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内大循环
icon
Search documents
我对贸易战的看法:对美对中都好
集思录· 2025-04-21 14:53
1)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企业,最大的基本都是外资或台资,以前有排名,前二十内资企业不到 30%,现在不公布了,苹果公司一年出口到美国400亿-500亿美元,算是中国产品,国内能 分到多少利润?这种只长骨头不长肉的GDP有屁用,日本从五十年代起步,30年时间工资赶 上发达国家水平,我们改开有四十多年了吧,打工人十二小时打螺丝只混个温饱。该改一改 发展模式了。 2)贸易战打击最大的不是中国,而是跨国公司,苹果就不说了,象百得公司,美国最大的工 具公司,全部产品委托国内企业生产,一块钱的产品,卖到美国至少2.5元,国内企业挣0.05 元,中国所有卖到美国、欧洲的产品,基本是这个比例关系。如果是零关税的话,跨国公司 有本事一分钱税都不交,所以特对全球加关税,肯定是内外交困没办法后的举动。 推论,国家不会再和美国就关税问题谈判,会下决心国内大循环。 lance77 看样子楼主一家都是体制内的,不用担心就业问题。 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数就超过2亿了,每年还有上千万的大学生就业。 sunway01 我以前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这家公司规模在江苏应该排前三,见过自家产品在 国外的售价,和老外的采购聊天,他们说在中国采购 ...
关税阴影下,稳楼市更重要了
吴晓波频道· 2025-04-20 16:33
点击图片▲立即试听 " 我们手中的牌并不多,楼市是其中必须打好的、最重要的一张。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所有宏大的叙事,最终都会落到一个家庭的起居之间。 2025 年春天,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码,中国出口压力与日俱增,从沿海工厂到内陆中小企业,不少人开始重新计算接下来的账本:订单缩水、利 润承压,甚至员工的稳定性也打起了问号。 然而,亮眼成绩单的第二页,一个熟悉的身影却明显掉队了 —— 一季度,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9.9% 。 这个曾经以一己之力拉动中国经济的 " 大主角 " ,如今似乎正在逐渐淡出聚光灯:不仅在新闻稿标题中失去了位置,甚至在分析师讨论时也被匆 匆带过。 宏观经济的温度计,正在测量每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 买不买房,换不换房? —— 吴晓波 楼市退场?没那么简单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的 " 成绩单 " 。在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全球供应链重新洗牌的紧张氛围下,市场的目光 集中投向了 " 出口 " 和 " 消费 " 这两大被寄予厚望的动能引擎,而它们也的确未让人失望: 一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增长 6.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 ...
“预制”变“预利”: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产业实验
南方财经"预制菜经济"课题组 程浩 东莞报道 产业协会主办的预制菜国内大循环贸易交流研讨会在东莞举行。程浩 摄 活动当天,在由东莞市预制菜产业协会主办的一场预制菜国内大循环贸易交流研讨会上,广东东莞市和黑龙江省尚志市南北两地的政府官员、预制菜行业企 业家和物流巨头顺丰等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个核心命题——如何让预制菜从"预先制作"迈向"预先盈利"。这场名为"预制"变"预利"的交流活动,不仅 是一场产业对话,更是一次国内大循环贸易的破冰实验。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优化的双重驱动下迅猛发展,但行业仍面临产销脱节、物流成本高企、区域资源错配等痛点。尤其在复杂多变的国 际贸易环境下,打通国内大循环贸易通路,成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东莞市预制菜产业协会会长叶贺年介绍,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万亿级别。受季节因素影响,供应链不畅通,没有建立稳定 的供应渠道,这种供需错配导致"南方企业买不到好原料,北方好原料卖不出好价钱"的尴尬局面。 以黑龙江的"北菜南运"为例,一吨蔬菜从黑龙江运至广东,物流成本占比高达20%—30%,且冷链断裂风险导致损耗率超过10%。顺丰速运 ...
