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交易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将获系统性价值重估?
Zheng Quan Ri Bao Zhi Sheng· 2025-06-16 16:39
本报记者 张晓玉 5月份以来,国内创新药BD交易迎来爆发期。5月20日,三生制药宣布与辉瑞达成的60.5亿美元授权协 议。根据协议,三生制药将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可达48亿美元的开发、监管批准和销售里 程碑付款(潜在总金额高达60.5亿美元)。此次12.5亿美元首付款也刷新了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对 外授权)的最高首付款纪录。 此外,5月份包括石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药集团")、信诺维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靖因药 业(上海)有限公司等药企,也相继宣布高额BD交易,首付款在1500万美元到1.8亿美元不等。 石药集团6月13日宣布,与全球生物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签订战略研发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石药集团的 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根据协议,石药集团将获得1.1 亿美元预付款,并有机会获得高达16.2亿美元的研发里程碑付款和36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基 于产品年净销售额的个位数销售提成。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也透露,多个产品从年初就收到了合作意向,今年将至少有1个重量级的License- out交易落地。 6月份以来,创新药板块加速上涨。不仅 ...
创新药BD热潮之后的一些思考
雪球· 2025-06-14 05:00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吕执着 来源:雪球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行业掀起BD(业务拓展)交易狂潮,中国创新药2024年对外授权交易金额达 571亿美元,2025年初至今对外交易总金额已突破500亿美元。 但在这股热潮背后,我们需要冷静思考:BD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慢性毒药?哪些企业真正从中受 益? 一、BD热潮的双面效应 二、潮水退去见真章 真正有实力的企业 通常具备: 差异化创新 :如康方生物的PD-1/CTLA-4双抗。 BD交易的爆发 源于多重因素: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危机(如默沙东K药2028年到期,诺和诺德 司美格鲁肽2026年到期),急需补充管线;中国药企经过十年积累,已拥有FIC/BIC潜力的管线; 同时国内融资环境趋紧,BD成为"续命"手段。 BD的利好 显而易见: 快速获得现金流(首付款+里程碑款) 借助跨国药企资源加速全球开发 提升中国创新药国际认可度 但 隐忧 同样不容忽视: 高退货率 :2020年62起BD交易中25起已终止, 退货率40% 核心资产流失 :恒瑞医药几千万卖的管线被转手卖10亿美金 过度依赖 :康方生物202 ...
创新药火爆背后的增量叙事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6-13 19:11
Core Viewpoint - The innovative drug sector in China has shown strong performance in 2025,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stock prices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BD) activities, indicating a robust market recovery and growth potential [3][4]. Group 1: Market Performance - The innovative drug sector (BK1106) has seen a cumulative increase of 33.01% from the beginning of 2025, with the Hang Seng Innovative Drug ETF (159316) and the Hong Kong Stock Connect Pharmaceutical ETF (513200) rising by 41.05% and 55.26%, respectively [3]. - The surge in the market is attributed to the recovery from previous declines, with many Hong Kong companies experiencing drops of up to 90% since 2021, suggesting that further growth is possible as new BD transactions emerge [3]. Group 2: Business Development Transactions - In the first five months of 2025, the total amount of license-out transactions by domestic innovative drug companies reached $45.5 billion, surpassing the total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4 [4]. - The upfront payment for license-out agreements has see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with a total of $2.329 billion in upfront payments recorded, mark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329% [4]. Group 3: Notable Transactions - In March 2025, Merck Sharp & Dohme (MSD) paid $200 million for exclusive rights to develop, produce, and commercialize HRS-5346, a drug in development by Heng Rui Medicine, outside of Greater China, with potential milestone payments reaching $1.77 billion [5]. - Heng Rui Medicine h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14 innovative drug licensing agreements, with nine occurring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reflecting a trend of increasing transaction values [5][6]. Group 4: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 Heng Rui Medicine emphasizes internationalization as a long-term strategy, leveraging partnerships to accelerate the conversion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expand market coverage [6]. - Yifan Medicine has adopted a "self-export" strategy, allowing it to control the entire value chain from research to market sales, enhancing its global competitiveness [7]. Group 5: Market Potential and Challenges - The U.S. market is identified as a primary target for innovative drugs, with a projected size of approximately $643 billion by 2024, where innovative drug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sales despite representing a smaller portion of prescriptions [8]. - Yifan Medicine faced challenges in its self-export journey, including clinical trial complexities and supply chain issues, but views this path as essentia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igher value [10].
