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网联汽车
icon
Search documents
打破巨头垄断,中国车芯突围之战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一场持续约三年的汽车芯片荒席卷全球,一度导致整车厂减产、减配,中国新能源汽车更因车规级芯片的进口依赖度高而被波及。 这一刻,刚刚实现中国第一款16纳米车规级芯片流片的仇雨菁看到了机会。她曾是全球最大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恩智浦的车规级芯片研发总负责人,带领团队 推出了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汽车座舱芯片。 2018年,汽车产业正值从传统燃油技术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化迈进的转型节点,仇雨菁感受到大变革即将来临的兴奋。但高通收购恩智浦的消息不胫而走, 她所带领的研发团队可能面临拆分。于是,大家决定一起创业。 当年6月,曾经共同奋战的几十位老将打消顾虑,一起走出行业龙头的大楼,创立了芯驰科技。作为创始人,仇雨菁欣喜地看到,由于相互熟悉信任而且满 腔热血,团队从一开始运转就默契十足。 传统汽车一般有五六百颗芯片,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却需要数千颗。其中,处理和控制座舱内各种设备和软件的座舱芯片相当于"大脑"。创业团队最早启动 的项目,就瞄准了这一关键领域。 虽然有脱胎于国际半导体巨头的核心团队,但初创公司要推出一款符合未来趋势的座舱芯片谈何容易。当时,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自主设计、量产 和应用高性能的座舱芯 ...
全栈智能,大有可为 ——华为产业研究之智能汽车系列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does not explicitly state an investment rating for the industry or company Core Insights - Huawei is positioned as a supplier of incremental components for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 leveraging its full-stack capabilities to drive innovation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1][6][11]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three collaboration models with automakers: Hongmeng Intelligent Driving, HI model, and traditional parts supply, enhancing its integration within the automotive ecosystem [14][15][17] - Huawei's automotive business unit (BU) has become independent and achieved profitability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4, indicating a successful transition from a research lab to a standalone entity [29][34] Summary by Sections 1. Core Insights - Huawei's full-stack intelligence is expected to lea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focusing on smart driving, smart cockpit, and smart control [6][42] - The company has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market due to its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ICT and continuous high R&D investment [6][44] 2. Positioning as a Supplier - Since entering the automotive sector in 2013, Huawei has evolved from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modules to becoming a key supplier of smart components, focusing on intelligent driving and cockpit technologies [11][12]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s BU in 2019 marked a strategic shift towards becoming an incremental component supplier without manufacturing vehicles [29][34] 3. Collaboration Models - Huawei collaborates with automakers through three main models: - **Hongmeng Intelligent Driving**: Deep involvement in product definition and sales channels [14][17] - **HI Model**: Provides integrated solutions while collaborating on vehicle development [14][15] - **Parts Supply Model**: Supplies standardized components to automakers [15][16] 4. Financial Performance - The automotive BU's revenue has shown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projections indicating a revenue of 263.53 billion yuan in 2024, and a turnaround from losses to a profit of 22.31 billion yuan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4 [34][37] 5. Market Outlook - The report anticipates that Huawei's full-stack intelligence will be a critical advantag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with increasing collaboration with various automakers [6][5][17]
【西咸新区】以“科创自贸”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Shan Xi Ri Bao· 2025-05-21 22:38
一场急雨过后,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张裕瑞那城堡葡萄酒庄的葡萄园里枝叶七零八落。5月9日一 早,西安沐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救援车辆陆续到达果园,5台M200农业无人车对400亩葡萄园展开紧 急抢救。 尽管地面泥泞不堪,但这并不影响M200农业无人车进行植保作业。工作人员站在地头,轻触屏 幕,设备便可完成定速、避障、喷洒、启停等动作,能够有效避免灾后病虫害集中暴发和快速蔓延。 今年2月,湄南高科、中科西光、质子汽车、农链科技、秦草生态等18家企业共同签订协议,在智 慧农业、生态修复、物联网等领域进行合作,组团拓展中东、中亚等新兴市场,加快释放"未来农业"潜 能。 "我们将从品牌提升与法律风控等方面着手,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空港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郭鹏 说。 目前,湄南高科二期项目的厂房正加紧建设,全部建成后公司产能将达到12万吨,年产值将突破25 亿元。 在基础设施数智化转型浪潮中,空港新城通过航空通道系统性改造,重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该公司技术总监张天昱说:"这款设备在喷洒作业方面,效率是人工的10倍,8小时可作业100亩, 还能节省超50%的药液用量。" 得益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系列政策,M200农业无人车 ...
