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
Search documents
再添50万台!RoboSense获北美新能源车企全新车型独家定点
Zhi Tong Cai Jing· 2025-11-19 02:36
DIGITAL LIDAR 11月18日,RoboSense速腾聚创(02498)宣布获得某北美新能源车企的独家定点,将为其新一代车型提供高性能数字化激光雷达,订单规模超50万台。此次 合作是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此前,RoboSense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已支持其多款车型实现大规模量产落地。 ...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现货成交较少,期货盘面大幅减仓-20251119
Hua Tai Qi Huo· 2025-11-19 02:27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 | 2025-11-19 现货成交较少,期货盘面大幅减仓 市场分析 2025-11-18,碳酸锂主力合约2601开于96200元/吨,收于93520元/吨,当日收盘价较昨日结算价变化0.93%。当日成 交量为1487724手,持仓量为484357手,前一交易日持仓量562954手,根据SMM现货报价,目前基差为-7160元/吨 (电碳均价-期货)。当日碳酸锂仓单26611手,较上个交易日变化-342手。 碳酸锂现货:根据SMM数据,电池级碳酸锂报价84800-90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变化125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 报价84550-855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变化1250元/吨。6%锂精矿价格1140美元/吨,较前一日变化60美元/吨。据SMM 数据,市场情绪高涨,下游材料厂持谨慎观望态度,仅维持刚需采购,市场成交较少。目前,上下游企业正在就 明年的长期协议进行谈判,现阶段主要围绕系数展开博弈。供应端来看,锂盐厂整体开工率保持高位运行,其中 锂辉石端与盐湖端开工率均维持在60%以上,成为供应主力。预计11月国内碳酸锂产量可以维持10月的生产量级, 环比大致持平。需求方面,动力市场 ...
浙江余杭:智能引擎助力 产业转型加速
Xin Hua Wang· 2025-11-19 02:27
机械臂精准挥动,银色焊料在高温中流转成型……在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余杭经开区)华光 新材的生产车间,过去,多个工序要靠人工反复打磨,如今,自动化生产线一气呵成,让生产周期缩短 三成。"这不仅是一次设备更新,更是一次产业转型。"企业负责人说。 华光新材的智造迭代,背后是余杭经开区制造方式和发展理念的彻底改变。近年来,面对产业结构偏 重、发展空间受限的局面,余杭经开区选择了一条"以新破旧、以智提质"的转型之路:以智能制造为核 心,以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为支撑,构建起"一智三新"现代产业体系。 精准流畅地捏起一张纸或是握住矿泉水瓶,在余杭经开区的杭州曦诺未来科技有限公司里,一只"会思 考的手"已经面世。它能精准完成20个自由度的动作,是一款可量产的高自由度腱绳传动产品,被视为 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国产化的重要突破之一。 "我们希望让它成为机器人行业的标准部件,让机器真正具备'感知'和'执行'的能力。"曦诺未来科技销 售总监范中阳说,企业同步布局核心关节模组、智能执行系统等高端装备领域,构建起完整的自主创新 链。 "我们希望形成的是一个可持续的产业生态,而不是短期增长。"余杭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余杭经开 ...
年销量100万台:老实人何小鹏,搞AI比李想更激进
3 6 Ke· 2025-11-19 02:09
11月17日,小鹏汽车2025年Q3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首次给出了关于机器人业务的量产预期:到2030年,小鹏机器人的年销量可能突破100万台。他还 判断,机器人的市场潜力将远超汽车本身。 令何小鹏感到心酸的是,要剪开机器人的皮套,自证人形机器人IRON是机器人,而不是人。他想到《让子弹飞》里的一个情节,六子为了证明自己只 吃一碗粉,不惜剖开肚子。这个过程何小鹏语气一度哽咽,多位小鹏员工甚至当场哭了。 无论是矫情还是真情,小鹏都成了最大获益方。网友的质疑,何小鹏的自证,两件事把小鹏机器人推到风口。自2021年小鹏推出飞行汽车火出圈以来, 这是小鹏第二个火出圈的产品。就机器人来说,除了宇树还没有哪款机器人享受到如此大范围的曝光。 而来自一个第三方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也不过34万台左右。何小鹏在圈内是公认的老实人,为何在机器人这件事上显得格外 激进? 01 老实人,不老实 11月6日至7日,小鹏汽车股价因新业务Robotaxi、人形机器人等的利好消息而上涨,港股盘中一度涨近6%,美股盘前涨幅也超过5%。10日,小鹏汽车 美股大涨16%,市值攀升至249亿美元,一举超越理想、蔚来等新势力。 ...
