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

Search documents
长三角将逼近世界第一
投资界· 2025-06-25 07:02
新动能。 以下文章来源于首席商业评论 ,作者星影 首席商业评论 . 论商战,言商道!点击关注,与百万企业家、专业人士一起深究商业逻辑,跟上最新趋势。 作者 | 星野 来源 | 首席商业评论 (ID:CHReview) 想去现场看"五大联赛"吗?在中国就有,请看最近火热的"苏超"。 想去发达国家吗?也不用出国,就在长三角。 伴随着苏超和江苏十三太保一起爆火的还有同样有热度的长三角经济。 按 照 通 常 发 达 国 家 的 标 准 , 人 均 达 到 2 万 美 元 , 就 算 跨 入 了 门 槛 。 根 据 统 计 , 在 2024 年,长三角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95万美元,离开发达经济体标准线仅一步之遥。 此外,一份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牵头编制的《数说长三角2025》的数据显示,2024 年,长三角GDP总量4.65万亿美元,经济规模位居全球都市圈第二,仅次于美国波士华 城市群。 按 照 通 常 发 达 国 家 的 标 准 , 人 均 达 到 2 万 美 元 , 就 算 跨 入 了 门 槛 。 根 据 统 计 , 在 2024 年,长三角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95万美元,离开发达经济体标准线仅一步之遥 ...
中山市来京举办湾区创享生活体验季系列主题活动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20 08:16
据介绍,中山全域商品住房实行 "不限购、不限售" 政策,全国公积金缴存职工均可申请贷款,本月底 前购房还可享受购房款 5‰的电子消费券补贴。 此外,中山市重点推介了翠亨新区、岐江新城等核心区域的19宗优质土地,其中9宗住宅用地紧邻深中 通道出入口,30分钟即可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近日, "品位生活 智趣中山"—— 湾区创享生活体验季系列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为指导单位,中山市住建局主办。该活动已在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多个城 市成功举办,以城市推介、企业对接和文化展示,搭建起东北老工业基地与粤港澳大湾区沟通的桥梁。 此次北京收官更是为这一系列交流合作添上浓墨重彩一笔。 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故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占据几何中心的重要位置。深中通道 的顺利通车,使中山与深圳实现了半小时通达。随着2027年南中城际的建成,中山将与大湾区所有城市 实现1小时互联。交通优势为中山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创造无限可 能。 中山拥有38个国家产业基地以及 3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与北京在 科技研发、高端制造等方面形成了良好互补 ...
有“苏超”的长三角将逼近世界第一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0 04:09
2024年,长三角GDP规模全球第2,仅次于美国波士华城市群。 想去现场看"五大联赛"吗?在中国就有,请看最近火热的"苏超"。 想去发达国家吗?也不用出国,就在长三角。 伴随着苏超和江苏十三太保一起爆火的还有同样有热度的长三角经济。 按照通常发达国家的标准,人均达到2万美元,就算跨入了门槛。根据统计,在2024年,长三角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95万美元,离开发达经济体标准线仅一步之 遥。 此外,一份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牵头编制的《数说长三角2025》的数据显示,2024年,长三角GDP总量4.65万亿美元,经济规模位居全球都市圈第二,仅次于 美国波士华城市群。 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9座GDP万亿城市,数量方面也位居全国前列…… 长三角为什么可以算是世界级的经济区域?有哪些原因导致长三角的经济跃居全国第一?长三角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又在哪里呢? 强过大湾区和法国?长三角有何江湖地位?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现在所谓的 长三角 经济区范围,包括了 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 ,三省一市的地理区域。 有自媒体拿粤港澳大湾区来和长三角做比较,从人均来看,大湾区人均 ...
RCEP生效三年释放红利 云南对接区域合作迎新机遇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9 20:49
中新网昆明6月19日电 (陆希成)19日,第四届RCEP(云南)国际贸易投资合作论坛在昆明举行。与会嘉宾 表示,RCEP生效实施三年来,已成为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稳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云南 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在RCEP框架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届论坛由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云南省商务厅主办,以"深化区域合作共享发展机遇"为主题,吸引 来自中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越南等RCEP成员国的政府官员、企业代 表、专家学者等近200人参加。 RCEP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自贸协定之一,三年来持续释放红利。数据显示,2024年RCEP 区域整体对外贸易额约为13.5万亿美元,高出同期世界贸易总额增长率3.3个百分点。 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副秘书长纪政表示,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为区域产业链整合创造了新机遇。 他以光伏产业为例指出,企业可以充分利用RCEP成员国的比较优势,实现技术、资源、制造等要素的 优化配置,提升产品竞争力。建议云南企业把握RCEP框架下的合作机遇,在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领域深 化区域协作,拓展国际市场。(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RCEP ...
江西吉安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 去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9 13:00
中新网南昌6月19日电 (朱莹)"我们打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攻坚战,去年以来,我们深化招商引资体制 机制改革,新签约投资或产值过百亿的'双优'项目19个。2024年,吉安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 元。"19日,江西举行"以改革精神打好'十大攻坚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安篇章"新闻发布会,吉安 市委书记罗文江在会上透露。 吉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有着敢闯新路、敢为人先的光荣改革传统。去年以 来,吉安市研究出台《中共吉安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安篇章的实施 意见》,提出了319项改革任务,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吉安路径。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朱莹摄 牌位列中国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第7位,产品年销售额超130亿元、增长61%,平均溢价21.8%,带 动50多万名农户增收。 罗文江介绍,吉安围绕打好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文旅高质量建设高 水平运营、重点改革突破、招才引智人才集聚、做强做旺中心城区、重点民生品质提升、"两山"转化突 破、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党员干部能力作风提升等"十大攻坚战",将改革精神贯穿到每一个攻坚战, 形成以改 ...
