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口流动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国人口版图,加速重组
虎嗅APP· 2025-07-12 09:27
当代都市人最"亲密"的时刻,绝对有在早晚高峰地铁里,和陌生人交换体温和呼吸。 以下文章来源于网易数读 ,作者网易数读 网易数读 . 网易旗下栏目,用数据说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网易数读 ,作者:木姜紫、叶榆北,数据:木姜紫,设计:秋瞳、卜卜脆, 原文标题:《中国三分之二的省,正在面临集体失血》,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只不过,一线城市曾经逼仄的车厢,如今似乎宽敞了些;而在杭州、武汉、合肥,越来越多人涌入早 班地铁,前胸贴后背成了常态。这些体感变化,映照的正是中国人口版图的重新洗牌。 2021 年,中国总人口达到峰值 14.126 亿;次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出生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由正转 负,宣告持续 60 年的增长就此终结 [1] 。 与此同时, 常住人口流失,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中国三分之二的省份。 一、越来越多省份的常住人口在 减少 每年夏天,都是新一轮的离开。大学毕业季刚过,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背起行囊,他们中只有少数回到 家乡,更多的人,则走得越来越远。 翻看 2024 年全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数量,会发现 有 20 个地区的常住人口较上年减少,3 个基本持平,仅 8 个仍维持增长 [2] ...
80块钱7个菜,东北为什么能成为「低物价天堂」?
36氪· 2025-07-12 08:44
以下文章来源于秦朔朋友圈 ,作者巫珩 秦朔朋友圈 . 秦朔朋友圈是由中国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牵头创立的一个新媒体与专业服务品牌,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节目、音频节目等。内容聚焦于 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关注重点为全球和中国财经商业热点、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发明创造、商业文明探索等。 东北人有自己的"货币"。 文 | 巫珩 来源|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封面来源 | IC Photo 据说有这么一个地方,已经成为00后年轻人心目中的"低物价天堂"。就算你月薪只有3000元,在这里也可以实现点菜自由。 都说在这里,仿佛有一套名为"东北币"的独立货币系统,物价低到超乎你的想象。 去年,笔者去了一趟东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物价便宜,那一刻我终于感受了一把"点菜自由"。下图是当时沈阳街边的一个餐馆的菜牌,炒甘兰一份9 元,柠檬锅包肉26元,爆香肝19元,爆鱿鱼19元,而且都是份量十足。 隔壁桌的椰子鸡,一大盆,很多鸡肉,一看价格才36元,这要是放在广州,最少得100元。 你敢不敢想象,在沈阳,只需要10块钱,就可以吃上一顿扶着墙出的早餐自助,光菜式就有四五十种,堪比五星级大酒店。 你可别以为都是 ...
东北为什么能成为“低物价天堂”?
创业邦· 2025-07-10 03:22
以下文章来源于秦朔朋友圈 ,作者巫珩 秦朔朋友圈 . 秦朔朋友圈是由中国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牵头创立的一个新媒体与专业服务品牌,包括微信公 众号、微博、视频节目、音频节目等。内容聚焦于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关注重点为全球和中国财经 商业热点、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发明创造、商业文明探索等。 据说有这么一个地方, 已经成为 00后年轻人心目中的"低物价天堂"。就算你月薪只有3000元,在 这里也可以实现点菜自由。 来源 丨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作者 丨 巫珩 图源 丨 pixabay 都说在这里,仿佛有一套名为 "东北币"的独立货币系统,物价低到超乎你的想象。 去年,笔者去了一趟东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物价便宜,那一刻我终于感受了一把 "点菜自由"。下 图是当时沈阳街边的一个餐馆的菜牌,炒甘兰一份9元,柠檬锅包肉26元,爆香肝19元,爆鱿鱼19 元,而且都是份量十足。 隔壁桌的椰子鸡,一大盆,很多鸡肉,一看价格才 36元,这要是放在广州,最少得100元。 你敢不敢想象,在沈阳,只需要 10块钱,就可以吃上一顿扶着墙出的早餐自助,光菜式就有四五十 种,堪比五星级大酒店。 你可别以为都是什么馒头 ...
