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承与创新
icon
Search documents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中华文化瑰宝“向新记”
Xin Hua She· 2025-06-14 15:56
Group 1 -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has been emphasized by Xi Jinping, highlighting its role in carrying the genes and bloodline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belongs to both curr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1][3] -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re being utilized in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uch as the use of new materials an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equipment in the maintenance of the Yungang Grottoes [2][3] - Digital restor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AI, are being employed to recreate artifacts that are difficult to restore physically, as demonstrated by the Sanxingdui Museum's digital reconstruction of bronze relics [3] Group 2 - Educational initiatives are being implemented to engage students with cultural heritage, such as hands-on experiences in bronze casting at the Baoji Bronze Museum, which has attracted over 150,000 students this year [5] -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modern technology is evident in the immersive experiences offered at cultural sites like the Longmen Grottoes, enhancing visitor engagement [6][7] -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s being promoted as a pilla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efforts to create high-quality cultural experiences in cities like Luoyang [7] Group 3 - The ceramics industry in Jingdezhen is experiencing a revival through innovative designs and modern marketing strategies, attracting young entrepreneurs and increasing public interest [8][9] - The global recognition of Dunhuang studies has been enhanced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showca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global dialogue [10]
鲁酒之光·闪耀泉城|洛北春绽放第九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
Qi Lu Wan Bao· 2025-06-14 09:53
Group 1 - The 9th China Time-honored Brand (Shandong) Expo opened on June 13, supported 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organized by the Shandong Provincial Time-honored Brand Enterprise Association, focusing on the theme "National Goods Trend, Everlasting Innovation" [2][5] - The exhibition covers an area of 35,000 square meters, featuring over 600 time-honored brands from 26 provinces, showcasing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national cuisine, and cultural creativity [5][11] - The even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alongside tradition, with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officials encouraging brands to maintain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while innovating product forms [9][16] Group 2 - Luobei Chun Group, a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of time-honored brands, showcased its classic products and received high praise for its commitment to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and innovation [7][9] - The company presented its new product "38° Luobei Chun·Jinban," targeting the young market with a luxurious design and redefining high-end business socializing [13][16] - Luobei Chun's collaboration with the brand "Ruweizhai" represents a successful attempt to break traditional brand image limitations and expand consumer scenarios, appealing to a younger audience [16]
檐端藏万象 方寸见古今(文化中国行·华夏博物之旅·传统建筑)
Ren Min Ri Bao· 2025-06-13 22:01
西汉蕲年宫当 王莽青龙瓦当 莲花纹瓦当 树木纹瓦当 G (0) (D) 云纹瓦当 汉并天下瓦当) 最早的瓦当发现于龙山文化时期(4500年前)陕西延安芦山峁遗址。但瓦当大量使用还是在西周时期, 在陕西西安、宝鸡一带的西周宫殿及宗庙建筑遗址中,均发现了瓦当。在陕西扶风、岐山的周原遗址, 考古学家发现了早期的素面瓦当,这些朴素的建筑构件,开启了瓦当艺术的千年传奇。 "瓦当艺术的发展,映射着中华文明的演进轨迹。"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研究发现,从纹饰上 说,西周时饰重环纹,后来出现绳纹、饕餮、云山、卷云、树林、动物、龙凤纹等。秦代的瓦当以图案 一方青瓦,半轮明月,静静诉说着华夏建筑的千年故事。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檐之上,瓦当犹如一枚枚 精致的印章,既守护椽木免受风雨侵蚀,又以精美的纹样展现着古人的审美追求。何为瓦当?《辞海》 有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宋代《营造法 式》中称瓦当为"华头筒瓦"(此处"华"通"花")。这些建筑构件,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独特记忆。 和动物纹饰为主,当时七雄各自称霸一方,所使用的瓦当也各具特色,这种多样化的发展局面,使得瓦 当艺术迎来了它 ...