一季度REITs业绩分化,生物医药园区投资加速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08:29
5月14日,华创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在南沙生物谷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建设 阶段。该产业园占地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预计将于2027年底全面竣工,是粤港澳大 湾区智慧医疗全产业链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创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园的建设,不仅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行动,也将为南沙区医疗健康产业 的升级转型提供强劲动能。项目采用"三擎驱动"模式,即以智慧管理系统、产业基金集群、政策联动机 制为核心,旨在打造千亿级智慧生物谷核心载体,形成医疗健康闭环,助力南沙成为国家级生物医药创 新高地。 此外,广州南沙区计划到2026年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000家以上,产业规模超500亿元。目前,全区已吸 引超过400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其中包括多家在眼科、抗肿瘤等特色病种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 业。华创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园建成后,将重点围绕智能医疗装备制造、医疗大数据应用及精准医疗服 务,构建全面而完善的智慧医疗产业生态链,为大湾区医疗健康产业的升级提供强大助力。 期内,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共录得5起融资事件,融资类型以产业基金为主,投向主要为战略性新 兴产业。 观点指数在5月30日观点指数研究 ...
化相邻之利为聚合之力(评论员观察)——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②
Ren Min Ri Bao· 2025-05-05 21:47
学习借鉴并非简单复制。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基础条件各异,也不必纠结为何没在热门领域孵化竞争力 强的企业。重要的是,学习借鉴优化政务服务、促进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把握自身特色和优势,争取 在更多细分领域锻造自己的长板。 既要避免同质化,也要避免碎片化。互为支撑、互相借力,是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推动区域高质量 发展,各地产业布局既应学会错位,也应善于借位、补位。产业规划增强"一盘棋"意识,科技创新汇 聚"一股绳"合力,在差异化中把每个"1"做优做大,最终才能在一体化中实现"1+1>2"的整体效应。 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发挥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作 用,一个主要抓手就是一体化里协同联动,以错位发展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以合理分工提高资源配置 效率。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城市生长、地区发展,需要激扬看到差距、迎头赶上的志气,也要放下"人有我 必有"的焦虑,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可持续创新的领域。突出特色、协同联动,化落差为势能,变特点为 优点,定能汇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共绘高质量发展锦绣图景。 一体化不是同质化,须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找准定位。比如,近年来江苏苏州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战略重 ...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修法决定、讨论重大事项报告
Jie Fang Ri Bao· 2025-04-30 01:58
记者 王海燕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昨天继续举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莉新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等2件地方 性法规的决定。其中,修改后的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更好落实国家改革举 措,回应市场主体需求,提升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助力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创新高地建设。 会议分组讨论了市政府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肯定本市深化推进基础 研究改革创新等取得的成效,建议在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强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策 源功能、组织跨学科研究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高 水平科技支撑。 会议分组讨论了市政府关于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本 市"双一流"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建议深化学科结构调整、创新科研组织方式,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育,持 续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 会议对市政府关于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推进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建 议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和数据共享,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机制,推动社会保 ...
首次!四大直辖市,人口无一增长!
商业洞察· 2025-04-03 09:23
以下文章来源于城市财经 ,作者余飞 城市财经 . 坐标深圳!一个用数据说话、图文并茂的全国楼市头部自媒体。 作者: 余飞 来源: 城市财经(ID: City-Finance) 01 京津沪渝,人口无一增长 作为中国城市级别最高的四个直辖市,于2024年集体陷入了人口困境。 北京方面,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2183.2万人,较上年减少2.6万人。 上海方面,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2480.26万人,较上年减少7.19万人,且是目前公布人口数 据的重点城市中减少最多者。 重庆方面,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3190.47万人,较上年减少了0.96万人。2023年减少了 21.91万人,是全国范围内减少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 天津方面,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1364万人,人口与上年持平,零增长。 也就是说,2024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的常住人口,三个减少、一个持平,无 一增长。 回顾历史,这是罕见一幕。 | | | | 重点城市2024年人口增量排名 单位: 万人 | | | | | --- | --- | --- | --- | --- | --- | --- | | 城市 | 2024年常住人口 | 2 ...
首次!四大直辖市,人口无一增长!
城市财经· 2025-04-02 03:42
01 京津沪渝,人口无一增长 作为中国城市级别最高的四个直辖市,于2024年集体陷入了人口困境。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城市财经"↓ 作者:余飞 重庆方面,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3190.47万人,较上年减少了0.96万人。2023年减少了21.91万人,是全国范围内减少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 天津方面,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1364万人,人口与上年持平,零增长。 也就是说,2024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的常住人口,三个减少、一个持平,无一增长。 回顾历史,这是罕见一幕。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梳理目前公布人口数据的城市,还能发现: 第一,目前深圳、广州人口增量位居前二。四大一线城市京沪减少,广深增加。而且,广东省去年的常住人口增量也超越浙江,重回第一。 第二,重点城市的整体增量大不如从前,告别了野蛮生长。 以深圳来说,七普时期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常住人口增加了713.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0多万人。 北京方面,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2183.2万人,较上年减少2.6万人。 上海方面,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2480.26万人,较上年减少7.19万人,且是目前公布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