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

Search documents
深度了解自己|为什么别人一句话就能把我整破防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7-12 00:04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external evaluations can deeply affect individuals, revealing unacknowledged parts of themselves [1][2] -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elf-reflec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beliefs that trigger emotional responses to criticism [3][4] Group 1: Emotional Reactions to Criticism - External evaluations can trigger intense emotional responses due to unresolved self-perceptions [1] - Criticism often touches on fears or desires that individuals have not fully accepted within themselves [1][2] Group 2: Self-Reflection Techniques - Individuals are encouraged to question what hidden pain points are being triggered by external evaluations [2] - The article suggests a three-step approach to manage anger: detachment, analysis of underlying beliefs, and transformation of anger into constructive energy [3][4] Group 3: Building Resilience - Establishing a "anti-fragile" information filtering mechanism is crucial for modern individuals to categorize feedback sources [5] - Creating a self-awareness toolkit, including recommended readings, can help individuals recharge and strengthen their inner stability [6]
“巴菲特投资接班人”托德·库姆斯经验之谈:投资中的三个简化原则
聪明投资者· 2025-07-08 06:50
"如今,我身兼两职,既是GEICO首席执行官,又掌管着伯克希尔庞大的资金池。 担任首席执行官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企业领导者所面临的关键挑战,那便是如何在短期需求与 长期目标之间找到平衡点。 身为首席执行官,我深知电子表格中那些被过度简化的数据所潜在的危险;但当我以投资者的身份出现 时,我始终将焦点放在风险与回报之上。 " "完美的信息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能拥有的,只是可信区间。而这也正是安全边际在投资中至关重要的 原因所在。" 以上来 自《证券分析》 最新版 第四章 的 导读,写这段文字的人,是托德 ·库姆斯(Todd Combs) ——GEICO的现任首席执行官, 摩根大通董事, 也是巴菲特亲手挑选的唯二的投资副手之一 。 他是2010年加入伯克希尔,比另一 位投资 经理 特德·特斯勒(Ted Weschler)早一年。 (点击阅读: 《2.5万字|巴菲特投资接班人托德·库姆斯首度揭秘,如何获得这份梦想工作:有四个 获取人生长期复利的要素,好奇心和毅力永远不嫌多》 ) 库姆斯与巴菲特经常在周六下午在巴菲特家客厅进行交流,有一次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估值 的手段:你看一家企业时,你有多大的把握能预测 ...
为什么每个人需要再学一次塔勒布
点拾投资· 2025-06-23 05:30
导读: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人类第八大奇迹。巴菲特用整个人生,为所有人身体力行展现了复利的魔力。从其21岁担 任股票经纪人为启点,巴菲特用了68年把5000美元变成了1559亿美元。 价值投资的各类书籍中,也有一个个经典的复利故事。彼得·林奇最喜欢的是印第安人的故事:1626年把曼哈顿岛以24 美元卖给荷兰人的印第安人,如果拿这笔钱进行投资,只要实现年化8%的复利回报,就能在362年后变成30万亿美 元。这笔钱不仅能买下整个曼哈顿岛,连买下整个纽约州都绰绰有余。如果印第安人会投资,他们的这笔买卖并不差。 为不确定性买"保险" 霍华德·马克思强调投资中的第二层思维,复利投资也有两层思维。 复利有一个强假设条件:世界发展的连续性。无论是个人的投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还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都是基于在过去发展的连续性,甚至超额收益(无论是国家以超越世界平均的速度发展,个人以超越名义GDP的财富增 长,职业生涯比同行更快的发展),都是来自我们在过去世界发展中,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 然而,真实的世界是,任何线性化的发展,都会被不确定性中断。恐龙的灭绝,是被突然的外部因素冲击造成的。过去 几千年来,一个个伟大的帝国 ...
“别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的投资智慧,现在还行得通吗?
雪球· 2025-06-22 12:36
全球知名投资研究机构晨星Morningstar,与您一同探索投资星球。我们的使命是"赋能投资者成功"! 以下文章来源于晨星投资说 ,作者陪你聊配置的 晨星投资说 . 01 分散化 , 到底是怎么回事 ? 今年以来 , 全球股市被特朗普政府的 " 关税风暴 " 搅得跌宕起伏 —— 政策出台时 , 各国股票齐刷刷下 跌 ; 最近 , 全球市场又在关税政策预期出现反复后再次连续剧烈震荡 。 在这样一个政策多变 、 市场情绪高度敏感的环境下 , 我们不禁重新思考 : 以前常说的 "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 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当下还管用吗 ? 现在配置海外市场 还能分散风险吗 ? 面对这种环境 , 我们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 ? 分散化投资 , 一直被称作投资领域中唯一的 " 免费午餐 " 。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哈里 ・ 马科维茨 ( Harry Markowitz ) 在1952年提出 : 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 , 并 不等于单个资产风险的简单相加 , 而是取决于各持仓资产之间的相互作用 。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这种 " 相互作用 " 又被 ...
