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降本增效
icon
Search documents
落实“60天账期”,供应商活得好车企才有未来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1 16:17
最近几年,车企为占领市场,"价格战"打得激烈,利润与行业发展速度严重不匹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而行业利润总额却同比下降 5.1%。车企"降本增效"的一大招数,就是将资金压力转移至零配件供应商,其中"超长账期"就是潜规则 之一。有数据显示,16家上市中国汽车公司的应付账款平均天数是182天,接近国际汽车公司账期的两 倍。在此基础上,上游供应商收到的也不一定是现金,更可能是承兑汇票,实际回款周期长达一年的情 况并不在少数。 汽车行业零配件供应商多为中小型企业,长期受困于"超长账期",将直接占用企业运营资金,导致难以 支付二级供应商货款、设备维护费用等日常开支,甚至可能被迫接受高息贷款,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压 力。同时为压缩成本,企业可能缩减质检流程、更换廉价原料,更别提进行设备更新或技术研发。长此 以往,行业发展如履薄冰,产业生态死气沉沉。 整车厂与零配件供应商之间不应是压榨关系,而应该和谐共生,就如东风汽车在声明中所说,将"携手 上下游企业构建更具韧性和创新活力的汽车产业生态"。缩短账期虽会在短期内增加车企现金流压力, 长期来看却能有效 ...
小熊电器20250611
2025-06-11 15:49
包括小熊自身,都注重经营质量,避免价格战。如果未来国补转盈后可能会出 现价格战或内卷情况,但目前暂未发现。 小熊电器 20250611 摘要 小熊电器一季度前五大单品包括养生壶(占收入 8%-10%)、电饭煲 (6%-7%)、切碎机、电火锅和电热水壶。公司通过严格管控销售费用, 尤其是在抖音渠道,并优化组织架构,提升各渠道及事业部运营效率, 实现降本增效。 公司在新品研发上围绕基本面和消费者需求,重视母婴类、个护类等核 心人群,并已在母婴和个护领域取得较好效果,同时生活电器中的洗衣 机品类增速亮眼。母婴品类毛利率高于传统厨小电 5-8 个百分点,对整 体盈利水平有提升作用。 小熊电器将重点放在份额较低但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品类上,并更加 重视海外市场的发展。尽管年初加征关税,但中期海外市场仍保持双位 数以上增长,对美市场影响相对较小。 国内渠道方面,小熊电器重心更多放在线上,淘宝和京东表现良好。抖 音生态有所改变,从流量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更注重商家盈利能力 和经营质量,并推出流量桥以提升交易流量和广告流量转化率。 Q&A 小熊电器在近期经营端各个品类的趋势和状态如何?国家补贴政策的变化对公 司有哪些影响? ...
蔚来调整:减员容易,卖车难
3 6 Ke· 2025-06-11 08:40
2023 年年末,蔚来以 10% 的裁员和一封强调降本增效的内部信拉开组织变革序幕。但调整一年之后,员工却增加了 1.2 万人,亏损同比扩大 8.1%,股价 跌回五年前。 全力托举的子品牌乐道仅实现了目标销量的三分之一;主品牌蔚来靠终端降价勉强维持去年同期的销量,却把毛利率拉低到 10.2%,单车均价降至 23.6 万元;收入有所增长,但费用增长的更多,季度亏损额同比扩大到 67.5 亿元。 蔚来又经历了一个惨淡的季度。但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管理层继续维持四季度盈利的目标。 理由是,随着蔚来主品牌的改款车型、乐道品牌的新车陆续上市,公司有望在四季度实现 5-5.5 万辆的平均月销量。那时,内部改革的成效也将显现,预 计四季度的研发费降低 30% 以上,销售费率控制在 10% 以内。 与卖车相比,削减费用的举措可能更立竿见影。一场大规模的人员优化正在蔚来内部进行。一些效益较低的研发项目被取消,团队被解散;边界重合的业 务被整合,冗余的人员被压缩。光是乐道并入蔚来,就减少了 40% 的人员。 风暴刚刚开始。一位接近蔚来的人士对《云见 Insight》表示,仅今年前两个季度,蔚来人员流出约有 1 万人,三季度还 ...
