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汽车
icon
Search documents
电动汽车,为什么没有豪华感?
虎嗅APP· 2025-04-28 09:55
题图|AI生成 时间进入4月,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还在持续。而这次受影响的,则是一些过去相对坚挺"豪华"品牌。 例如,某些高端品牌开始以"去库存车"的名义降价,过去接近30万元的电动车,如今不到20万元。而另一些 品牌,则在发布换代或改款车时直接将起售价拉低了近10万元,以便获得市场认可。更不用说,早在今年 春节以后,5年免息的终端促销政策甚至已经成为30万元以上电动车的必选项了。 为什么明明因为搭载了大电池以后成本更高的纯电动车,愣是卖不上价格呢?要把电动汽车做出用户认可 的豪华感,怎么就这么难? 高速短腿,不该成为豪华电动车的 痛点 尽管售价和配置有着不少差别,但 所有电动汽车都共享着同样的焦虑——跑不远 。 尽管早已有电动汽车的 CLTC工况续航里程超越500公里,但自己这辆车到底能跑多远,几乎所有的电动车主都说不清楚。 因为,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会受到气温、道路坡度、路面环境乃至风力风向等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尤其是 上了高速公路以后,市区里还能稳稳跑上400乃至500公里的电动汽车,能耗就会成倍上升,导致续航下 降。 这是因为, 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动汽车搭载的,都是固定齿比的单挡变速箱 。别看新发布的一些高 ...
锂电巨头获20GWh电池大单!
鑫椤锂电· 2025-04-28 08:41
根据协议, SK On将在2026年至2031年期间向Slate供应20GWh的电池, 并可以选择随着生产规模的 扩大而增加供应量。 公开资料显示,Slate成立于2022年,总部位于密歇根州,致力于打造一款多功能电动皮卡,是由亚马逊 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支持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 根据Slate的规划,明年将推出首款电动皮卡,补贴后售价不到2万美元,可从两座皮卡变身五座SUV,并 配备52.7千瓦时电池,续航150英里,可选240英里版本,主打平价与定制化。 -广告-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本文来源:储能前沿 4月25日,韩国动力电池公司SK On宣布,已被选定为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Slate的电池供应商。 SK On是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SK集团的子公司,目前运营着两家电池工厂,并正在与其合作伙伴在美国建 设另外四家工厂。一旦这些工厂全面投产,SK On在美国的年产能预计将超过180GWh。 会议时间: 2025年7月8-9日(8号报到) 会议地点: 中国·上海 进固态电池群 ,加小编微信:13248122922 注:添加好友请备注 公司名称 ...
财报季大考接近尾声 科技巨头盈利增速追得上估值膨胀吗?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02:19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上一次科技巨头发布财报时,特朗普刚刚开始他的任期,股市因期待亲增长的政府议程而飙升,投资者的主要担忧是公司需要多长时 间才能将人工智能支出转化为利润。 三个月后,他们面临的局面要黯淡得多。 本周微软、苹果、Meta和亚马逊的季度财报将在一个被贸易战每一个转折所困扰的市场中发布,这场贸易战已导致标普500指数市值蒸发5.5万亿美元。对人 工智能的关注已让位于对关税引发经济衰退的担忧,而黄金等避险资产已成为那些因过于紧张而不敢低价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当日的交易选择。 尽管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华尔街并没有给这些公司的预期留下太多回旋余地。分析师预计,所谓的"七巨头"——还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特斯拉和英伟 达——2025年的平均利润增长将达到15%,这一预测自3月初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以来几乎没有变化。 分析师迟迟未下调利润预期 这提高了本周发布财报的四家巨头的风险,它们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合计近20%。交易员不太可能在一个已经充满恐惧的市场环境中原谅盈利不及预 期,尽管这些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且估值有所改善。 行业巨头的悲观前景也不会受到欢迎,尤其是如果它们加剧了人们对未来企业支出疲软的担忧 ...
财报季迎最热闹一周!美股反弹能否迎来新动能?
Di Yi Cai Jing· 2025-04-27 03:19
美国的劳动力市场表现依然稳健。美国劳工部称,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0.6万人,达到22.2万人,但 四周均值下降了750人,至22.02万人,这是过去五周的第四次下降。接下来,市场正密切关注即将公布 的4月非农就业报告。 不过,企业正面临更大压力。标普4月美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16个月低位51.2,逼近荣 枯线。其中,占经济重要地位的服务业指数从上个月的54.4跌至4月的51.4。标普全球首席商业经济学家 威廉姆森(Chris Williamson)表示:"人们对未来一年商业状况的信心急剧恶化。关税被认为是价格上 涨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通胀预期居高不下。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显示,一年期通胀预期为6.5%,为1981年以来 的最高水平。长期通胀预期也达到4.4%,处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位。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造成的日益增长的经济不确定性正在侵蚀商业和消费者信 心,这可能会削弱支出并导致失业。美联储经济状况褐皮书报告显示,几个地区报告称,企业对就业采 取观望态度,比如暂停或放缓招聘,直到经济状况更加明朗。 伦交所数据显示,4月以来资金向非美市场流动的趋势有所放缓。 上周美 ...