醇香悠长关键靠“煲”(新作速评)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08:18
话剧《燕食记》海报。 资料图片 在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怎样将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转化成可视听的舞台语汇?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 品、根据葛亮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燕食记》近日完成首演,不少观众前来观看。 大幕拉开,观众的目光就被一场热闹的厨王争霸赛吸引。聚光灯下,左侧是粤菜同钦楼的灵魂人物荣贻 生,他表情严肃,一丝不苟;右侧是他曾经的徒弟陈五举,本帮菜十八行现任少当家,他目光坚定,谦 谦有礼……在这场技艺比拼之下,暗流涌动着师徒之间多年的恩怨情仇。突然灯光暗下,气氛由闹转 静,时空跳转,一个个藏于美食背后的人生故事,被主创精心"烹制"后"端上"舞台,组合成一桌苦辣酸 甜的宴席。 话剧《燕食记》保留了原著中具有戏剧性的关键情节。在时代洪流中,荣贻生严谨本分地守着"打莲 蓉"的独门手艺,强调"打好莲蓉,最重要的是一个'熬'字",体现了老一辈匠人对传统手艺的极致追求。 徒弟陈五举看到传统技法制作出的莲蓉月饼受到机制西饼的冲击,同钦楼经营面临危机,下定决心要闯 荡出一片新天地。 主创并没有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过度着力,而是深挖原著内涵,将历史与当下紧密结合,通过莲蓉 的制作技艺与荣、陈二人的情感联结来探讨传承与创新、坚守 ...
重新认识地方戏的灵魂(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08:18
我自己在多年的演出与创作中,尤其深刻地感受到,方言和唱腔是地方戏的灵魂,不能草率"移步又换 形",以创新之名丢了灵魂。 以闽剧为例,它以福州话为方言基础,福州话中保留了不少上古汉语的遗存并且至今保留着中古汉 语"平上去入分阴阳"的"八音"调值,这种方言调值在剧种念白韵律和声腔成形过程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同样的,广东话的"九声六调"让粤剧念白相比4个声调的普通话听起来更有旋律性和抑扬顿挫之感;莆 仙方言用7个传统声调、15个声母和40多个韵母将上古汉语的遗存之音体现在莆仙戏中,更显这一古老 剧种的古朴厚重。 除了独特发音之外,各地方言还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词汇体系。福州话形容"很糟糕"用"平八"二字,给 人"效果很差""四分五裂"之感;巴蜀方言中"巴适"也比普通话"舒服"所传达出来的体验感更强;吴语 用"芥杀格"形容"很厉害",更加生动形象。另外,很多方言还存在"文白异读"现象。充分发挥这个特 点,能够给不同行当的人物塑造出迥异的"语言形象"——白话连珠、幽默风趣的丑角儿,文读铿锵、谈 吐稳重的官生,文白混读、俏丽活泼的花旦…… 由此,地方戏才能乘着灵动的方言翅膀,操着摇曳多姿的口音和充满民间智慧的俗语,舞台上的人 ...
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开放
Shan Xi Ri Bao· 2025-06-10 22:30
6月10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陕西主会场活动在省文化馆曲江馆区举行,陕 西省非遗体验中心同步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位于省文化馆曲江馆区二楼,面积4700平方米,包括展陈板块和功能板块两大 区域。其中,展陈板块通过陕西十大门类近2000件非遗展品,集中展示陕西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功 能板块集非遗活态传承、创新转化、教育普及于一体,集中展现陕西近年来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 丰硕成果。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作为省级重点文化工程,其建成开放是陕西非遗保护工作的里程碑,也 是陕西非遗宣传展示的全新窗口。 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期间,全省各 地将开展1151项活动,让群众在互动体验中深入了解非遗及其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一步,陕西 省非遗体验中心将建立陕西省非遗品牌共创中心,深入挖掘陕西非遗的文化精髓,通过"非遗+"模式跨 界融合,创新打造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竞争力的特色非遗文创产品,让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 的生机与活力。(记者 柏桦) 此次主会场活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
2025“金石之都·人文潍坊”北京活动周在京启幕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07 12:23
