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板

Search documents
央行:目前将近有100家左右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金额超过2500亿
Di Yi Cai Jing· 2025-05-22 07:46
朱鹤新表示,在3类发行科创债券的主体当中,最需要给予支持的就是股权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在 支持科技创新,特别是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股权投资结构是投早、投小、投长期、 投硬科技的重要力量,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股权投资机构本身是轻资产的,长投资周期的,靠自身 发债融资期限比较短,而且融资成本也比较高。所以,通过这样一个科技板,要解决期限短、融资成本 高的问题,因此债券市场科技板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 金,通过担保增信、直接投资等方式,同时也加强与地方政府、市场增信机构合作,共同分担债券投资 人的违约损失风险,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为激励创投行业提升服务能 力,工具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 工具创新,能够给市场化的股权投资机构拓展一条资金的渠道,解决募资难的问题。" "目前市场各方响应积极,多家机构已经注册或者已经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朱鹤新指出,目前将近有 100家左右的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经超过了2500亿。下一步,要密切关注,继续推进,共同建 设好债券市场的"科技板 ...
央行朱鹤新: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news flash· 2025-05-22 07:26
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5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 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简化信息披露要求、减免债券发行交易的部分手续费。债券市场"科技板"最 需要支持的是股权投资机构,因为股权投资机构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主要力量,主要存在轻资 产、长投资周期等特点,靠自身发债融资的话会存在融资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债券市场"科技 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我们还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机制,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 金。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人民财讯) ...
固定收益深度报告:一文读懂债市“科技板”
CMS· 2025-05-21 14:01
5 月 6 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 政策出台后一周科技创新债券已累计发行超 1800 亿元。科创债发展历史如何, 科创债发行有哪些特征,科创债二级市场表现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推动科创债市场扩容提速 我国科创债市场历经多阶段政策优化,从 2015 年"双创债"的初步探索,到 2022 年交易所与银行间市场同步推出科创公司债和科创票据,2025 年政策支 持进一步加码,央行提出构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5 月以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 随后交易商协会、交易所迅速响应,也制定发布相关通知。我们将 5 月以来一 系列支持科创债发行的政策称为新政。 本次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最新政策有三大关注点:一是扩大发行主体至金 融机构及私募股权机构,允许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二是鼓励创 设科创债指数产品,引导社保、年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的配置; 三是完善增信机制,加大政策性工具支持力度、鼓励市场化信用增进以及发挥区 域增信机制作用。政策红利驱动下,科创债市场扩容提速。 二、科 ...
债市“科技板”加速建设!机构寻觅布局机遇
证券时报· 2025-05-21 08:20
债市"科技板"相关政策发布后,市场机构积极参与,整个市场显示出衔枚疾进的态势。 多家机构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伴随科创债升级扩容和配套支持机制的不断完善,科创债市场 规模将进一步快速增长,科创债市场的发行人结构、期限结构、品种结构等将进一步优化,市场深度将进 一步走深,市场韧性将不断增强,有利于不断培育一二级联动、投融资协同的良好科创债市场生态。 债市"科技板"的加速建设,也给机构投资者带来了大量的机会。政策红利将驱动科创债市场供给扩容,产 品创新将拓宽收益空间,二级市场流动性将进一步提升,市场深度和韧性有望不断加深增强,科创债券品 种在"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个维度上将实现更好的平衡,投融资协同将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是科创 债市场发展给投资端带来的机遇。 政策夯实债市"科技板"基础 5月7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债 市"科技板"建设的政策,其中"创新信用评级体系"和"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等政策均是以创新制度机 制供给来更好适配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破解科创融资难点和痛点。 第一创业证券有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创新信用评级体系 ...
债市“科技板”加速推进投资机构紧盯布局机会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20 19:35
5月7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债 市"科技板"建设的政策。其中,创新信用评级体系和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等政策,均以创新制度机制 供给更好地适配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破解科创融资难点和痛点。 第一创业证券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创新信用评级体系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打破传统信用评级范式 带来的融资门槛和枷锁。通过创新信用评级体系,为科技型企业发行人和科创债搭建更适配、更科学的 评级模型,从而更准确评估科技企业的技术价值和商业化潜力,实现评级范式跃迁,为科创债更好地实 现风险定价奠定基础,提升投资者对科创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证券时报记者孙翔峰 近期,债市"科技板"政策落地,市场各方机构积极参与,整个市场呈现衔枚疾进之势。 多家机构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伴随科创债升级扩容和配套支持机制不断完善,科创债市场规模将进一 步快速增长,科创债市场的发行人结构、期限结构、品种结构等将进一步优化。市场深度将进一步走 深,市场韧性将不断增强,有利于不断培育一二级联动、投融资协同的良好科创债市场生态。 债市"科技板"的建设,也给机构投资者带来大量机会。第一创业证券有关负责人也表示 ...
