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独立性
icon
Search documents
张明: 美元指数大概率步入较长下行期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10:36
如果未来几年美元指数整体处于波动下行的态势,那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可能处于稳中有升之势。这一情景有利于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与人民币国际 化,也有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 文|张明 1971年至今,美元指数大致走出了三个先下降、后上升的长周期(图1)。 数据来源:CEIC 2022年9月底至2025年6月底,美元指数已经由114.1下降至96.9,降幅为15.1%。考虑到上一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已经结束,且美联储从2024年9月起已经步 入降息周期,笔者认为,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从2022年9月底起至今,美元指数大概率已经步入新的一轮长周期,且美元指数的下行期可能持续较长时 间,后续跌幅也会相当显著。 三个美元指数长周期分析 回顾1971年至今的三个完整的美元指数长周期,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第一个周期的下降期为1971年初至1978年10月底,美元指数由120.5下降至82.1,降幅为31.9%;上升期为1978年10月底至1985年2月底,美元指数由82.1上 升至164.7,升幅为100.6%。第二个周期的下降期为1985年2月底至1992年9月初,美元指数由164.7下降至78.3,降幅为52.5% ...
谁将影响全球最重要的利率?贝森特“夺权”鲍威尔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09:56
未来数年,通胀上升似乎难以避免,而美国财政部增加短债发行量的决定,很可能成为推升通胀的结构性因素。 国库券作为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债务工具,比长期债券更具"货币性"。 历史数据显示,国库券在未偿债务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升降,往往领先于通胀的长期起落, 这更像是因果关系,而非简单的相关性 。 美国财政部倾向于增加短期债券发行的策略,正在实质性削弱美联储的独立性,货币政策制定权或将事实上转移至财政部门。 本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明确表态,倾向于更多依赖短期债务融资,这一立场与其此前批评前任过度依赖短期国债的表态形成反差,该策略实质上相当于财 政版量化宽松政策。 从短期看,财政部转向更多发行短期国债将刺激风险资产价格进一步脱离长期公允价值,并在结构上推高通胀水平 。 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这将严重限制美联储自由制定反通胀货币政策的能力,形成财政主导格局 。美联储的实际独立性近年来已受到侵蚀,而短期国债发行量 的激增将进一步剥夺央行自由制定货币政策的空间。 短债为何是通胀的"助燃剂" 本轮通胀周期的抬头,其先兆便是2010年代中期开始的国库券发行量回升,当时美国财政赤字首次出现顺周期增长。 此外,近年来回购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也放 ...
君諾外匯:鲍威尔去留悬念搅动美联储主席角逐,特朗普遭遇换帅难题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2:41
鲍威尔的态度成为这场风波的核心悬念。他多次拒绝透露,在明年 5 月四年主席任期届满后,是选择卸任,还是继续留任美联储理事会。从制度层面看,鲍 威尔在技术上完全可以担任理事直至 2028 年 1 月任期结束。这种不确定性迫使政府官员不得不未雨绸缪,为美联储主席继任者制定多套备选方案。而特朗 普的目标十分明确,他迫切希望找到一位能够坚定支持其经济议程的美联储主席,试图将货币政策纳入自己的施政轨道。 特朗普曾在周二自信满满地宣称,自己心中已有 "两三个顶级人选" 可能接替鲍威尔,但却对具体姓名讳莫如深。更具戏剧性的是,据知情人士透露,最近 几周,特朗普的顾问甚至脑洞大开,与他讨论过让贝森特同时担任财政部长和美联储主席的可能性。这一设想如若成真,将彻底打破自 1935 年以来两项职 务分立的传统,在金融界和政界引发强烈震动。不过,白宫官员迅速出面辟谣,坚称相关报道是 "彻头彻尾的假新闻",财政部发言人也引用贝森特本人的 表态,称其对现职颇为满意。 Juno markets发现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将目光聚焦于美联储主席的人选更替时,一场充满火药味的政治与经济博弈在华盛顿悄然上演。特朗普及其顾问团队试 图为美联储寻找新舵手, ...