港股创新药本周继续飙涨,机构认为A500指数下半年或迎机会
Ge Long Hui· 2025-06-13 10:49
在中东紧张局势突然升温的扰动下,A股失而复得的3400点再度失守,今日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下跌,导致大部分指数周内涨幅转跌,科创50、科创 100、中证1000、深证成指、上证指数、沪深300和A500指数本周分别跌1.89%、1.43%、0.76%、0.6%、0.25%、0.25%和0.27%。 | 港A股主要股指本周涨跌幅 | | | 一版 | | | | | 气质隆L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长 |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涨幅 | 5日涨幅 | www.gelonghui.com | | 1 | | 000016 | 上证50 | 2676.43 | -14.85 | -0.55% | -0.46% | | | 2 | | 930020 | 中 UFA50 | 1545.69 | -10.24 | -0.66% | -0.55% | | | 3 | | 000510 | 中证A500 | 4532.80 | -33.80 | -0.74% | -0.27% | | | प | | 00000 ...
国际化竞争升温!药企BD动态频现,市值波动加剧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3 09:1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利明上海报道 连日来,多家药企接连披露BD(生物医药领域的商务合作,通常指管线授权)预期,引发市场高度关 注。 就二级市场走势而言,近期我国创新药领域重磅BD交易频出,叠加中国创新管线在2025年ASCO(美国 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大放异彩,系列事件催化创新药板块持续升温。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6月 以来(以6月3日至12日收盘价计算),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上涨18.53%;创新药ETF(159992)上涨 4.76%。 谈及BD交易,沙利文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事业部医药行业分析师赵一菲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 析,"BD本质是创新药企对研发风险的动态再分配。尤其当国内一级市场融资持续收紧时,BD交易, 特别是其中占比最大的License-out,已成为Biotech(创新药企)的生命线。其交易规模自2022年起连续三 年超越一级市场融资总额,从可选项升级为生存刚需。但过度依赖BD收入,会放大管线断层的业绩波 动风险。" "本质上,这是短期输血与长期造血能力的博弈。"赵一菲进一步指出,"当产品具有全球竞争力且企业 具备海外开发资源时,坚守自主权是长期最优解;反之,BD交 ...
21专访|毅达资本孟晓英谈创新药:“果实”可以卖,“树”要活下来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3 06:3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上海报道 2025年,中国创新药的出海故事仍在持续,但关于"卖青苗"的忧虑也多了起来。一边是频繁刷新的出海 BD交易金额,另一边是不少业内声音对"过早出售管线"的担忧。 在市场热度和不确定性之间,企业如何作出判断,投资人又在关注什么? "BD交易卖出的是创新药企研发能力的'果实',关键要看我们的'树'能否一直在。"毅达资本合伙人孟晓 英这样说。在她看来,BD交易是当下环境下企业走出去的一种方式选择——通过海外合作换取现金 流,反哺本土新管线的开发,是一种阶段性的战略选择。更长远的挑战,是企业是否具备持续开发产品 的能力,能否把"树"真正扎根、长稳。 与孟晓英的对谈也将我们拉回到十多年前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拓荒期,和很多人记忆中,那些背包辗转于 中美市场,力邀同学、同事、好友回国创业的创业投资人们。 从那时开始,创投机构作为本土创新药企业的最早支持者之一,不只是出钱,更深度参与到早期团队搭 建、管线策略、资源连接等关键环节中。从企业投资人到行业共建者,他们的角色也在行业发展中不断 更新。 今年6月,《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孟晓英,围绕创投如何支持创新药行业发展、BD交易背后的决策逻 辑以 ...
政策赋能产业发力 中国创新药掀起出海热潮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12 17:49
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板块持续爆发,A股、港股上市企业股价接连大涨。国产创新药正迎来产 业"DeepSeek时刻"——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药企研发创新不断取得突破,BD(商务拓展)交易大 单频现引爆出海热潮。国内医药产业"创新输出""走向国际"的趋势愈发明显,带动我国向着"医药强 国"的方向不断迈进。 创新药板块持续升温 2025年以来,国产创新药板块触底回升,并走出了近乎火爆的市场行情。截至6月12日,Wind创新药指 数年内累计上涨27.46%,表现远优于同期大盘。板块内,舒泰神股价涨幅超360%,三生国健、科兴制 药、益方生物-U和荣昌生物等个股股价翻倍,78只成份股年内市值合计增长超4000亿元。 港股创新药板块的表现同样突出。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高达73.12%,在恒生价格指数中涨幅 最高。成份股中,三生制药累计涨幅超过284%,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乐普生物-B、诺诚健华 等涨幅均超过100%。37只成份股年内市值合计增长近7300亿港元。 2025年之前,创新药板块一直"跌跌不休",但今年以来该板块A/H股联袂上涨,其背后主要推动力是什 么? 中泰证券医药联席首席分析师曹泽运接受证券 ...