本次北京活动周的一个亮点是启动仪式现场发布了2025年第五届陈介祺艺术节预告,艺术节将于10月18 日(10月的第三个周六)开幕。第五届陈介祺艺术节以"相约金石之都·畅享更好潍坊"为主题,主要举 办六大板块共20余项金石文化活动,包括7个高端展览、3项学术活动、2部新书发布、10项精品捐赠、 金石篆刻文化创意大赛、第十届十笏园国际金石文化用品博览会等精彩活动。 活动周推出两大精品展览。礼敬簠斋——一代金石宗师陈介祺特展:涵盖陈介祺旧藏青铜重器、玺印封 泥等珍品的拓本、著述、题刻及其手札墨宝,展品涵盖面广、代表性强,系统展示陈介祺的学术成就及 其故居"万印楼"的传奇历史,其中陈介祺监拓毛公鼎全形拓本、周钟(十钟)全形拓本、《十钟山房印 举》《簠斋尺牍》等罕见展品首次亮相北京。薪传国粹——"万印楼"新藏当代国际篆刻精品展:汇集海 内外篆刻名家作品近300方,展现传统金石艺术在当代的国际化表达,彰显潍坊再造一座"万印楼"的历 史使命和文化担当。 北京商报讯(记者 金朝力)6月7日,由山东省潍坊市委、北京市海淀区委、潍坊市人民政府、海淀区 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金石之都·人文潍坊"北京活动周在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非遗“潮”起来 消费“旺”起来
Yang Guang Wang· 2025-06-07 07:54
非遗焕新:千年技艺解锁年轻密码 一幅近9米长的夏布绣《长江万里图》在江西首届文旅博览会和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接连引发关注,吸引游人纷纷 驻足。 央广网南昌6月7日消息(记者刘培俊)千年夏布变身养生锤、耳饰、钥匙扣,百亿顶流"小哪吒"跃上新余莲花 绣,泡泡玛特穿上景德镇"扒花"瓷裙……在江西,处处可见这样的"小巧思",潮玩文创正从点缀变身主角,成为 非遗焕新、文化出圈、产业出彩的生动注脚。 "这幅作品是我跟婆婆带领团队耗时13个月、穿针6300万次完成。"国家级非遗夏布绣新余市代表性传承人吴婉菁 介绍,十几种针法和三十多种丝线经纬交错,展现了山河的壮阔。 夏布绣作品《长江万里图》(央广网发 吴婉菁 摄) 夏布绣在江西民间流传久远。在"中国夏布之乡"新余,当地百姓将夏布绣用于生活用品。"俗话讲,麻布绣花,底 子太差。夏布质地生硬,刺绣殊为不易。"张小红经过不断实验,探索出软化夏布的办法,在保留其肌理、纹路、 色彩的同时使其柔软适于刺绣。她还创新6种针法,将民间麻布绣升华为夏布艺术刺绣。 其团队创作的《万亩登丰图卷》《井冈雄峰》等作品,使夏布绣成为颇具赣鄱地域特色的艺术绣种,屡获大奖。 2014年,夏布绣列入国家级非 ...
镜观·回响|海南:用文化激活发展深层动能
Xin Hua She· 2025-06-07 07:08
南海怀抱,碧波倒映文明印记 五指山麓,黎锦织就千年智慧 在祖国最南端的琼州大地上 海南执山海为卷轴,化文脉为丹青 将历史传承编织进时代经纬 在古今交融中探索发展之路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调研时指出: 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 殷殷嘱托,一脉相承 让文化激活发展的深层动能 成为海南发展振兴的重要路径 黎锦斑斓织古韵 琼韵绕梁传新曲 从静态保护到动态传承 从单一技艺到复合业态 古老遗产在传承与创新中迸发新机 椰岛的非遗故事走向国际舞台 黎锦被誉为中国纺织品史上的"活化石",其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传承3000多年。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2023年4月30日,手工艺人在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活动现场 编织黎锦。 2024年9月27日,以海南黎锦元素为创作主题的服装,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场2025春夏时装新品发布会上亮相。 2024年4月24日,海南定安县琼剧团的演员指导定安县第一小学的学生们练习琼剧。琼剧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文化)博览会将于9月举行
6月5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文化)博览会媒体通气会在广州举行。本次活动标志着2025粤港澳 大湾区老字号(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本届博览会以"老字号新动能·大湾区新体验"为主题,将于今年9月12—14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 会展馆A区3.2和4.2号展厅举办。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预计吸引400余家展商(含港澳企 业)参展。 广东省老字号协会会长徐伟兵表示,博览会将全力打造一个"展文化、促交易、谋合作"的综合性平台, 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创新,搭建国际化的展示与交流平台。 近年来,广东的老字号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整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去年, 281个企业品牌获评首批广东老字号。陶陶居、潘高寿、佛山照明的创新做法分别入选商务部2022— 2024年"中华老字号守正创新十大典型案例",在产品服务、生产、技艺、营销模式、运营管理、宣传推 广等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当天,省商务厅、省老字号协会正式启动了"广东老字号守正创新十大案例"征集、"粤手礼"品牌征集。 其中,"广东老字号守正创新十大案例"将聚焦品牌消费、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