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

Search documents
王毅刚到欧洲,不到24小时,欧盟计划对华加税,中方反制来得很快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14:26
王毅刚踏上欧洲的土地,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意大利浓缩咖啡,欧盟那边就丢出了一颗"加税炸弹"。 刚在罗马与意方谈妥深化合作,气氛一派和谐,欧盟却转头宣布对钢铁进口大幅加税,时间卡得精准得有点诡异。 不到24小时的时间差,这场本该是"修复关系"的访问,突然间多了几分"火药味"。 而中方的回应也没迟疑,第二天就打出了稀土牌,干脆利落。这不是偶然的意外,而是一场有来有回、针锋相对的较量。 别被"保护本国产业"这句老话糊弄了。欧盟这次对钢铁的加税,从数据上看,是把免税配额砍了一半,超额部分的关税直接拉到50%。 明面上没点中国名字,但背后的"小动作"却是针对性十足。比如引用美国的"熔炼和浇注"条款,就是冲着中国产品"绕道出口"去的。 表面上,欧盟是为"本地钢铁业撑腰"。塞茹尔内说得挺可怜:"欧洲钢厂快撑不住了。"但真要细看,欧洲钢铁的问题根本不在别国竞争,而在于自己高企的 能源成本、老化的生产线和迟缓的产业升级。 这种"打你不说你"的操作,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套路。 钢铁这碗饭不好吃,不能怪别人筷子快。 更关键的是,欧盟这次的动作,时机实在太巧。10月1日,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多国商品加税,最高到100%。 8天后,欧盟就对中 ...
美媒:贝森特指责东方市场在关税博弈中居然还手?还敢将美国豆农置于不利境地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10:35
回溯过往,两国大豆贸易曾呈现良性互动。2001年该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逐步开放大豆市场,美国大豆凭借性价比优势扩大出口,2016年该国对美采购量 达3200万吨,占其出口总量六成以上,美国豆农因此获得可观收益,彼时并无相关争议。然而,美高层自2016年执政以来,为追求所谓"贸易平衡",多次 以关税为工具,率先对多国商品加征额外费用,扰乱全球产业链稳定。 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批评某国在贸易摩擦中采取反制举措,声称此举将该国农民尤其是豆农置于不利境地,其言论引发广泛讨论。但细究事件 脉络,这实则是美高层单方面挑起贸易争端后,对对方合理回应的片面解读。 全球贸易本应是互利共赢的舞台,而非单方面施压的工具。是谁先打破平衡、是谁造成当前局面,国际社会自有公论。奉劝美方认清形势,停止无理指 责,回归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的正轨。 面对美方单边行动,该国自2018年7月起对美国大豆分阶段加征关税,首次上调25%,9月再追加10%,后续根据美方持续升级的关税政策,动态调整反制 力度。此举本质是对美方破坏规则行为的必要回应,完全符合国际贸易规则。 ...
阿根廷发布新规,122吨高粱运往中国后,美国这一次拦不住了!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04:33
不管背后的原因如何,阿根廷的这一举动让美国松了一口气,毕竟美国依然希望能够与中国在大豆方面进行更多的合作。如果阿根廷和巴西的市场份额完 全取代美国,大豆产业的前景可能会变得更加严峻。然而,阿根廷似乎并不满足于此。 9月22日,阿根廷宣布暂时取消了多项农产品出口关税,其中就包括了大豆。这一举措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困境,预计能够帮助阿根廷恢复约70亿美元 的出口收入。然而,这一"自救"行动却让美国政府十分不满。原因是,当阿根廷宣布"零关税"后,中国立刻给阿根廷下达了大约130万吨的大豆订单,而 美国则没有收到类似的订单。美国财长贝森特对此表示,阿根廷此举是在抢夺美国的市场,而美国本已准备好提供200亿美元来帮助阿根廷摆脱经济困 境。 10月6日,阿根廷签署命令,计划提高本土高粱的出口标准,包括容重、杂质含量等多个方面,目的是进一步提升高粱的品质,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特别是,中国成为阿根廷高粱的主要买家,几乎所有的高粱出口都销往中国。据统计,今年1至8月,阿根廷出口的123万吨高粱中,有122万吨是运往中 国。阿根廷农业部门明确表示,这一新规将帮助高粱更好地符合中国的需求,显然阿根廷希望进一步稳固在中国市场上的 ...
