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Search documents
新华鲜报|智赢未来!这个论坛解码汽车行业发展新动向
Xin Hua She· 2025-07-12 10:33
Core Insights - The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achieved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with both production and sales exceeding 15 million unit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new energy vehicle production and sales growing over 40% year-on-year [1] - The "2025 China Automotive Forum" held in Shanghai from July 10 to 12 highlighted key discussions on how to further solidify the industry's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growth [1] Group 1: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identified as a key technology driv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with innovation being the core engine for shaping the future mobility ecosystem [2] - The shift towards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 has fundamentally changed user demands, making it essential for automotive products to meet emotional needs and provide emotional value [2] - The focu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cludes lightweight materials, integrated die-casting, and modular manufacturing,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across all aspects of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2][3] Group 2: Industry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 The automotive industry's profit margins have been declining for nearly eight years, highlighting the urgency of maintaining a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2] - The industry faces a critical moment with the need to transition from price-driven to value-driven competition,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value creation through technology, product quality, user experience, and brand culture [3] - The rise of protectionism and unilateralism has led to trade disputes, making global supply chains more vulnerable and increas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5][6] Group 3: Collaboration and Future Outlook - There is a strong call for deepening cooperation among industry players to address systemic challenges and foster a new type of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5] - The emphasis is on creating new technologies, products, and business models to cultivate new growth areas in the industry [5][6] - The belief in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s keys to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reinforced, with a focus on shaping a new industrial model that balances efficiency and safety [6]
2025年“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10:28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 报告共计:70页 "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围绕全球能源系统重构、化石能源高效转型、新能源发展新周期三大关键议题展开。 全球能源系统正加速重构,地缘格局、投资流向与技术进步推动其向区域化、绿色化、智能化演进。中国作为最大能源消费和生产国,能源产业深度融入全 球体系,资源获取、技术变革和国际规则重塑影响着能源安全与产业升级空间。全球能源与矿产贸易从全球化高效配置转向区域化、安全优先,企业需重视 地缘平衡与本地化能力1-201-40。 化石能源虽非增量核心,但仍具不可替代性,转型关键词为"提效、降碳、重构角色"。油气企业面临盈利压力,需调整投资节奏;中国正崛起为全球化工新 材料产能重心,煤化工在煤炭"原料化"利用中价值凸显。煤炭需求达峰尚晚,亚洲需求稳增,其角色正从"主力电源"向"调节电源"转变,煤电灵活性改造和 煤化工高端化是重要方向1-1511-1731-1851-213。 新能源产业进入新周期,从高速扩张转向高质量融合发展。外部需求增量来自中东、拉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内部转向"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全面进入 电力市场,电价机制和商业模式深 ...
王永利:中国要借鉴稳定币的技术和模式,加快数字人民币进程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12 10:20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张旭 北京报道 王永利提到,稳定币纳入监管必然要求配套加强对加密资产交易平台的监管,特别是加密资产与法定货币兑换环节的监管。未 来,加密资产领域将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这对稳定币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提出了更高要求。 神州信息服务集团联席董事长、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发表主旨演讲 王永利认为,稳定币的发展对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推进具有重要启示。他指出,数字人民币应加快进程,学习借鉴稳定币的技术 和模式,进一步提高支付效率和降低成本。 王永利指出:"稳定币纳入监管已成为全球趋势。美国、中国香港等地区已开始立法监管稳定币,其他国家也在积极推进相关监 管措施。中国也必须加快稳定币,特别是人民币稳定币的立法和监管进程。纳入监管后,稳定币的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例如,USDT等早期稳定币若不纳入监管,将面临很大的合规风险。而新进入的稳定币,必须在满足严格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才能 获得市场认可。" 他建议数字人民币应分为国内和海外两个版本,尤其需要加快海外版,促进其国际化进程。同时,他强调数字人民币的发展需 与数字身份配套运行,"未来的数字货币还需要数字身份的配套运行。中国正在推动网上数字身份的运行,通过 ...
