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Search documents
产能释放叠加市场份额提升,飞荣达H1净利润同比预增103.95%~123.69%
Ju Chao Zi Xun· 2025-07-14 02:49
近日,飞荣达发布2025年H1业绩预告称,在产能逐步释放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的同时,有效管控成本,实现了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00万元~17,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95%~123.69%;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2,500万元~14,000万元,比上 年同期增长82.34%~104.22%。 上年同期,飞荣达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99.9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855.25万元。 . S 6 i e 4 me e 800 i 3 ◆ p THE FEATURE - LIA di i p T the county of the collection of Collection of the program a the state the state t 2017 1 2 关于上半年业绩变动的原因,飞荣达说明如下: 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已定点的项目订单持续释放,销售收入逐步增加,但由于铜、铝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浮动、新客户导入、部分新项目打样等因素影响导 致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领域毛利率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公司正逐步通过调整 ...
供给侧改革会卷土重来吗?
Hu Xiu· 2025-07-14 02:41
今天面对的课题,要比十年前更复杂 上一次供给侧改革是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还在上学,对宏观经济变化的体感不多。找了位前辈聊了会,他表示去产能前后的体感都不是很明显,改之前 没觉得有多坏,改之后也没觉得有多好。 但这次的产能过剩,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从宏观数据到社会,再到生活层面,都有不少感触。 商场的空置率、租金水平、消费信心、PPI、CPI等等,十年前之所以体感不那么强烈,是因为问题主要出在了生产端,也就是PPI。但如今,生产端的过 剩已经蔓延到了消费端,PPI的持续低迷已经开始压制物价水平。 图1:2000—2024年中国PPI、CPI走势,来源:统计局、wind 从PPI到CPI的传导只是我们当下面临的困境之一。还有地产衰退造成的居民资产负债表恶化,进一步对消费形成抑制;以及产能过剩导致的企业利润水平 下滑,进一步造成失业群体的扩大、收入/收入预期恶化,也形成了消费抑制。 所以当下面临的问题,恐怕要比十年前复杂不少。 很多人觉得改革势在必行。但我还是先说我的观点——当下的问题太复杂了,单刀直入很可能伤了元气,或许曲线救国更合适。 我举个例子,如果把国家看作一个人。十年前这个人只是得了产能过剩的病,那么对 ...
下半年北京有21个新商场开业
3 6 Ke· 2025-07-14 02:41
2025年已进入"下半场",线下消费需求回暖,消费结构持续质变。北京商业市场在自我洗牌、吐故纳新中,带动更多商圈高质量发展。 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北京今年上半年共开出10个新项目,新增商业体量75.17万㎡,超极合生汇西区、中关村大融城西区、中海大吉巷、京东MALL等 项目都颇具人气和话题度。 2025年下半年,北京或将迎来21个新项目,商业总体量约160万㎡。其中部分项目原计划上半年开业,因故推迟至下半年面世。 | | | 2025年下半年北京拟开商业项目盘点 | | | | --- | --- | --- | --- |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开业时间 | 商业建筑面积 (万方) | 所在行政区 | | 1 | 北京鼎好THE HUB (B座) | 2025年7月 | 2 | 海淀区 | | 2 | 北京上德银泰城 | 2025年9月30日 | 5.6 | 大兴区 | | 3 | 北京小站公园STATION PARK | 2025年9月 | 3.3 | 昌平区 | | 4 | 北京新辰天地 (北区) | 2025年9月 | 5.6 | 大兴区 | | 5 | 北京连花汇 | 2025年9 ...
摩根士丹利基金总经理周文秱:打造公募界的纳帕谷“酒庄”,酿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酿”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02:26
【导读】摩根士丹利基金总经理周文秱:打造公募界的纳帕谷"酒庄",酿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酿"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在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外资公募摩根士丹利基金有着鲜明的特色 —— 独特的全球资源及品牌 优势赋能本土业务,而身为掌舵者的周文秱,恰与公司气质完美契合 —— 既有纵览全球市场 的广阔视野,兼具深植本土的实践智慧。 2023 年 7 月,摩根士丹利基金正式成为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迄今正好两周年。周文秱 于 2023 年 10 月加盟摩根士丹利基金,担任首席投资官; 2024 年 5 月,接任总经理并兼 任首席投资官。两年来,摩根士丹利基金的投研建设已经颇具成效,同时,公司与全球团队 建立起了业务协同发展机制,包括投研合作、客户服务、产品线建设、合规风控等领域,焕 发出全新活力。 " 支撑全员前行的五条摩根士丹利核心价值观 —— 为所应为、客户为先、卓尔不群、多元共 融、回馈社会,正是我心中理想的企业文化。 " 周文秱以打造纳帕谷的 " 精品酒庄 " 作喻, 将坚守精品发展路线,酿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 佳酿 " 。 26 载金融旅程: 从华尔街研究员到外资公募掌舵者 周文秱的职业生涯,是一段横跨海 ...