车圈圆桌派|辅助驾驶监管收紧,技术创新与安全底线如何平衡?
Bei Ke Cai Jing· 2025-05-21 04:10
工信部今年4月起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宣传进行强监管,要求汽车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 虚假宣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也发布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一时间,车企对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能驾驶、高阶智驾 等说法,纷纷改称辅助驾驶。 3、未来无论是L2、L3或L4级别的辅助驾驶,都将向平权方向发展。技术正突破高价壁垒,走向规模化应用。 普及辅助驾驶需以安全性为前提 监管趋严,辅助驾驶如何平衡技术普及与安全性?怎样建立跨车企的辅助驾驶事故数据库?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就辅助驾驶发展相关话题,邀请企业、专家 9位嘉宾参与《车圈圆桌派》一同探讨。 制图/许骁 【圆桌嘉宾】 戴一凡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总工程师 庄景乾 罗兰贝格合伙人 卢放 岚图汽车首席执行官 邓承浩 深蓝汽车首席执行官 吴会肖 长城汽车首席技术官 张君毅 商汤绝影首席财务官 汪浩伟 均胜电子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 郑庄成 四维图新ADS行泊一体产品线负责人 张瑞雪 图灵量子售前方案总监 【核心观点】 1、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公众对辅助驾驶的相对信任,才是业界需要去追求的。辅助驾驶正 ...
深圳以高水平营商环境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第一城:超260万家民营企业根深叶茂
Sou Hu Cai Jing· 2025-05-21 00:53
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试行"扫码入企",遇到不规范检查,企业可扫码反馈。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对很多企业家来说,深圳是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沃土,深圳也以持续 优化的政务服务让企业家们吃下"定心丸"。2024年,我市全年新增经营主体56万户,总数超440万户,总量和 创业密度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境内外上市公司达57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7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达 1.08万家,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深圳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沃土。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已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21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以前申报政策像'开盲盒',要翻遍文件找门槛、算额 度,现在政策直接'找上门'。"碧辟小桔新能源政府事务专员程凌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深圳服务"赞叹不 已,在政务云平台仅需上传2份佐证文件和1份承诺书,系统便可实时审核申请条件,自动反馈可申领金额, 如审核不通过,系统也会详细告知原因,企业可随时修改再次申报。 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市场环境,持续加大民 ...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5月12日-5月18日)
乘联分会· 2025-05-20 08:29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目 录 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5、浙江平湖市人民政府印发《平湖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 6、5 或 3 万元/桩! 重庆下发超充基础设施建设奖励办法 7、山东任城区:推动"僵尸企业"和"僵尸桩"有序退出机制,提升安全运行水平 8、7920 万元! 重庆市下达 2025 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预拨奖励资金 9、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向电网放电上网电价问题的批复 10、江苏苏州市政府印发《苏州市推动智能车联网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政策信息 1、山西大同:积极推广换电重卡,加大充换电设施建设的用地、资金等支持力度 l I I、日雨|间晏电动汽牛允电仕允厌电服务仪费怀佳(个古电费) 12、国家数据局:着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务用车集中采购,应当选用国产汽车,优选新能源 行业信息 2、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2025年版) (征 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3、四川:支持企业攻关大中型无人机、载人 e ...
汽车新规要求强制安装AEBS,有望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19 06:14
5月19日,港股三大指数盘中跌幅持续收窄。主流ETF中,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指数小幅 下行,持仓股中,阅文集团、蔚来、ASMPT、舜宇光学科技等跌幅居前,华虹、美团、中芯国际、携 程集团、美的集团(000333)、小米集团等领涨;港股通汽车ETF(159323)午后一度跌近1.5%,舜宇 光学科技、零跑汽车、京东方精电、东岳集团、敏实集团、金力永磁(300748)、理想汽车等持仓股跌 幅居前。 相关ETF: 智能车ETF(159888):重要AI应用领域,科技属性鲜明。 汽车零部件ETF(562700):替代进程加速,零部件板块业绩向好。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齐聚比亚迪(002594)、理想、小鹏、零跑等港股整车龙头。 消息面上,湘财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近日工信部就强制性国家标准《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 求及试验方法》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将替代现行国标GB/T 39901-2021,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 对比现行标准,该标准由推荐性转为强制性,且适用范围有所扩大,标准要求"M1和N1类汽车应装备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注:M1类主要指轿车、SUV、MPV等乘用车 ...
