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权益类产品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达近31万亿元 固收类产品仍将占据主导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7 16:52
本报记者 彭妍 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半年考"成绩揭晓。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4.23万只,存续规模达 30.97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3.4%。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实现正增长,3.4%的增速虽较去年同期 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合理区间,这表明银行理财市场依旧保持着稳健扩张的态势。 产品结构方面,在总计存续规模达30.97万亿元的理财产品里,非现金管理类的固收产品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存续规模达到 23.4万亿元,占比75.57%。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存续规模为6.85万亿元,占比22.12%。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2.08%,权益类产 品存续规模占比0.09%,两者存续规模总计0.67万亿元。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规模占比仅为0.05%。 上海冠苕信息咨询中心创始人周毅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混合类、权益类产品的整体占比很低,是供需双方共同选 择的均衡结果。从需求方的角度来说,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整体保守,风险承受能力低,更青睐于风险较低、收益相对稳定的固 收类产品,这是银行理财客群的固有特征,短期内无法改变。从供给方的角度来说,银行理 ...
金融破段子 | 高考填志愿的这些坑,买基金也常踩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30 08:52
明天(7月1日),今年参与高考的上海考生就要提报志愿了。 本来填志愿和投资也没什么关系,但过去一两周,小编接到了好几个朋友的电话,希望我帮他们孩子的高 考志愿意向把把关。几番交流,我突然意识到,高考填志愿的这些坑,好像也是买基金时容易踩的。 第一坑是唯分数论,却没有真正了解自己。 小编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小孩考了**分,这个分应该差不多够上**学校的**专业,小孩没啥想法,你觉 得怎样。 说实话,我很理解这种选择的逻辑,其底色是 不允许浪费考分 ;小孩没啥想法,那就跟着考分走。殊不 知,与其说是小孩没啥想法,不如说是 根本没有花大力气去真正挖掘、了解自己的偏好 。 但了解自己才是为将来负责的必修课。暂时没想法不等于真的可以随便来,而是得倒逼自己找答案;正面 提问没答案,可以先用排除法来删去选项。 其实投资中也常有类似情况。如果不深入了解自己真实的风险偏好,可能就不会发现自己原来连5%的回 撤都觉得煎熬,这种情况下,就不应该再聚焦权益类产品;如果不深入了解自己真正认可的投资理念,可 能也不会发现自己原来不能承受行业主题基金的波动,这种情况下,决策的起步阶段就应该做取舍……了 解自己,永远都是重要决策的第一步。 ...
券商私募资管存量规模回升至5.43万亿元 单月增量破千亿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5 16:21
当前,券商资管业务正加速向主动管理本源回归,通道业务出清进程持续推进。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存量规模回升至 5.43万亿元(包含资管子公司,不包含私募子公司),不仅扭转了自今年2月份以来的下降趋势,且仅4 月份单月的规模就增加逾千亿元。其中,以主动管理为核心的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占比已提升至 54.07%,反映出券商资管业务在结构优化和主动管理转型方面取得了持续成效。 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力度规范资管行业,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旨在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 套、规范资金池业务等,从而引导资管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在政策的推动下,券商 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私募资管产品结构优化进程显著加速。 从具体数据来看,截至4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存量规模为5.43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094.96亿元。其 中,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增至2.93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127.94亿元,增幅为4%,占 券商私募资管总规模的比重为54.07%,已成为业务增长的核心支柱;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单一资管计划 规模为2.49万亿元,较3月 ...
不追逐短期浪花 寻求“确定性之锚”
"我们希望能陪伴客户经历风雨,也希望能与客户共同见到彩虹。"杭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强如是 说。 夏日的杭州绿意葱茏,科技创新氛围与自然生态之美交相辉映。在这片创新热土上,杭银理财顺势崛 起,与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相得益彰。 资管新规靴子落地三年有余,涵盖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资管、信托机构、券商资管等多条子赛道 的大资管格局已然成形。如何抓住"存款搬家"带来的发展机遇,如何在低利率时代开展战略性调整,如 何从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些问题,张强阐述了公司"居善行远"的立身 哲学以及"因势而变、守正出新"的应对之法——投研引领、风控为纲、科技赋能、捕捉机会。 潮水奔涌,方向已明。弄潮者的智慧,不在于征服每一朵浪花,而在于理解潮汐的力量,在起落间稳健 航行。如今,产品规模突破5000亿元的杭银理财在张强的掌舵下,凭借独特的"杭州基因"与战略定力, 在百舸争流中划出鲜明的航迹——坚持绝对收益目标,为投资者寻求抵御风浪的"确定性之锚"。 ● 本报记者 张佳琳 五维优势构筑竞争力护城河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当记者问及杭银理财在强手如林的资管市场中有哪些优异表现时,张强并未急于罗列公司的喜人 ...