美联储观察:“观望”下的暗流涌动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10:31
按照既定会历,美联储将于7月29日至30日召开政策会议,而上周鲍威尔在向美国参众两院汇报货币政策时,进一步重 申了其在6月政策会议期间的"观望"态度,加之目前市场也预期美联储在7月会议上将按兵不动,从表面上来看,美联储 的7月会议的最终决议将延续今年以来的"平淡无奇"。 文丨张涛(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但是,7月份会议很可能会带来市场对美联储政策预期的重大变化! 首先,美联储可能会重现32年前的罕见分歧局面。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宣布的,FOMC 每年定期举行八次会议,会议决议由 FOMC的12名成员投票表决。12名票委员包括8名固定人员(7名联储理事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其余4名则由纽 储之外11家储备银行行长按年轮流担任。由于美联储内部有充分的沟通,因此很少能看到FOMC会议决策表决上会有分 歧,尤其是出现多名联储理事投反对票的局面,迄今只有1993年12月会议上,出现过两名联储理事投了反对票,当时联 储主席是格林斯潘。 但是,在7月份的会议,32年前的局面可能会再现。因为,在6月份,有两名联储理事明确表达了7月降息的意愿,这两 名分别是 ...
必须继续借旧换新,否则大家就别玩了,特朗普向美联储主席发“最后通牒”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04:22
当前美国经济形势令总统特朗普深感焦虑,他多次公开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其立即降息以降低政府借贷成本,维持"借新还旧"的财政操作。特 朗普直言,美国经济状况已非"糟糕"或"很糟糕"所能形容,而是"非常非常糟糕",去年竞选期间他预言的经济危机风险正逐步显现。 为缓解财政压力,特朗普将目光投向关税政策,计划对全球发起"关税世界大战"。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进口总额达4.11万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9184亿 美元。若按特朗普提议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政府收入可增加超4000亿美元,将极大缓解1.83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这一策略被视为特朗普政 府"搞钱"的核心手段,10%的关税税率也成为其经济政策的关键指标。 然而,特朗普的关税计划面临多重阻力。美联储坚持独立货币政策,拒绝因政治压力调整利率,被特朗普指责为"故意刁难"。与此同时,国内两党对立加 剧,民主党批评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加剧通胀风险,而共和党内部也存在对关税战可能引发全球贸易反制的担忧。 分析认为,特朗普的关税策略虽能在短期内增加财政收入,但长期来看可能推高国内物价、削弱企业竞争力,甚至引发贸易伙伴报复。当前美国经济已陷 入"高债务、高赤字、低增长 ...
鲍威尔国会表态,美联储观望关税冲击,特朗普心急如焚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03:10
文︱陆弃 近期,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国会的一番表态引发全球关注。面对总统特朗普一再催促迅速降息 的政治压力,鲍威尔坚决表明,美联储不会盲目追随政治呼声,而是选择耐心观望,等待关税政策对经 济的影响逐步显现后,再做政策调整。这种坚定的立场不仅体现出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制定上的独立权 威,也反映了当下美国经济环境中的复杂挑战和风险考量。 特朗普执政期间推行的高关税政策,本质上是以贸易保护主义手段试图重塑美国制造业和缩小贸易逆 差。然而,这种单边主义的贸易壁垒政策并非简单的"保护伞",而是极具副作用的双刃剑。短期看,关 税提升了部分进口商品的价格,推高了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导致物价水平攀升,形成了明显的通胀压 力。长期则可能破坏全球供应链,降低经济效率,甚至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不 确定性。鲍威尔准确指出关税带来的物价上涨可能对经济活动形成压力,显示出其对潜在风险的清醒认 识。 当前美国经济表面依旧保持稳健,通胀率虽然有所上升,但尚未进入恶性螺旋阶段。美联储自去年12月 以来,基准利率一直维持在4.25%至4.50%的较高区间,显示其对通胀控制的决心。鲍威尔在国会强 调"防止一次性物价飙升变成持 ...
君諾外匯:鲍威尔国会作证:降息压力能否动摇美联储立场?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07:39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将赴国会山履职,此刻他正面临来自美联储内外的空前降息压力。根据日程安排, 鲍威尔将于周二上午向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提交货币政策报告,履行半年一次的国会证词职责,周三还 将前往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接受质询。 安联首席经济顾问Mohamed El-Erian周一指出,当前政治因素已开始渗透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的决策机制。此前美联储理事鲍曼在布拉格演讲中明确表示,若通胀数据持续符合预期,她可能支持下月 开启政策宽松;而上周五美联储理事沃勒亦发表类似言论,这与鲍威尔上周强调的"待关税影响明晰后再 采取耐心政策"的立场形成微妙分歧。值得注意的是,沃勒与鲍曼均为特朗普首个任期内任命,且两人均 被视作明年接替鲍威尔的潜在人选。 市场对政策转向的预期已显著升温。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Group)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交易员对7 月降息的定价概率已升至23%,而9月降息概率超82%。更具挑战性的是,鲍威尔在未来两天的国会听证中 需同时应对两党压力:共和党人可能就货币政策宽松滞后提出质疑,而自由派参议员沃伦等早已敦促其启 动降息,这种政治角力正考验着美联储传统上的政策独立性边界。 当美联储核心官员的 ...
