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管新规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近一周8次发布巨额赎回公告,建信理财旗下15只固收类产品暂停赎回
Hua Xia Shi Bao· 2025-07-04 03:32
近日,建信理财再度发布公告,宣布旗下8只固收类日开型产品于6月27日触发巨额赎回,根据说明书的 约定,暂停接受投资者赎回申请。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6月26日以来,建信理财已经发布了8次相关公告,涉及15只产品,其中多只产品两 度触发了巨额赎回,均为固收类产品。 "这种情况说明当日赎回产品的人数较多,但银行将会在下一开放日重新接受投资者赎回申请,您届时 可以再次尝试赎回。"建设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为什么短期内有多只理财产品触发巨额赎回?7月3日,《华夏时报》记者联系了建信理财询问相关情 况,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产品流动性考虑 实际上,理财产品出现巨额赎回的情况在近几年并不算少见。此前徽银理财、招银理财、信银理财、渤 银理财等理财公司旗下的产品均曾触发过巨额赎回。相关分析人士指出,理财产品期望收益水平达不到 预期、客群满意度较低,以及资管新规现阶段新老产品对接等,都有可能发生巨额赎回的情况。 一周内15只产品触发巨额赎回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显示,巨额赎回是指开放式公募理财产品单个开放日净赎回申请超 过上一日理财产品总份额10%的赎回行为,其中净赎回申请指的是赎回申请总份额扣除申购 ...
中银理财因三项违规被罚1290万元,三年累计被罚两千万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13:22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该公司近三年内第三次领受监管罚单,累计罚金达2000万元。这一系列处罚不仅暴露出头 部理财子公司合规管理的系统性缺陷,更折射出金融监管"长牙带刺"背景下,理财行业合规管理面临的严峻挑 战。 三年三罚:非标资产与流动性管理成重灾区 中银理财此次被罚的直接原因,是2023年理财业务现场检查中发现的三大问题:非标债权投资管理不到位、理财 产品投资集中度及流动性不符合监管要求、信息登记管理缺失。这已是该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第三次领到监管 罚单,且三次处罚均涉及非标资产管控与风险指标超标。 6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最新行政处罚信息,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银理财")因"非标债 权投资管理不到位、理财产品投资集中度及流动性不符合监管要求、信息登记管理不到位"三项违规,被处以1290 万元罚款。 万亿巨头的双面表现:规模与合规的天平失衡 公开资料显示,中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7月,注册资本10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理财 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 资和管理等。作为中国银行全资子公司,中银 ...
机构行为精讲系列之二:理财稳净值下的配债逻辑及行为变化
Huachuang Securities· 2025-06-26 23:45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债券深度报告】 理财稳净值下的配债逻辑及行为变化 ——机构行为精讲系列之二 一、银行理财配债情况总览 截至 2024 年末,银行理财配债规模达 18.6 万亿元,居于全市场第三位,占中 国债券市场托管量余额 177 万亿元的 10.5%。净值管理挑战影响下,近年银行 理财配债增速先回落、再回升,配债品种上偏好信用债和存单。 二、理财监管规则:资管新规主导下的多层监管框架 自 2018 年资管新规出台以来,"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理财公司新规+理财业务 监管配套细则+估值方法+窗口指导"的多层监管框架。 1、投资范围:私募理财>公募理财>公募基金,可投资非标和大额存单从而增 厚收益;此外,商业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在监管上也略有差异。 2、投资比例:一是以大类资产 80%的投资比例作为产品类型划分的基本依据; 二是非标投资上限不得超过 35%;三是流动性资产比例要求与基金大致相同; 四是现金管理类产品在信用等级限制方面对标货币基金;五是集中度限制基本 延续资管新规要求,但对投资指数债基的集中度具有除外条款。 3、杠杆、期限要求:杠杆要求跟基金要求一致,上限有 120%、140%和 200% 三 ...