谁是公募基金中的“偏科王”?“重固收、轻权益”的结构性问题,是市场的选择还是机制束缚下的无奈之举?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12:12
从叨姐多年观察机构投资的经验来看,银行系公募要想真正突围,需要进行"手术级"改革:建立"固收保规模、权益创利 润"的双轮驱动模式,引入市场化职业经理人,甚至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只有彻底摆脱"靠山吃山"的依赖心理,才能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其中最"偏科"的当属上银基金,固收占比达到惊人的98.75%。就连中银基金、建信基金这些管理规模超6000亿的头部机 构,权益类占比也不足5%。 | | 北京都 | 信赖 | | | --- | --- | --- | --- | | EMNE | 国收节比 | 总规模(亿) - 回收规保(16) | | | 上親羅金 | 98.75% | 2,264.66 | 2236.26 | | 蒸元基金 | 98.51% | 1,904.33 | 1875.96 | | 中加基金 | 97.64% | 1,248.80 | 1219.3 | | 恒生前海基金 | 96.52% | 158.24 | 152.73 | | 佛蘭語言語 | 95.74% | 3,629.73 | 3475.1 | | 六师真会 | 95.49% | 3,612.68 | 3449.81 | ...
掌舵八年,章砚卸任中银基金董事长,6500亿公募巨头迎新挑战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07:40
6月17日,中银基金公告称,董事长章砚因工作调整原因离任,该职务由执行总裁张家文代为履行。此次人事变动标志着 章砚近8年的掌舵期正式结束,也引发市场对这家管理规模达6500亿元的公募巨头未来战略调整的关注。 | 代任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 执行总裁 | | --- | --- | | 代任高级管理人员姓名 | 张家文 | | 任职日期 | 2025年6月16日 | | 过往从业经历 | 2013年加入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执行总裁。 | 张家文自6月16日起代行中银基金董事长职务,其职业生涯始于中国银行体系,历任苏州分行太仓支行副行长、风险管理 处处长、工业园区支行行长等职,2013年加入中银基金后长期担任执行总裁,负责公司战略执行与业务管理。他拥有丰富 的银行及基金行业经验,曾参与中银基金固收类产品规模扩张的关键阶段。 | 离任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 重事长 | | --- | --- | | 离任高级管理人员姓名 | 章砚 | | 离任原因 | 工作调整 | | 离任日期 | 2025年6月16日 | | 转任本公司其他工作岗位的说明 | 元 | 自2017年8月接任董事长以来,章砚带领中银基金实现了资产 ...
企业年金基金一季度榜单:两家公募管理产品三年业绩仍亏损
记者注意到,全国企业年金基金在2025年一季度的表现展现出几个关键特征。收益率指标首次采用三年 期作为参考期限,体现出激励"长钱长投"的考核导向。分产品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凭借其风险属性优 势,在过去三年的平均收益率显著领先于含权益类产品,尤其是单一计划下的固收组合表现最为亮眼。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的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数 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积累基金总规模达到3.73万亿元,相较2024年年底进 一步增长约0.62万亿元。 同期,数据还呈现了2025年一季度22家企业年金管理人的在管产品数量、规模及细分产品的三年期收益 情况等。 在各家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的投资管理规模方面,数据显示,22家机构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管理组合5713 个,总组合资产规模3.67万亿元,其中包含11家公募基金公司。 分机构来看,易方达和工银瑞信基金的管理规模在基金管理人中最高,分别实现3118万亿元和3151万亿 元,相比于去年底分别出现86亿元和154亿元的增长。南方基金紧随其后,组合资产规模从2460亿元增 长至2532亿元。 从机构的角度来看,尤其在 ...
