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危机

Search documents
美债最大“接盘侠”诞生,疯狂买走1.5万亿 既兴奋又欣喜,美专家:中国已摸透其心理
Sou Hu Cai Jing· 2025-06-09 04:53
截至目前,美债规模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一路狂飙,每年光是还美债利息就得花上万亿,美国想靠正常的经济增长和财政盈余来还 这笔债,简直比登天还难。 没办法,美国动起了歪脑筋,把目光投向了虚拟货币领域。 起初美国华尔街那帮大佬们疯狂炒作比特币,比特币的价格从几分钱一路暴涨到数万美元。 美债最大的接盘侠诞生了! 短短18个月,神秘买家疯狂买走,约1.5万亿美元的美债,甚至超过了日本与中国持债量总和。 而投资者们为了跟风赚钱,纷纷把手里的欧元、日元、人民币换成美元,再冲进币圈。可等比特币价格暴跌,很多投资者为了避险,又会把钱换成美元,去 买相对安全的美债。 一来二去,美国既靠炒作比特币从全球韭菜兜里掏钱,又用比特币波动带来的资金流入,帮自己消化了一部分美债! 但这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况且早有国家看清了比特币的套路,根本没掺和这事。美国只好给美债找个新的 "接盘侠",于是又盯上了稳定币这块"肥肉"。 稳定币这玩意儿,听着挺高大上,说白了就是把传统货币和数字货币硬绑在一起,重新包装美债。 发行稳定币的公司,得先拿真金白银去买美债,才能发行等额的数字货币。比如说,一家公司想发行100万的稳定币,就得先花 ...
美国要打,中方奉陪到底,6万债务即将违约,贝森特预告最终结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6-09 03:53
对于美债失控的问题,特朗普不是没有注意到,他也曾尝试通过一些政策来挽救,比如大举推动裁员工作,试图降低联邦政府开支。加征关税,除了逼大量 国家进口美国商品,也有其他目的,就是想要通过吸纳关税,来弥补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 但是以上政策当下不是失败,就是走在失败的路上。"政府效率部"裁员裁到自己的负责人干不下去了,至于关税政策,如今特朗普连日本都拿捏不了,日本 首相石破茂已经不止一次明确表示不会对美方让步!更离谱的是什么呢?特朗普一边想尽了办法向别国抢钱,另一边却还想在国内减税,更提高军费。这种 让全球为几亿美国人不劳而获甚至醉生梦死生活买单的行径,无疑是国际社会不能容忍的。 此地无银三百两!美财长公开预告美债最终结局,可信吗?特朗普彻底背叛自己的竞选承诺,或将引发怎样的后果? 日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美媒采访之际,明确表示美国永远不会违约,尽管他承认美国正处于警戒线上,但"永远不会碰壁"。贝森特所提的不会, 是针对美债现状做出的承诺。在这里,贝森特预告美债最终结局,绝不会违约,颇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他不说还好,越是这么解释,越是等同于 承认,如今美债正面临巨大危机! 今年4月,美债规模突破36.2 ...
美本土警报拉响,内部打响“去美元”浪潮,特朗普急切与中国通话!
Sou Hu Cai Jing· 2025-06-09 03:11
据报道,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证实,特朗普政府正寻求与中方高层通话,但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仅 有一句"没有可提供的消息"。这场沉默背后的博弈,正在撕裂美国的金融防线。 佛罗里达州的立法者或许从未想过,他们签署的一份法案会成为压垮美元信用的又一根稻草。5月27 日,州长德桑蒂斯将金银币列为法定货币,允许从2025年起以贵金属缴税、交易,甚至免除了州销售 税。表面看,这是对抗通胀的"金融自由化"尝试;实则暴露了地方政权对美元体系的深度不信任——当 联邦政府沉迷于债务狂欢时,各州已开始悄悄构筑逃生舱。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资料图) 这场博弈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当佛罗里达州居民用金币购买汉堡时,华尔街还在幻想中国会为美债兜 底;当特朗普的电话被标记为"未接来电"时,人民币正悄然渗透进沙特和阿联酋的央行金库。历史总是 重复相似的剧本:霸权货币的衰落从不因外部攻击,而是死于内部信仰的瓦解。现在,连美国自己的州 政府都在为美元撰写讣告。 贝森特(资料图) 6月6日,特朗普终于拨通了北京的电话。90分钟的交谈被美媒渲染为"突破",但细节至今成谜。这种急 切背后,是美债市场即将爆雷的恐怖前景。若美债崩盘,美国将面临三重绝境 ...