新业态、新场景推陈出新,一季度消费迎来“开门红”
Hua Xia Shi Bao· 2025-04-17 09:2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消费不仅关系民生福祉,也关系经济发展。 正在召开的消博会近几天捷报频传,带着新品亮相中国的外国品牌,有不少正在计划在中国开新店,并 已经签下新订单。在当前风雨飘摇的国际环境下,跨国品牌投资的信心只增不减。 一方面,市场销售稳步回升,一季度消费逐月回升。其中,3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比 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分项数据显示,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26.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3%,家具类增长18.1%,仅这四项 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在"两新""两重"政策支撑下,相关消费品保持两位数增长,反映出市场销售状况不断好转。 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耐用品消费维持良好增势。 "3月通讯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速加快2.4%至28.6%,为2021年11月以来的最高值;家用电器和音效器材类 消费同比增速提升24.2%至35.1%;汽车类消费同比增速由负转正,3月汽车类消费同比增加5.5%,同比 增速较1—2月提升9.9% ...
政策跟踪 | 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4-14 11:42
贾东旭 高级宏观分析师 侯倩楠 宏观分析师 联系人: 侯倩楠 报告正文 一、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重要讲话中系统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周边工 作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分析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强调要聚焦构建周 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会议强调,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要与周边国家巩固战略互信, 支持地区国家走稳自身发展道路,妥善管控矛盾分歧;深化发展融合,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产业 链供应链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开展安全和执法合作,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扩大交往交流,便利人员往 来。 二、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 4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 工作的意见建议。李强强调,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推 动既定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要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把扩大内需作 为长期战略,加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在抓好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同时加快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
我们能化危为机吗?
Hu Xiu· 2025-04-07 02:58
美国在上周发动了针对所有贸易伙伴的"关税战"。美国在现有对华关税的基础上,对华继续加征34%的 关税,特朗普上任以来累计加征税率已达到54%。4月4日,中国政府宣布了对等反制措施,对所有美国 商品加征34%的关税。 关于特朗普这一轮关税战的实质,舆论场上大体有三种看法。 其一,特朗普是违背经济学常识的任意而为,就是要兑现竞选承诺,推动制造业回流,实现"MAGA"自 给自足的理想。 其二,特朗普政权2018年就发动了对华贸易战,这一轮"关税战"是美国系统性对华遏制政策的一环。表 面上看,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都加征了关税,本质上是要掀桌子重塑一个没有中国的全球贸易体系。 其三,特朗普只是"在商言商",就是开出一个要价,让全世界跟他谈。谁都可以跟他谈,只要谈得好那 美国的关税水平自然会降下来。 如果第一种看法成立的话,美国就是要自我孤立自己搞一套。中国很难和美国谈,也没有必要和美国 谈。 第二种看法有点意思。不过问题在于,如果只是为了孤立中国,坚持拜登政权的路线,继续拉拢西方盟 友来针对中国搞供应链"去风险化",不也可以吗?为什么要搞出一个大得多的动静来呢?这岂不是为了 一碟醋包了一桌饺子? 当然,有人分析,这是因为 ...
升级的关税战: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 转 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关税加码背后的深层原因 年初至今,美国对他国的进口关税税率不断加码,尽管关税政策朝令夕改,但税率则超乎想象地往上加。如美方近日 公布的所谓"对等关税"方案,向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拟对中国加征 34% 关税,对欧盟、越南、中国 台湾地区、日本、印度、韩国、泰国、瑞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贸易伙伴征收 20% 到 49% 不等的 关税,对任何贸易伙伴的最低对等税率也为 10% 。 近年来中国对美顺差的占比已下降 来源: 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为此,我国也采取了向原产于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 34% 的进口关税,鉴于美方是在今年对中国加征 20% 关税基础 上再加征 34% 的,说明中方加征的关税属于克制的回应,且留有谈判余地。 特朗普再度当选总统之后,他的施政方略围绕着 MAGA ,即对外加征关税以获得 5000 亿美元以上的关税收入,又 能重振美国的制造业;对内通过政府效率部( DOGE )来精简机构、裁减公务员以节省开支、提高效率。同时,限制 移民、国内减税等政策可以起到鼓励投资、保护就业的作用。 特朗普任期与历任总统行政 ...