金城银行“企业智脑”荣获中国最佳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奖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12 10:18
在近日举办的第24届中国未来金融峰会上,由国际权威财经机构《亚洲银行家》(The Asian Banker)主办的2025年度中国奖项计划结果正式揭晓,金城银行"企业智脑"大模 型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最佳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奖项,被评审认定为彻底革新了银 行后台运营,是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场景深度融合的最佳实践表现。 声明:内容由金城银行提供,不代表《清华金融评论》观点。 编辑 丨王茜 审核丨银雪 责编丨兰银帆 从合规管理到文档处理等传统低效环节入手,金城银行"企业智脑"大模型应用项目构建了企业知 识库、智能客服助手、智能代码辅助插件和智能合规驾驶舱。呼叫中心质量检测流程从原先5%的 人工审核提升至了最高100%自动化,AI辅助编码也使得开发效率提升了40%,切实推动了银行内 运营效率的变革性提升,且降低成本与控制风险实现了双轨并行。该项目采用的轻量级检索增强 生成(RAG)方案,既规避了高额模型再训练成本,又保障了输出精准度,结合智能体与指标平 台,员工只需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就能完成数据查询与分析,全面降低了用数门槛,为金融行业 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金城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智脑"作为大语言 ...
破局挑战、共筑新生态,2025中国汽车论坛探讨高质量发展路径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7-12 10:08
7月10日至12日,以"提质向新,智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行。今年恰 逢"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之际,汽车行业持续释放增长动能,成为驱动工业经 济复苏的核心引擎,但同时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多重压力与挑战。 图为2025中国汽车论坛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摄 值此之际,2025中国汽车论坛汇聚政、产、学、研嘉宾同堂,针对汽车产业热点、重点、痛点问 题,分享观点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7月10日下午,2025中国汽车论坛闭门峰会举行,受邀参加的100余位重磅嘉宾聚焦"如何推动汽车 产业尽快回归良性价值竞争""如何加快实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建立中国汽车出海核心竞争优 势"等核心议题,建言献策。 7月11日上午,论坛举行了首场公开会议——大会论坛,多位行业领导、专家发表演讲。中国机械 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制造与销售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提振了国内市场 信心,更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一张耀眼名片。接下来还应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推动 创新、深化转型升级、继续完善产业链、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和着力打造健康的产业生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 ...
诺达智慧 产品总监 黄毅彪:多极耳及半固态电池的技术发展
起点锂电· 2025-07-12 10:07
2025 年 7 月 11 日,由起点锂电、起点 固态电池 、起点两轮车及换电主办 , 以 "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为主题 的 2025 第五届起点两轮车 换电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在 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正式举办。 本次论坛聚焦两轮车及换电、两轮车锂电、两轮车钠电、高倍率、超快充、新材料、新工艺等前沿技术,进行深度探讨和思维碰撞。论坛 现场 300+ 两轮车换电及电池细分重量级企业, 600+ 企业高层汇聚共论行业发展。 在下午两轮车电摩及电池技术专场, 诺达智慧 产品总监 黄毅彪发表演讲,分享主题 : 多极耳及半固态电池的技术发展。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尊敬的同行精英们,下午好! 我给大家分享关于多极耳及半固态电池的技术发展。 经过多年的累积和沉淀,在以圆柱型锂电池为中心的新能源领域基本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上游延伸到矿产原材料关键环节,下游延伸至备用 电源、户储、两轮车、资源回收等产业,形成了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事业蓝图。 这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总经理,张瑞波博士是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博士,他主要是对新型材料的前端技术研究以及推进,包括诺达智慧半固态 电池的材料相关研究。江国龙总主要是根据张 ...
