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资金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鹏:中长期资金正成为连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键纽带
Cai Jing Wang· 2025-06-05 04:35
自新"国九条"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以来,各部门相继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以系统思维、远近结合、综合 施策的思路,共同形成"1+N"政策体系,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其中,涵盖保险、社保、养老金、公募基金等多个方 向,旨在优化市场结构、增强稳定性,并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其入市对市场健康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更多增量 资金与金融机构的加入,如何发挥不同机构资金特性支持资本市场长远发展?中长期资金怎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 力?中长期资金如何助力科创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针对上述问题,财经网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 心副主任张鹏。 精准发挥机构优势 提高资金配置效能 在建设健康稳健的资本市场环境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多场重要会议强调中长期资金入市。 今年1月份,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 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多方观点认为,不同金融机构间的资金特性与业务需求存在差别,需合理引导和配置具备不同属性与优势的 ...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0605
Guang Da Qi Huo· 2025-06-05 03:32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 年 06 月 05 日) 一、研究观点 | 品种 | 点评 | 观点 | | --- | --- | --- | | 4 | 月经济数据整体较 3 月有一定程度下滑,但仍在关税战背景下保持韧性。 | | | | 其中社零同比 5.1%,继续受到"以旧换新"政策的明显支撑。4 月社会信贷 | | | | 需求偏弱,4 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 10.06 万亿元,同比多增 2.86%;4 月 M2 | | | | 同比 8%。此前中美发布联合声明,为后续进一步贸易协商奠定良好开局, | | | | 超过市场预期。近期三部门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央行宣布降准降息政策, | | | | 降低企业负债端成本。金融监管总局强调将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通过 | | | 股指 | 类平准基金的方式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具体措施包括鼓励保险资金 | 震荡 | | | 加大入市力度、设立新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支持汇金公司在必要时增持股 | | | | 票指数基金等。证监会表示将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收费模式,扭转基金公 | | | | 司"旱涝保收"的现象。内部政策发力是股指 ...
“长钱”入市步伐提速 保险机构积极参与长期投资试点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又有新进展。6月3日,中国太保发布目标规模200亿元的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 资基金(暂定名)。据悉,该基金是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基金之一。此外,包括中国人寿、新 华保险、平安人寿等多家第二批试点机构的基金也已获批。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的险资机 构中,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已获批100亿元。 股票投资规模增长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陆续落地是保险资金积极入市的重要体现。从行业数据看,今年一季度末,保险 资金的股票投资规模较2024年末有所增长,这说明中长期资金正加速流入资本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持续推进,有助于发挥保险资金优势,为资本市场带来中长期增 量资金。在政策利好、保险资金增厚投资收益需求等因素的作用下,保险资金有望加快入市步伐。 长期投资试点加速推进 中国太保表示,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旨在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践行长期主义,发挥耐心资本 优势,完善长周期权益资产配置体系,聚焦股息价值核心投资策略,助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上述基金是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基金之一。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自2023年10月正式启动,目 前已有三批试点,已批复和 ...
多资产多策略布局正当时 光大理财“光盈+”八大策略捕捉时代机遇
Huan Qiu Wang· 2025-06-04 05:41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一年来,在政策大力引导中长期资本入市的背景下,理财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并加速布局含权产品。面对投资者日 益多元化且不断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银行理财充分发挥"多资产多策略"配置优势,力求为市场提供更丰富、适配的产品,助力居民财富保值增 值。 去年9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扫清障碍。今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关 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 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这一系列举措提振了市场信心,鼓舞了银行理财加大在权益类资产方面的投资力度。 拓展资产配置边界 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银行理财正着力深化"多资产、多策略"产品创新,丰富拓展权益等多元资产的配置边界。以光大理财为例,近期推出 了"光盈+"产品系列,以多资产、多策略为核心,把对权益性资产的配置作为当前战略重点,聚焦多元、指数、量化、FOF/MOM、公募REITs、 主题、全球、衍生品等八大策略,结合市场环境、客户风险偏好及资金久期规划,力争更好发挥投资端收益增厚和回撤控制优势,努力 ...
险资举牌热浪涌动,银行股成热门投资标的
Huan Qiu Wang· 2025-06-03 05:57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今年以来,险资举牌热潮再度兴起,热度持续攀升。截至5月底,已有7家保险公司今年 举牌15次,不仅超越了2023年全年的举牌数量,还超过了2024年前9个月的举牌量,开启了近10年来保险行业的第 三轮举牌浪潮。此前,保险行业曾在2015年和2020年出现过两轮举牌潮。 从保险资金举牌标的来看,今年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涵盖了多家银行,如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还 有北京控股、电投产融、东航物流、中国儒意等企业。从行业分布来看,银行股是被举牌次数最多的类型,公用 事业、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也有涉及。 华西证券认为,今年险资密集举牌上市公司,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在低利率、资产荒环境下,潜在"利差损"压力 增大,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投资收益有较大的现实需求;二是出于优化财务报表考虑,在新会计准则下,举牌上市 公司之后的会计计量方式变更,可以提升险企利润表稳定性;三是多项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推出,也让险 资举牌动力增强。 除此之外,目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正在加速落地,待第三批600亿元试点资金全部获批后,改革试点的 资金总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该试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险资入市投资的堵 ...