鲍威尔国会山论战:顶住降息呼声,直面中东风暴与政治博弈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00:54
特朗普认为当前没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美联储应降低利率。特朗普在上一次怒骂鲍威尔时表示,美 联储的关键借贷利率至少应降低2个百分点。 上周,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保持在4.25%-4.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在其声明中,美联储 承认经济活动仍以稳健速度扩张,失业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与上个月相比,美联储对失业率的描述进 行了细微调整,但依然强调其低位状态。同时,美联储认为虽然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较之前有所缓解, 但仍需谨慎对待。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删除了5月声明中"失业率和通胀上升风险均已上升"的表述,转而强调"经济前景 不确定性有所降低但仍处于高位",暗示短期内不会因单一风险贸然行动。缩表计划虽继续推进,但国 债赎回上限从250亿美元降至50亿美元,显示出对市场流动性的谨慎呵护。 鲍威尔料听证会上延续此前的表态,强调需更多经济数据支撑利率决策。一些共和党议员表示愿意理解 鲍威尔的"稳健策略",例如宾夕法尼亚州众议员Dan Meuser就公开称赞鲍威尔"在现代最艰难环境中导 航有功",也有议员可能效仿特朗普的激进立场,要求鲍威尔解释为何在就业强劲、通胀降温的背景下 依然不肯降息。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 ...
特朗普再怼“太迟先生”:我当联储更好
Sou Hu Cai Jing· 2025-06-21 23:01
特朗普再怼"太迟先生":我当联储更好# 最近,美国政坛又上演了一出"总统与央行主席"的舆论交锋。6月18日美联储利率决议前,美国总统特 朗普再次火力全开,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为"太迟先生",甚至放话"我当美联储主席能做得更好"。这 场持续数月的"降息拉锯战",究竟藏着哪些关键信息? 一、特朗普的"炮轰时间表" 从4月的"又迟又错",到5月的"蠢货""一窍不通",再到6月的"愚蠢""政治化",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批评从 未停歇。他多次在社交媒体和公开场合强调:"欧洲已降息10次,美国一次未动!"甚至提出"应降息1个 百分点",认为这能大幅降低美国债务利率。更引人关注的是,他不止一次暗示"或许我该自己去美联 储",自夸"能比这些人做得更好"。 这场"隔空互怼"已引发市场波动。美媒指出,政客常因选举压力追求短期经济繁荣,而央行更需着眼长 远。彭博社警告,特朗普的言论挑战了美联储独立性,可能加剧市场不安。5月的"股债汇三杀"、黄金 价格飙升,都与政策不确定性密切相关。专家分析,美联储正陷入两难:降息可能推高通胀,不降息则 经济增速或放缓,但"保持独立决策"是稳定市场信心的关键。 特朗普与鲍威尔的"降息之争",本质是短期政 ...
谁是下任美联储主席
Sou Hu Cai Jing· 2025-06-14 07:54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第二个任期即将于明年6月画上句号。这位曾以"渐进加息"和"抗击通胀"为标签的 掌舵者,如今正面临来自白宫的前后夹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副总统万斯近期频繁敦促美联储降息,与此同时,白宫已经在物色下一任美联储主席 的人选。特朗普近日表示,将很快任命继任者。 现任财长贝森特一度被传为最热门候选人,但白宫迅速否认这一传闻。 随着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联邦政府每年需支付1.2万亿美元利息,降息成为缓解财政压力 的"捷径"。 特朗普政府近期频繁敦促美联储降息: 6月6日,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后,特朗普说,"美联储的'太迟先生'是场灾难!欧洲已经降息10次, 我们一次都没有。若通胀卷土重来,加息应对就好。" 6月11日,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公布后,特朗普表示, CPI最新数据表现理想,呼吁美联储 将利率下调一个百分点。如此一来,美国在即将到期的债务利息上将节省大量支出,这非常重要。万斯 当天也以"通胀放缓至0.1%"为由加入施压阵营,将美联储推向政治风暴中心。 这场权力更迭的背后,不仅是候选人个人资历的较量,更是美国货币政策未来方向的抉择:是坚守独立 性,还是向政治压力妥协? 施压鲍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