不追逐短期浪花 寻求“确定性之锚”
"我们希望能陪伴客户经历风雨,也希望能与客户共同见到彩虹。"杭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强如是 说。 夏日的杭州绿意葱茏,科技创新氛围与自然生态之美交相辉映。在这片创新热土上,杭银理财顺势崛 起,与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相得益彰。 资管新规靴子落地三年有余,涵盖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资管、信托机构、券商资管等多条子赛道 的大资管格局已然成形。如何抓住"存款搬家"带来的发展机遇,如何在低利率时代开展战略性调整,如 何从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些问题,张强阐述了公司"居善行远"的立身 哲学以及"因势而变、守正出新"的应对之法——投研引领、风控为纲、科技赋能、捕捉机会。 潮水奔涌,方向已明。弄潮者的智慧,不在于征服每一朵浪花,而在于理解潮汐的力量,在起落间稳健 航行。如今,产品规模突破5000亿元的杭银理财在张强的掌舵下,凭借独特的"杭州基因"与战略定力, 在百舸争流中划出鲜明的航迹——坚持绝对收益目标,为投资者寻求抵御风浪的"确定性之锚"。 ● 本报记者 张佳琳 五维优势构筑竞争力护城河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当记者问及杭银理财在强手如林的资管市场中有哪些优异表现时,张强并未急于罗列公司的喜人 ...
中国央行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财联社· 2025-06-18 02:45
潘功胜表示,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变化,IMF、世界银行等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和一些区域性金融 组织的份额和投票权长期缺乏实质性调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占比明显低于在全球经济 中的实际地位。国际社会还应关注,个别成员国奉行单边主义的政策取向,干预和影响了国际 金融组织的治理和运作。国际金融组织需要与时俱进推进治理改革,动态反映成员国在全球经 济中的相对地位,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性,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 义,提升治理效率。 潘功胜:中国已初步建成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潘功胜表示, 近年来,传统跨境支付体系面临的问题逐渐凸显。全球希望改善跨境支付体系的呼声不 断高涨,新兴支付基础设施和结算方式不断涌现,推动全球跨境支付体系朝着更加高效、安全、包容、 多元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未来会持续增强。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已初步建成多渠道、广覆 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 目前人民银行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 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成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监管规则的危机防范 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国际金融 ...
潘功胜:目前人民银行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8 02:10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今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前,国际社会主要依赖以IMF 为主的全球金融安全网进行事中事后救助。危机之后,进一步强化了金融监管规则等事前防范机制。一 方面,多层次的金融安全网持续完善。在全球层面,近年来,IMF不断增强危机救助能力,强化政策监 督职能,扩大政策监督范围。在区域层面,欧洲稳定基金、拉美储备基金、亚洲清迈倡议、阿拉伯货币 基金等相继建立,成为相关地区金融稳定的重要支撑。在双边层面,美联储、欧央行等主要发达经济体 央行通过货币互换机制,在危机时期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新兴市场本币互换合作也在稳步推进。目前人 民银行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成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 分。另一方面,基于监管规则的危机防范体系不断完善。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制定与 实施,是少数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III》的经济体之一;已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中国系 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已全部达标;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能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 障;出台并全面实施资管新规,影子银行风险大幅压降。我们认为,以强有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生态跃迁》摘录 | 标品信托规模大幅增长,还能延续吗?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12 11:30
根据信托业协会数据,标品信托2024年6月末总规模较年初大幅增加1.78万亿元,增加规模占信托 资产规模总增加额的57.68%。标品信托规模的大幅增加,既得益于行业转型进程加速下信托公司 的主力推动,也有赖于标品信托的灵活性优势,再叠加债券市场的表现。那么2024年规模大幅提 升的优异表现还能延续吗?我们从两个角度展开: 01 因被"借道"而助推的规模增长 在监管持续清除制度套利死角、填补跨市场监管漏洞、拉齐金融子行业公平竞技起点后,因其他金融同 业利用信托制度优势而衍生的通道业务,所带来的规模增长已失去动力源。 当前针对标品信托的监管 细则尚未出台,实务中标品信托一般是在符合资管新规的统一框架下,参照公募基金及银行理财产品规 则执行,但相对来说产品运作的全过程,包括投资范围、合规风控、信评管理、久期管理、估值核算、 信息披露等各方面灵活性均相对更高,进而标品信托产品净值稳健性具备一定的技术空间。基于此制度 优势并结合2024年债券市场环境,衍生了大量的合作资金涌入标品信托,特别是青睐于低波动、低风险 偏好的银行理财资金。理财于2022年底的赎回潮事件后,探索的低波方法之一就包括进一步扩大与信托 公司的合作, ...