600亿险资在路上,中小险企将入场!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今日第11次现金红利发放!险资配置思路如何?听听险企怎么说!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30 03:08
5月30日,"可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冲高后回落,当前微跌0.09%。值得注意的是,今日为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第11次分红 的现金发放日,本月分红真正落袋为安! 保险公司表示,高股息股票等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无论是从个股投资偏好还是举牌偏向,红利资产均是重仓标的。特别是的从举牌来了,港股红利为主要举牌对象。 随着险资等中长期资金陆续入市,港股红利资产有望迎来资金增配。 【险资的资产配置思路如何?】 中国人寿副总裁、首席投资官刘晖表示,从中长期看,《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环 境,进一步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内生稳定性。其中,高股息股票等领域值得重点关注。高股息股票方面,有几个因素可能继续支撑其中长期配置价值。一是 利率中枢趋势性下行背景下,高股息股票的股息率显著高于超长期债券收益率,对于提升净投资收益率、降低整体收益波动性具有重要意义,配置价值继续 凸显;二是新会计准则预计于2026年在保险行业全面推行,目前主要上市保险公司FVOCI股票约占公开市场权益总量的20%,非上市保险公司配置比例可能 更低,高股息股票增 ...
理财资金入市辟新径
Jing Ji Ri Bao· 2025-05-29 22:23
实践中,理财资金入市存在诸多堵点,无法有效提升银行理财市场活力。普益标准研究员何瀚文表示, 理财资金入市堵点一是在市场层面,部分上市公司质量有待提高,中长期资金可投资的标的待进一步扩 充;二是在金融工具层面,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三是在投资者层面,投资者较低的风险偏好导致 其对权益类资产容忍度不高。 近日,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披露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报告书披露 了共11家发行对象,其中包括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这是首单银行理财资金直接参与投资上市公司定 增项目。业内人士认为,这为银行理财资金入市开辟了新路径。 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诗慧表示,此次银行理财直投定增有助于理财公司从产品和投资两个维度深化与上市 公司合作,并且使投资者间接参与定增项目,有效打通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 光大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基础上,将逐步加大在资本市场领域的布局,近期已择机 增配了包括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在内的指数化投资工具,并将加大对上市公司定增、可转 债、可交债等工具品种的投资力度。 定增项目通常存在锁定期长、流动性低等风险,这对理财资金端提出更高要求。黄诗慧表示,理财公司 ...
创新高!险资一季度加仓股票约3900亿元,为何基金配置不增反降?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29 02:58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通过多维度政策工具为险资入市"松绑"。在监管政策与市场机遇共同推动下,2025年一季度保险资金加速布局权益市场,创下近年来单 季最大增持规模。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4.93万亿元,环比增长5.03%;其中股票投资规模2.82万亿元,环比净增约3900亿元,增幅达16.03%,持仓 占比升至8.37%。 证券投资基金余额为1.65万亿元,单季净减少289亿元,占比持续下滑至4.9%;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2.74万亿,单季净增加2734亿,占比8.1%,相较2024年 末有小幅提升。 险资在股票投资和基金上的一进一退是何原因?未来险资如何更好"长钱长投"? 大规模增持的背后 r di 今年一季度险资创纪录的增配权益资产,监管政策释放的重重暖意是主要因素之一。 1月,《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随后第二批和第三批保险 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先后获批。截至目前,合计进入试点的保险资金达到2220亿元。 对于偿付能力的掣肘,监管一方面上调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另一方面通过调降投资股票风险因 ...
中银理财:持续布局指数产品,以收益特征吸引客户长期投资
Cai Jing Wang· 2025-05-28 10:17
如果说,价值投资是穿透市场迷雾的灯塔,那么,长期主义便是跨越市场周期的舟楫。两者合力,让资本于喧嚣中沉 淀,令价值于浪潮里绽放。 2024年4月,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作为重要议题之一,是金 融机构助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指引。此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先后出台,着力打 通各类中长期资金的堵点痛点,推动形成"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30万亿体量的银行理财资金在政策支持长钱入市的号角下,持续为资本市场注入源头活 水,润泽实体经济、托举产业巨轮。近期,财经网发起"长期资金稳步入市 资管行业开启新篇"专题报道,对话中银理 财,就理财公司如何通过布局权益资产锚定价值投资航向、强化投研实力破除客户接受度边界等问题进行探讨。 发挥国有大行全资子公司的市场先导者和稳定器作用,中银理财在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行动中,以指数化投资为切入 点平衡风险与收益,推出超20只指数跟踪策略的含权产品,涵盖红利、科技、大盘价值等主流指数,通过资产组合降 低整体波动,匹配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在"理财资金入市"中抢占先机。 "中银理财将一方面在产 ...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金融与财务管理系教授杨长汉:养老基金是天然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
Cai Jing Wang· 2025-05-28 04:33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共9个部分,简 称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其中提出 "要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 策""提升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投资灵活度"。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中也提 出"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 作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持续入市不仅能够提升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缓解 老龄化带来的财政压力,还能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养老金与资本市场之间的紧 密互动,有助于形成"养老保障-资本市场-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金融与财务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长汉指出,优化全国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 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养老基金投资,是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耐心资本、促进新 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 杨长汉表示,通过不断扩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向的投资,养老基金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长期资金、耐心 资本,又在赋能助力的同时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