美国公布对中国造船、运营船收取港口费细则
Sou Hu Cai Jing· 2025-10-07 18:16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10月3日公布了关于对中国拥有、运营、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国制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港 口费的细则(点击这里查看)。 迎国庆中秋,700家精锐中国船厂上榜造船厂地图最新版在上海交付,导弹式快递 碳捕集装船中国设计和配套全球首例散货船DOLPHIN交付,12月1日上海碳捕集论坛交流 这些费用包括: - 自2025年10月14日起生效,对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抵达美国港口的船舶,按每净吨50美元收费。 - 自2025年10月14日起生效,对中国建造的抵达美国港口的船舶,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个卸下的集装箱120美元两者中的较高者 收费。 - 自2025年10月14日起生效,对抵达美国港口的汽车运输船,按每净吨14美元收费。 此外,CBP还明确了费用的支付方式,必须直接通过美国财政部安全页面Pay.gov进行支付,且不能在入境口岸支付。Pay.gov 将根据船舶运营商在支付表格中所选的内容计费,随后将支付确认信息传至船舶入境清关系统。若船舶入境清关系统无法匹配 抵港船舶的支付信息,入境清关申报人或船舶运营商,可使用Pay.gov的支付确认邮件作为付款凭证。 支付表格中的必填内容包括:船名、抵 ...
美国大豆再遇贸易寒冬!特朗普喊话中国,财政部10月7日祭出纾困大招
Sou Hu Cai Jing· 2025-10-07 03:26
中西部的农场今年秋天显得安静得有些刺耳。联合收割机把豆荚卷进舱内,颗粒如雨入仓,粮仓却越来越满。手机屏幕上,期货报价一格一格往下掉,微信 群里有人发图:港口的装船计划冷清,一些货场甚至挂出了"暂不收购"的牌子。对于靠大豆吃饭的农户而言,2025年的丰收像一场小小的讽刺——田里喜 气,账上发冷。 政治压力与票仓焦虑 10月2日,白宫里的话变得很直白。唐纳德·特朗普在媒体前发声,点名中国是在为谈判加码,故意不买美国大豆,让种植户承担代价。他宣称,等和中国领 导人碰头时,会"催着多买点"。话外之音并不难懂:中西部大豆产区是他的铁杆票仓,2018年的教训还在,2025年类似情节再次上演,已经触及他的政治神 经。 同一天,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把话放得很硬。他说中国把美国大豆农民当作谈判筹码,语带惋惜,却不乏指责;并且强调,美国农民大多支持特朗 普,很快媒体就会看到中国"帮忙买大豆"的消息。他进一步放出时间表:10月7日政府会公布对农民、尤其是大豆生产商的"实质支持"。财政部与农业部将 联手上工具箱,补贴库存、贷款展期之类的举措都在预期之内,颇有几分2018年纾困计划的影子。 关税如何一步步传导到地头 回看年初,线索 ...
中方一单不签,反加税75%,加拿大已经慌了!两队人马火速抵京请求转机!
Sou Hu Cai Jing· 2025-10-05 18:47
贸易寒流突袭加拿大:油菜籽困局背后的地缘政治博弈 这场贸易风暴,起于邻里关系急剧恶化之际,加拿大猛然发现,自己手中引以为傲的"王牌",不过是一捧脆弱的菜籽。 萨斯喀彻温省的农场主詹姆斯,在得知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加征75%关税的消息后,惊愕地打翻了手中的热咖啡。去年他与本地粮食收购商签订的480吨供 货协议,原本计划全部销往中国,如今收购价暴跌三成,银行催收贷款的电话比清晨的闹钟还要准时。社交媒体上,同行们绝望的呼喊此起彼伏,不少农场 已挂出紧急出售的告示牌。 时间拨回到3月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明确列出加税商品清单。3月20日新政生效当天,加拿大出口商的聊天群里充斥着绝望的叹息,各个港口的仓库 里油菜籽堆积如山,而预订的货船却迟迟不见踪影。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度加拿大向中国出口的油菜籽总额高达五十亿加元,其中八成是未经加工的原料 籽,萨斯喀彻温省贡献了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中国这次的贸易限制措施,相当于直接将最大的采购客户从合作名单中移除。农业家庭面临巨额亏损却无处申诉,粮食贸易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连物流运 输企业也不得不实施降薪。从种植端到加工端,整条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在质问:为何没有及早预见这 ...
扛不住了?加拿大外长将访华,想劝中方收回成命,卡尼表态不简单
Sou Hu Cai Jing· 2025-10-03 05:13
此前,加拿大响应美国的政策,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并对中国钢铁加征25%关税。对此,中国做出了迅速回应,宣布对加拿大的油菜籽征 收75.8%的保证金,同时对猪肉和海鲜等商品加税。 实际上,中加之间的贸易摩擦始于2024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访问中国时。沙利文在访问前就已经与加拿大方面接触,促使特鲁多政府对中国加征 关税。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一是帮助美国推动"印太战略",二是保护加拿大本国汽车产业,三是通过制造外部压力来转移国内经济困境。然而,这一连串 举措并不明智。 9月23日,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加拿大外长阿南德突然表示,她将在未来几周内访问中国,计划与中方进行会谈。彭博社分析认为,她此行的主要目的是 希望中国能够撤销对加拿大的关税反制。 就在此时,加拿大总理卡尼刚刚到达纽约,并在美国的一场智库活动上高调赞扬中国在气候政策方面的作用,表示双方可以在此领域展开合作。换句话说, 卡尼此举实际上是想通过对中国释放善意来寻求一些突破。然而,加拿大并没有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和钢铝制品的关税,那么,为什么中方要撤回反制措施 呢?难道加拿大能够提供美国无法拒绝的条件吗? 在这种压力下,加拿大政府的高层开 ...
