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 Xiu

Search documents
原来这才是小米16改名17的真正原因......
Hu Xiu· 2025-09-18 02:43
Group 1 - The core point of the article is that Xiaomi has renamed its flagship model from Xiaomi 16 to Xiaomi 17, aligning its naming convention with Apple's iPhone series by introducing models like PRO, Pro Max, and Ultra [1] - Lei Jun, the CEO of Xiaomi, has expressed confidence in directly competing with the iPhone 17 series, indicating a bold strategy to position Xiaomi as a strong competitor in the smartphone market [1] - There is a division among netizens regarding Xiaomi's approach, with some praising the company's confidence while others mockingly refer to it as continuing to be "Apple's little follower" [1]
AI时代的“三三制”,湘江新区是如何玩明白的?
Hu Xiu· 2025-09-18 02:23
岳麓大会观察:政府+产业+学界,湘江新区这套AI"组合拳",太能打了!那么到底是哪些力量在参 与?到底该如何发力? ...
花旗“最赚钱交易员”:我赚的每一分,都沾着穷人的血
Hu Xiu· 2025-09-18 02:17
从某些方面来说,加里·史蒂芬森天生就是个交易员。 童年时,他穿着破旧的鞋子和哥哥的校服,在伦敦东区的街道阴影里踢着破烂的泡沫足球。他总会在黄昏眺望远方金丝雀码头的摩天大楼——它们象征着一 种他渴望却不可及的全新生活。 加里12岁在学校兜售糖果,16岁游走于灰色地带做交易,但那些小打小闹从来都不是他真正的志向。 他知道,总有一天加里·史蒂文森会出人头地。 他成功了,而且速度惊人。2008年入职花旗银行,成为伦敦最年轻的交易员;仅用3年,便跻身全球交易规模最大的操盘手之列,日掌数千亿美元。 然而,正值人生巅峰,春风得意之际,他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瞠目的决定:退出金融行业。 日交易数千亿美元的狂热背后,他却总是夜不能寐。 历经热血、疯狂与破灭,他决定找回真正的自己,并把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交易游戏》。 加里·史蒂芬森想要告诉我们,他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稳赚不赔、一赢再赢的致富秘诀;更想为每一个普通人发出掷地有声的诘问:我们拼尽全力,还能挣 得想要的未来吗? 致所有处于饥寒交迫中但又梦想成为百万富翁的少年,本书既是为了他自己而写,也是为了你们而写。 ——加里·史蒂文森 一身西装都没有的穷小子,从伦敦政经到 ...
对话著名数学家丘成桐:AI看见万千数据,人类看见唯一例外
Hu Xiu· 2025-09-18 02:04
近日,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人类的思考比AI重要得多。丘成桐特别强调,过度依赖 AI可能会削弱人的思考能力。"现在最怕是大家太过依靠人工智能,动不动就利用AI代替自己想问题做 习题,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会有损害。" ...
我们正在被“AI屎”喂饱?
Hu Xiu· 2025-09-18 01:57
最近这几年,AIGC大模型浪潮的爆发,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内容创作领域,尤其是自媒体 领域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作为一个通信科普自媒体博主,我一直在观察AIGC的动向,以及可能对我带来的影响。本着"打不过就 加入"的原则,我也一直在积极拥抱AIGC,尝试在工作中引入这方面的能力。 时间久了,我就形成了一些感受和看法。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一、AIGC,到底给互联网带来了什么? 如今,AIGC的崛起大幅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和难度。它导致自媒体领域涌入了更多创作者,内容创 作量也激增。 自媒体创作是流量经济。通过内容吸引流量,累积粉丝,然后变现(例如接广告)。 行业有很多自媒体网红也创造了不少暴富神话。在AIGC之前,自媒体领域已经是红海。AIGC之后, 红海变得更红,流量竞争变得更加惨烈。 但我个人感觉,AIGC并没有给互联网内容质量带来提升,反而增加了大量的同质化、碎片化内容和垃 圾内容。 互联网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少内容",而是"垃圾内容太多,导致真正需要的内容更难被找到"。用户 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对内容的筛选、过滤和判别上。AIGC内容的大量涌入加剧了这个问题。 用户对低质内容是有一 ...
