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
icon
Search documents
韩国股民扫货中国资产 今年以来成交额超54亿美元
在A股市场,比亚迪同样受到韩国资金青睐,获净买入848万美元;华泰证券、紫金矿业分列第二、第 三。此外,拓普集团、华夏中证机器人ETF也跻身韩国投资者重点增持名单。 对核心资产仍有大量需求 从资金流向看,韩国资金重点聚焦港股。年初至7月15日,小米集团-W成为韩国股民的最爱标的,获净 买入金额超1.7亿美元;比亚迪股份和宁德时代分别获净买入9310万美元和6089万美元。此外,旗下盲 盒形象Labubu在全球爆火的泡泡玛特亦受到追捧,韩国投资者对其净买入金额超过3494万美元。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与欧美资管机构偏好大型权重股或蓝筹股不同,韩国资金明显偏好科技成长与新兴 产业公司,同时资金交易风格与港股本身的轮动节奏更加贴近。 此外,韩国资本在一级市场同样活跃。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撰文表示,今年前5个月, 韩国持牌机构在港证券交易额已超1.5万亿港元,是去年全年的2.8倍。韩国投行也成为了多只在港上市 新股的基石投资者。从公告来看,在韩国资本市场极具影响力的未来资产在曹操出行的基石轮中认购了 650万股。 韩国投资者正在加速配置中国资产。根据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的最新数据,截至7月15日,今 ...
向“新”而行 动能澎湃(和音)
Ren Min Ri Bao· 2025-07-17 00:12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中国大力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 第三十四位跃升到2024年的第十一位。从"人机共跑"的马拉松赛场,到"赛博烟花"绽放的中国式浪漫, 再到DeepSeek点燃全民人工智能热潮,科技创新正深度赋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广泛地影响人们 的生产生活。2024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8%左右。今年1至5月份,中国有效发明 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一个创新的中国,处处闪耀着生机活力,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创新成势背后是科创基础的日渐夯实。目前,中国研发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接近2.7%,已经超过欧盟 平均水平,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中国人力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 总量世界第一,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丰富的创新要素与充满 活力的创新生态,让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正如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杰里米 ·尤尔根斯所观察到的,中国拥有强大的研究机构和大量技术人才,助推中 ...
“传递能量方块”开启!未来一个月机器人将在北京街头“快闪”
Xin Hua She· 2025-07-17 00:10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盛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举办。作为赛事重磅 活动,机器人"能量方块传递"于7月15日在八达岭长城正式启动,并将持续至运动会开幕。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能量方块传递"活动现场。新华社发 能量传递最后一站将回到运动会主会场——奥运场馆国家速滑馆。所有的"能量方块"汇集在一起组成"智芯"本体。开幕式上"智 芯"将被点亮,并在运动会期间持续闪烁,最终在闭幕式上熄灭并留存。除了如同奥运圣火传递的纪念意义,在未来的各界运动 会传承中,"智芯"将记录机器人的数据和记忆,成为一部可触摸的人形机器人进化史。 据了解,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口号为"智竞向未来","智"是人工智能的尖端突破,也是精密算法的完美演绎。每一个 奔跑、跳跃、对抗的人形机器人,都是人类科技与智慧的精彩呈现;"竞"凝结着公平竞争、尊重对手、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 象征着速度、力量、策略与协作的巅峰较量。人类挑战未知、突破极限永无止境,人形机器人赛场竞技,是对当下科技进步的 集中展示,也是对一起"向未来"美好愿景的真实畅想。 启动仪式上,八台机器人运动员在长城完成首次 ...
