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资成本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联储理事沃勒:降低政府融资成本的途径应通过国会和预算,而非美联储。
news flash· 2025-06-20 12:45
美联储理事沃勒:降低政府融资成本的途径应通过国会和预算,而非美联储。 ...
刚刚!LPR公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6-20 05:24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6月20日公布,2025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为: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均较上月维持不变。 业内人士认为,5月两期限LPR下降10个基点后,本月LPR持稳符合市场预期。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文章封面图来源于AI,以上观点来自相关机构,不代表天天基金的观点,不对观点的准确性 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 戳阅读原文,填问卷领红包! 专家表示,5月人民银行下调政策利率并引导LPR下行,将带动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调,降 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分享、点赞、在看 顺手三连越来越有钱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LPR可能仍有下降空间,但对LPR等利率下降的节奏、幅度,市场不应抱 有过高的期待。下一阶段LPR的变动需要在稳增长、稳息差、稳汇率、稳外贸等多重目标中保持动态平 衡。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外部环境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国内稳增长政策不能松劲。下半年 央行有可能继续降息,这意味着今年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或还有下行空间。 来源:中国证券报 免责声明 人民银行数 ...
全线跳水!存款利率,还要降?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05:01
分析人士认为,在稳增长背景下,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存款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行以降低 企业融资成本并维持银行净息差水平。 01 存款利率全线跳水 6月19日,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5月银行存款利率报告。数据显示,定期存款利率全面下跌,中长 期利率进入"1时代",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倒挂严重。 监管明确揽储红线 在大额存单方面,根据监测的数据,今年5月发行的大额存单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239%,6个月期为 1.459%,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分别为1.561%、1.648%、2.069%、1.700%。 和上月相比,大额存单各期限平均利率均下降,3个月期、6个月期、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分别 下降10.24BP、11.26BP、12.25BP、13.75BP、8.81BP和28.33BP。 对比不同期限来看,5年期大额存单 利率"超速"下滑。 在结构性存款方面,监测的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90天,与上月持平,较去年 同期缩短12天;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为1.85%,环比下降6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25%,环比下降 10BP。 "下调利率后,我们银行 ...
招联首席研究员:降低LPR并非当务之急
news flash· 2025-06-20 04:06
金十数据6月20日讯,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降低LPR并非当务之急。随着市场利率不断降低, 降息的边际效应也在下降。从外部因素看,美联储放缓降息步伐,如果LPR下降速度过快,可能会扩大 中美利差,增加人民币汇率压力。下一步,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并非只有降低LPR这一种途 径。 未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可能要从降低抵押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非利息成本着手。 招联首席研究员:降低LPR并非当务之急 ...
增量政策出台或晚于8月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03:56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6月按兵不动。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 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均较上月保持不变,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由各报价行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 价,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得出,为银行贷款提供定价参考。目前,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 两个品种。 来源:央行网站 6月份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一方面,央行在5月份实施政策性降息后,当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同步下调,当前正在向贷款利率传 导;另一方面,近期央行多次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作为LPR定价基础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40%,并 未发生变化。 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来看,下一步LPR的走势如何?下一阶段,如何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预计下 半年何时推出增量政策?20日上午,风口财经采访了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 青、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 短期内货币政策再加码的必要性不强 风口财经:如何看待6 ...
6月LPR“按兵不动”,专家预计下半年或降息带动LPR下调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03:37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报价:1 年期品种报3.0%,上月为3.0%,5年期以上品种报3.5%。5月双双下调10BP之后,6月均维持不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6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不动符合市场预期,短期内国内货币政策再度加码的 必要性不强,政策利率预计持稳,LPR报价有可能继续保持稳定。 银行息差承压,LPR报价短期内继续下调空间受限 "资负两端作用下,银行息差仍承压,LPR继续下调受限。此外,银行之前针对一些优质客户的中长期 贷款利率偏低,与LPR偏离较大,若LPR下调引致重定价效应,则会出现极低定价,甚至倒挂情 况。"温彬表示。 外部环境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LPR报价还有下调空间 展望后市,华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目前外部平衡约束不大,长债利率管控需求仍在,货币政策正处在 一个相对舒适的区间,各方压力有所降低,央行宽松的必要性有所下降。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出口大概 率保持韧性,降息的概率在降低。 温彬也表示,考虑到银行息差压力仍大、"四重平衡"约束目标,后续或将从"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 成本下降"转为"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更多关 ...
