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性消费
icon
Search documents
车贷新政撕开行业潜规则:金融乱象整顿倒逼市场回归理性
2018 12:1 - Program the states of Phone of the 当各地银行业协会密集动员会员单位签署自律公约,明确叫停"车贷高息高返"及"诱导提前还款"等操作,意味着消费者"薅银行羊毛"的好日子快 要结束了。这场以"高息高返"模式为核的行业潜规则,在监管重拳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而这场风暴撕开的,不仅是消费者"薅羊毛"的美 梦,更是中国汽车金融市场长期畸形发展的遮羞布。 这种畸形模式正在侵蚀行业根基:为追逐金融返点,经销商弱化车辆品质竞争,转而比拼"话术技巧";消费者因负债压力推迟换车周期,导致市场流动 性下降;金融机构过度放贷推高行业杠杆率,埋下系统性风险隐患。更严峻的是,当销售终端沦为金融产品的导流渠道,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边界愈发模 糊,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或将偏离正轨。 监管层此时出手,既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未雨绸缪,更是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刚性守护。而要打破市场的固有认知,还需多管齐下:监管部门应强制要 求经销商公示全款与贷款的完整费用清单,将"金融服务费"纳入统一监管;行业协会需建立金融产品备案制度,禁止强制捆绑销售;消费者教育亟待升级, 通过购车计算器等工具普及真 ...
盲卡盲盒哪能“无拘无束”(民生探针)
Ren Min Ri Bao· 2025-06-19 21:51
疑 消费失控:从"零花钱"到"豪掷千金" 周五一放学,重庆江北区13岁的明明攥着50元零花钱,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学校旁的文具店,眼睛盯着货 架上的盲卡,"老板,来10包最新款奥特曼卡!" 随着包装撕开的脆响,明明快速翻找卡片,脸上从期待转为失落——又都是普通卡。"再买一些说不定 就能抽到黄金卡!"他咬咬牙,又掏出了剩下的30元。 这两年,继盲盒火爆后,盲卡凭借"未知惊喜"的卖点,迅速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走红。非理性消费在儿 童青少年中屡见不鲜,部分孩子为了追求稀有卡牌,单次消费高达数百元甚至数千元。 "带着孩子出去逛街,衣服不买、餐厅不去。见到'谷子'店就走不动道,非要买盲卡。晚上回家拿着平 板说是看网课,其实偷偷看盲卡直播,给的零花钱和饭钱都攒下来买它了。"王小萍的父亲王先生对记 者说。 孩子为啥会沉迷购买盲卡?孩子为什么可以随意购买盲卡?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开展了调查。 探 沉迷背后:"商业陷阱"与监管滞后 "盲卡其实就是盲盒和'谷子'结合起来的一类变种。"在天津从事相关生意多年的张先生向记者介绍,"谷 子"是英文"goods(商品)"的谐音,基本是动漫、影视剧和游戏的周边,比如徽章、钥匙扣、卡牌等小 商品。卡 ...
小包裹里的消费新动向——“618”年中促销一线观察
Xin Hua She· 2025-06-19 09:28
今年5月中旬,京东、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开启"618"预热促销活动。记者了解到,部分平台促销活动将持续至6月20日,总时长超过1个月,创 下"618"最长时间纪录。这期间,一件件快递包裹发往天南海北,"装着"消费市场新动向。 作为一年一度重要的促消费节点,"618"无疑是消费市场新动向的重要风向标。 补贴规则简单直接 "以旧换新"持续显效 这是6月1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商场内拍摄的"618"海报。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北京消费者祁女士告诉记者,今年的"618"大促周期长,可以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挑选真正需要的东西,不用付定金或凑单满减,避免了不少冲动 消费。 告别复杂"算数题",平台补贴规则也更加简单直接。京东在"每人每天可领超6180元补贴"等优惠基础上,再加码"618"补贴力度;天猫取消"满 减"等需要复杂计算的优惠,只设"官方立减"叠加各种优惠券等;抖音电商投入百亿消费券补贴爆款商品,用户每人最高可领2280元…… "今年天猫'618'玩法简化为官方立减15%,无需凑单,买一件就能立减,打85折。"天猫国补运营负责人李疏越说。 今年"618"购物节,以旧换新政策与平台优惠双管齐下,推动手机、家电等产品持续热 ...
