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业

Search documents
美联储的“拖延战术”能扛多久?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9 10:52
Group 1 - The Federal Reserve maintained the federal funds rate target range at 4.25% to 4.50%, marking the fourth consecutive meeting without a rate change [1] - The financial market showed minimal reaction to the Fed's decision, with the S&P 500 index down 0.03% and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down 0.10% [1] - The ten-year Treasury yield rose slightly to 4.394%, and the dollar index increased by 0.06% to 98.46 points [1] Group 2 - The Fed's economic outlook reflects a collective understanding among its economists, with predictions for GDP growth in 2025 revised down to 1.4% from a previous estimate of 1.7% [2][3] - The unemployment rate is expected to rise to 4.5%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indicating a potential slowdown in the job market [3] - Inflation, measured by the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PCE) index, is anticipated to increase, with core PCE projected at 3.1% for 2025 [3] Group 3 - The complexity of inflation is heightened by domestic economic policies and international geopolitical conflicts, with tariffs expected to raise consumer prices [4] - The ongoing geopolitical tensions, such as the Russia-Ukraine conflict and Middle Eastern tensions, could significantly impact global inflation [4] - The Fed is cautious about interest rate cuts, with 10 out of 19 officials suggesting the possibility of two rate cuts this year, while others remain skeptical [4][5] Group 4 - High interest rates are suppressing economic activity, with mortgage rates at 6.89% and credit card rates exceeding 20% [5] - The potential for stagflation is a concern, as low retail growth could lead to a chain reaction affecting the job market [5] - The Fed is willing to sacrifice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to maintain a low inflation environment [5] Group 5 - The upcoming earnings reports in July will be crucial for assessing corporate performance amid uncertainty, particularly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tariff policies [6] - The U.S. Treasury issuance market is under scrutiny, reflecting foreign investors' willingness to purchase U.S. bonds [6] - The credibility of the U.S. dollar is questioned in the context of a move away from dollar dominance [6]
科技金融加速发展,股权投资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Wind万得· 2025-06-13 22:41
以下文章来源于RimeData 来觅数据 ,作者来觅研究院 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主要内容是统筹运用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 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并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 导读: 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 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取得显著成效。其中,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是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 键支撑。当前我国正加速构建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适应的金融体系,通过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等方式,引导更多资源投 向科技创新领域。科技金融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银行业与股权投资如何助力科技金融?未来如何发展?本文尝试分析和探讨 。 01 科技金融演进历程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加快构建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的重要选择。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有助于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面 ...
36万亿美债要崩?美国内部打响去美元,特朗普急切与中国通话!
Sou Hu Cai Jing· 2025-06-07 06:41
第一财经报道,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正面临历史性考验,美国国债到期规模突破9.2万亿美元,其中仅6月份到期量就达6.5万亿,相当于2024年全年到期量的 73%。这一数据直接揭示了美债危机的紧迫性,而美国内部的去美元化趋势更让这一问题雪上加霜。 截至2025年4月,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公民负债超过10万美元,债务占GDP比重逾120%。2024年美国国债净利息支出高达8820亿 美元,首次超过军费开支,占全年财政收入的23.9%。这种依赖"借新还旧"的模式,使美国财政陷入恶性循环。2025年美债到期规模与2024年大致持平,但 短期国库券到期滚续压力显著高于以往,期限结构进一步偏短。若按现行利率展期,仅2025年债务利息支出就将突破1.17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2024军费预 算的1.32倍。 美元资料图 更严峻的是,美债市场正经历二战以来最深刻的投资者结构转型。截至2024年12月,外国官方持有美债占比已从2015年的45%降至32%,而美联储与美国国 内个人与机构投资者占比突破68%。这种变化导致美国本土机构的风险偏好与国债收益率形成倒挂,养老基金对10年期国债需求集中在3.5%~4 ...
A股晚间热点 | 国常会部署!加快绿色科技创新
智通财经网· 2025-05-23 14:23
以下为晚报正文: 重要程度:★★★★★ 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 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要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 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要加强共性技 术攻关,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优化相关政策,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更好支持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2、央行等两部门:境外上市募集资金以外币调回的可自主结汇使用 重要程度:★★★★ 为完善并统一境内企业境外直接上市相关跨境资金管理,提升境内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扎实推进高 水平对外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起草了《关于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提到,统一本外币管理政策。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等所得可以外币或人民币调回,相 关资金均可使用资本项目结算账户汇出入。以人民币调回的,还可使用境内企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境 外上市募集资金以外币调回 ...
日美欧超长期利率加速上升,有两大原因
3 6 Ke· 2025-05-22 04:03
在日美欧的债券市场,期限较长的超长期国债的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正在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担 心,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将导致全球供应链混乱和通货膨胀恶化。旨在支撑经济的的财政政策导 致公共债务膨胀的不安也在各国普遍存在。如果利率上升持续,还有可能造成住宅投资减少等带来的经 济减速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混乱。 信用评级被降后的首次美债招标受挫 5月21日,美国债券市场上的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上升至近5.1%,创出1年半以来的最高水 平。日本新发行的30年期和4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也均创出历史新高。英国和德国的30年期 国债收益率也在大幅上升。背后原因之一是各国财政的不稳定…… 在5月21日的美国债券市场,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较前一交易日上涨约0.13%,接近5.1%,创出2023年 秋季以来、1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进入5月以来的涨幅超过0.4%,呈现出快速上升的状况。 当日利率上升的契机是同一天下午传出的美国20年国债招标低迷的消息。5月16日,信用评级机构穆迪 评级下调了美国国债评级,在这之后的首次美国国债招标即受挫,这加剧了10年以上的长期和超长期利 率的上升和美国股市的下跌。5月21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 ...
