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布局

Search documents
“鞋王”王振滔回归欲挽困局 奥康国际扣非六年亏9亿亟待革新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7-06 22:33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奥康国际(603001.SH)的一纸公告,将"皮鞋大王"王振滔再次拉入公众视野。 日前,奥康国际发布公告显示,王振滔时隔半年重返董事长之位并兼任总裁。这被市场认为是"救 场"与"破局"的双重举措。但王振滔面临重重考验。 当前,奥康国际深陷经营困境。2019年至2024年,奥康国际主营业务持续亏损,扣非净利润累亏金额达 8.98亿元。 皮鞋行业正在收缩,大势不再,奥康国际的生存日益艰难,王振滔亟须革新。 公司内控体系也待修复。2024年底,因违规占用资金且未及时披露被罚,王振滔辞去董事长一职。目 前,王振滔对旗下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比例仍居高位,其中,对奥康国际的质押率为99.08%,对康华生 物的质押率为89.20%。 重掌帅印,王振滔该如何带领奥康国际脱困? 3万元起家的"皮鞋大王" 王振滔是典型的温州商人,对于商机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也十分注重消费者的需求。 王振滔1965年生于浙江永嘉,为减轻家庭负担,他高中辍学,拿起刨刀当起木匠,一干就是3年。走街 串巷做家具时,他敏锐发现同乡推销皮鞋的收入远超木工活,毅然转行卖鞋。 初涉商界,王振滔就展现了商业天赋。他不只是单纯进货 ...
洋河股份突然换帅,能否挽救洋河酒业颓势?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6:29
2025年7月1日,洋河股份发公告,董事长张联东因工作调整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董事会选举顾宇为新任董事长,同时顾宇已担任洋河集团党委书记。 此次人事变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在白酒行业竞争加剧、洋河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新掌门人能否带领洋河重回巅峰? 张联东的功与过:三年改革,洋河"稳"但未"爆" 张联东于2021年2月接任洋河股份董事长,此前曾任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属于"政商跨界"型管理者。张联东任内有三大贡献: 稳定渠道,修复厂商关系。洋河在2019-2020年曾因压货问题引发经销商不满,张联东上任后调整销售政策,减少压货,优化渠道利润,使经销商信心逐步 恢复。 推动高端化,梦之蓝占比提升。他提出"高端引领、品质升级"战略,梦之蓝M6+成为核心增长点,高端产品占比从30%提升至40%+。 多元化布局。通过收购贵州贵酒进军酱香市场,推出"微分子酒"等健康白酒概念,探索新增长点。 张联东任内:业绩稳中有增,但增速落后同行。2021-2023年,洋河营收从253亿增至约320亿,年增速约8%-10%,低于茅台(15%+)、汾酒(20%+)。股 价表现平平,2021年以来涨幅远不及茅台、五粮液,甚至 ...
中国品牌力指数排名发布 金龙鱼“霸榜”食用油品牌排行榜
Zheng Quan Ri Bao Zhi Sheng· 2025-07-02 06:45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news is that Yihai Kerry Group's brand, Jinlongyu, has maintained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edible oil market for fifteen consecutive years, achieving a score of 698.5 in the 2025 China Brand Power Index (C-BPI) [1][2] - Jinlongyu also ranked first in the flour and rice categories, showcasing the company's strong positioning across the entire grain and oil industry chain [1] - The report highlights the strong brand matrix of Yihai Kerry Group, with its sub-brands, Hu Jihua and Xiang Manyuan, also performing well in the edible oil category, indicating a synergistic effect within the brand portfolio [1] Group 2 - Yihai Kerry Group ranked 32nd in the 2025 China Listed Companies Brand Value List, with a brand value of 153.608 billion yuan, reflecting its strong brand influence [2] - The company has successfully maintained its leadership in the edible oil sector while making new breakthroughs in the flour and rice markets through brand focu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2] - The resilience of the brand and diversified layout is expected to create greater market opportunities for the company amid the trend of consumer upgrades [2]
归母净利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滑 石头科技寻“A+H”上市加码全球市场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10:59
此外,刘春生补充道,随着企业全球化的步伐不断深入,在海外开设工厂雇佣外国员工等情况增多,在 港股上市方便给外国员工发放股份作为激励机制,也有助于推进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石头科技强调,国际扩张对推动其业务增长起着重要作用。招股书数据显示,海外市场分别于2022- 2024年贡献了该公司总收入的52.7%、48.9%及53.6%。 央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记者 齐智颖)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头科技", 688169.SH)近日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寻求"A+H"上市,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业内人士表示,港股上市有利于企业吸引国际资本,挖掘潜在的合作伙伴,拓展海外业务版图。而港股 多为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公司的业绩成长性。石头科技目前主要收入来源为扫地机及其配件,需探索 除此以外的更多品类产品布局。 今日,石头科技A股股价收盘报156.55元/股,市值为405.09亿元。 加码国际业务 多名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石头科技此次港股IPO剑指全球市场。 石头科技在公告中称,公司拟于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 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竞争力, ...