研判2025!中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行业发展背景、相关政策、市场动态及规模分析:技术不断突破,商业化应用尚需时日【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4-27 01:18
Group 1: Overview of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transmits power through underground power rails using high-frequency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s, allowing vehicles to receive energy without large battery packs, thus extending their range and enhancing safety and convenience [1][2][25] - The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is categorized into static and dynamic charging, with static charging allowing vehicles to charge automatically when parked, while dynamic charging enables vehicles to receive energy while in motion, significantly reducing range anxiety [4][10] Group 2: Market Development and Trends - The global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market reached a scale of $100 million in 2023 and is expected to exceed $200 million in 2024, indicating a growing market potential as the number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creases and core technologies advance [25] - The development trends in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focus on achieving multi-vehicle charging capabilities, optimizing pow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enhancing stability and safety during the charging process [27] Group 3: Industry Background and Policies - China's automotive industry has embraced electric and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with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the new energy vehicle sector, leading to a robust supply chain and a competitive international market presence [10][12] -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upported the exploration of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through various policie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new charging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convenience and reliability [16][18] Group 4: Current Status and Key Players - Several automotive companies, including BMW, Tesla, and domestic brands like SAIC and BYD, have been actively developing and commercializing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ies, with notable advancements in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charging solutions [21][23] - As of 2024, the number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China is projected to reach 31.4 million, with a significant portion being pure electric vehicles, highlighting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12][14]
美国这下没路了,24小时内,王毅接到2通电话,欧盟也已选边站
Sou Hu Cai Jing· 2025-04-26 17:55
据上观新闻报道,2025年4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英国外交大臣拉米通电话。王毅表示,今 年以来,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战略对话、能源对话成功举行。下一步,人工智能、科技、气变、教育、经贸等领域的对 话也在筹备之中。双方还就乌克兰危机等共同关心的议题交换了意见。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 约同奥地利外长迈因尔—赖辛格通电话。王毅表示,奥地利历史积淀深厚,外交政策成熟稳定,中奥关系保持着健康发 展。 从英国和奥地利两国外长所讲的内容不难看出,他们打这通电话主要就是在强调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显然,其目的就不 必多说了,肯定就是为了加强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与当前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 有关。在特朗普的所谓"对等关税"大棒挥下后,国际舆论可以说是骂声一片,包括美国盟友在内,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也是极度不满。 美欧对抗(资料图) 实际上,在特朗普上台之后,对欧盟一直不客气,在很多问题上,都对欧盟十分严厉,这让欧洲人逐渐放弃了对美国的 幻想,起码在特朗普的这个任期里,不会对美国有太大的期待。尤其是在特朗普发起经济战之后,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明 显升温,甚至有欧洲 ...
比亚迪纯电销量连续两个季度超过特斯拉;OpenAI免费版Deep Research被指效果不好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4-26 03:15
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同比翻倍,纯电销量连续超过特斯拉。 4 月 25 日,比亚迪股份在港交所发布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比亚迪第一季度营收 1703.6 亿元,同 比增 36.35%;净利润 91.5 亿元,同比增 100.38%。比亚迪第一季度营业成本 1628.5 亿元,同比增 长 35%;研发支出 142.2 亿元,同比增长 34%。 销量方面,一季度比亚迪总销量超过 100 万辆,其中纯电乘用车为 41.63 万辆,而特斯拉当季销量 是 33.66 万辆。这是比亚迪纯电乘用车销量连续两个季度超过特斯拉。 OpenAI 推出免费版 Deep Research。 Deep Research 是 OpenAI 在 2 月推出的一项 ChatGPT 功能,可以让大模型根据用户的需求,调用 浏览器搜索大量公开资料,生成研究报告。该功能刚上线时仅限付费用户有限使用,现在 OpenAI 扩大用户的使用范围:每月花 200 美元订阅 ChatGPT 的用户可以用 250 次,20 美元用户能用 25 次,而免费用户可以用 5 次。 OpenAI 在底层模型上给付费和免费用户做了区分。付费用户可以调用高性能的 o3 ...
特斯拉怎么看?摩根大通:知道差,没想到这么差,目标价115!,摩根士丹利:是有一些挑战,但是马斯克回来了,目标价410!