日美欧超长期利率加速上升,有两大原因
日经中文网· 2025-05-22 03:32
5月21日,美国债券市场上的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上升至近5.1%,创出1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日本新 发行的30年期和4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也均创出历史新高。英国和德国的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在大幅上 升。背后原因之一是各国财政的不稳定…… 信用评级被降后的首次美债招标受挫 在5月21日的美国债券市场,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较前一交易日上涨约0.13%,接近5.1%, 创出2023年秋季以来、1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进入5月以来的涨幅超过0.4%,呈现出快速 上升的状况。 当日利率上升的契机是同一天下午传出的美国20年国债招标低迷的消息。5月16日,信用评 级机构穆迪评级下调了美国国债评级,在这之后的首次美国国债招标即受挫,这加剧了10年 以上的长期和超长期利率的上升和美国股市的下跌。5月21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天 大跌816点(1.9%)。 超长期利率的上升的并不仅限于美国。21日,英国的30年期国债收益率1个半月来再次上升至5.5%,德 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上升至3.1%左右。在日本,新发行的30年期和4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创出历史新 高。与10年期债相比,超长期债的交易量较少,因此更容易反映出市场参与者 ...
北京大爷怒砸200万买黄金,银行利息跑不赢葱价,血汗钱该往哪放?
Sou Hu Cai Jing· 2025-05-21 09:53
"我这钱存银行一年利息才3万,买黄金放家里还能传给孙子!" 北京朝阳区一位72岁退休教师,把毕生积蓄换成6斤金条。这操作把金店老板都吓坏了,于 是赶紧报警,可是民警来后,一番魔幻对话冲上热搜,戳中了无数打工人的心窝子 —— 银行利息跑不赢葱价,血汗钱到底该往哪放? 更气人的是,银行的套路还越来越深。去银行窗口存钱,工作人员会跟你说"没额度",但你打开手机银行APP一看,好家伙,居然偷偷藏着3.5%的"白名单 存款"!一边跟你说没钱可存,一边又把高息产品藏着掖着,这不是明摆着把储户当"冤大头"吗? 看着银行利息不给力,不少人把目光转向了投资。黄金这几年涨势不错,尤其是今年,五一假期到来之际,那可谓是直冲云霄——金饰一下子突飞猛进,涨 至1080元每克。而从2013年到2023年的十年间,价格涨了78%,这个数字看起来确实诱人。可别忘了,2013年大妈们疯狂抢黄金时,结果不少人都被套牢 了,到现在都没解套呢! 再说说银行理财,以前觉得R2级产品风险低,结果今年超60%都是负收益,客户经理被问得都不敢接电话了。 现在投资市场的坑可太多了!直播间里那些"黄金代购",打着低价的幌子,骗了不少人的钱就跑路。深圳警方已经刑 ...
科创债“扩容”热潮涌动 机构企业抢滩发行总额超百亿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08 17:57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其中一大亮 点是在发行主体上新增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 券。 "金融机构纳入科创债发行主体范围将推动科创债市场进一步扩容,增强贷、债、股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的联动性,拓宽科创债产品边界,全面提升市场活力。"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董事高慧珂对记者表示。 支持科技创新业务发展 从发行资金用途看,银行等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均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业务的发展。比如,国家开发银 行公告,募集资金主要投放于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型企业,以及支持科 创企业日常经营周转。 国泰海通表示,本期债券募集资金的70%将通过股权、债券、基金投资等形式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 务,包括但不限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方面的创业投资基金或政府出资产业基金 以及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等。 政策风起,各大发行主体积极响应。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以及多家证券公司纷纷公告发 行计划。另据交易商协会数据,截至5月8日,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合计210 亿元;14家企业开 ...
美债最大债主连夜撤退,特朗普希望中国接盘?
Sou Hu Cai Jing· 2025-05-03 02:27
当美国国债从"避险天堂"沦为烫手山芋时,连最忠实的日本盟友都在连夜跑路。 特朗普对中国极限施压的背后的目的,不是别的,是希望中国利用强大的外汇储备,继续购买美国财政部发行的超长期债券,并且最好能够将手里的债券置 换成100年超长期的无息债券。 这样美国财政部就有理由合理合法的赖掉手中所有的美债,压在美国财政部头上的债务大山就能够迎刃而解。 事情发展到现在特朗普突然发现,无论是海外的日本还是美联储和华尔街,貌似都靠不住。 现在的美债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中国现如今对美债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全球最大债主连夜撤资 根据媒体4月27日的最新报道,国际投资机构美银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表示,历史性转折点到来,逢高卖出美股,逢低买入黄金成为了最佳的建议。 抛售美元资产已经成为华尔街的风潮,卖出美国国债更是基本的避险操作。 近期资金流向显示,美国股票录得8亿美元流出,而黄金流入33亿美元 在抛售美元资产的队伍中,日本和欧洲成为了主力军。 4月25日,日本财务省的操作指令让纽约交易员集体血压飙升——这个持有1.07万亿美债的"万年接盘侠",正以每分钟1400万美元的速度清仓。 东京大学教授中村良平算过笔账:日本养老基金每抛售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