全国企业年金基金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引导委托人注重长期收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 6月1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的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 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积累基金总规模达到3.73万亿元,相较2024年 年底进一步增长约0.62万亿元。 在投资方面,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一季度投资资产净值超过3.7万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7.46%。 数据报告备注显示,该近三年累计收益率采用时间加权法计算,时间区间为 2022 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 31日(下同)。 从资本市场建设的角度出发,有机构人士进一步指出,以三年或更长的维度来看,权益资产的性价比也 有望显著提升,在长期资产配置中必然占据更高的投资权重。整体而言,长周期考核势必进一步提升年 金基金权益配置比例,为股票市场增加长期资金供给,并不断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 此次7.46%的全国企业年金基金近三年总收益如何构成? 数据显示,1553只固收类产品在今年一季度末的总资产规模为5,293.04亿元,占比14.3%,近三年累计 收益率10.54%。4339只含权益类产品同期总规模为31,711.58亿元,占比85.7%,近三年累计收 ...
这家券商资管总经理定了!此前曾公开招聘
券商中国· 2025-06-12 06:06
记者近日获悉,财信证券原副总裁王琼拟出任国盛资管总经理一职,目前任职流程正在推进。中证协官网 显示,王琼登记的执业机构为国盛资管,登记日期为5月30日。王琼今年3月从财信证券离职。 国盛资管为国盛证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5年5月20日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目前注册资本为8亿元,前身为国 盛证券的资产管理总部。今年3月,国盛资管公开招聘总经理人选。 王琼拟出任国盛资管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王琼出生于1973年,职业履历丰富,曾先后担任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机构业务部经理,安 信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博时资本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董事,方正证券助理总裁兼任方正资产管理 (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粤开证券副总裁。 2021年8月,王琼加盟财信证券,并出任副总裁一职。2025年3月,财信证券发布公告称,王琼因"个人原因"不 再担任副总裁职务。中证协官网查询显示,5月30日,王琼的执业机构已登记为国盛资管。记者近日获悉,王 琼拟出任国盛资管总经理一职。 曾公开选拔总经理 今年3月17日,国盛证券发布了公开选拔国盛资管总经理的公告。该职位工作地点设定于深圳。选拔标准涵盖 基本条件与岗位任职条件两大维度。其中,在任职要求方 ...
超八成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近一年实现正收益
Jin Rong Shi Bao· 2025-06-04 07:24
Group 1 - The proportion and influence of insurance funds in the asset management industry are increasing, with total asset management net value in China expected to reach approximately 161.1 trillion yuan by the end of 2024, a year-on-year growth of 11.8%, while insurance funds are projected to be around 33.3 trillion yuan, with a growth rate of 18.1%,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industry average [1] - As of May 31, there are 1,388 combination-type insurance asset management products that disclosed nearly one year of annualized returns, with 1,222 products achieving positive returns, the highest annualized return being 62.9398% and the lowest at -45.833%. Over 75% of fixed income, equity, and mixed products have shown positive returns, indicating the strong asset allocation capabilities and stable operational levels of insurance asset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1] Group 2 - In the fixed income product category, out of 960 products that disclosed data, 900 achieved positive returns, with an average annualized return of 2.76% and a median of 2.34%. In the equity product category, among 240 disclosed products, 180 achieved positive returns, with an average return of 7.42% and a median of 5.57%. The performance of equity produc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rket trends, with the A-share market showing active rotation in technology and consumer sectors this year, providing structural opportunities for insurance fund investments [2] - Mixed products demonstrated a balanced advantage, with 143 out of 188 products achieving positive returns, an average return of 5.21% and a median of 3.38% [2] Group 3 -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by the China Insurance Asset Management Association, 50% of insurance asset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and 53.57% of insurance companies hold an optimistic view of the A-share market for 2025, an increase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last year. Additionally, 52.78% of institutions and 51.19% of companies believe the A-share market will show a fluctuating upward trend this year [3] - The survey indicates that insurance institutions are optimistic about sectors such as electronics, banking, computers, public utilities, home appliances, food and beverages, communications, and national defense, focusing on new technologies, dividend assets, and high-dividend investments. Ongoing favorable policies to facilitate the entry of insurance funds and other long-term capital into the market have strengthened insurance institutions' interest and confidence in stock allocation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