美债危机或是中国资产重估和经济复苏的重要契机
2025-06-09 01:42
摘要 美元信用走弱是美债问题的核心,导致全球资本流动模式发生变化,非 美经济体持有美债权重下降,转而增持黄金,全球化格局下生产国通过 持有美债稳定汇率的模式正在瓦解。 美国通过加大对居民部门的转移支付维持经济韧性,但也加剧了商品通 胀压力,反噬美联储信用,高通胀推高美债利率,增加美国支付成本, 使得美国与全球经济脱钩。 无论美国选择通胀或衰退路径,美元趋于走弱,美债利率上升,资本外 流使得非美货币汇率相对强势,非美经济体政策空间扩大,经济韧性增 强。 资本从美国流出推高非美元货币汇率,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全球制 造业周期上行时,出口压力减小,叠加供给格局改善,将走出通缩格局。 港股作为流动性最好的市场,将率先反映外资流入带来的资产价格升值, 中国大型企业在香港上市,旨在利用外资加速全球化,提升人民币资产 承载力。 Q&A 美债危机或是中国资产重估和经济复苏的重要契机 20250606 美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价格的影响是什么? 美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美债发行和美元资本流动长期来看是一个通缩机制,因为美国通过大量资本回 流及美元资产系统性高估,导致非美经济 ...
36万亿美债要崩?美国内部打响去美元,特朗普急切与中国通话!
Sou Hu Cai Jing· 2025-06-07 06:41
第一财经报道,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正面临历史性考验,美国国债到期规模突破9.2万亿美元,其中仅6月份到期量就达6.5万亿,相当于2024年全年到期量的 73%。这一数据直接揭示了美债危机的紧迫性,而美国内部的去美元化趋势更让这一问题雪上加霜。 截至2025年4月,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公民负债超过10万美元,债务占GDP比重逾120%。2024年美国国债净利息支出高达8820亿 美元,首次超过军费开支,占全年财政收入的23.9%。这种依赖"借新还旧"的模式,使美国财政陷入恶性循环。2025年美债到期规模与2024年大致持平,但 短期国库券到期滚续压力显著高于以往,期限结构进一步偏短。若按现行利率展期,仅2025年债务利息支出就将突破1.17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2024军费预 算的1.32倍。 美元资料图 更严峻的是,美债市场正经历二战以来最深刻的投资者结构转型。截至2024年12月,外国官方持有美债占比已从2015年的45%降至32%,而美联储与美国国 内个人与机构投资者占比突破68%。这种变化导致美国本土机构的风险偏好与国债收益率形成倒挂,养老基金对10年期国债需求集中在3.5%~4 ...
全球最大美债卖家诞生!两年内抛售1.5万亿美元,远超中国、日本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09:28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 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请知悉 美国的国债危机一直都是热点话题,在美国国债持有人手中,海外投资者持有的就有8万多亿美元。 近十年来,我国减持的美债就超过了5000亿美元,日本更是在2022减持了2000亿美元,但是更有甚者从2022年 截止到目前一共抛售了1.5万亿的美债,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美债卖家,更是远远地把中、两国甩在身后。 这也就是人民币逐步在国际地位上站稳脚跟的重要原因,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占比达 54.3%,交易额突破7249亿美元,首次超越美元的41.4%。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4月正式覆盖东盟十国及中 东六国。 这么来看不仅只是市场的选择,更是我国逐步逐步提高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2025年5月29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与特朗普之间进行了闭门会谈,在总统"立即降息"的施压下,美联储更是 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打脸,声称货币政策不受政治干预的表态。 特朗普这就是一心想让美联储降息,减轻美国政府的债务利息负担, ...
美国下一步将拿谁“开刀”?, 36万亿美债, 崩盘进入倒计时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00:47
美债违约的倒计时声已然响起,未来的百日将可能成为全球经济风暴持续肆虐的序幕。紧张的局势在近期愈发明显:美国政府预计将于7月9日对欧盟实施高 达50%的关税,而随之而来的8月10日将是中美贸易90天休战期的结束,此间还将举行两次美联储的议息会议。 更为关键的是,若8月美国国债上限无法提高,国家将面临违约风险。因此,围绕美债危机而产生的一系列"炸弹",无疑让整个夏季浸染在不安和不确定之 中。 早在今年年初,美债规模就已攀升至36万亿美元,已触及债务上限,政府只能通过再借新债以偿还旧债的方式勉强维持运转。而在市场上,长期美债的拍卖 却困难重重,以至于需以高达5%的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致使债券价格屡次暴跌。 自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之际,美国再次开启无限量的量化宽松(QE),美联储每月购入超过千亿美元的国债。如今,因前两轮低利率周期而发行的国债陆 续到期,政府只能以高利率发行新债来置换旧债。这一切的结果是,若未来全部36万亿美元美债都以4%的利率置换,仅这部分的年利息支出就将高达1.5万 亿美元。如果政府选择大规模增发国债,这将带有高息QE的特征,以5%的利率印钞又购债,形成一种更为可怕的循环。 这一操作犹如走投无路 ...