全球top21仪器巨头净利润“缩水”近30亿,2家降幅超7成
仪器信息网· 2025-06-11 07:48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仪器信息网汇总的2 0 2 4年全球科学仪器行业财报数据显示, 2 1家上市企业净利润总额达1 9 8亿元,同比微降, 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从2 0 2 3年的1 5 . 7%下滑至11 . 6%。 这一数据背后,既折射出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趋势,更揭示了企 业间战略分化加剧的新格局。 导读: 2024年全球科学仪器行业财报显示,21家上市企业净利润总额198亿元,同比下降,行业平均净利润率降至11.6%。头部企业 表现出色,而部分企业面临挑战。 | | | 2024年21家国外上市仪器企 | | | | | --- | --- | --- | --- | --- | --- | | | | 利润掉行榜 | | | | | 最新 | | | 2024年净利润 2023年净利润 | 净利润 | | | 扫名 | | 亿美元 | | 同比变化 | | | 1 | 手数 K | 63.4 | 59.6 | 6.4% | | | 2 | 丹纳赫 | 39.0 | 47.6 | -18.2% | | | ...
星巴克入华25年首降价,更多调整在路上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0 13:34
店里一位工作人员说,当天早上客流量不错,点非咖产品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她预计下午单量提升会更显著,通常早上以咖啡类消费为主,下午则是非咖饮 品的消费高峰。 此次星巴克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非咖系列产品实施降价,最高降幅达6元。调整后,多款饮品价格进入20元区间。星巴克希望以价换量,打开下 午茶市场,并适配下沉市场开店战略。 餐饮连锁专家王冬明指出,咖啡茶饮行业"内卷"已十分严重,星巴克不得不被动卷入竞争。但作为头部品牌需维持形象,因此选择先对非咖啡产品降价,这 是相对体面的价格调整方式。他预判,未来星巴克很可能会对咖啡产品进行降价。 首次产品直降 6月10日是星巴克非咖产品降价的首日,这也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5年来首次主动下调产品价格。 早上9点多,北京望京凯德MALL商场尚未正式营业,商场一层的星巴克门店已有不少顾客。工作人员在询问点单需求时,会主动提及非咖产品降价信息, 并帮助顾客累计积分、查看优惠券。 6月10日,星巴克中国门店的价签迎来历史性变化: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系列共10款产品集体降价,以大杯规格计算,消费者平均每杯能省下5元。 这是星巴克入华25年来首次直接下调产品价格,打破以往仅通过 ...
朗科智能: 关于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6-10 12:35
证券代码:300543 证券简称:朗科智能 公告编号:2025-059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 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本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 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智能")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本次终止部 分募投项目的事项构成募集资金用途变更,但不构成关联交易和《上市公司重大资产 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现将相关信息公告如下: 一、募投项目概述 (一)资金募集情况 经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20〕3325 号"文核准,公司于 2021 年 2 月 9 日向不特 定对象发行了 380 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 100 元,发行总额 38,000.00 万元。 扣 除 承 销 及 保 荐 费 ( 含 税 ) 人 民 币 5,830,000.00 元 后 实 际 收 到 的 金 额 为 人 民 币 集资金专项存储账户,另减除律师费、审计、验资费、资信评级费和发行手续费等与发 ...
多猪企5月生猪销量同比增超三成,券商预计优质企业可借出栏增长和成本下降获超预期盈利
Cai Jing Wang· 2025-06-10 12:00
复盘上月出栏与销售情况,月初至今,上市猪企正密集披露阶段性销售简报。其中,生猪相关产品销量 同比增速达两位数,成为业内主要态势。 据各家企业的公告参考数据,5月份,多公司生猪相关产品销量增幅同比提高三成以上,另有部分超过 150%。其中,牧原股份销售商品猪640.6万头,同比上涨30.42%(包括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 司及其子公司合计销售商品猪205.0万头);温氏股份销售生猪315.54万头(包括毛猪和鲜品283.87万 头,仔猪31.67万头),同比提高32.64%;正邦科技销售生猪63.86万头(其中仔猪36.91万头,商品猪 26.95万头),同比上升158.02%;唐人神生猪销量48.28万头(其中商品猪46.45 万头,仔猪1.83 万 头),对比上年上升47.69%;巨星农牧销售生猪32.80万头,同比提高61.50%;立华股份销售肉猪12.77 万头,同比增长36.29%。 此外,克明食品、大北农也公布旗下控股公司相关业务数据,销量增速较上年亦实现双位数成长。例 如,克明食品控股子公司阿克苏兴疆牧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5月销售生猪4.83万头,同比增长23.06%; 大北农控股公司同月生猪 ...