查理·芒格的50句忠告,让无数创业者感到无比羞愧
Hu Xiu· 2025-06-04 13:35
在信息爆炸却智慧稀缺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那些穿透表象、直抵本质的"认知模型"。查理 ·芒格,用近一个世纪的实践与思考,锻造了一套独特的思维体系。 他像一位思想的炼金术士,将物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硬科学原理熔铸成理解商业、投资与 人生的普世智慧。 此刻,请放下浮躁,让这些穿越时空的硬核洞见,点亮你认知升级的"第一性原理"。 一、关于商业 1. 我们买下壁垒。 2. 在商界,有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则,它分两步:(1)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2)非常严格 地按照这个道理去行事。 3. 听着,经商很容易。在军队时玩扑克和年轻时当律师的经历磨练了我的商业技能。你必须学会的是: 如果劣势大、优势小,胜算不大的时候你就跑;唯有在劣势大、优势也大的时候,你才有事情要忙。因 为占尽优势之事并不常有。 4. 能找到好打猎的地方是本事。无论是谁,到了好打猎的地方,都能打到更多东西。 5. 我曾遇到一个卖鱼钩的家伙。我问他:"天哪,你这些鱼钩居然是绿色和紫色的。鱼真的会上钩 吗?"他说:"先生,我可不是把鱼饵卖给鱼的呀。" 6. 别只是因为一样事实或一种观念容易得到,就觉得它更为重要。 这份50句箴言的凝练, ...
查理·芒格的50句忠告,让无数创业者感到无比羞愧
混沌学园· 2025-06-04 08:27
在信息爆炸却智慧稀缺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那些穿透表象、直抵本质的 "认知模型"。查理 ·芒格,用近一个世纪的实践与思考,锻造了一套独特的 思维体系。 他像一位思想的炼金术士,将物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硬科学原理熔铸成理解商业、投资与 人生的普世智慧。 这份 5 0句箴言的凝练,绝非速成的成功学鸡汤,而是芒格"思维工具箱"的核心部件。 它们锋利、质朴,甚至有些 "反直觉",却精准地指向了人性弱点、系统规律与认知盲区。 阅读它们,如同与一位极度诚实的智者对弈,他不断提醒我们:真正的竞争力,在于构建 "避免愚蠢"的 免疫系统,在于用"常识"(那往往是稀缺的非常识)去 解读 复杂世界的底层逻辑。 此刻,请放下浮躁,让这些穿越时空的硬核洞见,点亮你认知升级的 "第一性原理"。 关于商业 0 0 1 . 我们买下壁垒。 002. 在商界,有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则,它分两步: 1.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2.非常严格地按照这 个道理去行事。 能找到好打猎的地方是本事。无论是谁,到了好打猎的地方,都能打到更多东西。 005. 我曾遇到一个卖鱼钩的家伙。我问他: "天哪,你这些鱼钩居然是绿色和紫色的。鱼真的 ...
眼科暗战:爱尔的“反脆弱”
Sou Hu Cai Jing· 2025-05-30 01:32
近期以来,"A+H"热度正在持续攀升。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不同行业的A股龙头公司正奔赴港股上市,这引发了市场对于作为眼科龙头企业爱尔眼科是否会赴港上市的关注。 就在5月20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对该问题予以了正面回应。 "赴港上市议题公司早已讨论过,此前也确实有大投行找到公司商议相关事项,但爱尔现阶段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陈邦指出,上市的目的主要是筹集资 金,爱尔目前筹资能力强,现金流也不错,银行贷款充裕且低息,海外投资也很顺畅,所以暂时没有需要。 爱尔眼科确实有"不融资"的底气。 去年以来,受制于外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基本医疗受医保影响,非基本医疗受经济影响的多重因素叠加,不少眼科医疗机构出现业绩下滑的困境,甚至出 现亏损。 虽然爱尔眼科的业绩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增速略有放缓,但仍以209.83亿元营收、35.56亿元净利润的业绩,真正诠释了由品牌影响及优质服务带来的强韧 性。 走过艰难的2024年,爱尔眼科的业绩正迎来回暖。 2025年一季度,爱尔眼科的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26亿元、1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5.97%、19.9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 高达 ...
