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博弈

Search documents
一个危险信号:美国绕过中国出口禁令,从第三国获得大量关键矿产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17:02
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经济体系里,关键矿产的供应和需求可不是小事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甚至在国际政治博弈中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最近几年,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激烈,关键矿产的出 口管制成了双方较劲的一个焦点。 2024年12月,中国政府宣布禁止向美国出口锑、镓、锗这些关键矿产,作为对美国加关税和技术限制的 回击。可没过多久,国际媒体就爆出消息,美国企业通过第三国转运的方式,绕过了中国的禁令,从泰 国和墨西哥等地搞到了大量关键矿产。这事儿不仅让中国的出口禁令效果打了折扣,还在全球贸易圈子 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先说说啥是关键矿产。像锑、镓、锗这些东西,在现代科技和国防工业里那是真离不开。锑用在电池、 芯片、阻燃剂上,镓和锗则是半导体和光电子设备的核心材料。中国在这块可是全球老大,长期霸占着 关键矿产的市场。 据统计,中国控制了全球80%左右的锑产量,镓和锗的产量也占了60%以上。这地位可不是吹出来的, 实打实的数据摆在那儿。 到了2024年12月,中国商务部突然宣布,禁止向美国出口锑、镓、锗这些关键矿产。这是因为美国之前 对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搞技术限制,还加了54%的关税,中国这边憋不住了,决定用资源出口禁 ...
危险信号来临:美国绕过中国出口禁令,由第三国获取大批关键矿产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07:32
美国企业在短短几个月内,通过第三国实现了对中国关键矿产的进口。例如,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间,美国从泰国和墨西 哥进口了3834吨氧化锑,这个数字几乎接近前三年总和的水平。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表明美国企业在面对中国禁令时,凭 借其灵活的市场策略,迅速找到了解决方案。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已经不仅仅是商品与服务的交换,更是国家间博弈的舞台。近日,中美之间就稀土和关键矿产展开 的争斗,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在特朗普政府时期,面对高额关税的压力,中国选择了运用稀土及关键矿产作为反制工具,试 图以此来捍卫国家利益。然而,这场表面上势如破竹的"卡脖子"行动,实则暴露了国际供应链复杂性下的诸多漏洞。 我们回顾一下背景,众所周知,稀土元素是现代科技产业的"命脉",而中国则是全球稀土供应的主要国家。当中国于2024年12 月宣布禁运锑、镓、锗等战略矿产时,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掌控了美国的命脉,似乎这场较量将在短期内为中方带来优势。然 而,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看到情况并不乐观。 虽然中国商务部警告第三国不得进行此类交易,但这些禁令实际上揭示了全球供应链中的一个巨大盲点:转口贸易。根据报 道,中国的锑、镓、锗等矿产可以通 ...
不能低估对手!外媒:中国储备了10万吨镍,欧洲在囤积中国稀土…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21:57
"资源为王论"永不过时!大家不要以为当前石油、煤炭、天然气、稀土等资源供应充足,便觉得未来的日子也大抵如此,那就太理想化了。殊 不知,资源总有耗尽的一天,如果现在不能未雨绸缪,那么日后被断了资源供应,可能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三来,稀土开发将重创当地生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今天,谁和中央的政策对着来,谁就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敌人。四来,西方 储备了足够多的稀土,就可能加速与中国摊牌,在台海南海问题上持续拱火,乱了中国的阵脚。 对对手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值得一提,中国从未将稀土出口"武器化",中方只是结合国际形势变化,有选择性地对稀土出口政策进行了优化。比如中国在出口稀土资源的 同时,要求进口商提供稀土使用范围、客户信息、制程等机密信息,以回应欧洲勒令中国电动汽车厂商交出动力电池配方之动作。 很遗憾,与欧洲国家打交道,更多时候像在对牛弹琴。用法国一些保守派专家的话说,欧洲仍是世界的中心和财富聚集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 家,既然想挣欧洲人的钱,理应主动上交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让欧洲决定是否给予中国市场化地位。 钱没有挣到,技术就得提前分享,欧洲一些国家未免将算盘打得太响。反映在国际贸易领域:欧洲对中国 ...