陕西:育好科创“生态林” 孵出产业“金凤凰”
Shan Xi Ri Bao· 2025-07-17 00:09
有了耐心资本和中试平台的"托举",更多科技成果加快了转化进程,顺利从"书架"走向"货架";在 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不少地方的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新枝结硕果",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 级;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集聚效益提升,凝聚更多发展新动能…… 盛夏时节,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西安、渭南、铜川、延 安、榆林等地。从工厂、园区到田野,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的澎湃活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 一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量产,这条路有多远? 科技创新"强引擎" "截至6月中旬,我们已投资孵化554家硬科技企业,企业市场总估值6796亿元。"7月7日,西安中科 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科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曹慧涛满脸自豪地说。在科技成果转化 领域,西科控股拥有发言权。 在服务硬科技初创企业过程中,西科控股发现,这些企业对高端设备和工艺平台需求很大,尤其是 半导体芯片领域对共性技术平台需求旺盛。 "基于此,我们筹资组建了完全市场化运行的共性技术中试平台。目前,该平台已为100余家企业提 供了中试、检测等全方位技术服务,助推多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曹慧涛说。 前不久,由陕西 ...
已申请纳入质押库,“日光基”科创债ETF华夏(551550)重磅上市
Sou Hu Cai Jing· 2025-07-17 00:09
科创债ETF华夏(551550)今日正式上市交易,并已向中登公司提交科创债ETF纳入中登质押库的申请。此前,首批10只科创债ETF全部 一天结束发行,募资总金额接近300亿元,而在其强势助力下,债券类ETF今年规模猛增,最新规模已经超过4200亿元,创下有史以来新 高。 科创债ETF华夏(551550)等首批科创债ETF重磅上市,不仅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引向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也让投资者更便捷分享科技 创新企业的成长红利。具体来说,较低的投资门槛、场内T+0的灵活交易、0.2%/年的综合低费率、高评级的信用"打底"……这些客观的 参数背后,有望转化为切实的投资获得感提升。对投资者而言,科创债ETF的上市不仅填补了固收类投资工具箱的一隅空白,更提供了一 个能够一键布局科创公司债的普惠工具。 "科创基因"是核心烙印 6月18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提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当天,华夏等10家公募基金公司,集体上报新产品,并于7 月2日正式获批,而这也是国内市场首批科创债ETF产品。 不难发现,相较于普通信用债,科创债的"科创基因"是其核心烙印。作为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兴融资工具,科创 ...
实现制度与科技“双轮驱动”
Jing Ji Ri Bao· 2025-07-17 00:08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是国家深化改革与扩大开 放战略叠加的前沿阵地,是创新要素高度集聚赋能制度设计的动力源泉,是深度链接全球市场、对接国 际规则的核心枢纽,是多元经营主体活力竞相迸发的制度沃土。如何将制度多样性转化为协同发展的驱 动力,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制度创新优势。 融合规则差异破解壁垒,畅通要素跨境流动提升便捷高效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制度融合的首要任务 在于打通人才—数据—资本三条"要素动脉",实现全域资源高效配置。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国家、两 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域的复合区域,存在多重规则差异,要素跨境流动面临多重制 度壁垒。"十四五"时期以来,大湾区持续推动"点对点"制度对接向"系统化"规则兼容跃升。深圳—香港 跨境数据流通试点建设持续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金融制度加快衔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正式实施封关运行,已初步构建起高端人才自由执业、科研数据跨境流通、金融资本高效对接的制度通 道,充分实现了大湾区人才、数据和资本等关键发展要素的内外贯通、高效畅达、互通共融、联动发 展,为湾区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提供了制度支撑,为推进制度型开放提供了湾 ...
让科创“成长摇篮”茁壮成长
Jing Ji Ri Bao· 2025-07-17 00:08
正如科技创新是探索未知的过程,既孕育着新动能,也伴随着新风险。科创成长层改革创新也是渐 进的过程,既孵化着新希望,也充满不确定性。市场能否理性看待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曲线,监管能否精 准平衡市场风险与创新活力,投资者能否承受技术变现过程中的惊喜与惊险……种种新挑战考验着各方 智慧,是科创成长层能否真正成为科技创新"摇篮"的关键修炼。 企业要练好内功与定力。科创成长层向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敞开大门,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门槛,监管 部门多次强调将从严审核,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就是要拒绝拼凑技术的伪科技型企业上市圈钱。 怀揣上市之梦的未盈利企业还需扪心自问:自身是否属于"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 投入大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对号入座练好内功,才有可能抓住机 遇,乘风而上。 监管需平衡包容与规范。改革难以一劳永逸,越深入推进,问题越容易显山露水。随着科创成长层 的落地演进,未盈利企业估值难度大、退市风险高、交易活跃度不足等问题或许也会浮出水面。监管部 门需在短期阵痛和长期价值间走好钢丝,在"放"与"管"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守住不让伪科技型企业圈 钱、不让普通投资者承担过度风险的底线, ...