“6·18”流量去哪了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8 15:14
电商平台迎来冲刺阶段。6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从"6·18"京东媒体开放日上获悉,今年大促受"国补"影响,3C数码、家电家居品类成为销售"大赢家",既 上探了消费价格空间,还刺激了品牌商在产品上推陈出新。此外,以Labubu为代表的潮玩品类也走俏京东和淘天。为了拓展增量,电商企业和品牌也有意 向线下延伸场景,力求更多触达。到底如何才能打动理性的消费者,成了今年"6·18"最核心的问题。 此外,大促还有部分"悦己"兴趣品类脱颖而出。截至6月12日,淘天玩具潮玩行业已经有6个商家破亿,近800个单品破百万。京东的潮流盲盒新品成交额同 比增长150%。速卖通为泡泡玛特开专场直播,包括Labubu等热门IP在内的10余个爆款链接迅速卖空。 跨场景抢流量 3C数码新品卖爆 "6·18"正日子,京东对今年大促进行了复盘。基于多家头部电商平台提供的资料,北京商报记者盘点发现,今年大促整个消费大盘呈现出三大特征:基础性 生活用品囤积、品质类商品升级换代、"悦己"兴趣类商品爆发。 例如今年"6·18"叠加"国补"活动影响,3C数码、家电家居在京东、淘天十分走俏。在京东,手机通信、家用电器销售分别同比增长88%、161%。其中, ...
中产消费觉醒,让奢侈品特卖会火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6-16 14:14
有参加过多场奢牌内购会的姜姜就此表示,很多时候看中什么全靠拼手速,你随便套一下就要决定买不 买,因为"手一放就会被别人抓走",现场火热程度堪比"超市抢特价鸡蛋"。 有数据统计,如今内购特卖已占据全球时尚市场总价值的18%,对应市场总规模为1.47万亿欧元,在奢 侈品领域的占比更高达50%。而2023年中国折扣店市场规模达30.60亿元,同比增速 17.92%,意味着中 国折扣行业仍处于蓝海阶段。 只可惜为了维持体面与神秘性,奢品的内购会往往只对专柜有消费过的会员邀约制开放,因此对奢侈品 感兴趣的年轻人大大受限。 不过市场风向对消费端的需求往往是非常敏锐的,如今部分电商平台利用供应链优势,仍然可以让普通 消费者实现高性价比的奢侈品自由。 近两年,奢侈品行业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 曾经大排长龙的专柜如今却门口罗雀,以往营收涨势喜人的财报也变的愁云惨淡,据贝恩咨询《2024年 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内地个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下降了18%-20%,直接跌回2020年 疫情期水准。这一数据不禁让人疑惑:难道奢侈品在中国真的卖不动了吗? 实际上,国内奢侈品全价市场的遇冷,只不过是因为中产们把目光转移到了另一 ...
贵阳市监局、市消协“618”消费提示
Sou Hu Cai Jing· 2025-06-16 10:25
2025年"618"购物节消费提示 理性消费 依法维权 共享安心购物 2025年"618"促销活动已全面启动,各大电商平台及商家已陆续开启了活动促销模式,优惠活动多样, 但同时也伴随着消费陷阱,为帮助消费者理性购物、规避陷阱,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贵阳市消费者 协会温馨提醒: 四、保护个人信息,防范诈骗陷阱 谨慎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关闭不必要的APP权限。通过直播间购物时,部分直播间可能会 引导消费者点击"外部链接"或扫码支付,这类交易可能脱离平台监管,建议谨慎对待。付款前务必确认 交易页面是否为官方平台,避免在不明网站输入支付信息。收到自称客服的陌生电话或链接时勿轻信, 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五、留存消费凭证,依法高效维权 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需留心收集和保存好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订单截图、支付凭证、聊天记录、促 销承诺等,以备出现消费纠纷时,有充足的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购买电子产品等贵重物品建议收 货时全程录制开箱视频。 发生消费纠纷时,消费者可先行与经营者或交易平台协商解决,如遇纠纷无法达成和解,可及时拨打当 地12345、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进行投诉,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全国消 ...
理性消费浪潮下,泊伊美汇用“闺蜜节”撕开突破口!