墨西哥配合美国想对中国加税,中方报复措施先到了:瞄准农产品
Sou Hu Cai Jing· 2025-10-02 21:23
9月25日,我们商务部发出了一个声明,针对的是拉美大国墨西哥。 这个声明指出,正因为墨西哥政府准备对中国商品大幅提高进口关税,中国决定对此进行反制。从即日起,对墨西哥涉华限制措施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墨西哥此次拟对华加税的动作,在 9 月呈现密集推进的节奏。9 月 3 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结束对墨西哥的访问,双方在闭门会谈中就 "美洲国家对华贸易 协同" 达成共识,鲁比奥公开表示 "支持墨方通过关税工具保护本土产业"。这一互动成为后续动作的重要铺垫,墨西哥金融集团 Banco Base 首席经济学家 西勒直言,墨方加税本质是 "讨好美国,为 2026 年美墨加协定联合审查铺路"。 9 月 25 日 21 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两项举措答记者问时强调,中方反对任何因外部胁迫而损害第三方利益的行为,墨方加税是 "对单边霸凌主义的绥靖 与妥协"。发言人明确,贸易投资壁垒调查将坚持公正公开原则,欢迎利害关系方参与,调查结果将作为采取进一步措施的依据。这一系列动作从公告发布 到政策解读,均在 9 月 25 日当天完成,展现出中方应对的高效与精准。 9 月 9 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正式向国会下议院提交关税改革提案,明确 ...
二手车出口,正成为缓解美国关税的“良药”?
Sou Hu Cai Jing· 2025-09-30 11:03
(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据路透社9月30日报道,韩国正以蓬勃发展的二手车出口业务,来减轻美国关税对于新车出口的影响。 一家韩国的二手车贸易商表示,"我们不好意思说我们的业务是明星出口产品,但这个行业的数量在不 断增长,所以我认为我们正在为国家出口做出贡献。" 韩国仁川一家二手车出口综合体 路透社 今年4月,特朗普正式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这一被看作全球贸易摩擦开端的征税对全球汽车 行业造成重创,尤其是对美出口保持紧密联系的英、德、韩、日等国,均陆续与美国展开谈判并达成了 一系列降税协议。 然而,即便这些对美汽车贸易国已经与美国各自达成降税协议,但其汽车出口仍在政策的不确定性中遭 受着严重打击。 以韩国为例,虽然今年7月,韩国与美国就汽车关税下调至15%的方案达成协议,但是双方围绕对美投 资方式的后续谈判陷入困境,目前,韩国汽车关税率仍维持在25%。这也导致韩国对美国的汽车出货量 已连续六个月下降。 不过,根据韩国贸易部和海关的数据,受二手车销量创历史新高的支撑,韩国全球汽车出口已连续三个 月增长。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称,8月份韩国汽车出口额达55亿美元,同比增长9%,创下有记录以来的 最高 ...
贸易摩擦,黄金历史新高
Sou Hu Cai Jing· 2025-09-29 09:08
贸易摩擦提升市场避险需求。 数据显示,受美国反复调整关税政策影响,全球经贸摩擦再次升温。 从综合指数看,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处于高位。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6.6%, 环比上升27.6%。 从国别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中,美国、欧盟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 三,美国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连续13个月居首。 黄金屡创历史新高,现货黄金突破3800美元/盎司,沪金收盘报收866.52元/克,涨1.35%。 。 期货公司观点 广发期货: 目前在美国就业市场下行风险增加的情况下,美联储政策路径呈现"预期强化-独立性受挫"的双重特征 从而打压美元指数,同时欧美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使股市风险偏好下降从而增加机构投资者对贵金属避险 的配置需求带来价格不断抬升。美联储决议如期降息 25 个 BP 对于未来宽松步伐仍较谨慎需要基于数 据决策,本次市场解读偏中性消化后未来分歧或更剧烈使行情走势反复。短期美国政府"关门"和海外政 局动荡等风险升温,黄金维持高位震荡波动率或再次上升,单边择机逢低买入或买入虚值看涨期权代替 多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