上海举办股权投资营商环境推介会
news flash· 2025-05-16 09:27
5月15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推出后的首场宣介——以"智涌浦江·创领未来"为主题的上海市股权投 资营商环境推介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据悉,本次推介会旨在通过推动政策、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进一步提升上海股权投资行业影响力,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智通财经) ...
债券研究周报:贴标债要关注什么?-20250515
Guohai Securities· 2025-05-15 15:22
2025 年 05 月 15 日 债券研究周报 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靳毅 S0350517100001 jiny01@ghzq.com.cn [Table_Title] 贴标债要关注什么? 最近一年走势 刘畅》——2025-04-21 《债券研究周报:机构行为每周跟踪*靳毅,刘畅》 ——2025-04-14 《债券研究周报:大行注资落地,如何影响债市* 靳毅,刘畅》——2025-04-07 投资要点: 国海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i 相关报告 《固定收益点评:固收+如何应对债市波动?*靳 毅,刘畅》——2025-04-29 《债券研究周报:机构行为每周跟踪*靳毅,刘畅》 ——2025-04-28 《债券研究周报:存款利率补降意味着什么*靳毅, 贴标债现状几何 2020 年以来,我国贴标债发行规模显著增长, 截至 2025 年 5 月 12 日,贴标债存续规模已超 3 万亿元,占信用债 比例达 9.59%,规模可观。从分类来看,贴标债主要分为科创债、 绿色公司债、乡村振兴公司债、"一带一路"公司债券、中小微企 业支持债、可持续挂钩债、双创债等一系列品种。科创债及绿债为 其中核心的品种,截至 ...
【立方债市通】央行发布重要数据/河南积极争取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机构看好未来一个季度债市
Sou Hu Cai Jing· 2025-05-14 12:50
2025-05-14 焦点关注 中证协发布一季度证券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 第 373 期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证券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2025年一季度作为 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共40家,承销107只债券,合计金额1042.93亿元。 七部门: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科技部等7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其中指 出,健全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 展,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引导推动投资者加大科创债投资。丰富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 创新债券产品,完善科技创新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发挥信用衍生品的增信作用,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创 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支持力度,为科技创新筹集长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债 券资金。 宏观动态 央行公布最新社融存量、增量数据 5月14日,央行发布2025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5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6 ...
600亿元险资长期投资入市倒计时,多家保险机构正在积极争取试点资格
Hua Xia Shi Bao· 2025-05-14 09:37
保险资金作为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 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称,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 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 "政策明确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预计新增600亿元试点额度。此举不仅为市场引入增量资 金,还推动保险资金更多参与基础设施、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等长期项目,助力国家战略落地。"国寿 资产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鸿鹄基金一期、二期'稳预期、稳投资、稳市场、稳 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将资金投向政策支持领域。" 作为一家刚成立一年半的保险资管公司,中邮保险资管同样积极参与,争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三期 资格。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10月,由中邮人寿全资发起设立,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位于北 京。 截至目前,已经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总金额达1620亿元。若上述600亿元新 资金获批,保险资金入市规模将进一步增至2220亿元。5月14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国寿资产和中邮 保险资管相关负责人处获悉,两家公司都在积极争取保险资 ...
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学习与思考:呵护流动性,缓解“外部冲击”
Yuan Dong Zi Xin· 2025-05-13 12:09
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多项数量型工具持续发力保持流动性充 裕,资金面持续放松,信贷资源重点支持"五篇大文章""消费" "稳外贸"领域。价格型工具依旧受限于净息差,或通过自律机 制,引导金融机构理性定价,适度拉开存贷间的利差空间。随着 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美元避险属性削弱,汇率对货币政策 掣肘压力有所缓解。 债市方面,在稳增长需求下,资金面或将迎来进一步宽松, 信贷投放以结构性工具为主要支撑,债市利率仍有下行空间。在 完善债券市场机制方面,央行提出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助力引导债券资金更高效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远东研究·固定收益专题 作 者:柴柯青 邮 箱:research@fecr.com.cn 呵护流动性 缓解"外部冲击" ——2025 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学习与思考 摘 要 5 月 9 日,人民银行披露《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 行报告》(以下简称"一季度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重点向稳增长转变。一季度报 告提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国内经济复苏仍需稳固",同时删 掉了此前"防范资金沉淀空转"的表述,说明央行对外部环境变 化有所担忧,为延续经济企稳向好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