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

Search documents
7月22日电,惠誉评级表示,近期通过的税收和支出法案凸显了美国财政前景面临的长期挑战,并将给医疗保健相关行业带来压力。税收法案和先前减税措施的延长相结合,很可能使政府总赤字保持在GDP的7%以上,并在2029年将债务与GDP之比推高至135%。
news flash· 2025-07-21 19:19
智通财经7月22日电,惠誉评级表示,近期通过的税收和支出法案凸显了美国财政前景面临的长期挑 战,并将给医疗保健相关行业带来压力。税收法案和先前减税措施的延长相结合,很可能使政府总赤字 保持在GDP的7%以上,并在2029年将债务与GDP之比推高至135%。 ...
惠誉评级:7月4日通过的税收和支出法案凸显了美国财政前景面临的长期挑战,并将给医疗保健相关行业带来压力。
news flash· 2025-07-21 19:11
惠誉评级:7月4日通过的税收和支出法案凸显了美国财政前景面临的长期挑战,并将给医疗保健相关行 业带来压力。 ...
中银投资策略报告:“价值+科技”哑铃策略,捕捉更多阿尔法
Sou Hu Cai Jing· 2025-07-21 10:29
而上半年中国权益市场行情走势,正印证了中国银行投资策略的观点。 在2025年中银投资策略白皮书示范组合中,中银投资策略研究中心提高了权益比例。权益配置结构方面,采取了"价值+科技"的哑铃策略,用中证A50、 红利指数、沪深300、港股通央企红利等作为价值端,追求稳定回报;科创100、恒生科技作为科技端追求成长收益;消费电子、证券保险则作为年度特色 资产,追求捕捉年度热点,获取高收益。 中银投资策略一直宣称的"除了市场的贝塔,还有中行阿尔法"的理念,正在照进现实。 捕捉到更多阿尔法的背后,中国居民的投资体验感正在改善。 在投资中,有一种哑铃投资策略。 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这个策略就像举哑铃,两头重、中间轻。一头配高风险资产搏高收益,一头配低风险资产稳底盘,中间中等风险资产少配。靠两类 资产此消彼长对冲风险,既抓机会又守底线,平衡收益与安全。 近日,《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策略季报( 2025年3季度)》发布。该报告回顾了上半年中国权益市场运行的几个特征,其中之一便是"深度价 值与科创指数表现较好,哑铃策略盛行"。 上半年万得二级行业指数中,银行(涨幅15.75%)涨幅居前,而宽基指数中,科创100指数上涨 ...
港股“双重优势”吸引QDII基金配置转向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20 16:15
本报记者 彭衍菘 科技板块配置热度不减 今年第二季度,代表科技板块的信息技术行业仍是QDII基金的重要配置领域。根据行业分类标准,科技行业主要包括信息 技术、人工智能、半导体、软件服务、IT设备、通信设备和互联网服务等子行业。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已披露的数据,QDII基金第一大重仓行业为信息技术行业,共有38只基金布局,该行业 投资市值合计331.47亿元。此外,医疗保健、非日常生活消费品、通讯业务、日常消费品等行业的投资市值居前。QDII基金在 这些子行业的配置比例和持仓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基金管理人对科技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 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股票发起(QDII)颇具代表性:一季度末美股仓位从去年年末的39.04%降至29.33%,港股仓位则 从13.97%提升至24.07%;二季度这一趋势进一步延续,港股仓位攀升至57.91%,美股仓位降至3.03%。 创金合信全球芯片产业股票发起(QDII)基金经理刘扬在二季报中明确表示,后续几个月,大中华区更具有配置价值。维 持A股持仓结构,适当优化港股持仓。 类似操作在鹏华港美互联股票(LOF)、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等基金中均有体 ...
下周前瞻: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三大主线爆发
Sou Hu Cai Jing· 2025-07-20 03:19
相比之下,城市工作会议后,金融地产等顺周期板块出现回调。传媒(-2.24%)、房地产(-2.17%)、 公用事业、非银金融、银行均跌超1%。 港股方面,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暴涨12.17%,非必需消费(+6.14%)、原材料业(+3.7%)紧随其后。地 产建筑微跌0.4%,金融业、公用事业涨幅均不足0.7%。 资金流向显示结构性分化,A股机械设备、医药生物获资金显著流入,而传媒(-2.24%)、房地产 (-2.17%)持续承压;港股南向资金周净流入264亿港元,重点加仓美团、阿里巴巴等消费科技龙头。 展望下周,A股与港股市场有望延续结构性行情。 A股方面,"权重搭台、成长唱戏"格局有望持续,科技与医药板块引领市场。资金面保持韧性,日均成 交额稳定在1.5万亿元以上,杠杆资金连续净流入,北向资金对算力、创新药等核心标的持仓稳定。政 策层面,险资长周期考核及科创板改革新规为市场注入信心。AI算力与半导体产业链受益于英伟达H20 芯片供应恢复及国产替代加速,创新药板块在医保政策支持下估值修复空间仍存,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 企业迎来主题投资机会。不过,金融地产板块承压及沪指3550点技术阻力仍需警惕。 本周全球主要股指呈现 ...