升级的关税战: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4-05 05:38
( 转 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关税加码背后的深层原因 年初至今,美国对他国的进口关税税率不断加码,尽管关税政策朝令夕改,但税率则超乎想象地往上加。如美方近日 公布的所谓"对等关税"方案,向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拟对中国加征 34% 关税,对欧盟、越南、中国 台湾地区、日本、印度、韩国、泰国、瑞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贸易伙伴征收 20% 到 49% 不等的 关税,对任何贸易伙伴的最低对等税率也为 10% 。 有研究机构统计结果表明,若该对等关税方案落地,叠加此前对个别国家加征的关税以及针对钢铁、铝和汽车等特定 产品加征的关税,美国所有进口商品的实际关税税率将从 2024 年年底的 2.3% 升至 26% 左右,达到 131 年来的 最高水平 。其中今年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就达到 54% ,若加上2018年美国对中国加征的 关税水平,已经显著超过7 0% 了 ,可谓骇人听闻。其规格已经大大超过了 2018 年的贸易战。 近年来中国对美顺差的占比已下降 来源: 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再如,美国要重振造船业,因为 美国造船业的全球份额不到1%,而中国在50%以 ...
人口争夺战!合肥、长沙、南昌,虹吸全省!
城市财经· 2025-03-25 03:36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 作者:余 飞 01 12个重点城市公布常住人口 强省会战略之下,中部两大省会长沙与南昌,正在虹吸全省人口。 截止到目前,重点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万亿GDP地级市)有12个城市公布了常住人口数据。 其中天津常住人口在去年好不容易增加了1万的情况下,再度零增长。 北京常住人口则延续了2021年与2022年跌势,减少了2.6万人。 其余10个城市均增长。深圳以19.94万增量,目前位居第一。合肥第二,长沙、南昌、杭州位居前五,且增量均在10万以上。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透过数据还可以看到: 第一,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之后的四年里,深圳在疫情结束之后,强悍的人口竞争力再次回归。 2022年由于情况特殊,当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人口全部减少,就连广东省也历史性地减少。 具体缘由是动辄封城之下,流动人口无法正常工作,只能回到内地家乡求生存。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杭州与宁波好理解,都是民营经济主打,都是产业强城,尤其是杭州,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为引领再加上浓郁的直播产业氛围,对年轻人形成了强烈吸引 力。 合肥、长沙、南昌为何能够跻身前三?更关 ...
中西部,正在拼命挖运河
虎嗅APP· 2025-03-12 13:5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原文标题:《万亿大基建!中西部,正在拼命挖运河》,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人工运河,被视为"逆天改命"的力量。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 国民经略 . 在这里,读懂中国经济、城市和楼市 日前,湖南以代表团名义提出"将湘桂运河列入国家'十五五' (2025年~2030年) 规划"的建议,这是湖南第二次以全团名义提出类似建议。 无独有偶,湖北以代表团名义提交"关于加快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湖北段工程建设的建议",汉湘桂运河从陕西经湖北、湖南直抵广西。 不仅如此,去年湖北团代表联名提交5件重点建议,其中之一是"加快推进荆汉运河工程前期工作"。 此前,江西省有关负责人带队走访交通部,恳请交通运输部大力支持加快推进浙赣粤运河工程前期工作。 …… 当前,中国正在兴起一轮运河热。 从安徽到广西,从湖南、湖北到江西,乃至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无不将运河置于新一轮大基建的关键位置。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运河航运领域的投资 (包括规划) 规模合计近万亿元,单条运河最高预计投资额超过3000亿元。 运河为何这么热?大建运河,到底为的是什么? 一、哪些省份正在拼命建运河? 新一轮人工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