巴菲特2025股东大会启示录——价值投资的终极进化与“反脆弱”智慧
Sou Hu Cai Jing· 2025-05-24 15:47
——价值投资的终极进化与"反脆弱"智慧 在2025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持有的3340亿美元现金成为焦点。 这一数字占伯克希尔总资产的2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创下自1990年以来的新高。这一策略并非保守,而是对市场泡沫化的精准回应。 美股估值的历史警示:2024年标普500市盈率突破30倍,纳斯达克市销率达4.5倍,堪比1999年互联网泡沫峰值。巴菲特指标(美股总市值/GDP)飙升至 209%,远超1929年大萧条前水平。 现金的"安全垫"功能:伯克希尔一季度美股回调中实现23%超额收益,现金储备不仅抵御风险,更在市场恐慌时提供"抄底弹药"。 美债的战术价值:4.9%收益率的美债成为短期避险工具,但巴菲特强调"现金并非长期资产",其核心仍在于等待"大象级机会"。 - - - - - - - 巴菲特对日本五大商社(三菱商事、三井物产等)的投资,是其全球化布局的里程碑。 战略逻辑:商社掌控全球20%天然气贸易,拥有1100多家子公司,形成"贸易+资源+金融"的立体护城河。2024年三菱商事净利润增长28%,股息率稳定在 4.2%。 地缘红利的双重押注:老龄化社会的基建需求与能源转型中的传统资源韧性,使商社 ...
上海中广云智投: 看到别人赚钱就焦虑?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节奏
Sou Hu Cai Jing· 2025-05-24 13:32
投资策略需构建反脆弱框架。核心-卫星配置模型具有实践价值,将60%-70%资金配置于指数基金、国债等大类资产,形成收益压舱石;剩余 30%-40%资金可参与行业主题ETF或优质个股,获取超额收益机会。这种配置既保证组合在极端行情下的抗风险能力,又保留了捕捉结构性机会 的弹性。定期再平衡机制同样重要,建议每半年调整一次资产配比,强制实现高抛低吸。 执行层面需建立决策隔离带。制定投资计划时,应预设不同市场环境的应对方案。当沪深300指数市盈率超过15倍时,逐步降低权益仓位;当十年 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时,增加固收类资产配置。这些量化指标构成决策防火墙,避免情绪化操作。同时保持学习迭代,通过阅读权威机构研 报、跟踪宏观经济数据,持续提升对市场规律的认知深度。 投资本质是认知变现的过程,建立适合自己的节奏,需要摆脱比较思维,回归资金属性与收益目标的匹配性。当不再被他人收益数字扰动,专注 于构建符合自身特征的投资体系时,财富增值自然水到渠成。这种定力来源于对投资规律的深刻理解,更来源于对自我需求的清醒认知。 投资市场波动中,常有人因他人收益产生焦虑情绪。这种焦虑往往源于信息不对称下的认知偏差——看到部分投资标的短期 ...
美债危机,迫在眉睫!
2025-05-19 15:20
特朗普减税法案类似于 1980 年代里根新政供给侧改革,减税政策虽然有刺激 效果,但其力度弱于直接财政支出。若今年(2025 年)的特朗普减税法案没 有配合大量财政资金托底经济,不仅会造成经济探底,还可能引发重大级别的 全球金融危机。此外,借鉴 2019 年的经验,当时美国法定债务上限生效后, 中美贸易摩擦骤然升温;而当债务上限暂缓后,中美贸易关系明显缓和。因此, 如果今年(2025 年)7 月份之前美国未能解决财政困局或突破债务上限,全球 关税战或贸易摩擦再次升级的可能性较大。 缓解当前美国财政困局有哪些路径?这些路径对美债危机有何影响? 美债危机,迫在眉睫!20250519 摘要 • 美国财政部未新增美债,2 万亿美元财政缺口依赖 TGA 账户和非常规措施, 但财长警告资金将在八月耗尽,七月中旬前需解决财政困局,否则可能重 演 2019 年债务上限危机,贸易摩擦或升级。 • 特朗普减税法案类似于里根新政,刺激效果弱于直接财政支出。若 2025 年减税法案缺乏财政支持,可能导致经济探底,甚至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需警惕其潜在风险。 • 缓解美国财政困局的三条路径(超发美债、关税加码、债务违约)均会加 剧美债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