特朗普税非收不可,印度:中国行我也行,带头反击霸权
Sou Hu Cai Jing· 2025-07-07 04:02
特朗普近日再次挥舞关税大棒,宣布自7月5日起,美国将对全球170多个国家逐步实施新的关税政策,涉及的税率从10%到70%不等。这一决定无疑在国际 贸易领域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窗口期仅剩短短半个月,各国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谈判。面对美国"强制签约"策略,大多数国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 境地——同意意味着会损害其核心经济利益,而拒绝则可能遭遇严重的出口冲击。 纵观历史,美国一直利用其庞大的经济体量作为杠杆,频繁通过关税手段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从而获取谈判优势。此次措施尤为强硬,甚至超越了今年4 月公布的关税上限,直接瞄准了全球多个经济体的经济命脉。数据显示,仅在过去一年,美国的贸易政策调整就导致超过20个新兴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受 阻,本币贬值,贸易赤字不断扩大。美国现政府试图通过这种高压手段迫使全球让步,意图塑造一个完全"美国优先"的格局。然而,单边主义的做法显然在 激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反感和反抗情绪。 中国作为首当其冲的受压者,近年来一直以抗压姿态进行回应,实施了对等的反制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自中方采取强硬反击以来,美国部分 领域的关税增收计划被迫暂时搁置,说明"硬碰硬"的策略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能够产 ...
最后5天,中国又一邻国跟美国签了,特朗普连退3步,中方收到通报
Sou Hu Cai Jing· 2025-07-06 04:57
2025年7月4日,正当美国人庆祝独立日、燃放烟花时,柬埔寨政府悄然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他们和美国成功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赶在特朗普关税"宽限 期"最后5天内签约。这座人口不到1700万的小国,成为继越南、英国之后又一个"排队签字"的经济体,迅速从这个全球焦点中"抢占"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 地。 讽刺的是,柬埔寨65%的服装原料和越南70%的电子零件都来自中国。这个协议要求柬埔寨一方面要保住美国市场,另一方面又要切断与中国供应链的联 系,等于是在"自断手脚"。在洪玛耐政府提出"2030年成为中高收入国家"这一宏大目标的背景下,柬埔寨一年内签下了237个外资项目,吸引了60亿美元投 资。但在签下这份协议后,柬埔寨经济的自主性将大大缩水。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是:2024年柬美贸易额将达到130亿美元,柬方的顺差达到127亿美元,但 新协议要求柬埔寨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来平衡逆差,这一"让利"的生意,最终变成了"割肉"的买卖。 与此同时,2025年7月4日,正是柬埔寨与美国快速签署协议的同一天,特朗普政府却对中国做出了三项关键性让步。首先,解禁了中国大飞机的心脏——美 国通用电气公司获准恢复向中国的C919、C929客机 ...
越南之后,又一东南亚国家和美国签订了“不平等协议”!
Sou Hu Cai Jing· 2025-07-05 13:47
7月4日,又一个东南亚国家和美国签订了关税协议。 这个国家就是东南亚小国柬埔寨! 这又是一个"不平等协议"。 像前天我写文所说,"美国和越南的协议"可能会成为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签订协议的模板,这不,话音刚 落,两天内就应验了。 到目前为止,虽然距离7月9日仅剩4天,全球和美国签订关税协议的国家却寥寥无几,欧洲只有一个英 国,整个欧盟都还未妥协。 在亚洲,柬埔寨成为继越南之后的又一个和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这是东南亚和美国签订协议 的第二个国家,也是亚洲的第二个。 如果不出所料,柬埔寨签订协议的出发点应该和越南的出发点一样。 多话不说,我们先看几个数据。 2024年,柬埔寨出口美国的商品总额是262亿美元,这占据柬埔寨总出口额的40%。柬埔寨进口美国的 商品额是多少呢?3.216亿美元。柬埔寨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高达,259亿美元,出口美国的商品额是进 口美国商品额的80倍左右。 也就说,柬埔寨进口的美国商品额,和出口美国的商品额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参照美越关税协议,如果不出意外,美国对柬埔寨商品加征的关税会高于20%以上,而柬埔寨会对美国 商品采取零关税。 在今年的4月2日,美国提出对柬埔寨加征49 ...
特朗普对华政策为何软硬兼施?北大教授:风险与机会并存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5 09:12
三是交易主义的外交导向。特朗普奉行利益驱动的外交哲学,把国际交往视为交易性的谈判。他认为很 多问题是可以通过谈判、施压来解决的,并不是不可化解、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 7月4日,为期两天的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在京闭幕。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 国在小组讨论会上分析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他指出,特朗普一边采取加征关税等强硬措施,一边又 释放友善信号,这种做法既冲击中美关系,也带来新机遇。贾庆国表示,"目前看挑战更大,但随着经 贸协定签署,机遇正在增加。" 关于美加征关税引发的"闹剧",他认为,中美贸易规模庞大、结构互补,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 目的不是脱钩,而是想通过极限施压,取得对华经贸谈判主动权,迫使中国在关键议题让步。 特朗普奉行利益驱动外交,很多问题可通过谈判施压解决 贾庆国认为,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释放出的信号和采取的做法给人强硬印象,比如针对中国出 口商品加征关税曾提高到非常荒诞的145%,主要人士任命也有很多强硬反华分子,包括前期因言行极 度反华被中国制裁的国务卿。另一方面,特朗普对华政策一些做法又出乎意料友善。特朗普就职曾邀请 中国国家领导人参加他的就职典礼。他与中国国 ...