《生态跃迁》摘录 | 标品信托规模大幅增长,还能延续吗?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11 13:04
根据信托业协会数据,标品信托2024年6月末总规模较年初大幅增加1.78万亿元,增加规模占信托 资产规模总增加额的57.68%。标品信托规模的大幅增加,既得益于行业转型进程加速下信托公司 的主力推动,也有赖于标品信托的灵活性优势,再叠加债券市场的表现。那么2024年规模大幅提 升的优异表现还能延续吗?我们从两个角度展开: 从投资者视角,前述被整改问题可能导致:积累了适当性不匹配风险、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损 失,特别是对于能够"拿得住"产品的投资者,甚至可能被动承担更多损失。 针对"违规使用平滑机制调节产品收益" , 当理财公司多只银行理财产品申赎同一只集合资金信托 计划,信托账户通过循环"计提(削峰)""补差(填谷)"特别信托利益,来平滑理财产品净值 时,既可以对单一理财产品在时间维度上纵向进行前后收益调节,也可以对申购了这个"信托产 品"的不同理财产品之间进行横向调节,类似于"变相资金池"。 (1)第一种调节在极端情况下理财产品遭遇大量被动赎回时,初期先赎回的投资者,可能只享受 到了投资收益 而后赎回或未赎回的那些 拿得住 的投资者 既没有拿到此前本应积累的收益 到了投资收益,而后赎回或未赎回的那些"拿得住" ...
资管行业重磅报告发布,专家解读破解低利率时代挑战
Huan Qiu Wang· 2025-06-11 07:10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6月6日,中国光大银行、光大理财在北京召开《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4—2025》报告线上发布会,环球网、中国经济网作为媒体支 持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 今年资管报告线上发布会以"云程发轫,以时取势"为主题。在致辞环节,中国光大银行董事会秘书、首席业务总监张旭阳表示,"资管新规"发布七年以来, 各资管机构深化改革,守正突破,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关口,资管机构 要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刻把握行业深层次经营逻辑,通过提升资产组合有效性、优化投资程式范式、加强技术研发应用、陪伴优质企业成长 等方式,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可持续的价值回报。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广阔,资管行业大有可为,资管机构要通过自身能力建设,积极应对模式之变、 投向之变、技术之变,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中形成特色、创造价值,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资管力量。 发布会现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孙学工,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景春,易方达基金副总裁张清华,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 永锋共同围绕宏观经济形势精准研判,探 ...
《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4-2025》发布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6-08 11:42
本报讯(记者贾丽)近日,《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4-2025》(以下简称"报告")出炉,由中国光大银行 (601818)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银行")、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光大理财")发布。 光大理财董事长王景春对报告进行了解读。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在市场驱动下加 速扩容,中国金融市场整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资产管理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行业具有良好发展空间。 伴随国内外经济环境改变,居民财富配置行为演变,居民的风险资产配置意愿可能趋势性上升。报告研 究认为,中国资管机构应立足当下,丰富能力建设路径,借鉴海内外经验,探索综合化平台经营发展策 略,践行多资产多策略投资模式,抓住指数化发展趋势,优化养老金融服务,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可 持续的投资回报,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谱写中国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此次,光大理财还发布了全新品牌标语。数据显示,至2024年末,全国持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 已达1.25亿,较年初增长9.88%,银行理财为广大投资者创造收益约7099亿元。 据悉,《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系列报告由光大银行、光大理财编纂发行,首创于2015年,今年是连续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