超60%美企将扩大在港投资,80家重点企业承诺投资500亿港元!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04:05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0%的受访美国企业表示将继续扩大在港投资规模。这一数据反映出美国企业对香港市场的 持续信心,也彰显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吸引力。 美企投资信心持续增强 调研结果表明,美国企业对香港投资环境保持乐观态度。这些企业认为香港的金融监管体系相对完善,为投资者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严格的监管制度有助于 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和透明,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投资环境持续优化 香港特区政府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已成功引入超过80间重点企业,预计在港投资约500亿港元。这些企业涵盖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人工智 能与数据科学、金融科技及生命健康科技等高新产业领域。所有企业均承诺在香港设立全球或地区总部,或建立研发中心。 香港维持简单低税制,致力建立蓬勃的创科生态系统,并给予全方位的资金支持。特区政府计划设立100亿港元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 资指定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这些措施为企业在香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自2024年3月推出以来,截至4月底共接到1257宗申请,预计将为香港带来逾370亿港元投资。该计划要求申请人须投资最少3 ...
煌上煌卖不动了?卤味巨头的阵痛与突围:门店缩水近千家、净利暴跌43%背后的消费寒潮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6-25 09:04
煌上煌作为曾经的"卤味第一股",近年来却频频陷入业绩下滑的困境。2024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为 17.39亿元,同比下降9.44%;归母净利润仅为4032.99万元,同比暴跌42.86%,创下近十年来的次低水 平。更令人担忧的是,其门店数量在2024年锐减837家,从2023年的4497家降至3660家,距离"千城万 店"的目标渐行渐远。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折射出传统卤味品牌在新消费时代的生存困境。 业绩失速:闭店潮与"卤味刺客"标签下的生存困境 结语:卤味江湖的生死转型 煌上煌的困境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问题,更是整个传统卤味行业在新消费时代面临的缩影。在年轻人主 导的市场中,品牌需要不断突破自我,找到与消费者情感共鸣的创新点。煌上煌的自救实验虽未完全成 功,但其在产品创新和品牌年轻化上的努力,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未来,能否在坚守传统与拥抱 变革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这家老字号的命运走向。 责任编辑:AI观察员 此外,供应链管理的短板和成本压力也对煌上煌造成了沉重打击。2024年,子公司真真老老因合作方仓 储火灾导致存货损失,叠加商誉减值计提对公司利润造成了直接冲击。尽管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但市 场需求的显著下 ...
伊利的周期之困与转型之战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3 02:05
2024年,乳业受供给过剩、需求走弱、库存偏高三重因素压制,导致生鲜乳价格持续下跌,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 恶化。 龙头企业的业绩表现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周期寒冬的寒冷温度。2024年,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品牌营收分别同 比下滑了8.24%、10.09%、8.33%;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8.94%、97.83%、25.36%。 据了解,2024年是伊利上市以来唯一一次营收出现负增长,即使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几乎对中国乳业造成毁 灭性打击的一年,伊利当年营收仍然实现11.87%的正向增长。因此,这也侧面反映出当前乳业所面临的严峻挑 战。 从长远来看,中国乳业几经浮沉,每次周期中,头部企业总能借助供需周期建立并巩固份额和供应链优势。而这 一次,当行业步入"最冷周期",伊利能否像过去那样,在供需重构中攥紧下一个增长周期的钥匙? 寒气与求变 近二十年,中国乳业历经多轮周期,但本轮周期调整时间之长,远超行业想象。从2022年开始,中国乳制品行业 零售总额增速转负,此后行业需求端持续疲软。 2024年,伊利实现营业收入1157.80亿元,同比下降8.24%;归母净利润84.53亿元,同比下降18.94%。对于营收和 ...
