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重力座椅

Search documents
享界全新车标发布,把“宠粉”二字刻进骨子里
Qi Lu Wan Bao· 2025-07-10 06:5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戚淑军 7月8日,在2025享界用户星享之夜上,享界品牌标识图形正式发布。享界体验官沈腾在舞台互动时的一 句"为什么先有车后有车标"引发了全场观众的好奇心,也精准戳中不少网友和用户的真实心声。面对这 一"难题",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坦言:用户的呼声,一直记在心上,享界车标早有准 备。 这段看似随性的对话,却成了享界新车标上线后的"热度催化剂"。自新车标发布信息释出,各大社交平 台享界的讨论热度迅速上升,这也不乏享界车主的呼声:"太需要了"、"求同款!",字里行间满是对新 车标的期待。面对老朋友的热情,享界火速做出回应:为老车主送出享界品牌标识纪念品!用行动证明 宠粉无需预热,焕新不必等待。 回应来得又快又暖,老车主获赠专属"星"意 享界一发"标",全网都热闹,究其原因,其实也不复杂:新标确实好看。享界STELATO凝聚了人们对 星河的万千想象,近3000圈细腻线条绽放出浑然天成的璀璨光芒。星标的每一笔线条,背后都深度融合 了华为30余年ICT技术积淀与北汽60余年的高端制造经验,所以不只是看上去高级,更是看得见的品牌 力量。 而享界这份送"标"的承诺,更是带着毫不掩饰的真 ...
小米YU7爆发带来的正向反馈
数说新能源· 2025-06-30 07:18
3,各品牌的潜客池出现1030%的流失,但是基本不做战败处理,因为小米交付周期过长,都在等待89月进 行转定激励,4家车企有换定补偿(极氪、智界、阿维塔、蔚来),不过都是之前就有了。 小米YU7的大卖出圈,加大了消费者对纯电车型的认可,带来了比较确定新增,同时YU7当前下单交付 周期都在1年以上,这对完全不同于YU7定位的理想i系列,是好事。 转孙少军: 昨天中午就弄完快报了,绝大部分时间在整理横向品牌反馈。今天早上各品牌自己做完汇总,结论应该是比 较统一的: 1,进店量增加,小米激活了很多之前已经不考虑买车或放弃购车的用户,给各品牌带来了一波纯新增进店, 越接近小米门店越受益。 2,进店客户很年轻,女性决策比例非常高。并且小米YU7很明显提高整体纯电的认知,小鹏G7、理想i6关注 度都提升了。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 CATL : 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 4,小米YU7明显刺激了竞品高意向客户的观望情绪,客户认为品牌一定会追加销售政策,所以选择等待。已 经给政策的,反馈效果都好于预期。 5,双零重力座椅这个在横向竞品提及率有点高,尤其是对女性客户的认知之强,让一线渠道是比较意外的。 总结来说,纯新增多了,纯电 ...
从坐到躺 零重力座椅带来舱内革命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6-27 01:55
6月9日,2025年重庆国际车展现场,深蓝汽车总经理邓承浩演示了深蓝S09第二排配备的双零重力独立座椅;无独有偶,5月31日,在2025年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问界举办M9大五座零重力座椅版车型交付仪式。零重力座椅成为产品的突出卖点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上述两款车型外,今年上半年,理想MEGA Home、问界M8、阿维塔06、全新魏牌高山等多款车型都在发布时重点提及零 重力座椅这一配置。零重力座椅是座舱内座椅相关创新的一部分,座椅的布局样式、旋转滑动等功能,更让座舱内曾经"呆板"的空间变起魔术。 例如,理想MEGA Home不仅配备零重力座椅,还支持第二排座椅多角度旋转;领克900实现第二排座椅90°侧倾、180°前后对坐;更早一些发布的 极氪MIX则支持主副驾270°无级旋转。 怎么才算"零重力" "想要明确什么是'零重力'座椅,我们应该回溯这类产品出现时的行业背景。"佛吉亚汽车座椅事业部亚太区研发总监兰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 示,提升驾乘体验、追求极致舒适性,可看作是产品出现的两个主要驱动因素。因此,当我们在试图厘清定义时,这些能帮助驾乘人员处于高舒 适性,能提供(相比较传统座椅而言 ...
预计到2030年京津冀三地汽车产量将达430万辆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7 10:35
天津市东丽区副区长李全利表示,天津东丽区将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产业集聚、提升服务水 平,全力推动京津冀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为区域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重点聚焦车载芯 片、燃料电池、智能驾驶汽车等关键领域,将京津冀打造成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让中国智造的 汽车驶向全球。 中新网天津6月6日电(江莹)5日,2025京津冀汽车供应链创新协同对接会在天津召开。天津市工业和信 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伟表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京津 冀三地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富集,拥有从整车到核心零部件的完整研发、设计、生产、验证体系。 同时,京津冀区域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三地汽车产量将达到430万辆。伴随电动化、智能 化、高端化转型加速,未来五年,汽车零部件市场增量有望达到约4500亿元。 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5余家 整车企业和400余家零部件企业参加。会上,对中汽零部件联合创新实验室进行揭牌,联合创新实验室 将充分发挥中汽零部件和各企业各自资源优势,加强协同创新支撑。同时,现场还举行了智能网联新能 ...
理想零重力座椅、准零重力座椅有什么区别,比普通座椅强在哪?
