are currently underdeveloped despite the significant potential in China's venture capital market [8] -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establishing mechanisms for loan products tailored to private equity acquisitions and developing a multi-tiered liquidity support system to address fund duration mismatches [8]
大洋集团(01991.HK)7月4日收盘上涨19.05%,成交201.96万港元
Jin Rong Jie· 2025-07-04 08:29
7月4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64%,报23916.06点。大洋集团(01991.HK)收报0.75港元/ 股,上涨19.05%,成交量231.96万股,成交额201.96万港元,振幅60.32%。 最近一个月来,大洋集团累计跌幅21.25%,今年来累计跌幅37.79%,跑输恒生指数19.99%的涨幅。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大洋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8.98亿元,同比减少20.08%;归母净利 润-5892.58万元,同比增长27.72%;毛利率12.02%,资产负债率95.07%。 历经多年发展,大洋集团通过全面的产业整合、架构调整和价值重塑,实现集团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开 启"大型综合型上市集团"的新篇章。大洋集团主营业务为硅胶矽胶产品的设计研发及制造,主要用于电 子消费品、电脑按键、手机部件、汽车外围产品,以及面向客户的终端消费品系列。集团具备完善的产 品质量体系认证以及全球领先的硅胶材料专利技术,并荣获多项国际大厂的最佳供应商奖项,客户包括苹 果、华为、卡西欧、飞利浦、BOSE、SMK、LE CREUSET、三星等知名企业,在医疗器械组件、精密电 子产品组件、高品质硅胶件以及 ...
南华期货硅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日报-20250702
Nan Hua Qi Huo· 2025-07-02 10:02
南华期货硅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日报 2025年07月02日 夏莹莹(投资咨询证书:Z0016569 ) 余维函 (期货从业证号:F03144703)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290号 工业硅&多晶硅期货价格区间 | 品种 | 价格区间预测 | 当前波动率(20日滚动) | 日涨跌 | 当前波动率历史百分位(3年) | 日涨跌 | | --- | --- | --- | --- | --- | --- | | 工业硅主力合约 | 强压力位7600 | 33.2% | 4.11% | 95.9% | 8.7% | | 多晶硅主力合约 | 强压力位33000 | 39.74% | 8.28% | 83.73% | 3.4% | source: 南华研究,同花顺 工业硅&多晶硅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 行为 导向 | 情景分析 | 策略推荐 | 套保工具 | 买卖方向 | 套保比例 | | --- | --- | --- | --- | --- | --- | | 库存 | 产品库存偏高,有存 | 为了防止存货减值,根据企业库存情况,做空期货来 锁定利润,弥补企业的生产成本 | SI2509/PS2509 ...
隆基绿能:2024年股东大会换届,BC二代产能将提升
He Xun Wang· 2025-07-01 07:24
【6月30日下午隆基绿能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全部议案获审议通过】6月30日下午,隆基绿能 (601012)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后公告显示,全部议案均获股东审议通过。本次大会重要议题之 一是换届,钟宝申、李姝璇等5人当选第六届非独立董事,陆毅等3人当选第六届独立董事,加上职工董 事白忠学,新一届由9名董事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创始人李振国退出,专注科研工作,其女李姝璇进 入新一届并任提名委员会成员。李振国辞任总经理后,钟宝申将"一肩挑"董事长与总经理职务。钟宝申 称,李振国未来侧重中央研究院工作及与重要客户交流。钟宝申表示,过去李振国已授权部分工作,此 次职务变动工作一脉相承,内部运营基本不变,职权更清晰。股东大会上,股东与管理层就公司经营和 行业形势交流,涉及BC电池研发推广、行业反内卷等议题。谈到HPBC2.0组件产出,钟宝申介绍,6月 产出2GW,9月、11月将分别达3GW、4GW,年末月产出与50GW产能相当。隆基绿能BC二代组件下半 年大规模量产,规模上去后成本会优化。钟宝申透露,当前硅片开工率约60%,电池满产,组件开工率 70%-75%。谈及行业反内卷和产业整合,钟宝申认为,光伏行 ...