Sou Hu Cai Jing· 2025-06-12 23:27
在消费理性化浪潮下,线下渠道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美妆头条》说过这么一句话:消费者越是理性,越是趋向于线下这种"所见即所得"的消费。 《美妆头条》关注到,前段时间 全国美妆集合连锁品牌——泊伊美汇举办的 第七届"520闺蜜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促成6个品牌达成百万销售,会员新 增量达日常三倍; 其中作为本次活动冠名品牌的达肤妍,销售额更是突破240万元,同比增幅达53%…… 当线上大促水花越来越小,线下价值被重新审视,我们要如何做好美妆线下渠道?泊伊美汇的这场"闺蜜节",或许是可参考的实践样本。 理性消费浪潮下 "民国叙事"激活情感共鸣 一个行业痛点是,消费者越来越不好打动了。但我们从泡泡玛特的案例可以发现,当商业行为与消费者情感需求形成共振,即便在消费放缓的今天也能创 造现象级增长。 这一逻辑在美妆领域更为适用。作为"悦己经济"与"社交货币"的结合体,美妆消费的情感价值占比远比其他产品要高。 "520闺蜜节",是泊伊美汇一年一度的品牌日。在《美妆头条》看来, 比起线下促销活动,"闺蜜节"更像是一个情感链接的载体。 · " 我们希望进店的顾客除了购物外,还有很多不一样的体验", 泊伊美汇 ...
深圳中山消委会联合发布“6·18”购物节消费提示
Ren Min Wang· 2025-06-11 01:16
在消费渠道选择上,消委会建议优先考虑口碑良好的品牌和正规电商平台、线下商场,这类渠道在商品 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更有保障。消费者要提前了解商家的退换货政策,妥善保存商品包装、发票等凭 证,以便出现问题时顺利售后。支付时应通过正规平台操作,避免点击陌生链接或进行私下转账,保障 资金安全。 随着"6·18"年中大促购物节的火热进行,各大电商平台推出的促销活动让人眼花缭乱。为帮助消费者在 这场购物狂欢中安心消费,6月10日,深圳市消委会与中山市消委会联合发布"6·18"购物节消费提示, 针对促销期间常见的消费问题,从规则理解、商品鉴别、渠道选择及维权等方面给出详细建议。 消委会指出,今年"6·18"促销周期长、参与平台多,优惠规则较为复杂,消费者在购物前应先梳理需求 清单,避免盲目消费。例如,满减、折扣、优惠券的使用时间和范围可能存在差异,消费者需仔细了解 规则,对不明确的优惠政策及时向平台或商家咨询。 在商品选购环节,消费者要特别警惕三种常见套路:部分商家可能通过 "先涨后降"制造虚假优惠,消 费者可借助价格监测工具查看商品价格走势;对于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正常水平的商品,需注意查看质量 详情和用户评价,避免因低价陷阱 ...
中金:中国消费市场更多呈现“消费分级”的特征,并非简单的“消费降级”
news flash· 2025-06-11 00:00
中金研报称,当前,尽管总体消费仍显不足,但新消费不乏热点。中国消费市场更多呈现"消费分级"的 特征,并非简单的"消费降级",消费者更愿为"有品质的低价"和"有理由的溢价"买单。我国也正处在从 大众消费向个性与理性消费转换的阶段。从总量看,消费市场结构性亮点必须建立在整体消费企稳的宏 观基础之上。从结构看,Z世代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以及注重情价比和质价比的消费特征,均驱动了 新消费的浪潮,而低能级城市受房地产的拖累也正在减弱,助力消费潜力释放。 ...
中金:“新消费热潮”背后的宏观线索
中金点睛· 2025-06-10 23:48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当前,尽管总体消费仍显不足,但新消费不乏热点。中国消费市场更多呈现 " 消费分级 " 的特征,并非简单 的 " 消费降级 " ,消费者更愿为 " 有品质的低价 " 和 " 有理由的溢价 " 买单。我国也正处在从大众消费向个性与理性 消费转换的阶段。从总量看,消费市场结构性亮点必须建立在整体消费企稳的宏观基础之上。从结构看, Z 世 代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以及注重情价比和质价比的消费特征,均驱动了新消费的浪潮,而低能级城市受房地 产的拖累也正在减弱,助力消费潜力释放。 资料来源:Wind,艾媒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4)。2024年小红书用户调研数据显示,产品品质、情绪价值、性价比是用户购物决策的前三大考虑因素(图 表5),功能需要、愉悦心情、彰显品味个性是购买产品的前三大原因(图表6)。 尽管总体消费仍显不足,但新消费不乏热点。 一方面,从总量上看,受金融周期下行调整影响,消费的量价均 较低迷,无论是人均居民消费支出还是CPI均低于2020年前的趋势(图表1)。但另一方面,消费的新热点和新 浪潮不断涌现,以茶饮、潮玩、轻奢、宠物龙头为代表的新消费企业[1]在2024年平均实现了65%的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