理想TOP2· 2025-04-22 12:23
作者为硬哥 原文链接: https://weibo.com/1775948951/PoqLznc9k 这两年零重力座椅很火,新车争先恐后的上,是营销包装的概念吗?零重力这个词确实是营销概 念,但零重力座椅确实也躺着舒服,比完全躺平要舒服,非常有价值,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1、躺平不好吗?为啥要一个半躺的零重力? 人体是S型曲线,当完全躺平到一张硬板床上时,主要受力点集中在三处:头肩部、臀部和小腿 部,其中臀部的压力最大,由于受力不均匀,所以睡硬板床不舒服,我们需要较软的床垫通过弹簧和 海绵下陷包裹,把压力均摊到全身各处。 汽车座椅不是床垫,主要是为坐姿而设计,坐垫和靠背为了支撑性要比床垫硬不少,其实很多座 椅的靠背能几乎完全放平,但躺平后的感觉跟硬卧差不多,没那么舒服。车里又不能哪里都搞得软塌 塌的,这个时候零重力躺姿就派上用场了。 2、什么是零重力?标准是啥样的? 零重力是NASA发现人体在失重环境下自然的肌肉放松舒展姿态,并非躺平,而是上半身和大腿 保持128±7度这样的夹角(臀部夹角),大腿和小腿保持133±8度这样的夹角(膝部夹角)。 虽然NASA早已放弃了这个标准,但后来有车企发现,当座椅形成 ...
安道拓:汽车座椅黑科技引领者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19 15:46
撰 文 / 刘宝华 设 计 / 赵昊然 零重力、一键成床、180度旋转,汽车座椅作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件之一,正迎来技术革新与功能 迭代的浪潮。 比如按摩,全球首款配备机械按摩座椅的车型将在4月上海车展上市。 与当前主流的气袋按摩相比,机械按摩以机械组件为按摩点,触感更精细、力度更大,还增加了旋 转等动作,按摩模式更多样,更耐用,舒适体验显著提升,接近家用按摩椅。 技术趋势在行业内不是秘密,多家主机厂和供应商早早瞄准了机械按摩,都想抢占"全球首款"的先 机,然而面临碰撞安全、椅面材料耐磨性两大挑战。 率先解决问题、量产上车的是安道拓,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座椅供应商。 机械按摩远远不是终点,安道拓在研中的座椅按摩功能还包括手指抓捏感、肩颈部按摩、从腿托到 足底的全身按摩,要把一项功能做到极致。 2月18日,安道拓位于重庆的中国技术中心扩建项目正式完成,安道拓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erome Dorlack、安道拓亚太区和中国区管理团队、员工代表齐聚一堂,在技术中心举办了简单热 烈的庆祝典礼。 此次扩建将技术中心面积扩大了一倍,新增了业内领先的滑车实验室、六轴实验室等,将进一步提 升安道拓在中国的工程设计、测试验证 ...
60页深度 | 乘用车座椅行业专题:打造多样交互场景,受益于产品升级和进口替代的优质赛道【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2-25 12:43
核心观点 座椅提供差异化配置,行业空间加速升级 国内汽车行业总量红利期已过,当前进入低增速常态化阶段,燃油车/新能源车产能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过剩,竞争加剧,差异化配置成为车企核心获客逻辑。座椅单车价值4000 元+,是典型具备消费属性的交互件,为车企提供差异化配置空间,近几年自主崛起叠加新势力内卷,座椅行业围绕"安全性、舒适性、轻量化和智能化"四大方向升级,国内市 场有望从当下1119亿元到2028年超1800亿元。 座椅围绕两条路径实现升级 当前座椅向舒适性、智能化升级,主要存在配置下沉及高端车型创新两条路径,一方面30万元以下车型加速高端产品配置下沉,选配向标配升级,核心是以加热、通风、按 摩、座椅记忆等为代表的座椅舒适性配置装配率持续提升,同时开始从前排向中、后排座椅延伸。另一方面随自主品牌冲击高端车型重视差异化配置上车,零重力座椅、二排 旋转座椅等创新产品逐步落地,座椅带动生活空间变革,两条逻辑同时推进,带动座椅单车价值从4000元-8000元-上万元提升,行业空间加速成长。 行业具备高壁垒,市场份额高度集中 座椅行业是高壁垒行业,供应商需要主机厂认同、总成制造、设计与控本能力。行业集中度较高,且龙头延 ...
座椅的较量:什么在决定车企软实力?
晚点LatePost· 2024-05-08 15:41
零重力座椅是如何从一个生僻概念变成车企最热衷的标签? 文丨司雯雯 编辑丨宋玮 汽车公司总是假设人们分辨得出座椅上 12 点按摩和 14 点按摩的不同,且能精妙利用超过 20 向电 动调节,把自己摆放至 "零重力" 位置,体会 Nappa 头层牛皮和半苯胺真皮的差异——即便乘客可 能只在车上待一个小时。 从 1915 年左右第一张可前后调节的驾驶员座椅算起,座椅在汽车上存在百年,但从未像今天这样, 受到如此重视。 车企相信用户愿意为一张更舒适的座椅付出:一辆 30 万元左右的汽车,想要享受通风、加热和按摩 等功能,需要另外再付 1.5 万元,另一些车企选择标配,隐含意义是,人人都需要。 座椅迅速成为座舱内最昂贵的零部件,也是车企竞争的焦点——从大众车型到高端车型,CEO 们在 发布会为座椅单独留出时间,即使没有新功能,也可以堆配置——按摩点数、加热档位、通风程度 不断刷新,"零重力座椅" 从 50 万元的车型下放到 15 万元,一些车企开始拼小众场景,比如主驾、 副驾向后旋转,与二排面面相望。 2021 年,蔚来、理想分别净亏损 40.2 亿、3.2 亿元,但都决定花 1 亿元自研座椅。花在占汽车 Bom 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