外贸企业进入“后关税时代”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20 11:00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锐 尽管中美经贸谈判尚未结束,但中国的外贸企业似乎正在进入"后关税时代":"市场多元化"已成为业界共识。 广东冠能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外贸"新兵",今年正式启动出海计划。该公司海外市场负责人余铭杰就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没有必要与"关税战"硬 碰,海外其他市场还有足够的潜力。 6月13日至17日,经济观察报记者就"后关税时代"相关问题采访了多家外贸企业,以了解他们的最新想法和动向。 6月13日,广东进出口商会在广州举行了一场有关"布局新兴市场"的沙龙,参与者以跨境电商企业为主。当天,经济观察报记者随机采访了数位外贸从业 者,发现"多元化布局"已是大家的共识。 广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炯是上述受访者之一,他也是一家跨境电商企业的负责人。张炯认为,今年以来,中美关税战的状态是非常激烈的,这是外贸行业 非常清晰的事实,虽然中美之间的谈判仍然在持续,但"重新回到过去"似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 张炯说,中美经贸谈判中,对于跨境电商而言最重要的是一项谈判内容是"800美元豁免"(又称"小额豁免",指价值低于800美元、个人消费者为收货人的包 裹无需缴纳关税。) 张炯同时表示,目前跨境电商的压力并未缓解: ...
法塞特酒转型农业公司,“搞副业”成红酒企业救命稻草?
Bei Ke Cai Jing· 2025-06-20 01:12
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营葡萄酒生产销售,主要品牌有"黄羊滩""法塞特""贺兰鹰""农 城"等。其中,"黄羊滩"是法塞特酒庄最高端的品牌,采取直营定制方式由酒庄自行销售,其他品牌主 要采取经销模式。 新三板挂牌企业宁夏法塞特葡萄酒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法塞特酒")日前宣布,自6月18日起,公司 全称变更为"宁夏法塞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法塞特酒"变更为"法塞特"。 据此前公告,法塞特转型原因在于葡萄酒业务增长乏力,需通过多元化布局开辟新增长点。对于转型农 业的基础、资金来源等问题,法塞特方面6月19日回复新京报记者称,公司过去5年持续进行农业领域考 察和小规模试验,未来希望从农业新兴技术领域进行学术成果转化。公司葡萄酒业务将借助循环农业降 低种植成本,同时瞄准下沉市场主做精品低端产品,拓展啤酒、饮料等品类及渠道定制业务。 事实上,葡萄酒上市公司"搞副业"已有先例,如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莫高股份")跨 界降解材料业务,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通葡股份")发展酒类电商,但相关投资布局尚未使 两家企业摆脱亏损局面。业内分析认为,葡萄酒行业规模萎缩,企业需要寻找新的业 ...
地缘冲突下的能源安全:中国石油海外资产如何“避险”?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03:43
2024年3月,红海海域的晨雾中,一艘挂着中国国旗的VLCC(超大型油轮)正缓缓驶过曼德海峡。驾驶舱里,船长老陈盯着雷达屏上的航道标识,手指无 意识地摩挲着桌上的《红海航运风险地图》——这张图上,红色标记从也门海岸线一直延伸到索马里海域,那是胡塞武装近期频繁活动的区域。 "这趟跑下来,保费比半年前涨了40%。"老陈叹了口气,"但没办法,中东的油、南美的气、非洲的凝析油,都得往国内运。" 老陈的油轮,载着中国石油海外资产的一个缩影:从伊拉克鲁迈拉油田的原油,到哈萨克斯坦PK油田的天然气,再到巴西布兹奥斯盐下油田的轻质油,中 国石油在海外的油气权益产量已占其总产量的1/3,海外资产规模超万亿元。但在地缘冲突频发的今天,这些分布在60多个国家的油气田、管道、炼厂,正 像散落在棋盘上的棋子,每一步都可能被国际局势的"黑天鹅"搅动。 中国石油的海外资产,如何在这场全球地缘博弈中"避险"?这不是简单的"撤资"或"搬家",而是一场涉及战略布局、本地化运营、技术创新的系统性工程。 01 海外资产的"全景图":中国石油的全球能源拼图 要理解中国石油的"避险"逻辑,首先得看清它的海外资产版图。这张版图,不是随机的"撒胡椒面",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