又一家AI公司,惹怒好莱坞
Hu Xiu· 2025-09-18 01:45
Core Viewpoint - The lawsuit filed by Disney, Universal Pictures, and Warner Bros. against MiniMax highlights the growing tensions between Hollywood and AI companies over copyright infringement, particularly regarding the use of ic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AI-generated content [1][4][13]. Group 1: Lawsuit Details - The lawsuit accuses MiniMax's "Hailuo AI" of large-sca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with a 119-page complaint supported by 58 pieces of evidence [1]. - The core allegations focus on three stages of infringement: the training phase, where copyrighted content was illegally scraped; the generation phase, where highly similar content was produced; and the promotion phase, which encouraged infringement [6][7][9]. - MiniMax is accused of using unauthorized copyrighted works for training its AI model, resulting in outputs that closely resemble original characters and scenes [10][11]. Group 2: Industry Context - This lawsuit is part of a broader trend where Hollywood is increasingly taking legal action against AI companies, as seen in previous cases against Midjourney [4][13]. - The legal landscape is evolving, with potential for settlements that could set precedents for future AI copyright disputes [4][12]. - The ongoing disputes reflect a shift in the industry from unregulated data scraping to more structured partnerships, as seen with OpenAI's agreements with news organizations [26][27]. Group 3: Implications for AI Companies - The current legal challenges indicate that AI companies may need to adopt more robust copyright compliance measures to avoid litigation [23][28]. - The industry is moving towards a model where AI companies will increasingly engage in paid data collaborations with copyright holders to mitigate infringement risks [26][27]. - The outcome of these lawsuits could accelerate the maturation of the AI copyright licensing market, leading to a more defined framework for AI-generated content [29].
猫咪竟会因委屈而流眼泪?
Hu Xiu· 2025-09-18 01:1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简史,作者:飞鱼符,绘制:罐,监制:饿发,题图来自:AI生成 8/ My 00 l 哎呀我们只是 搬个家,你怎么买了? 9 . 可怜宝宝,他当时肯定是 G 觉得我不要他了然后伤心 坏了! 呢,更有可能只是对 ILI - 1-4 FL 7 c 你行学相的积火以致 7 …… 喂,干嘛这么铁石 G 心肠啦! 因为猫咪流泪与 0 情感无关。 从生理结构上讲,猫跟人类的泪腺系统的确很 类似,有泪腺、泪囊、鼻泪管等核心部件,其 中泪腺主要负责分泌泪液+润滑眼球的成分。 泪腺 泪腺 - 泪道 泪道 泪蔓 > 泪小管 皇泪管 泪蔓 泪小管 鼻泪管 别低头,别 猫通过眨眼. 眨眼,眼泪 这些泪液就均 会掉。 匀铺展在眼球 表面,形成泪 膜, 最终经由 鼻泪管流入鼻 腔。 但是这一系列过程是持续且自动的,与人类的情 感性流泪并不同。 你怎么也哭了!你也不想让这个 角色下线是吗?! 你想多了 我就是眼睛 不大舒服。 -些人类心理学家将流泪分为反射性流泪(如眼 睛被强光照射、进入异物等)和情感性流泪(如 十七山 | 米日ս dl In 一次出 v V V D T F 芯17、 己情绪而流眼泪的物种。 情感性流泪 ...