李迅雷专栏 | 中国人口往何处去(2025年简洁版)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02 09:42
为什么人口对经济的影响那么大? 从事经济研究的人士研究人口变化,当然是为了看清楚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因为人口从出生到工作之前及 退休之后都属于被抚养人口,成为社会负担,只有在成为劳动力的这一阶段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包括 薪酬和税赋。 由于现在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20年前后出生人口数量,那么,我们是否现在就可以计算出未来 中国劳动力的数量及抚养比例的变化?答案是肯定的。 例如,我国的第二次婴儿潮的时间是从1962-1974年,持续了12年,之后计划生育政策趋于严厉,出生人 口数量显著下降。由此带来1980-2010年这30年的人口抚养比大幅下降, 从平均每10个人养7个人降至每 10个人养3.4个人。 这轮超大的人口红利是改革开放前的鼓励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合力结果,与此 对应的是1980-2010年的平均GDP增速在10%左右,累计增长约20倍。而同期美国只增长了2.8倍。 2010年以后,我国的人口抚养比例开始上升,GDP增速也从两位数降至个位数,如今已经降至5%,对应 的抚养比例升至10个人养4.8个人。预计到2050年进一步上升至6.8个人。抚养比例的上升,将增加家庭开 支和国家的财政压力。 ...
不出意外,中国未来超50%人,将流入这几个城市,房价或报复性反弹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22:27
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地方才最喜欢买房? 实际上,在房地产领域,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有一句箴言永远不过时: 行内人士分析,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年将有50%人口涌入这几个城市: 第一,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囊括河北石家庄、保定、廊坊等11市,辐射周围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等省市区,是我国四大增长极之一 2024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1.5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2.1倍。同时,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分别达到5.2%、5.1%和5.4%,均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区域经济总量合计11.5万亿元,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进一步显现。 可以预见:这个城市群将成为北方经济龙头,吸引大量人口涌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第二,长三角城市群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金融,长期看人口"。 说白了,要判断未来房价的方向,就要紧盯着人口的方向,弄清楚哪些城市能有大量的人口流入。 以上海为核心,杭州、苏州两翼齐飞。2024年长三角GDP共计为33万亿元多,占全国的GDP的近四分之一。 其中,上海常住人口超2500万,GDP总量突破6万亿元;杭州互联网产业风起云涌,"电商之都" ...
提振消费理念下要避免低效投资冲动
投资和消费均属于内需,都是稳增长的利器。但投资和消费的功能有所不同,投资最终可以形成资本,增加供给或扩大产能,消费则是用来满足人 们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尽管投资和消费都可以贡献GDP,但在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比较投资和消费的乘数效应来决定如何分配用于投资 或用于消费的财政支出比例。时至今日,在扩内需的大框架下,学界对于稳增长政策应该更侧重于投资,还是更侧重于消费存在一定争议。 笔者认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外部环境、人均GDP水平、不同的居民收入结构、人口老龄化水平和城市化率等,决定了政策刺激的方向 和力度。当前形势下把促消费放在首位无可厚非,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要大力提振消费。以下从四个维度来论述促投资或促消费政策的孰 重孰轻及如何发力。 一、从经济大循环的角度看—— 应该促投资还是促消费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作者李迅雷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 创立于200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依托人大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优秀研究力量,诚 邀社会知名专家,集中从事中国宏观经济动态和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定期发布分析与预测报 ...
若不出意外,中国未来,超50%的人口将流入到这几个城市,房价可能报复性反弹
Sou Hu Cai Jing· 2025-05-18 02:23
肖总的遭遇其实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未 未来,楼市分化已经成了定局,对于人口不断涌入的城市,房价具备更强的支撑力,反而容易反弹人口大量流失的城市,房子更容易沦为不动产,砸的时 候你也卖不掉。 中介@肖总说:同样是2018年买房,同事买在了深圳,自己买在了深圳隔壁的惠州,同样经历几年调整,朋友的房子还是赚200多万,自己的到亏80万。 01、哪些城市会人口流入? 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地紧密联动,形成了强大的"环京人才圈"。 其中,北京GDP突破4.5万亿,常住人口超过2200万,大量的央企总部,科研院所都汇聚在北京城市,源源不断的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才流入。天津靠着 港口和发达的制造业不断的壮大起来;石家庄也在积极的承接产业外溢。 第三,珠三角城市群 对比东京首尔,过去50多年的迁徙历程,不难发现,人口将越来越多的集中在少数几个大的城市,而且房价与城市的人口流入形成正相关。 那么,未来中国,有哪些城市会实现人口持续流入呢?有行内人士分析,如果不出意外,以下这些城市未来将集中全国超一半的人口。 第一,长三角城市群, 上海、杭州、苏州组成的"铁三角",是财富的聚集地。其中,上海2024年的GDP突破5.3万亿,杭州 ...