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受益政策与技术双驱动,盘中微涨0.11%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9 05:52
关联个股: 券商研究方面,东北证券在电子行业报告中指出,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演进正从车载系统向具身智能延 伸,其中CAN总线和EtherCAT等通信技术作为汽车电子架构的核心环节,其高效稳定的特性为智能网 联汽车提供了底层支持。国信证券则关注到汽车零部件板块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净利润同 比提升14%,毛利率环比改善,反映出行业在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化驱动下的盈利韧性,这与CS车联网 指数成分股中均胜电子、豪恩汽电等汽车电子企业的强势表现形成呼应。两家机构的研究均指向智能网 联汽车产业链在技术升级与盈利修复双重逻辑下的结构性机会。 比亚迪(002594)、汇川技术(300124)、华域汽车(600741)、宏发股份(600885)、宁德时代 (300750)、上汽集团(600104)、大华股份(002236)、科大讯飞(002230)、德赛西威 (002920)、欧菲光(002456) 截至05月19日13:32,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SZ)上涨0.11%,其关联指数CS车联网 (930725.CSI)上涨0.17%;主要成分股中,均胜电子上涨6.40%,欧菲光上涨1.84%,北斗星通上涨 ...
申万宏源 TMT+洞见:每周
2025-05-18 15:48
申万宏源 TMT+洞见:每周 20250518 摘要 • 小米发布玄界 O1 芯片,采用三级架构,NPU 算力达 15 TOPS,目标市场 包括手机、平板及汽车领域。初期量产规模较小,旨在保证市场口碑,长 期来看,自研 SOC 芯片有望显著提升公司毛利率及品牌高端化。 • 阿里和腾讯一季度资本开支虽表现较弱,但全年承诺金额未变,订单延迟 是主因。长期投入意愿与力度未减,IDC 及算力租赁业务持续进行,表明 AI 算力网络投资机会依然存在。 • 小米自研芯片短期内财务效应不明显,但长期来看,若成功,将显著提升 公司利润和品牌调性,增强市场认可度,是重要的投资逻辑支撑。 • IDC 行业 2025 年将稳步推进组件交付和招标,边际改善势能充足。传统 机房改造和园区级数据中心交付将推动行业发展,预计三季度起财务表现 将有所改善。 • AI 算力需求快速增长,To C 端应用如豆包、腾讯元宝等流量显著增加, To B 端政府、金融、教育等行业需求强烈,预示着未来巨头财报中将体现 出真实需求增长。 • 国产芯片供给逐步提升,以华为为代表的新一代产品已规模化出货,海光、 沐曦等厂商也有望增加供应,共同承担国内 AI 算力 ...
中国汽车制造第一省,安徽
AI研究所· 2025-05-16 18:00
中国汽车产业 的 格局 正在经历 一次深刻重塑 。 最新出炉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汽车产量竞赛中,安徽以 76.17 万辆的 产量一骑绝尘,强势登顶全国榜首 。 这一成绩比传统汽车制造强省广东还要高出近 10 万辆 ,含金量不必多说 。 放眼全国,在汽车制造业方面, 安徽不仅成功 " 挑落 "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这四大经济强 省,更是将吉林、湖北、重庆、上海等传统汽车制造 "大户" 远远甩在身后,成为本季度汽车产量的 大赢家。 于安徽而言,这无疑是值得载入产业史册的里程碑式突破。 回溯到 2018 年, 彼时 安徽的汽车产量全年 为 82.43 万辆 (注意看,是全年) ,在全国仅排名 第 14 位。然而,短短几年间,安徽汽车产业便实现了从 " 跟跑 " 到 " 领跑 " 的跨越。 安徽,怎么做到的? 复盘全省汽车产业的崛起,或许能找到华丽转身的产业密码。 01 安徽汽车产业崛起的引擎 安徽汽车产业的崛起,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战略布局与政府 "风投式招商"的精准协同。 合肥坐拥江淮、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和长安等 5 大整车品牌,芜湖则是奇瑞汽车的大本营。 其中,比亚迪在合肥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