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回流

Search documents
关税降115%,美区又好起来了?专家提醒:难说
3 6 Ke· 2025-05-13 01:05
远超预期。 瑞士传来好消息,新华社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持续一个月的"关税大战"暂时迎来美好结局。 特朗普为何松口? 对于此次协议达成的成果和顺利程度,不少业内人都惊呼"远超预期"。 "我们都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了,就这?" 其实也不难理解,相比于国内众志成城地抵抗关税的团结力,特朗普政府显得脆弱极了。从商业领袖到普通民众都强烈表达了对贸易战的不满,特朗普的支 持率也在持续下降,已经在股市中赚够钱的特朗普也没必要再僵持下去。 况且,特朗普最开始也不是想真的与中国脱钩,他想要只是一个kiss ass的态度而已,只不过这一次中方坚硬的态度让他吃了个闭门羹。 简单来说:美对中暂停14257行政令24%的关税,保留10%的关税,后面暴力加征的关税废除;中对美暂停2025年4号的24%关税,保留10%关税,取消第5、 6号关税。 这意味着美对中关税从145%"脚踝斩",目前的关税包括芬太尼20%,再加上今年保留的10%,就是30%。中对美从125%,降到了10%,相当于大家都降了 115%。当然,因为芬太尼问题,中方也给与了反制,部分农产品加了10-15%不等。 到此,这场为时一个月,双方赌气般加税的行 ...
英国车低税进口 美国三大车企怒火升级 供应链强制重组代价巨大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13 00:4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赖镇桃广州报道 三家车企通过美国汽车贸易政策委员会公开发声,抨击白宫口中这个"伟大"的贸易协议是令人失望的, 是在损害美国的车企、供应商以及工人的利益。 日前,英美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但美国本土车企的不满却已溢于言表。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8日在白宫宣布,美国与英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部分撤回特定 领域的关税,进一步扩大双方产品的市场准入。 然而,协议的诸多细节尚待敲定,美方此前加征的 10%所谓"对等关税"也未取消。 尽管特朗普宣布该协议将为美国产品打开英国市场,但美国的三大知名车企,包括福特、通用汽车以及 斯泰兰蒂斯,却对协议内容相当不满,认为这损害了美国汽车行业的利益。 特朗普政府原本希望利用关税让工厂回流美国,重振底特律这些老牌汽车城,但是,关税大棒可能会把 美国车企推向更深的泥潭。 关税大棒向自家车企挥去 "根据这份贸易协议,现在进口美国制造成分很少的英国汽车,比从墨西哥或加拿大进口符合《美墨加 协定》标准的汽车更便宜,后者还有一半的美国零件。"代表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的美国汽车政策委 员会上周四表示。 据GlobalData,通用和斯特兰蒂斯去年在美销售的汽车里 ...
纺织业回流美国,为什么这样难?
Huan Qiu Shi Bao· 2025-05-12 22:47
Core Viewpoint - The U.S. textile industry has been in decline for decades, with only about 100 cotton spinning mills remaining, and the government’s push for manufacturing jobs to return is met with skepticism regarding its feasibility and potential economic impact [1][2][4]. Industry Status - The U.S. textile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offshoring, first to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en to Taiwan, mainland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driven by the pursuit of lower production costs [1]. - As of now, approximately 97% of clothing and footwear sold in the U.S. is imported, with China being the largest source [7]. Government Policy and Industry Response - U.S. Treasury Secretary's comments on prioritizi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over textiles have sparked protests from industry representatives, highlighting a divide in perspectives on the future of the textile sector [5][6]. - There is a lack of consensus within the U.S. regarding the revival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with some arguing it is already "dead" and questioning the desirability of bringing it back [4][5]. Labor and Production Challenges - The high labor costs in the U.S. make it difficult for the textile industry to return, as the average manufacturing wag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Southeast Asia [8]. - The aging workforce in the textile sector poses a challenge, as younger generations are less inclined to take on labor-intensive jobs [6][8]. Supply Chain and Infrastructure Issues - The U.S. lacks the necessary labor, skills, materials, and infrastructure to support a large-scale return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7][8]. - Rebuilding the textile supply chain would require substantial investment in factories and equipment, as well as addressing the high wages and low-skill labor gap [8]. Global Trade Implications - A forced return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to the U.S. could disrupt global trade systems, negatively impacting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and Latin America that rely on textile exports [9][10]. - The potential for trade retaliation and increased costs for consumers in the U.S. could arise from protective policies aimed at reviving the textile sector [10].