日媒:中国能打造自己的阿斯麦吗?
Huan Qiu Wang· 2025-07-16 23:59
曾在美国政府担任高级官员的半导体专家梅根·哈里斯说,对于中国在芯片工具制造方面的能力,美国 的看法未免天真或无知,"最坏情况是,中国的工具制造商不仅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甚至在国际上具有 竞争力。而这即将到来,且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7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能够打造自己的阿斯麦吗?在北京,中国顶尖芯片制 造商中芯国际的工程师们正夜以继日地工作,以扩大14纳米甚至7纳米芯片的产量。对于一家已在美国 打压下艰苦奋斗数年的公司来说,能制造这么先进的芯片无异于重大突破。但中芯国际的使命并非仅限 于制造芯片,该公司希望完全使用中国国产设备来制造它们。有关目标已被明确写入中国的经济路线图 ——推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消息人士说,中国的芯片制造商正努力实现目标。 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中国排名前五的芯片工具制造商在美中紧张加剧的情况下蓬勃发展。如今,在 除光刻之外的每个芯片制造步骤中,中国都拥有或将挑战全球领军者的本土企业。美国半导体分析师查 尔斯·史说:"中国显然正努力开发本土光刻技术,这需要时间。"日本某芯片工具供应商高管说:"整个 行业都密切关注来自中国的日益激烈竞争……我们知道他们正努 ...
机构排兵布阵 结构性机会成市场共识
Group 1 - Several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cluding Shijia Photon, Oriental Bio, and Maiwei Bio, have disclosed their latest top ten shareholders due to buyback activities, revealing adjustments by well-known fund managers [1][2] - Notable fund managers such as Jin Zicai, Wan Minyuan, and Jin Xiaofei have made significant adjustments in their holdings, with Jin Zicai's funds entering the top ten shareholders of Shijia Photon after a 130% increase in its stock pric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2] - Foreign institutions like Barclays, UBS, and JPMorgan have increased their stakes in several A-share companies, indicating growing foreign interest in the market [3] Group 2 - The A-share market is experiencing structural opportunities amid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with a potential upward trend in the short term [4] - The overall investment attractiveness of the Chinese capital market is improving, with an increase in stock buybacks and dividend distributions, which are highly valued by foreign investors [4][5] - Economic indicators show signs of recovery in 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exports, with expectations for a more accommodative monetary policy in the coming quarters [5]
最重磅科创领袖峰会登场
财联社· 2025-07-16 23:51
如今,站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的关键节点,由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指导, 财联社、《科创板日报》、上海长三角G60科创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科创领袖峰会暨科 创板开市六周年论坛"即将于7月25日举行。 本次峰会将以"策源创新、产业引领"为主题,届时,政府、相关监管方、科创板等科创领军企 业董事长等行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政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前瞻性对话, 围绕政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前瞻性对话,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 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峰会亮点纷呈,将设置主题演讲,高峰对话等环节,并将就并购、出海等热门领域展开圆 桌对话。与此同时,本届峰会新增两场平行论坛,分别就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市公司产融 对接(服务一级市场科创企业)进行深度讨论。 扫描下方长图二维码报名参会!7月25日,我们期待与您松江见! 科创板将迎来开市六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89家,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 的"试验田"和科技创新的核心枢纽,科创板六年来持续推动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 成为全球 瞩目的"硬科技"企业聚集地 。 六年耕耘,科创板持续引领制度创新,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