小鹏汽车20251118
2025-11-19 01:47
摘要 小鹏汽车三季度交付量与二季度持平,9 月和 10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4,000 辆,但汽车毛利率环比略有下降,综合毛利率首次超过 20%,服 务及其他业务毛利率高达 74.6%,主要得益于大众业务收入翻倍至约 12 亿元。 公司预计 2025 年研发费用达 90 亿元,四季度预计 25 亿元左右,销售 及管理费用因新车上市增加。三季度亏损 3.8 亿元,较二季度减亏 1 亿 元。预计 2025 年四季度交付量为 12.5 万至 13.2 万辆,计划 2026 年 推出 7 款新车,包括增程车型和 SUV。 小鹏汽车计划至少导入三款新车至海外市场,包括一款小型 SUV。预计 四季度大众合作收入与三季度相当,2026 年技术授权费、IP 授权费及 硬件收费预计贡献 30 亿至 40 亿元收入。 公司计划 2026 年底量产高阶机器人,预计 2030 年机器人年销量超百 万台。同时,计划 2026 年推出三款 Robotaxi 车型,与高德合作运营, 旨在通过创新产品占领用户心智,提升品牌认可度。 Q&A 小鹏汽车 20251118 同时,大众技术授权费将继续反哺公司的盈利能力。在费用端,尽管研发投入 仍会增 ...
V2G为啥跑不通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11-19 01:45
随着充换电需求的不断提升,电网难堪重负问题凸显,V2G(反向充电)有望成为确保充换电需 求、电网安全运转的必要保障。但事实上,我国的V2G却一直未能实现商业化运营,究其原因,关键在 于缺乏适配的市场机制。 收益低是最大拦路虎 这样的收益水平,于车主而言,很难抵消电池衰减带来的损失。即使蔚来提供了电池衰减补偿,但车主 参与意愿仍不高。这充分说明收益较低的情况下,V2G很难大规模推广。 不仅车主收益有限,电网(车企)等试点推动者更是无"利"可图。绿能慧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王昊表示,当前V2G规模化发展的核心矛盾在于商业模式不成熟,其背后是众多环节尚未打通,导致一 个理论上完美的闭环在实践中难以形成。尽管存在峰谷电价套利和虚拟电厂等潜在收益模式,但其中牵 扯的电网、运营商、车主三方利益分配机制尚未理顺,这是当前商业模式无法走通的根本原因之一。 从现阶段看,V2G于试点推行主体而言,只是起到了电网削峰填谷的作用,运营方还未能从中得到实实 在在的经济利益。"现在试点都是赔钱赚吆喝,真要大规模推广,必须解决'谁埋单'的问题。"在电网内 部,对V2G的商业化运营也未能找到有效的商业途径。按照目前的试点,包括电网和运 ...
富特科技11月18日获融资买入601.77万元,融资余额1.05亿元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19 01:36
融资方面,富特科技当日融资买入601.7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0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29%,融资余 额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处于较高位。 融券方面,富特科技11月18日融券偿还0.00股,融券卖出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00 元;融券余量0.00股,融券余额0.00元,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1月18日,富特科技跌2.36%,成交额9118.36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富特科技获融资买入额601.77 万元,融资偿还1001.04万元,融资净买入-399.27万元。截至11月18日,富特科技融资融券余额合计 1.05亿元。 截至11月10日,富特科技股东户数1.04万,较上期减少23.83%;人均流通股10450股,较上期增加 31.28%。2025年1月-9月,富特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5.59亿元,同比增长116.31%;归母净利润1.37亿元, 同比增长65.94%。 分红方面,富特科技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9.83万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富特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中,广发价值核心混合A(010377)、财 通资管先进制造混合发起式A(02198 ...
华自科技:与宁德时代相关合作已落地部分站点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19 01:36
(记者 胡玲) 华自科技(300490.SZ)11月1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相关合作已落地部分站点,后期会进一步深 入加大合作。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目前宁德时代、广汽和京东推出换电汽车引起巨大的 反响,请问公司与宁德时代换电业务推进的如何?请详细介绍一下。 ...
恒指涨0.09% 百度涨超2%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19 01:35
每经AI快讯,恒指涨0.09%,恒生科技指数涨0.37%。百度涨超2%,小鹏汽车涨近2%,小米集团跌近 2%。 ...
ETF日报-A股三大股指全线收跌,科创新能源ETF(588830)逆市获净申购达8500万元(1118)
Sou Hu Cai Jing· 2025-11-19 01:32
一、市场行情回顾 11月18日,A股三大股指普遍下跌,上证指数收跌0.81%,深证成指收跌0.92%,创业板指收跌1.16%。主流宽基指数中,科创50上涨0.29%,涨幅相对居 前。全市场共仅1,270余只股票上涨。港股主流指数集体收跌。其中,恒生中国央企指数下跌1.44%,跌幅相对最小。沪深两市成交额为19261亿元人民币, 相较上个交易日小幅增量。 | 证券名称 | 日涨跌幅 | 令年以来 涨跌幅 | | --- | --- | --- | | 科创20 | 0.29% | 37.31% | | 科创100 | -0.09% | 46.62% | | 科创综指 | -0.20% | 42.70% | | 中证A50 | -0.50% | 12.85% | | 沪深300 | -0.65% | 16.09% | | 上证指数 | -0.81% | 17.54% | | 深证成指 | -0.92% | 25.60% | | 中证1000 | -1.00% | 25.02% | | 创业板50 | -1.11% | 49.90% | | 创业板指 | -1.16% | 43.31% | | 中证50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