关税大降,又到AII IN美股了?
海豚投研· 2025-05-12 13:22
大家好,我是海豚君! 4月2日之前,重新上任的特朗普,还以美国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所有商品2、3月份连续两次加征关税,每次加征10%,两次累计20%。 在4月2日对等关税之前,中国的反制错失整体保持理性和克制:主要是对美国农产品等特定行业加了一些关税,另外还有一些非关税的反制措施,比如说把一些 美国企业加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稀土、钨等原料进行对美的出口关注,对谷歌等进行反垄断调查,等等。 4月2日之前,这些以芬太尼为由,双方产生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都没有变化。 这样,川普二次上任以来,对中国最终的关税加征额度是30%+24%,其中24%部分暂缓90天执行;中国对美国是10%+24%,其中的24%暂缓90天执行 (详细解释 可进入长桥 App 「动态 - 投研」栏目查看,也可添加下方小助手微信入群与探讨) 。 重要提示 欢迎用户欢迎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海豚交流群 ,我们所有的研报文章、调研纪要均会分享在群里,也可以和专业分析师探讨投资观点,分享投资心得。 一、这下,所有人都赢麻了? 按照中美最新贸易谈判公告,等于一通互撕之后,双方都回到了4月2日,也就是解放日当天的关税上,而2号之后互扔刀子的税率——50%、41 ...
梦百合(603313):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 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1 10:26
事件:公司拟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金额0.85~1.7 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0.90 元/股。 制造回流美国本土及刺激内需背景下,业绩弹性释放可期:一方面,公司美国生产基地运营效率稳步提 升,美东、美西生产基地已逐步实现美国床垫市场的本土化供应,24 全年已实现盈利,伴随美国线上 业务的持续发力以及大型连锁商超等零售渠道客户的开发,北美市场的利润贡献有望凸显;另一方面, 国内消费补贴政策加码,公司持续推进店态升级与渠道多元化,通过MLILY 梦百合、NISCO里境和 VALUE 榀至品牌及品类的融合,打造一站式全屋家居消费场景,有望不断提升国内市场竞争力和品牌 影响力,我们看好公司后续业绩弹性的释放。 利润拐点已现,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维持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07/4.64/5.73 亿元,2025- 2027 年对应EPS 分别为0.54/0.81/1.00 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 年PE 分别为15/10/8 倍。我们认为公 司充分计提信用减值后资产质量已得以提升,看好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及刺激内需背景下,公司的利润 弹性释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内需刺激政 ...
这个千亿制造业不会回流美国!
第一财经· 2025-05-10 09:44
2025.05. 10 本文字数:3457,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彭海斌 "我们也做了很多测算,在美国制造的话,成本至少增加50%。美国市场没办法消化,没有人买单的。"泉峰控 股(02285.HK)董事长兼CEO潘龙泉近日对第一财经表示。 泉峰控股是一家生产电动工具和户外动力设备的公司,比如电钻、角磨机以及割草机。工具类产品包罗万象, 中国是最大制造基地,美国是最大消费市场。根据沙利文数据,美国电动工具和户外动力设备市场规模在2020 年就超过1700亿人民币。美国加征关税前后,中国企业与其美国经销商联合,一方面积极备货,一方面扩充越 南工厂产能。尽管美国关税政策的一个目标是实现制造业回流,但在工具类生产制造,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 务。 实际上,美国最大工具制造商史丹利百得(SWK.NYSE)在特朗普第一任任期内新建的美国工厂,也已经在 2023年关闭了。泉峰控股几年前就在内部讨论过美国生产的可行性,但潘龙泉经营德国工厂十余年得到的宝贵 经验是:"在高成本的地区去搞制造,我们会非常地谨慎小心。" 泉峰控股与美国合作伙伴对关税的警惕,开始于特朗普参选的时候。2024年第四季度,客户和泉峰控股就启 ...