美国EDA恢复供应?
Hu Xiu· 2025-07-03 03:5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子工程世界 (ID:EEworldbbs),作者:EEWorld,头图来自:AI生成 彭博社报道,2025年7月2日,西门子EDA表示收到美国政府通知,称华盛顿已解除对中国芯片EDA设 计软件的出口限制,并已恢复其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全面访问。 当天,新思科技也表示,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的一封信函,通知其根据2025年5月29日收到的 信函,对中国实施的出口限制现已撤销,立即生效。新思科技正在努力恢复近期受限制产品在中国的销 售。新思科技正在持续评估对中国出口限制对其业务、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EDA恢复供应的举措也被视为中美贸易90天停战期间谈判的筹码之一。 2025年5月28日,西门子EDA表示将暂停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支持与服务,这一举措是基于美国商务部工 业安全局(BIS)的通知,要求西门子与其在中国大陆的客户脱钩。西门子公司表示正在等待BIS进一 步澄清细节,而其部分技术类网站已对中国区用户禁止访问。 与此同时,新思科技与Cadence均集体暂停了对中国大陆半导体公司的产品支持与升级服务。 5月29日,Cadence公司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一份公告,具 ...
关税利刃割伤"鲜花丝路"沪银收跌
Jin Tou Wang· 2025-07-01 03:09
今日周二(7月1日)亚盘时段,白银期货目前交投于8707一线下方,今日开盘于8737元/千克,截至发 稿,白银期货暂报8714元/千克,下跌0.01%,最高触及8763元/千克,最低下探8706元/千克,目前来 看,白银期货盘内短线偏向看跌走势。 【要闻速递】 哥伦比亚与美国围绕移民遣返问题引发的贸易争端虽已平息,其后续影响仍在哥伦比亚花卉产业持续发 酵。特朗普政府时期签署的"对等关税"行政令,犹如悬在拉美国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至今仍深刻 影响着两国经贸关系。 作为全球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哥伦比亚80%的鲜花跨越加勒比漂往美国市场。这个创造超20万个就业岗 位的"鲜花王国",其产业命脉正被10%的新增关税悄然扼紧。当特朗普于2019年4月挥动关税大棒时, 巴扎尼种植园的玫瑰花瓣上,已然凝结着国际贸易博弈的寒霜。 "关税最终由谁承担?"这个直指产业链核心的诘问,道破了花农们的集体焦虑。在种植端,土地租赁、 种子化肥、人工运输等刚性成本已蚕食大部分利润空间,10%的额外税负几乎等同于企业生存线的临界 值。更严峻的是,当美国进口商将关税转嫁要求时,这些靠天吃饭的农业经营者根本无力承接这份"意 外支出"。 转机来自 ...
法国方面着急了!法国对中国电动车增加关税后,中国立即采取反制措施针对法国干邑出口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08:56
这事儿可太有意思了。法国人现在急得跳脚,活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一边往中国电动汽车身上抡关税大棒,一边又眼巴巴盼着自 家干邑能顺利卖到中国。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买卖? 来自外媒6月28日消息说,法国方面期待中国能够停止对从法国进口干邑的相关反制措施,但是现在中国显然把这件事与欧洲向中国 电动汽车加税相挂钩。 干邑对法国有多重要?数据不会说谎。2023年法国干邑出口额高达42亿欧元,中国市场就吞下近三分之一。那些标价四位数的XO在 中国土豪圈里可是硬通货,法国酒庄主们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日子眼看要悬。 欧盟委员会7月4日就要对中国电动车敲下最终关税锤,最高税率可能飙到48%。中国商务部这招你打我的电动车,我动你的葡萄酒 玩得漂亮。法国农业部长马克·费斯诺急得直跺脚,连希望中方高抬贵手"l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看看德国人的反应就知道谁更精明。柏林方面始终反对对华加税,大众、宝马这些车企心里门清——中国市场每年给他们贡献四成 利润。法国人非要当反华急先锋,结果雷诺在华销量连年暴跌,现在只能抱着干邑瓶子瑟瑟发抖。 巴黎的政治精英们该醒醒了。当你们跟着美国在亚太耀武扬威的时候,波尔多的酒农正守着满窖滞销的干邑发愁。中国反制清单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