从FDA拒绝,到超500亿美元爆单全球!中国创新药十年逆袭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3:30
作 者丨季媛媛 闫硕 周亦洋 编 辑丨林虹 张星 图 源丨AI 凌晨两点,波士顿海港区会议中心,落地窗外的大西洋漆黑如墨。 而就在七年前,同样在波士顿,一个深夜来电曾击碎过王黎的幻想——当中国药企兴冲冲捧着实验室成果走向世界 时,国际监管机构冰冷的质疑往往成为第一道致命冰墙。 冰封航线 2018年寒冬,彼时尚任跨国药企研发骨干的王黎接到国内一家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创始人的越洋电话。电话那头声音沙 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拒绝安排会议……他们说试验设计不符合国际规范。" 这不是孤例。当中国药企怀揣创新药勇闯深海,却在三个暗礁前接连触底: 临床试验设计如同闭门造车。某明星抗癌药一期数据惊艳,却在FDA审查中漏洞百出。"不是数据本身不行",一位曾 深度参与早期项目的CRO(合同研究组织)负责人回忆,"是我们根本不懂游戏规则,不知道FDA审评员真正关心什 么、疑虑什么。" 专利布局更成致命伤。某明星抗肿瘤药物license-out谈判临门一脚时,国际大厂突然亮出杀手锏——核心化合物专利 存在地域保护漏洞,交易瞬间冻结。"从立项之初,企业是否就将全球市场作为靶点,是否建立了贯穿药物全生命周期 的全球知识产权战 ...
中国创新药:十年破壁,深海突围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2 11:3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闫硕 上海、北京报道凌晨两点,波士顿海港区会议中心,落地窗外的大西 洋漆黑如墨。 王黎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玻璃,身后团队正为几小时后那场决定公司命运的谈判做最后冲刺。这位 中国Biotech公司的CEO坚信,他手中历经五年打磨的免疫肿瘤药物数据,会在2025年撞开欧美市场大 门。 2025年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爆发的一年。 01 冰封航线 2018年寒冬,彼时尚任跨国药企研发骨干的王黎接到国内一家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创始人的越洋电话。电 话那头声音沙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拒绝安排会议……他们说试验设计不符合国际规 范。" 回顾十多年前,中国医药行业主要由仿制药主导。然而,短短十年间,中国创新药物实现了从me-too (模仿性新药)到fast-follow(快速跟进开发药物),再到first-in-class(同类首创新药)的华丽转身, 逐步攀登至"DeepSeek时刻",引领众多创新药企步入价值重塑的新篇章。 有几组广泛传播的业内数据可以作为佐证: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中国学者有 73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环节,创下亚洲国家纪录;今年1-5月,国 ...
又一预告!中国生物制药重磅BD即将达成 中国创新药“Deepseek时刻”到来?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2 04:43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智通财经6月12日讯(记者 卢阿峰)中国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似乎已经到来。 继三生制药(01530.HK)双抗天价BD给辉瑞、石药集团(01093.HK)预告三项BD正在路上之后,中 国创新药出海潮再添一重磅玩家。今日智通财经记者获悉,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在美国迈阿密 举行的第46届高盛全球医疗健康年会上透露,多个产品从年初就收到了合作意向,今年将至少有1个重 量级的out-license交易落地。 这一系列事件,宛如创新药领域投下的一颗颗震撼弹,激起了整个行业的巨大涟漪,吸引着全球市场的 目光,也让人对中国创新药的未来充满期待。 今年至少一项重磅BD交易在望 6月11日,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的第46届高盛全球医疗健康年会上,中国生物制药资本市场负责人雷鸣对 外宣布,今年以来,对外授权交易已成为公司关键战略目标之一。目前公司多项资产具备对外授权潜 力,有望进一步扩大"国际化收入",开启第二增长曲线。他表示:"近期,这些资产中将会产生一个标 志性的重磅对外授权交易,我们非常期待向市场披露相关进展。" 此外,中国生物制药在ADC、双抗等领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