中国工具制造业难回流美国
news flash· 2025-05-10 07:11
据第一财经消息,泉峰控股董事长潘龙泉表示,美国制造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制造业回流。美国市场对 中国制造的工具类产品需求依然强劲,尤其是电动工具。由于美国加征高关税,许多中国企业已将部分 产能转移至越南,以应对挑战。泉峰控股和巨星科技(002444)等中国公司通过调整供应链,增加越南 生产,持续扩大在美市场份额。尽管全球化进程面临挑战,中国企业仍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并通过收 购及自建品牌增强竞争力。 ...
中国出口企业放言,这个千亿制造业不会回流美国 | 海斌访谈
Di Yi Cai Jing· 2025-05-10 06:50
泉峰控股是一家生产电动工具和户外动力设备的公司,比如电钻、角磨机以及割草机。工具类产品包罗 万象,中国是最大制造基地,美国是最大消费市场。根据沙利文数据,美国电动工具和户外动力设备市 场规模在2020年就超过1700亿人民币。美国加征关税前后,中国企业与其美国经销商联合,一方面积极 备货,一方面扩充越南工厂产能。尽管美国关税政策的一个目标是实现制造业回流,但在工具类生产制 造,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实际上,美国最大工具制造商史丹利百得(SWK.NYSE)在特朗普第一任任期内新建的美国工厂,也 已经在2023年关闭了。泉峰控股几年前就在内部讨论过美国生产的可行性,但潘龙泉经营德国工厂十余 年得到的宝贵经验是:"在高成本的地区去搞制造,我们会非常地谨慎小心。" "正常的工具制造业,美国永远回不到过去的。" "我们也做了很多测算,在美国制造的话,成本至少增加50%。美国市场没办法消化,没有人买单 的。"泉峰控股(02285.HK)董事长兼CEO潘龙泉近日对第一财经表示。 中美企业联手激活越南产能 泉峰控股在美国的销售渠道既有美国家居建材类的大商超劳氏、综合类零售商沃尔玛,也包括在线销售 平台亚马逊。 美国最初加征 ...
美元年内贬值9%,美联储三次拒绝降息,特朗普这次真搞砸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5-09 08:14
特朗普低估了中国,也高估了自己。现在,中美围绕关税战的首次接触正在进行中,特朗普还没来得及庆祝,就听到了一个坏消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宣 布,经过两天的议息会,决定维持现有利率不变。同一时间,华尔街最新数据出炉,美元指数继续下跌,从年初到现在已经跌去9%。 懂王的计划 这些事情乍一看,不像印巴冲突、中美关税战那么炸裂,但实际上,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都是围绕美联储、美元指数展开。特朗普自以 为,他有一个完美的计划,能在促使"制造业回流"的同时挽救摇摇欲坠的美国经济。但因为中国的强势反击,和鲍威尔的不动如山,特朗普彻底玩砸了。 让我们把时间推回到2024年12月,特朗普刚当选不久,还没有正式上任。他在谈到美国沉重的联邦债务时,就在对鲍威尔施压,要求美联储降息。从理论上 来说,美联储降息,等于美元放水,政府能通过更低的利率借钱,要支付的利息成本也更低。虽然这会导致美元出现贬值,但这也会增强美国出口商品的竞 争力。 同时,特朗普将通过"关税政策"对世界各国施压,要求他们解决和美国的贸易差额,不管是把企业搬迁到美国来生产,还是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又或是 大幅增持美债,都能增加美国政府的进项,手里有更多的钱 ...
湾区金融大咖说|专访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提振消费需建立长效机制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08 14:30
美国对全球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扰乱全球经贸秩序,同时对中国经济增长也带来冲击。那么,中国如何 应对关税挑战,美国所谓的制造业回流又是否可能实现?4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高盛首 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 面对特朗普政府滥施关税的影响,如何实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5%左右的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 标,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闪辉认为,如果中国要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需要增量政策拉动 1%的GDP增长,即对应1.4万亿元GDP的增量,如果以0.5的财政乘数进行粗略计算,也就意味着今年需 要2万亿元规模以上的增量政策对冲地缘政治所造成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多项经济指标超出市 场预期。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闪辉指出,其 中,抢出口扮演着重要作用。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影响或在未来二三季度体现。 闪辉:第一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在5.4%的增长背后,抢出口现象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季实际出口增 长10%左右(根据高盛测算),工业增加值增长6.5%,均快于整体GDP增速,成为主要拉动项。但需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