奥迪的一次“关键反击”
Hu Xiu· 2025-09-18 01:13
它最终的上市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 国内汽车市场每月都有近百款新车型发布,但其中极少能称得上是"重要"之作。最近上市的奥迪E5 Sportsback绝对是"相当重要"的一款。 这款车在正式上市前,就已经获得了业内关注。某头部新势力车企的产品相关人士曾向虎嗅汽车坦言,奥迪E5 Sportsback给他们带来的"威胁感",已经超越 了许多自主子品牌的产品,如何应对合资车企的"左勾拳",已成为他们内部的重点关注事项。 作者丨李赓 头图丨上汽奥迪 为了E5 Sportsback,奥迪AG(德国)与上汽专门组建了全球团队,为这款产品注入了奥迪的技术积累与产品实力。以此次被E5 Sportsback所搭载的、燃油 时代最能代表奥迪的四驱技术quattro为例,就源自奥迪在底盘开发和驾驶动态控制的数十年经验(包括众多顶级赛事中的实践经验)。上汽奥迪在发布会 上,展现了quattro给E5 Sportsback带来的出众操控,后者能够非常地实现各种漂移过弯动作。 尽管正式售价与预售价格没有更大幅度的优惠,但奥迪E5 Sportsback依旧在上市后30分钟内,拿到了超过1万辆的大定订单。在首批订单中,配备quattro四 驱系 ...
今年黄金周,没人坐大巴出境游了?
Hu Xiu· 2025-09-18 01:00
前两天,我在旅界搭建的六个行业社群里抛出了同一个问题:"今年国庆,做出境的朋友们收客情况都怎么样呀?" 消息刚发出去,那些做出境大巴团的同行们一条条语音、文字、截图接连砸了进来,每个声音都透着一种相似的情绪——凉,断崖式的凉。 故事一来自湖南的老江,他做日本、东南亚亲子团已经十多年,是那种每年节假日都会爆单的老兵。 去年国庆,他说根本不愁满团,尤其是像新马和清迈这类目的地,家长们出手毫不含糊,基本"19+1"(19个客人+1个导游/领队)座位总是提前锁满。 今年他也没敢懈怠,照例提前切了日本、清迈、沙巴几条热门线路机位、大巴,线上线下资源全配齐,但客人却怎么都凑不齐。 字里行间,都能看出老江的卑微求生:"国庆?没人问,真的没人问。家长们现在都计划寒假了,十一他们几乎没兴趣,现在10月2号团也只收了2个客 人。" 他苦笑了一句,"只能天天群发广告,骚扰同行了。" 第二个故事就更扎心了。 一家主打新加坡、马来西亚纯玩的云南某知名旅行社负责人小薇给我发来一句话:"我们这整个国庆只有18人参团,还全是小红书等私域拉来的。" 这个数字,在过去简直不敢想象。 她给我截图了自家操作系统的排期计划表,10月5日以后全是空白。 ...
美国孤立主义背后的种族因素
Hu Xiu· 2025-09-18 00:47
随着特朗普再一次当选为美国总统,美国的"孤立主义"问题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现在有一些美国保 守主义者骄傲地认为,"孤立主义"正是新大陆优越性的体现。也许事实并非如此。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美国的孤立主义有好几个来源。首先是在美国建国之初,华盛顿、亚当斯等人都意 识到美国的地理隔绝性和新生国家的脆弱性都要求美国的外交政策保持审慎。美国总统华盛顿在1796年 的告别演说中直接说道:"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命运与欧洲任何一部分纠缠在一起,进而将我们的和平与 繁荣陷入欧洲野心、竞争、利益、情绪或变幻莫测的网络中呢?" 美国的孤立主义不仅是政策的产物,更反映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政治判断。建国时期的美国人普遍认为, 欧洲的政治文化腐败且专制,而新大陆代表了一种民主和共和主义的试验。但建国领袖们都认为,民主 政治似乎不太擅长处理外交关系。约翰·亚当斯在1809年说道:"我们的政体,尽管无法估计,但我们比 别国更容易遭受外国险恶阴谋和致命影响的渗透。"托马斯·杰斐逊认为共和与自由是如此的脆弱,大众 又太易于激动、变化无常,以至于最好不要让国内的民众接触太多的国际政治诱惑。 而且,不管这些国父怎么想,从那个时代到20世纪中叶的美国人几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