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球汽车技术领袖峰会:聚焦技术演进,拥抱AI创新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发言中指出,希望中国汽车企业能够更多参与到国际标准和法规的制定,像自动驾驶领域迫切需要法规、标准,需要监 管,包括相关数据的使用、提供都要有规可循。同时,希望汽车行业企业能够在合作中形成更多共识,围绕用户和市场,共同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技术主管(Technical Director)Olivier Fontaine在现场发言中表示,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也非常关注自动驾驶的监管课 题,其中要管理的不仅是汽车制造商,还有相关数据。我们也希望这种监管有协调统一的方式,能够让更多国家的企业从中获益。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谈到,随着AI等技术与汽车的融合,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计算机器人或者是科技生命体。自动 驾驶及智能座舱都需要高度的算力,感知能力也发展很快。因此,汽车行业对芯片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芯片不仅要有足够高的算力,还要有足够 高的安全保障。 宝马中国研发中心高级副总裁雷凯博士(Dr.Robert Kahlenberg)表示,宝马对于研发有很多的投入和布局,也一直在发展壮大宝马中国的研发基地,现 在已经成为了德国之外最大 ...
传统规控和端到端岗位的博弈......(附招聘)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0 03:03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端到端对传统规控岗位的冲击 最近一年,以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为代表的智驾方案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整个行业,其场景泛化能力与数据驱动 特性确实令人振奋。基于规则的规控方法设计复杂,且无法考虑到所有case,相关方案被逐渐替代,可以说端到 端在不断地冲击着传统规控,pnc岗位需求也开始慢慢减少。但端到端和pnc是零和博弈的关系还是相互依赖的关 系呢? 两个方案的区别 传统规控依赖开发人员手动编写规则和逻辑来实现车辆的规划与控制,一般是在感知和轨迹预测模块后。包括 PID、LQR、MPC等经典控制算法,以及A star、Hybrid A star、Lattice Planner等路径规划算法。如果说优势, 那就是算法明确、可解释性强,适用于成熟稳定的应用场景。 端到端算法试图直接从原始传感器数据输出控制指令或轨迹,中间不经过复杂的中间步骤,去除模块化的信息损 失,模型可以直接感知整个空间的状态信息,从全局角度优化最佳值。 优缺点对比 1)端到端方案 端到端模型直接从传感器数据映射到控制指令,减少了传统模块化架构中的感知 ...
蔚来上涨2.03%,报3.571美元/股,总市值80.87亿美元
Jin Rong Jie· 2025-07-09 13:40
Core Insights - NIO's stock opened at $3.571 per share, reflecting a 2.03% increase, with a total market capitalization of $8.087 billion as of July 9 [1] - For the fiscal year ending March 31, 2025, NIO reported total revenue of 12.035 billion RMB, representing a year-over-year growth of 21.46%, while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was -6.891 billion RMB, a decrease of 31.06%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1] Company Overview - NIO is a pioneer and leader in the high-end smart electric vehicle market, established in November 2014, with a mission to create a pleasant lifestyle for users [2] - The company aims to build a community centered around smart electric vehicles, sharing joy and growing together with users [2] - NIO designs, develops, co-manufactures, and sells high-end smart electric vehicles, driving innovation in autonomous driving, digital technology, electric powertrains, and battery technology [2] - The company has distinguished itself through 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such as its industry-leading battery swapping technology, Battery as a Service (BaaS), and unique autonomous driving technology and subscription services (ADaaS) [2] Product Launch Timeline - NIO launched its flagship seven-seat smart electric SUV, ES8, in December 2017, with deliveries starting in June 2018 [2] - The six-seat version of ES8 began deliveries in March 2019 [2] - In December 2018, NIO introduced the high-performance smart electric SUV, ES6, with deliveries commencing in June 2019 [2] - The high-end smart electric coupe SUV, EC6, was launched in December 2019, with deliveries starting in September 2020 [2] - NIO's flagship smart electric sedan, ET7, was launched in January 2021, followed by the mid-size smart electric coupe ET5 in December 2021 [2]
新加坡交通部代部长萧振祥率团参访小马智行 探讨自动驾驶新加坡落地规划
news flash· 2025-06-30 07:47
Core Insights - The visit by Singapore's Deputy Minister of Transport, Mr. Jeffrey Siow, to Pony.ai's Guangzhou R&D center highlights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Singapore and China in the field of autonomous driving technology [1] Group 1: Collaboration and Discussions - The delegation discussed China's experiences in autonomous driving development and Singapore's implementation plans [1] - The focus was on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autonomous driving technology within Singapore's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1]
朱民达沃斯发声:AI将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哪些行业受冲击?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16:4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朱民再次发声,强调人工智能将重新塑造 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格局。他指出,AI不仅会影响现有的职业结构,还将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行业,人 工智能的应用将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改变整个行业的运作模式。 朱民认为,人工智能正在加速从"工具"到"劳动力"的转变,它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在某些领域取代人工工作,降低成本,甚至打破现有的生产力瓶 颈。例如,AI在制造业、金融业、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智能化的生产线、算法交易、AI辅助诊断等,正在逐步改变这些行 业的基本运作。 朱民也明确指出,人工智能的普及可能带来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大规模失业"。在某些行业,AI将取代大量低技能、重复性的工作岗位,导致这些岗位的劳 动力需求急剧下降。例如,客服、仓储物流、数据录入等工作,传统上依赖大量人工操作,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这些岗位有可能被自动化系统取代,从 而导致失业率上升。对于这些失业者而言,如何重新就业,如何适应AI带来的新工作形态,将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和社会面临 ...