聚光科技(300203):科研仪器龙头企业 利润端有望迎来快速释放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0 10:39
Core Viewpoint - The company, as a leader in the domestic scientific instrument industry, is facing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under the national push for self-control and domestic substitution.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levant support policies and the gradual release of equipment renewal demand in downstream industries, the company is expected to achieve rapid growth in order acquisition and revenue conversion in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 field by 2025 [1][5][10]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2024, the company achieved revenue of 3.614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3.58%, and a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of 207 m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64.11%. The non-recurring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was 127 m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32.82% [1][3] - For Q1 2025, the company reported revenue of 547 m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38%, and a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of -21 m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8.77% [1][4] Business Strategy - The company is focusing on core businesses such as scientific instruments, life science instruments, and industrial analysis instruments, while appropriately reducing long-term R&D layouts and non-high-end analysis instrument businesses. This strategy has led to a significant turnaround in profitability [3][10]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four business units targeting clinical research and early disease diagnosis, indicating a proactive approach to expanding into the life sciences sector [7] Operational Efficiency - The overall gross margin for 2024 was 44.43%, an increase of 3.17 percentage points year-on-year. The company h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expenses, with a sales expense ratio of approximately 16.67%, a decrease of about 4.21 percentage points [8][9] - The net cash flow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for 2024 was 688 m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52.34%, reflecting improved operational quality [8] Future Outlook - The company is expected to benefit from the acceler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debt reduction and the gradual alleviation of the negative impact of PPP projects on overall performance. This is anticipated to support the company's performance recovery [5][6][10] - Projections for 2025-2027 indicate expected revenues of 4.066 billion, 4.538 billion, and 5.039 billion yuan, with corresponding net profits of 320 million, 439 million, and 589 m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strong growth trajectory [11]
重庆百货: 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6-10 08:14
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 各位股东: 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4 年年度报告及摘要》 已于 2025 年 4 月 19 日刊登于《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并在上海证券交易 所网站(www.sse.com.cn)进行了公告,现将公告内容提交本次会议审议。 请予审议。 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 各位股东: 促进消费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受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市场低迷、行业变革加剧等 多方面影响,零售企业经营发展承压。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在挑战中 抓转型、求突破,以"增长、效率"为主线,持续"两个系统性"建设,提升商 品力,打造新场景,推动业态融合,聚焦降本增效,公司全年业绩总体保持稳定。 亿元,同比增长 0.46%;实现每股收益 3.00 元,同比增长 0.33%;净资产收益率 一、狠抓商品力,提高经营质量。 公司以极致商品竞争力为核心,深化联合生意计划,推进引新汰旧、供应链 优化和经营模式变革。 百货深化与核心品牌战略合作,推进大品牌联合生意计划,孵化差异化自有 品牌,奥特莱斯供应链体系日趋成熟, "城市奥莱"样本店阳光世纪客 ...
迪士尼两年五次裁员,好莱坞迈向降本增效
3 6 Ke· 2025-06-10 04:24
上周一,华特迪士尼公司启动了新一轮裁员。据外媒Deadline报道,电影、电视和企业财务部门成为了此次裁员的重灾区,包括影视营销、电视宣传、选 角以及开发团队和公司财务在内的全球多地员工将离开岗位。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裁员规模达数百人。 这已经是迪士尼在两年内的第五次公开裁员。 根据今年5月迪士尼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增长7%至236.21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55%至34亿美元。其中连续四个季度 盈利的流媒体业务与主题公园的稳定表现是业绩的主要贡献源。 但另一面,迪士尼娱乐板块的传统业务之一线性网络收入则约24.18亿美元,同比减少13%。 为求继续增加Disney+的盈利能力以及整个公司的经营效率,迪士尼不得不继续"降本增效",这第一刀,便砍向了影视内容生产核心部门。这也是在皮克 斯工作室裁员以来迪士尼又一次将裁员伸向了内容相关岗位,特别是选角与开发团队的人员缩减,意味着迪士尼将更严控内容投资与制作规模,寻找传统 影视业务与新兴业务的平衡点。 在影视行业下行、观影人次下降、消费者从有线电视转向流媒体服务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全球娱乐巨头迪士尼也需经历漫长的转型阵痛,这亦是全球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