北上协联合首创证券、中关村密云园成功举办服务北京企业高质量发展密云专场活动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7 11:21
2025年6月27日,由北京上市公司协会(以下简称"北上协")指导、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首创证券")和中关村密云园主办的"首创证券服务北京企业高质量发展"第二场活动圆满落幕。本期 活动以"并购赋能乘势而上"为主题,就企业以并购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探讨与交流。北上协秘书长 李洪海,首创证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张涛,首创证券副总经理方杰,中关村密云园管委会主任张 治,中关村密云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云峰、中关村密云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 理刘玉等,与40余名上市公司董秘、证券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现场出席活动。 李洪海在致辞中表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工具,也是上市公司实现产业整合、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规范、透明、高效的并购 重组活动,对于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上 协希望能够通过此类活动与北京上市公司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并购重组的积极作用,推动北京 上市公司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此外,北上协正在筹划通过组建北京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服务平台的形式,加强政府引导、增 ...
降本、出海、破圈,2025重庆数字经济创享会给出消费企业“生存指南”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14:15
科技如何为消费品破局开辟新路径?极致性价比时代降本保优怎么解?平台流量越来越贵,如何破局出 圈?极致性价比时代,降本保优怎么解?千品一面多巴胺,科技感怎么溢价?……这些消费企业发展中遇 见的难题,在2025数字经济新消费创享会上被给出了"最优解"。 创享会现场。 6月26日,2025数字经济新消费创享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作为"2025重庆6·18电商节"的重点主题活动之 一,本次创享会以"数商赋能 趣享消费"为主题,聚焦重庆消费品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通过消费投 资新趋势分享、数智消费尖端产品路演、前沿科技消费品沉浸式体验,开展现场资源对接,促进行业交 流,推动资本与项目深度碰撞,助力重庆消费品破圈升级。 科技赋能 助力突围消费红海 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监事长周昌昊作分享。 在创享会"头部说风向"环节,国内头部金融机构蚂蚁消金、现象级消费品牌美力城分享了当下新消费趋 势。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监事长周昌昊表示,来自花呗分期的数据显示,"6·18"期间,用分期免息 消费的人数同比增长19%,不愿多花一分冤枉钱、追求资金效率最大化的"精算型消费"已成趋势。花呗尝 试通过提交职业类证书、学习技能类证书、 ...
中国化学20250625
2025-06-26 14:09
中国化学 20250625 摘要 中国化学 2025 年新签合同目标为 3,700 亿元,虽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同 比下降近 10%至 1,508 亿元,但公司预计下半年将受益于新疆煤化工 项目集中释放及海外订单增长,力争完成全年目标。 久日新材项目已更换二代催化剂,截至 2025 年 6 月中旬负荷提升至 80%-85%,目标第二季度满产,但生产策略仍以销定产,全年盈利目 标为盈亏平衡,上半年整体负荷较低,下半年需提升负荷和加强销售。 公司暂无己二腈三代或四代技术升级的明确计划,但会持续探索更优工 艺。己二腈产品质量与外资产品接近,目前聚焦一期工程,无二期扩产 计划,定价策略结合原材料价格和成本优化,并提供价格优惠以抢占市 场份额。 公司积极推动尼龙 66 国产替代,加强与行业头部客户合作。目前销售 产品包括己二腈、己二胺和尼龙 66,主要客户包括神马、万华、华峰、 金发科技等。 海外业务方面,公司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强化南亚东盟市场, 积极开发中亚、中东及拉美市场,预计 2025 年境外市场拓展规模将达 到 1,400 亿元,较去年有所增长。 Q&A 公司 2025 年的新签合同、营收及利润总额的经营计 ...
政策赋能产业协同 浙江并购市场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6-26 13:52
据记者统计,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截至6月26日,浙江辖区上市公司新增披露并购重组315单,涉及 金额755亿元,产业链整合深度推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当资本市场改革与产业升级浪潮同频共振,浙江并购重组市场正勾勒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随着"并购六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新政持续落地,浙江辖区上 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呈现量质齐升态势。 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 在浙江并购市场的"生态图谱"中,产业协同型并购已成为主角。从交易披露情况看,浙江辖区上市公司 境内并购占比超九成,民营企业主导七成交易,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案例正在重塑市场逻辑——"科创 板八条"后全市场首单收购未盈利标的案例过会,新政下首单"A吸B"案例获受理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 司基于战略布局和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并购重组推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产业链整合正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如,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通过整 合管控实现对17万片8英寸硅基产能的一体化管理;博创科技(300548)完成对长芯盛的收购,加码下 游数据通信、消费及工业互联领域;杰华特拟收购天易合芯,注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