国泰海通海外:港股迎来增配时机 下半年有望跑赢A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20 02:37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海外策略团队发布研报称,6月末以来港股受关税、汇率影响震荡偏弱,目前科技、红利板块热度已低于A股,医药、消费热 度相对偏高。近期重要会议临近、中美迎来缓和期,积极因素累积之下港股迎来增配时机,下半年有望跑赢A股。美国先进芯片管制放松,AI应用趋势加 速,盈利向上+热度偏低的港股科技板块空间或更大。 对比A股,港股水温如何 6月下旬以来港股震荡偏弱,不过本周在政策和产业等积极因素催化下行情回暖,周内恒生生物科技涨幅达12.7%、恒生科技5.5%。前期我们多篇报告指出 下半年看好港股表现,港股是本轮牛市主战场,当前港股正处增配时机。那么站在当前视角,港股各领域水温如何?交易热度与A股相比有何差异?本文对 此进行分析。 上半年港股领涨全球,六月末以来震荡偏弱。今年上半年,在港股AI应用、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轮番驱动下,港股表现优异,涨幅在全球市场中居于前 列,这背后是上述港股资产较A股具有独特性优势,详见《港股是本轮牛市主战场-20250608》。1-6月期间恒生指数涨幅为20%,恒生科技涨幅为19%,高 于标普500的5.5%、富时100的3.9%、上证指数的2.8%、日经225的1. ...
阅峰 | 光大研究热门研报阅读榜 20250713-20250719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9 13:43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强势,建议积极增加配置- 港股医疗保健行业点评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 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 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 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 证券的客户。 光大研究一周热榜,精选"光溯" 小程序本周阅读量前十研报。 No.1 听光的声音/洞悉光的观察/了解光的态度 吴佳青 行业简报 2025-07-17 我们建议增加港股医药板块配置。1)化学制药:传统制药企业 正在经历转型创新,优质品种的引进或授出或带来股价催化, 建议关注低估值业绩稳健增长的三生制药、联邦制药、康哲药 业、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等; 2)创新药板块: 创新国际化是中国制药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由之路,我们认为应 当重点关头部创新药盈利延续超预期趋势和部分优质公司BD实 质性进展。建议关注百济神州、...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进入 光大证券小程序 阅读全文 ...
港股投资周报:多只港股医药创一年新高,港股精选组合年内上涨49.59%-20250719
Guoxin Securities· 2025-07-19 07:22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7月19日 港股投资周报 多只港股医药创一年新高,港股精选组合年内上涨 49.59% 核心观点 金融工程周报 港股精选组合绩效回顾 本周,港股精选组合绝对收益 4.45%,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 1.61%。 本年,港股精选组合绝对收益 49.59%,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 25.83%。 港股市场创新高热点板块跟踪 我们根据分析师关注度、股价相对强弱、股价路径平稳性、创新高连续性等 角度在过去 20 个交易日创出过 250 日新高的股票池中筛选出平稳创新高股 票。 近期,康方生物等股票平稳创出新高。 按照板块来看,创新高股票数量最多的是医药板块,其次为大金融、科技、 消费、周期和制造板块,具体个股信息可参照正文。 港股市场一周回顾 宽基指数方面,本周恒生科技指数收益最高,累计收益 5.53%;恒生指数指 数收益最低,累计收益 2.84%。 行业指数方面,本周医疗保健业行业收益最高,累计收益 12.17%;地产建 筑业行业收益最低,累计收益-0.40%。 概念板块方面,本周本地券商概念板块收益最高,累计收益 16.31%;博彩 概念板块收益最低,累计收益-3.37%。 南向资金监控 ...
港股IPO狂飙:200+企业排队抢滩
Sou Hu Cai Jing· 2025-07-18 15:18
软件服务 66家,占比约31%,为排队企业最多的行业。 主板上市主导 42宗新股中,主板上市占比超95%。 截至6月30日,仍在递表有效期的公司达211家,其中首次递表企业占比超80%,行业集中在科技、新消费和医药医疗领域。 医疗保健 40家,占比约19%,生物科技公司占比突出。 行业分布 工业制造 31家,占比约15%,涵盖智能制造、物流机器人等领域。 其他行业 包括消费、金融、能源等,分布较为分散。 A股企业赴港热潮 超180家A股企业排队港股IPO,包括立讯精密等"果链三巨头",以及分拆自A股的科技、医药子公司。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仍在递表有效期内的公司,详细名单如下(来源公众号,活报告)。 | 25/6/30 | 主板 | | 未曾体 | 华泰金融 | | --- | --- | --- | --- | --- | | 25/6/30 | 主板 | 1 | 软件服务 | 农银国际 | | 25/6/30 | 主板 | 1 | 贵金属 | 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 | | 25/6/30 | 主板 | 1 | 工业制造 | 中信证券 | | 25/6/30 | 主板 | 1 | 汽车 | 中信证券、 ...
[7月18日]指数估值数据(市场继续上涨;港股科技、医药估值如何;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7-18 14:00
港股也继续上涨,涨幅比A股高一些。 港股科技股领涨。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周A股港股都比较强势,周五继续上涨。 截止到收盘,还在4.8星,距离4.7星不远。 大盘股上涨略多,中小盘股微涨。 价值、成长风格都上涨。 消费、科技等比较强势。 随着上涨,低估品种也在逐渐减少。 市场上还有一些低估品种,例如自由现金流类、质量类等等。 后面也会挑选一些不错的指数加入估值表。 但整体上,越是下跌,投资机会越多; 越是上涨,投资机会越少。 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 1. 港股今年比较强势。 每个时间段都有发力的品种。 春节后,先是港股互联网公司大幅上涨,当时有Deepseek带来的AI行情。 之后是港股消费,以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为代表的新消费。 再之后是红利指数,港股红利、沪港深红利低波动上涨。 到了最近,港股医药指数大幅上涨。 2. 港股其实前两年有过大幅低迷的阶段。 2021-2022年,港股是全球下跌幅度最大的市场之一。 当时几个负面因素叠加在一起: ·美联储大幅加息,全球流动性收紧。 这几个领域也成为今年港股表现最好的几个板块之一。 港股一些品种,出现了"盈利上涨+估值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