最新LPR发布,如何理解
Jin Rong Shi Bao· 2025-06-20 03:35
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实际上,从价格来看,当前利率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根据《金融时报》记者从央行获悉数据,5月 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和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约3.2%和 3.1%,比上年同期低约50个基点和55个基点。 "无论是企业贷款利率还是个人贷款利率都处于低位。在这种情况下,降低LPR并非当务之急。而且, 当前降息并非稳增长的关键因素。"董希淼谈到,还需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从外 部因素看,尽管美国货币政策调整面临压力,但美联储仍在放缓降息步伐,如6月19日凌晨美联储继续 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4.50%不变。如果LPR下降速度过快,将可能扩大中美利差,增加人民币 汇率波动压力。 "当前,社会融资成本整体在'往下走'。"业内专家预计,对于下一步利率走向,仍需观察多个影响因 素。 "5月LPR报价跟随逆回购利率下调基点后,政策进入成效观察期,而截至目前6月逆回购利率并未调 降,本次报价不变符合预期。"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赵诣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认为,6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
6月LPR报价持稳符合市场预期,下半年还有下调空间
Dong Fang Jin Cheng· 2025-06-20 02:46
东方金诚宏观研究 另外,考虑到下半年稳楼市政策需进一步加力,特别是 5 月 7 日央行宣布下调公积金贷 款利率 0.25 个百分点,为后期居民商业房贷利率下调打开了空间,预计下半年监管层有可能 通过单独引导 5 年期以上 LPR 报价下行等方式,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这是现阶 段缓解实际房贷利率偏高问题,激发购房需求,扭转楼市预期的关键一招。 1 6 月 LPR 报价持稳符合市场预期,下半年还有下调空间 王青 李晓峰 冯琳 事件: 2025 年 6 月 20 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 LPR 报价:1 年 期品种报 3.0%,上月为 3.0%;5 年期以上品种报 3.5%,上月为 3.5%。 解读: 6 月两个期限品种的 LPR 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 5 月央行实施政策 性降息后,当月两个期限品种的 LPR 报价同步下调,当前正在向贷款利率传导;6 月政策利 率保持不变,影响 LPR 报价加点的因素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 6 月两个期限品种的 LPR 报价不动符合市场预期。我们预计,短期内将进入政策观察期,LPR 报价有可能继续保持稳 定。 往后看,下半年 ...
金融服务提振经济预期或支撑市场,港股国企ETF(159519)涨超1%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02:21
华泰证券指出,中国香港地区经济主要动力来自金融服务,绝大多数银行贷款挂钩HIBOR利率,融资 成本降低有助于刺激信贷周期,激发经济活力。本地金融条件变化对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是边际的, 核心影响因素仍是经济基本面。恒指同比增速与中国制造业PMI同比相关性高达56%,但与HIBOR及美 债利率变动相关性较低。板块上,利率变化对本地股影响相对更大,低利率可扩张流动性,降低杠杆成 本,刺激市场活跃度。此外,经济景气度与M2增速高度相关,融资成本走低有助于提振经济。当前人 民币汇率多空力量均衡,港币流动性大幅收紧可能性较低,若因政策调整带来波动或创造增配机会。 港股国企ETF(代码:159519)跟踪的是国有指数(代码:H11153),该指数主要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或 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成分股涵盖国有企业。该指数侧重于包含大型和中型规模的国有企业,行业分布 广泛但偏向于能源、金融、工业等关键领域,以反映国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市场表现。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ETF发起联接(QDII)C(021045),国泰中 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ETF发起联接(QDII)A(021044)。 注:指数/基金短 ...
“24%+”市场,还能“下有对策”?
Ge Long Hui· 2025-06-19 10:56
编辑|周大富 综合息费在年化24%以上(下简称"24+")的信贷业务,争议一直存在。尤其是近期"助贷新规"下 发,"24+"信贷业务存在的空间接近被抹除,但实操层面真能如此吗?助贷平台们真的可以完全放 弃"24+"市场?如果不能,"24+"市场可能会以哪些产品形式在新规下"潜行"? 周观察多方了解后发现,昔日主营"24+"市场的平台们,也在观望这部分业务存续的"可能性":"这部分 市场是存在的,不会因为新规忽然消失"。 重点关注的两大类型 撰文|周公子 举个例子,互联网保险众安在线旗下的众安贷,便是通过这一模式快速起量,若这一模式在新规落地后 依然能够持续,相信可以为不少手握小贷牌照的助贷平台提供"借鉴"。 不过,这一模式也有诸多争议及限制。一是,小贷本身的资本杠杆有明确限制,如果规模要持续扩大, 需要追加注册资本,或通过发行ABS出表及"回血",或是向信托、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二是,小贷新 规落地后,明确与商业银行联合发放的网络贷款的单笔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不仅涉及助贷新规争 议,同时也是杠杆约束;三是,属地监管原则不得突破。 因此,业内对于"24+"市场走这一模式的可能性与可持续性,也充满争议与迷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