「外卖大战」重启,打开消费增量空间
Bei Ke Cai Jing· 2025-07-14 02:10
"外卖大战"并不是一次偶发事件,而是当前服务消费加快回暖、数字平台重构边界背景下的应然产物。 连续两个周末,外卖平台发起补贴大战。 尽管"外卖大战"在表面上是一场平台之间为争夺用户、抢占入口的激烈角力,其动机归根结底仍是出于商业利益 的考量。但从结果来看,它确实释放并激发了消费。因为补贴的催动,许多原本可能不会发生的消费行为,被催 化为真实交易。 这些消费有的是源于"薅羊毛"心态,但也有大量交易属于用户内生的真实需求。企业在彼此"贴身肉搏"的过程 中,开始推动用户即时消费习惯养成,让"日常琐碎"的小额需求成为被看见、被服务、被转化的新增量,成了扩 大消费、推动内需的现实助力。 三大平台之所以对"外卖大战"寄予巨大热情,最关键之处在于,这并非一场对存量市场你死我活的争夺。"外卖大 战"背后,其实蕴含着一个真实而巨大的消费增量市场。 "外卖大战"如火如荼,为炎热的夏日更添几分热度。 据报道,7月13日,美团公布最新数据,即时零售订单量再创新高,达1.5亿,随着订单峰值的到来,骑手单量和 收入也双双增长。以7月周末为例,美团骑手日收入增长111%,超过40万众包骑手日收入超500元。 而在此前,参与"外卖大战"的另 ...
“半马苏河”赛艇精英赛举行
Jie Fang Ri Bao· 2025-07-14 02:01
7月11日至13日,上海之夏2025"半马苏河"上海赛艇城市精英赛在普陀区苏州河水上运动中心举 行。 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10个城市的36支赛艇队伍,近400名赛艇爱好者参与,共设置青少年、大 师、大学三大组别,37个竞赛项目覆盖单人双桨到八人单桨有舵手。 记者 姚勤毅 据悉,普陀区将依托苏州河水上运动中心这一载体,逐步开放赛艇、皮划艇、桨板、龙舟等项目, 构建"一河多点"的水上运动网络。 作为"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的体育赛事标杆活动,普陀区以赛艇为媒,贯通文旅商体展多元场景, 释放体育消费新活力。观众白天看比赛、晚上逛市集;参赛选手既比拼桨速,也打卡M50艺术季与苏州 河游船。统计显示,首个周末半马苏河周边客流同比增长43.7%。赛事门票与商圈餐饮、文创市集、游 船夜游绑定,比赛两天共兑换联票4200余份,带动周边零售、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42%。 普陀赛艇队在U15女子4人双桨组别夺冠,教练常勇平表示,青少年运动环境相较于过去大幅改 善,年轻人对赛艇的兴趣日渐浓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挖掘更多优秀的青少年,让他们在运 动中学会自律、团队合作与责任感。" 黄浦联队的巴西籍队员桑立辰说:"在苏州河上划船 ...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714
Vanho Securities· 2025-07-14 01:51
我们不是资讯的搬运工 而是有态度的发现者 万和财富早班车 2025年7月14日 | ● 国内金融市场 ● | | | o | 股指期货 · | | | --- | --- | --- | --- | --- | --- | | 品种 | 收盘 | 涨跌幅 | 品种 | 收盘 | 涨跌幅 | | 上证指数 | 3510.18 | 0.01% | 上证当月连续 | 2754.60 | 0.02% | | 深证成指 10696.10 | | 0.61% | 沪深当月连续 | 4014.60 | 0.19% | | 创业板指 | 2207.10 | 0.80% | 恒生期货指数 | 31147.71 | 0.57% | 宏观消息汇总 1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 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 2 上交所就发布实施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答记 者问 3.科创板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适用情形明确 二、行业最新动态 1.上海国资委召开稳定币学习会 行业发展有望加快,相关个股: 艾融软件(920799)、古鳌科技(300551)等 2.全年内需或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 工程机械行业有望迎来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7-14 01:46
发改办能源〔2025〕669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天津市、辽宁省、上海市、山东 省、重庆市、甘肃省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 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 设计总院: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根 据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有关安排,现将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 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下达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为约束性指标,按此对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进行考核评估;2026年权重为预期性指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此做好项目储备, 并结合2025年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优化纳入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电量规模,结合 新能源消纳需求,同步加强调节能力规划建设等配套措施,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消纳和调控水平。 各省(自治区、 ...