2024年6省会人口增长“10万+”,这个西部城市跃升“第一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3:09
作 者丨陈洁 实习生黎雨佳 编 辑丨王峰 省会城市成为各省份人口的"定海神针"。 截止到2 0 2 5年5月1 2日,2 7个省会(首府)城市中,有2 4个发布了2 0 2 4年人口数据,其中2 3 个有增量数据,2 2个城市人口实现上涨。 在人口上涨的省会(首府)城市中,6个省会城市的人口增量在2 0 2 4年超过1 0万人, 其中贵 阳以1 9 . 9 6万的人口增量排名省会城市第一,广州、合肥紧随其后。 此外,也有4个省会城市 的人口增量不足1 . 5万人。 2 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省会(首府)城市人口上涨与以下多个因素有关:首先,省会城市 在一省之中往往是产业、科技、资金的聚集地,能够提供更多高附加值岗位,吸引就业人口流 入;其次,省会的公共服务资源集中,优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会吸引人口流入,很多省 会城市自身也是高校大市;再次,在过去多年省会吸引人口流入,人口结构相对年轻;最后, 很多省会城市的生活成本相对适中,很多高校毕业生也愿意去省会"闯一闯"。 不过, 在未来数年 之 后,省 会 城 市人口" 普 涨" 的局 面可 能会 结束, 随 着 人 口 格 局 的 不 断 演 变,未来将更为考验 ...
燕郊的人多了
投资界· 2025-04-17 16:07
以下文章来源于经济观察报 ,作者田国宝 经济观察报 . 经济观察报是专注于财经新闻与经济分析的全国性综合财经类媒体,创办于2001年。聚焦商道、商技和 商机,以锐度、悦度、广度、深度的报道形成了权威的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 人口流动。 作者 | 田国宝 来源 | 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 据燕郊高新区管委会官网数据,目前燕郊人口达110万,比2023年增加近20万。从房 价 低 谷 到 人 口 回 流 , 燕 郊 人 口 数 量 变 迁 折 射 出 都 市 圈 卫 星 城 的 起 伏 命 运 。 它 既 是 " 北 漂"青年的落脚点,也是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的避风港。 清明节那天中午,耿阿姨祭拜完父亲后,从北京拼车回到了燕郊。她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人,在朋友的影响下,和老伴儿一起将北京的房子租出去,搬到了燕郊定居。每月四五 千元的租金差价,足以让这对老夫妻过上舒适的日子。 4月8日中午,李东在燕郊的家中为女儿举办了一个简单却温馨的生日会。他曾是北京居 民,失业后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带着家人搬到燕郊。"住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喜欢上这 里的生活。"他笑着说。 4月9日傍晚6点,小艾从北京丰台区的公司下班 ...
过去一年仅有7个省份实现了人口正增长
吴晓波频道· 2025-03-30 17:34
" 在人口增量超过 '10 万 +' 的队伍里,包括深圳、合肥、长沙、南昌、杭州。 " 点击图片▲立即试听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这几日,全国陆续已有 2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人口成绩单"。 先说结论: 2024 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 139 万人,这是自 2022 年人口首次负增长之后的第三年。 其中,仅有 7 个省份实现了人口正增长,分别是广东、浙江、新疆、福建、海南、安徽和陕西;天津、江苏的人口与上一年持平,其余 13 个省份 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与此同时,可以和人口变化结合在一起看的,是近期国务院陆续批复了全国各大省市的 2035 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了各地的未来发展定位。 人口流动向来是观察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的重要窗口。从现有数据出发,我们试图结合城市新定位,解答其中一些颗粒度更细的问题,例如: ◎ 过去一年,省际人口变动版图呈现出哪些趋势? 深圳、合肥等城市实现了 10 万 + 人口增长,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流出的省份和地区又发生 了哪些变化? 成都为何又异军突起? ◎ 各大城市如何发放生育补贴,有望使其效果最大化? ◎ 各城市的老龄化程度发展如何?谁有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