特朗普力推稳定币,是为36万亿美元的美债找接盘侠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6-05 11:05
美国参议院近期审议的《稳定币统一标准保障法案》正引发加密货币领域与金融市场的密切关注。这项被简称为"稳定币法案"的立法提案,被部分人解读为 特朗普政府为稳定币赋予合法地位的战略举措,其深层意图是通过加密货币工具化解美国规模已达36.2万亿美元的国债危机。 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的重要分支,其运行机制与比特币存在本质差异。这类数字资产通过与法定货币或其他传统资产锚定维持价值稳定,最具代表性的泰达 币(USDT)即与美元保持1:1兑换比例。 支持者构想的解决方案逻辑看似清晰:通过发展稳定币吸引全球投资者,发行商将兑换所得美元导入美债市场,从而激活国债交易活跃度并扩大资金池。但 深入剖析即可发现,这种设想存在两个根本性逻辑漏洞。 第一个漏洞是新法案的核心条款对长期美债构成实质性限制。 美国国债按期限可分为短期国库券和中长期债券,当前财政困境的症结恰恰在于长期债务。由于短期国债本质接近现金等价物,财政部无需为这部分债务支 付利息,但30年期等长期债券的利息支出已成为沉重负担——2024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已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更严峻的是,市场对长期美债的需求持续萎缩,而短期品种仍不乏买家。这意味着化解国债危机的关键在于激活 ...
美债崩盘,100天倒计时
Jin Tou Wang· 2025-06-05 09:59
2020年,美国受疫情冲击开启无限QE,美联储开动印钞机,每月上千亿地购买各期限国债。而现在, 美国在前两轮低利率周期发的国债陆续到期,只能高利率发新债去置换。如果36万亿美债未来全都换成 4%利率,光利息支出每年就有1.5万亿美元。如果再大规模增发国债,就隐隐有种高息QE的味道了,开 启一个以5%利率印钞购债的壮举,就像一个走投无路的人被迫借下高利贷,解决燃眉之急,但未来违 约的风险更大了。所以哪怕美债上限再度提高,美债危机的风险也只是暂时解除,未来的风险反而更 高。 有人可能会说,年年都说美债要爆,但为什么美债还是好好的? 数十年来,投资人把美国政府国债视为终极安全资产,每当危机来袭,即使是美国本土爆发的危机,例 如2008年次贷危机,美国国债买气有增而无减,因为全球投资人相信美国政府严肃治国,不履行债务的 情境难以想像。 但现在川普2.0政府执政,关税政策和大而美法案吓坏金融市场,导致诡异现象:美债收益率攀升,美 元却往下栽。 一场悬在人类经济之上的无声风暴正在酝酿——美国国债总额已突破36万亿美元,这座堆积如山的债务 大厦,随时可能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 目前,美债违约已经进入倒计时,之后100天,全 ...
宝城期货橡胶早报-20250605
Bao Cheng Qi Huo· 2025-06-05 02:12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778 号 晨会纪要 宝城期货橡胶早报-2025-06-05 品种晨会纪要 时间周期说明:短期为一周以内、中期为两周至一月 | 品种 | | 短期 | 中期 | 日内 | 观点参考 | 核心逻辑概要 | | --- | --- | --- | --- | --- | --- | --- | | 沪胶 | 2509 | 震荡 | 震荡 | 震荡 偏强 | 偏强运行 | 多空分歧出现,沪胶震荡企稳 | | 合成胶 | 2508 | 震荡 | 震荡 | 震荡 偏强 | 偏强运行 | 多空分歧出现,合成胶震荡企稳 | 备注: 1.有夜盘的品种以夜盘收盘价为起始价格,无夜盘的品种以昨日收盘价为起始价格,当日日盘收盘 价为终点价格,计算涨跌幅度。 2.跌幅大于 1%为下跌,跌幅 0~1%为震荡偏弱,涨幅 0~1%为震荡偏强,涨幅大于 1%为上涨。 专业研究·创造价值 1 / 3 请务必阅读文末免责条款 3.震荡偏强/偏弱只针对日内观点,短期和中期不做区分。 主要品种价格行情驱动逻辑—商品期货能源化工板块 沪胶(RU) 日内观点:震荡偏强 中期观点:震荡 参考观点:偏强运行 核心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