正在筹划一个万人的自动驾驶&具身技术社区~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5 09:54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这几天刚和团队小伙伴沟通完后期工作建设,探讨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自动驾驶社区?其中一个答案比 较符合我们的思路,那就是一个能够凝聚行业人群、遇到问题能够快速响应、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地方。 我们目标是未来3年内打造一个万人聚集的智能驾驶&具身智能社区,这里也非常欢迎优秀的同学加入我们 (目前已经有华为天才少年、自驾领域研究前沿的多为大佬加入)。我们和多家业内公司搭建了学术 + 产 品+ 招聘完整的桥梁和链路,同时内部在教研板块也基本形成了闭环(课程 + 硬件+问答)。社区里面既能 看到最新的行业技术动态、技术分享,也有非常多的技术讨论、入门问答,以及必不可少的行业动态及求 职分享。具身智能这么火,要不要考虑转行?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大模型如何预自动驾驶 &具身智能结合?这些都是我们持续关注的 如果您是自动驾驶和AI公司的创始人、高管、产品经理、运营人员或者数据/高精地图相关公司,也非常欢 迎加入,资源的对接与引进也是我们一直在推动的!我们坚信自动驾驶能够改变人类未来出行,想要加入 该行业推动社会进步的 ...
华为车BU招聘(端到端/感知模型/模型优化等)!岗位多多~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4 07:21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华为车bu(引望)社招: 端到端模型算法工程师 1. 承担端到端模型的设计、开发、部署和迭代 感知模型算法工程师 1. 承担视觉感知相关的神经网络设计、开发、部署和迭代 4. 承担视觉感知算法的长期研发和迭代 人脸状态监测算法工程师 1. 负责智能驾驶系统,驾驶员和乘客姿态,行为和视线监测算法研发和部署 2. 针对现网问题和用户新需求,快速设计算法方案,解决问题满足客户需求 3. 结合业界算法前沿,推动算法优化迭代,确保算法业界竞争力领先 模型效率优化 1. 承担智能驾驶系统AI模型车端推理效率优化 2. 针对现网问题,优化迭代效率和方案;加速问题解决 3. 结合业界前沿和实际应用问题,推动新算法预研和落地 4. 分析端到端数据分布,均衡和调优 2. 构建AI模型压缩核心算法,设计和构建硬件亲和的模型稀疏、剪枝、蒸馏、量化等压缩能力 3. 紧跟业界前沿模型压缩方案,结合AI模型不断提升模型时延、内存带宽等指标~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加入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获取联系方式,内部独家招聘信息,简历直达!!! 前面一直在 ...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与战略前瞻
Qi Lu Wan Bao· 2025-06-24 06:56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 产生活方式,加速重塑国际秩序和竞争格局。2025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 局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 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朝着有益、安全、公平的方向迈进。2025 年4月28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举办"制度创新与人工智能发展"专题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展开研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具备较好的基础优势 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需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创 新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 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 (一)我国已基本建成覆盖全链条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 我国已基本建成涵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引领经济社 会变革的新质生产力。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 ...
大厂携手进军Robotaxi赛道,智能汽车ETF易方达(516590)、汽车零部件ETF(159565)标的指数走强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4 02:51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天风证券研报称,2025年或是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元年,预计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有望从2027年开始 迅速增长,于2030年达到接近5000亿元的规模,达到2027年的22倍,在智慧出行中的渗透率达到32%。 智能驾驶商业化节奏提速,相关产业投资价值受关注。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以汽车、电力设备、 电子为前三大权重行业,合计占比近八成;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以汽车行业为第一大权重行业,占 比超六成。智能汽车ETF易方达(516590)、汽车零部件ETF(159565)等跟踪以上指数的产品,可帮 助投资者便捷布局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机遇。 网约车、汽车零部件板块今日早盘领涨市场,截至9:55,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1.5%,中证汽 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上涨2.1%。 昨日,由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通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的"造父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