研判2025!中国筋膜枪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市场规模及发展潜力分析:筋膜枪行业规模超200亿元,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7-14 01:31
内容概况:筋膜枪作为一种深层肌筋膜冲击仪,通过高频振动有效放松身体软组织,已从专业运动康复 工具逐步走向大众消费市场。其核心消费群体以90后和00后为主,这些年轻一代对新事物接受度高,健 身设备依赖性强,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快速攀升。2020年疫情期间,全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居家健身热 潮兴起,直接带动筋膜枪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4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205.5亿 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当前,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无论是职业运动员的专业训练恢复,还 是普通健身爱好者的日常放松,筋膜枪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与此同时,在人口老龄化趋势 下,筋膜枪的应用场景正在向中老年肌肉健康护理领域延伸,为市场增长开辟了新的空间。未来,随着 居民健康消费持续升级和运动科学知识普及,筋膜枪的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在专业运动和大众 健康领域都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 | 筋膜枪的相关介绍 | | --- | --- | | 项目 | 相关介绍 | | 作用机理 | 筋膜枪是利用其内部特制的高速电机来带动"枪头",产生高频的振动作 | | | 用到肌肉深层,达到减少局部组织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 ...
(英)中国外卖大战报告-高盛
Sou Hu Cai Jing· 2025-07-14 01:09
Core Insights - The report from Goldman Sachs focuses on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and growth prospects in China's food delivery and instant retail sectors, highlighting the intensifying rivalry between eCommerce platforms like Alibaba and JD, and local service leader Meituan [1][5][11] - The eCommerce platforms aim to capture a significant share of the Rmb1.5 trillion instant retail market and leverage high-frequency food delivery services, projected to reach Rmb2.4 trillion by 2030, to cross-sell other products [1][6][11] - The report outlines three competitive scenarios for food delivery market share among Meituan, Alibaba, and JD, indicating potential shifts in market dynamics based on investment strategies [1][12][29]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competition has escalated, with an estimated Rmb25 billion (approximately US$3 billion) invested by Alibaba, JD, and Meituan in the June quarter alone, leading to significant losses for each player [11][12] - Meituan currently leads the food delivery market with approximately 90 million daily orders, while Alibaba's Ele.me and Taobao Instant Commerce have reached a peak of 60 million daily orders [34][35] - JD is stabilizing its daily order volumes at 20-25 million by enhancing its delivery capabilities and expanding its workforce of full-time riders [34][35] Market Projections - The report estimates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9% for food delivery and 18% for instant retail from 2024 to 2030, driven by increased platform subsidies and new user acquisitions [1][36] - The 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TAM) for food delivery is projected to reach Rmb2.4 trillion and Rmb1.5 trillion for instant shopping by 2030, with various consumption scenarios identified [1][36][37] - The introduction of centralized kitchens is expected to enhance food delivery penetration by improving consumer confidence in food safety and reducing delivery costs [37] Strategic Initiatives - Meituan is focusing on its core business by closing down less profitable segments and launching 1,200 centralized kitchens to streamline operations [1][12][19] - Alibaba has announced a Rmb50 billion investment to support merchants and users, aiming to boost its market share in the instant retail space [11][12] - JD is exploring new models for food delivery and leveraging its logistics network to enhance service offerings [20][34] Financial Implications - The report anticipates significant profit declines across transaction platforms in 2025, with JD and Alibaba expected to incur substantial losses in their food delivery segments [16][20] - Long-term, the reallocation of marketing spend from user acquisition to food delivery subsidies could improve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GMV) profit margins for both Alibaba and JD [16][20] -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is expected to normalize over time, potentially leading to modest profits or breakeven for Alibaba and JD's food delivery businesses by 2027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