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

Search documents
助力提升获得感 深交所携投资者走进新希望
Zhong Zheng Wang· 2025-05-09 13:58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黄灵灵)日前,由深交所基金管理部主办,富国基金参与的"走进成份股公司.新希 望站"活动在成都举行,30余位投资者代表走进新希望,旨在全面了解该公司在农牧食品生产领域的核 心竞争力,精准洞察其中蕴含的投资潜力。 深交所基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坚持以投资者为中心,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开展"走进成份股 公司"特色活动,旨在培育成熟理性投资者群体,推广指数化投资理念,更好满足投资者需求。 未来,深交所将携手市场各方推动ETF市场在产品创新、服务提升和一线监管等方面迈向更高水平,持 续推广核心ETF单品定投策略和ETF组合定投策略案例,开展全渠道、场景化定投策略投资者服务活 动,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广大投资者创造更好的 投资服务和价值。 交流座谈会上,新希望董事会秘书赵亮表示,公司凭借全产业链优势降本增效显著。目前,公司积极运 用现代技术选育生猪种源,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冷链配送,研究饲用蛋白减量替代、从源头上降低进口依 赖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交所基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深市ETF的规模、特点以及ETF定投策略的案例。富国基金基金经理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市场服务部副总经理胡威:每经品牌100指数长期收益表现良好 大市值风格属性突出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09 11:48
每经记者|徐肖逍 每经编辑|魏官红 5月9日,第九个中国品牌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2025第九届中 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数智升维 品牌共振",多位知名经济学 家、品牌专家和近200位上市公司高管、品牌官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科技驱动下的品牌发展新趋势和新路径。 "ETF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资金净流入再创新高,市场交投活跃。"胡威介绍,截至2024年底,境内共有ETF 1004只,合计规 模近3.5万亿元,占境内指数产品规模的70%。全年境内ETF资金净流入额超1.1万亿元,较2023年全年增长104.06%。ETF市场 成交额也不断提升,成交额超过30万亿元,相对A股市场成交额占比超10%。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市场服务部副总经理胡威博士演讲 每经品牌100指数长期收益表现良好 每经品牌100指数是中国品牌经济进入新阶段的产物,它代表了资本市场对于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的认可与期待。其定位是 选取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中国上市公司中品牌价值较高、财务状况良好的上 市公司证 ...
公募基金行业2024年业绩全景透视:头部机构韧性凸显 中小公司差异化突围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07 16:16
本报记者 昌校宇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行业整体经营画像清晰呈现。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费率调整和国际金融市 场动荡的背景下,行业呈现出"强者恒强、特色突围"的发展态势。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共振下,截至2024年末,公募基金行业规模增至32.83万亿元,去年全年增长5.23万亿元,增长 18.95%;产品总数达12367只,较2023年末增加839只。与此同时,各梯队业绩分化显著,头部公募机构凭借多元优势稳健前 行,部分中小机构则通过深耕细分领域实现业绩突围。 头部机构彰显发展韧性 2024年,头部公募机构的经营韧性在年报中得到充分验证。 以易方达基金、天弘基金、南方基金为代表的7家头部公募机构(均为业内第一梯队公司),虽然面临费率下调的压力, 但通过业务结构优化和成本管控,营业收入均超50亿元,合计贡献了行业(有数据统计的76家机构)43%的净利润。 其中,易方达基金以121.09亿元营收和39亿元净利润继续领跑,在营收同比微降3.13%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15.33%,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天弘基金和南方基金同样表现亮眼,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29%和16.92% ...
2025年6月沪深核心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测【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5-07 14:46
主 要 结 论 指数化投资正当时 近几年,随着投资者对指数化投资接受程度的不断提高,指数基金规模不断提升。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票型被动指数基金共计1305只,合计规模高达3.26万 亿元。跟踪沪深300、中证A500、科创50的指数基金的规模合计分别为9451亿元、2454亿元、1683亿元。 中证指数公司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在每年的6月和12月会对指数成分股进行定期调整,由于指数成分股调整是根据编制规则进行的被动操作,因此若成分股 的调整规模较大,则可能带来交易性的投资机会。本文选择了沪深300、上证180、上证50、科创50、创业板指和中证500这6只跟踪规模较大的指数进行成分股 调整预测,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 沪深300指数 我们预测国货航、领益智造、软通动力等7只股票将会被调入沪深300指数。而华兰生物、三七互娱、恩捷股份等7只股票将会被调出沪深300指数。 上证180指数 我们预测宇通客车、生益科技、华勤技术等12只股票将会被调入上证180指数。而中国卫星、张江高科、华熙生物等12只股票将会被调出上证180指数。 上证50指数 我们预测中航沈飞、中国铝业等4只股票将会被调入上证50指数。 ...