硬AI· 2025-04-24 12:38
点击 上方 硬AI 关注我们 这份财报引发了摩根大通对其增长前景和高估值的严重担忧。摩根大通指出, 财报呈现的种种迹象已非增 长型公司特征,其基本面恶化将带来显著下行风险, 下调其目标价至115美元,重申"减持"评级。 摩根士丹利虽也下调了近期盈利预测,但维持"增持"评级,并大幅上调公司目标价到410美元, 仍看好特 斯拉作为"电动汽车一哥"的优势,并寄望于马斯克回归以及自动驾驶及机器人业务的长期愿景。 01 摩根大通:基本面崩溃速度超预期 根据摩根大通分析师Ryan Brinkman的分析,特斯拉一季度的财报证明其业务基本面正以比该行或市场普 遍预期更快的速度恶化,其增长故事已经结束。 摩根大通认为,特斯拉一季度表现远不及预期,其基本面恶化的速度比预期更快,增长故事已经结束;摩根士丹利则认 为,尽管一季度盈利遇到困难,但考虑到马斯克已将注意力从DOGE转回特斯拉,公司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方面取得的进 展足以支撑长期估值。 硬·AI 作者 | 李笑寅 编辑 | 硬 AI 特斯拉第一季度业绩"拉跨",但分析师观点大相径庭,谁说了算? 周三,特斯拉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因主营业务汽车拉跨,公司Q1盈利和收 ...
特斯拉(1Q25 纪要):Model 2.5 车型按原计划生产,Robotaxi 和 Optimus 进展顺利
海豚投研· 2025-04-24 09:56
以下 是 特斯拉 FY25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纪要,财报解读请移步《 特斯拉:被马斯克拖到阴沟里?又到考验信仰时刻了! 》 一、财报核心信息回顾 ① 从马斯克的陈述中,自5月开始终于把精力从DOGE分配到特斯拉上,这点对特斯拉是利好的。 马斯克认为特斯拉并不是处在一个和以往一样濒临死亡的时刻,反而是处在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上,特斯拉的未来基本上是建立在大规模无人驾驶汽车和大规模生 产大量自主人形机器人的基础之上,这个价值是惊人的,只要执行力够强,特斯拉会成为最有价值的公司。 ② 还有一个利好因素,廉价车Model 2.5仍然按照原定计划生产(计划6月开始生产),并不像传闻一样可能取消,这是影响特斯拉2025年销量的关键因素。 但也指出Model 2.5产量爬坡速度可能比预期慢,但行业动荡下仍会按按原定时间投产,目前仍使用现有产线进行生产。 而在马斯克全力押注的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的进展上: ① 自动驾驶进展: a. Robotaxi: 按原计划进行,仍然聚焦于6月或7月在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预计年底推广至美国多个城市 (通用化端到端算法支持快速扩展到其他城市),预计 明年下半年对报表端开始贡献显著影响。 计 ...
特斯拉怎么看?摩根大通:知道差,没想到这么差,目标价115!,摩根士丹利:是有一些挑战,但是马斯克回来了,目标价410!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4-24 06:52
Core Insights - Tesla's Q1 2025 earnings report showed significant underperformance, with both profit and revenue falling short of Wall Street expectations, leading to a negative assessment from analysts [1][2] - Morgan Stanley remains optimistic about Tesla's long-term prospects despite recent challenges, maintaining a bullish rating and raising the target price significantly [1][4] Financial Performance - Tesla's Q1 total revenue decreased by 9% year-over-year to $19.3 billion, which was 3% lower than Morgan Stanley's forecast and 10% below Bloomberg's consensus [2][3] - The automotive business revenue fell by 20% year-over-year to $14 billion, marking a 30% decline compared to two years ago, the lowest quarterly revenue since Q3 2021 [2][3] - Free cash flow for Q1 was reported at $700 million, below expectations of $900 million and Bloomberg's forecast of $1.1 billion, attributed to higher-than-expected inventory levels [3] Analyst Ratings and Target Prices - Morgan Stanley downgraded its adjusted EPS forecast for 2025 from $2.11 to $1.59 and projected a free cash flow loss of approximately $300 million [4] - Morgan Stanley set a target price of $410, reflecting confidence in Tesla's market position and future growth potential [5] - Morgan Chase lowered its target price from $120 to $115, reiterating a "reduce" rating due to concerns over the company's growth narrative and fundamental deterioration [1][3] Long-term Outlook - Morgan Stanle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atience for investors, suggesting that the transition to revenue and cash flow from autonomous driving remains a key focus [5] - Analysts highlight that Tesla's core automotive gross margin, excluding ZEV credits, is at a 12-year low of 12.5%, indicating potential challenges ahea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