AI能否解决黎曼猜想等未知难题?诺奖得主这样说
Di Yi Cai Jing· 2025-07-12 10:01
物理学诺奖是给科学还是工具?戴维·格罗斯认为当前大模型被严重高估。 "五年之内,AI能不能证明人类没有证明的猜想或者公式?比如三体问题、黎曼猜想或是流体力学问 题。" 今年5月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透露,自己去年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知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就 这个问题打了赌。张亚勤认为,AI在五年之内会证明一个公式或猜想,再过五年会发明一个人类可能 没有的公式。丘成桐却认为,AI还做不到。 两个月后,相似的问题又抛给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 院士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他直言这"难以想象"。 在一场搜狐董事长张朝阳与戴维·格罗斯的对话中,戴维·格罗斯认为,当前AI大模型被严重高估,它学 会了模仿人类,如果数据库找不到答案,它们会编造一个听起来不错的说法,但无法验证也不在意真 假,实际效果只"会取代那些只会说漂亮话的人"。 尽管对当前的人工智能保持审慎态度,但谈及算力的爆炸式增长,格罗斯教授承认算力发展极大地助力 了理论物理研究。 格罗斯教授回忆,四十年前,科学家们只能依赖计算尺进行人工运算。这一局限直接体现在QCD(量 子色动力学)理论的研究中——尽 ...
这一高薪行业,哪些城市从业人员多?
Di Yi Cai Jing· 2025-07-12 09:58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超过60万人,位 居前五,其中京沪超过了100万人。 近年来,我国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 服务业。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位居第一。 和每年进行的GDP核算不同,经济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去年12月26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发 布,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效。其中, 2023年末,全国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69.1万个,从业人员1506.7万人, 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85.2%和51.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其中,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达到了1107.1万人,占信息 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比重达73.48%。 那么,这个高薪行业,哪些城市的从业人员较多呢? 今年以来,各地陆续发布了第五次经济普查相关数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北京、上海、深圳、广 州、杭州的信息传 ...
1.2亿元大单落地!智元、宇树中标
新华网财经· 2025-07-12 09:49
近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显示,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 称"中移(杭州)")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 具体来看, 本次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为7800万元(含税),中标人为智元机器人; 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为4605万元(含税),中标人为宇树 科技。 根据此前的采购公告, 中移(杭州)本次采购的项目总预算为1.24亿元(含税)。已披露的资料显示, 1.24亿元的预算,目前在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订单中属于最大的一笔。 另据企查查数据,智元机器人自2024年12月起,共有8项中标成交公告。近日,智元机器人还中标了"珠 海具身智能应用创新中心数采及展演机器人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1273.62万元。 成立更早的宇树科技,在商业化上的推进也更早,目前已披露168项中标成交公告,金额在几万元至数 百万元不等。整体上看,年内宇树科技中标项目主要为教育科研、工厂巡检等。 宇树科技以四足机器人起家,于2023年发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产品H1,即春晚"扭秧歌"的同款;后 发布了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G1,即以拳击、舞蹈爆火出圈的同款。 ...
“可体验”“有趣味”“新潮感” 成都今年引进首店800家以上|公园城市·幸福成都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09:43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摄影报道 文化、旅游、体育都是聚人气的活动,游客到了成都,怎样焕发出更多消费活力?更多"可体验""有趣味""新潮感"的消费场景,将在成都呈现。 孵化国潮国货 7月12日,中共成都市委召开解读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成都市商务局党组书记邱长宝介绍,成都将在优化消费空间、丰富消费供给、创 新消费模式上下功夫。 打造都市"消费封面" 体现"蜀都味、中国潮、国际范" 邱长宝介绍,成都将构建重点商圈、商业街区、特色小镇及特色消费场景四级体系,大力实施商圈提能升级行动,加快建设春熙路、交子公园等四个世界 级商圈,推动宽窄巷子、东郊记忆、铁象寺水街等重点街区提质改造。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文体地标向复合型消费地标转型,依托四川大剧院、城市音乐厅、凤凰山体育公园、东安湖体育公园等特色载体,强化商业消费与艺 术欣赏、体育运动等功能深度融合,重点打造"宽窄联动春熙"的都市"消费封面",形成更多"蜀都味、中国潮、国际范"共融共生的消费活力区。 消费季贯穿全年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成都市将创新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消费场景。植入演艺、竞技、娱乐等消费业态,打造更多"可体验"的商业;植入创意装置、艺术美 陈以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