什么是价值投资
雪球· 2025-05-07 05:48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上善山水 如果大家没有认为已经过时的话 , 价值投资就是 " 寻找价值相对价格具有显著安全边际 " , 如 此简单 。 价值投资 , 一定要把股票视为企业的一部分 , 并且给出价值评估 , 也许不准确 , 也不需要 多么精确 , 但是 , 一定给出估值 , 而且是绝对的估值 。 这是价值投资的根本 , 也是价值投 资与指数化投资的分界点 。 上一轮红利投资 , 我的重点是 红利因子的价值属性与价值投资的价值属性的区别 。 具体来说 , 中证红利算不算价值投资 ? 不算 。 几乎没有一个纯股票指数基金可以当得起这儿的 " 价值 投资 " , 我从没有见过一个指数基金为它的成分股做出了明确的定价 。 指数走的是另外一条路 , smartbeta , 或者行业beta , 或者市场beta 。 作为一个公开的指数 , 不可能承载alpha , 给股票定价 。 中证红利选择100只股息最高的个股 ( 还有其他约束 ) 构成一个整体 , 它 不会回答这100家上市公司值多少钱 。 它遵循的是一种统计规律 , 历史统计表明 , ...
金融深一度 | 指数力量崛起重塑A股定价逻辑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06 16:17
本报记者 方凌晨 A股正在见证指数力量的崛起。 在ETF加速突破4万亿元规模大关的背后,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指数型基金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迅速崛起,不仅成为公募基 金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在A股市场定价中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业内人士认为,在被动指数型基金资源配置逻辑引导下,资源会向科技创新等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领域集中,形成政 策与市场的协同效应。在各方合力下,当前我国指数投资生态已初步建立。随着指数化投资进一步发展,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 协同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构建,推动资本市场投资生态持续优化。 结构性重塑 A股市场定价逻辑 境内ETF规模发展速度再次被刷新。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ETF市场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即第四个万亿元扩 容周期缩短至约6个月,而2024年其曾以9个月的时间完成第三个万亿元增量。 这一加速扩容的背后,是政策支持、市场环境、公募机构发展与投资者需求的多维共振。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发力,通 过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产品创新等举措,为ETF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ETF凭借其透明化、低成本和交易便利 的特点,契合了投资者日渐增强的分散投资和资产 ...
大资管结构巨变,保险及公募成C位!华宝证券张青:打破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运营
券商中国· 2025-05-02 05:50
记者还摘取了"金融红宝书"中部分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近日,华宝证券发布《2025金融产品年度报告:生态跃迁》(以下简称"金融红宝书"),在资管行业引起关注。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与大部分券商研究所以股票行业研究为主不同,华宝证券创新研究部将金融产品研究作为研究主线, 并每年推出一本300页左右的"金融红宝书",洞察大资管行业的最新变化,今年已发布至第14本。历年"金融红宝书"的主题与 内容,也为业内津津乐道。 券商中国记者近日专访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负责人张青,他同时是今年"红宝书"的创作者之一与牵头人。张青谈到,从规模 来看,保险、公募基金与其他资管业务拉开差距;以投资者为中心的买方投顾模式正在不断深化,推动行业从"规模竞 赛"向"价值共生"的转变。此外,金融科技化浪潮下,资管行业的人才结构变化也值得关注。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负责人张青 保险、公募基金与其他资管业务拉开差距 据张青介绍,近几年,我国大资管行业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在结构上,保险、公募基金的资金运用规模与其他资管业务规 模拉开差距。得益于指数化进程的加快,公募基金产品规模在2023年超越银行理财产品,并且在2024年继续拉大领先优势。 净值化转 ...
五一快乐;螺丝钉精华文章汇总|2025年4月
银行螺丝钉· 2025-05-01 13:54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螺丝钉祝大家五一节快乐~ 有朋友留言,希望螺丝钉把一些有数据、有知识、有指导方法的精华文章汇总出来,方便学习。 如下,整理出了4月份的精华文章,点击对应的文章链接即可查看。 同时,螺丝钉也将相关文章的完整内容,汇总成了一个PDF文档,方便大家保存。 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添加 @课程小助手 微信,回复「 202504 」即可领取PDF文档。 (提示:回复后可以耐心等待几秒哦~) 红利估值表 螺丝钉也汇总了本周的红利指数的估值,以及有定期分红的红利指数基金。供大家做个参考~ | 指数代码 | 指数名称 | 盈利收益率 | 市盈率 市净率 股息率% ROE% | | | 近十年市盈率 | 近十年市净率 | 近十年股息率 | 场内代码 场外代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位数% | 分位数% | 分位数% | | | | 930839.CSI | 港股红利 | 10.36% | 9.65 96 | 5.13 | 9.95 | 57. ...
出口含“新”量更足!沪市主板公司以积极笔触描摹出中国经济大格局的稳健形制
Zheng Quan Ri Bao Zhi Sheng· 2025-04-30 14:41
Core Viewpoint -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s main board companies have shown 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in their performance, supported by a series of incremental policies, reflecting a robust economic structure in China [1] Group 1: Export Market Diversification - In 2024, companies on the Shanghai main board achieved overseas revenue of 6.09 tr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7%, with non-US exports accounting for over 80% [2] - Key export destinations include ASEAN, Africa, and countries involved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th significant growth in sales for companies like SANY Heavy Industry and SAIC Motor [2] - Major constructio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actively expanded overseas, signing new orders worth 1.87 tr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5% [2] Group 2: High-Tech Product Exports - High-tech products such as high-end equipment, integrated circuits, smart home appliances, and electric vehicles have accelerated exports, leading to revenue growth in related industries [3] - Companies like Oriental Cable and Zhaoyi Innovation have made significant strid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with Zhaoyi Innovation achieving record high shipments [3] - The rise of new business models like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boosted overseas sales for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light manufacturing and retail [3] Group 3: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ctivity - From 2024 to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over 1,500 new M&A transactions were recorded on the Shanghai main board, with a total transaction value exceeding 1.4 trillion yuan [4] - Notable M&A cases include Guotai Junan's acquisition of Haitong Securities and China Shipbuilding's proposed merger with China CSSC, each exceeding 100 billion yuan [4] - The trend of private acquisitions and the purchase of quality non-profitable assets has emerged, indicating a shift in M&A strategies [4][5] Group 4: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fficiency - By 2024, 946 companies on the Shanghai main board disclosed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fficiency return" action plans, with nearly 60% participation [6] - Among the companies that disclosed plans, nearly 90% achieved profitability, and almost 50% reported performance growth [6] - The total cash dividend announced by 1,259 companies reached 1.77 tr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6%, with a dividend payout ratio of 39% [7] Group 5: ESG Reporting and Progress - In 2024, 1,068 companies on the Shanghai main board disclosed ESG reports, achieving a disclosure rate of approximately 63%, an increase of 6 percentage points year-on-year [9] - The number of companies included in the MSCI ESG rating increased, with 90 companies receiving upgrades in their ratings [9] - Companies have actively engaged in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itiatives, contributing to employment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10] Group 6: Index Investment Growth - In 2024, net inflows into ETFs on the Shanghai main board reached nearly 840 billion yuan, with significant participation from foreign capital [11] - The trading volume of ETFs ranked first in Asia, with a total trading amount of nearly 30 trillion yuan [11] - Foreign investment preferences are concentrated in sectors such as banking, food and beverage, and public utilities, indicating a strategic focus on stable industries [12] Group 7: Exit Mechanisms and Risk Mitigation - Since 2025, 19 companies on the Shanghai main board have faced various forms of delisting, with a significant portion resulting from financial issues [13] - The introduction of diverse exit channels, including voluntary delisting and asset restructuring, has become more prominent [13] - Companies have actively taken measures to improve operations and mitigate risks, with several successfully lifting delisting warnings [13]
两大指数公司行动!下调ETF等指数使用费 指数化投资有望提速发展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4-30 14:20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指数使用费调整 "我们确实已经收到中证指数公司和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国证指数)下发的降费通知,且调整方案已明 确从 2025 年 4 月 1 日起正式执行。"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基金公司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中证指数公司取消新增授权指数产品的许可使用固定费,基点费率下调20%,并调整基点费季度下限, 股票指数产品的基点费下限统一调整至2万元/季度,非股票指数产品及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股票指数产 品不设基点费季度下限。 同时,深证信息公司同步调降,股票指数ETF、场外基金基点费率分别降至0.024%、0.016%,增强型产 品基点费率为对应产品类型的八折,同时将季度收取下限调降至2万元,扩大了不设季度收取下限的指 数产品范围。 多家基金公司也证实,收到中证指数公司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调降指数授权费的通知。两家指数公 司的调降方案均自4月1日起正式生效。指数管理费率是按季度收取,也即是今年二季度相关指数产品授 权费用实施此次的调降方案。 指数费率改革进一步推进。 4月28日,中证指数公司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同时宣布调整指数基金使用费。 调整指数授权费内容涉及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