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转型

Search documents
观点湃|“扭扭捏捏”难成合力,“貌合神离”搞不好联盟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2 09:12
关系分分合合、业绩起起伏伏,是产业的基本规律。2025年,汽车行业遭受着近十年来最激烈的竞争, 主旋律就是整合、淘汰和系统性变革。此前,从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已经开始各自运作,为进一步 加强羁绊而布局。近期,又传出江铃福特和长安福特合并传闻;几乎同期,雷诺-日产联盟之间又因人 事、资本的变动而即将迈入新的联盟阶段。 然而,近年来,两大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都面临着销量下滑的困境。长安福特2024年销量为24.7万辆, 但2025年前5个月同比下滑16.43%。江铃福特的乘用车销量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仅为3.5万辆。福特在 华整体销量也起伏不定,从2016年的顶峰下滑后,2020-2021年有所回升,但2022-2023年再次陷入销量 低谷。产品端的问题被认为是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福特在新产品推出和产品线更新换代上逐渐落 后于竞争对手,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合并传言的出现不会是空穴来风。从行业角度看,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能源汽 车的崛起更是加速了行业的洗牌。为了应对竞争,车企之间的整合与合作成为趋势。例如,长安马自达 与一汽马自达的合并,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了降本增效。对于福特 ...
渠道整合几度失败,福特在华缘何又起重组之心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20 13:58
一则传闻、一则辟谣,折射出百年福特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迷惘与求生渴望。 6月18日,有消息称,福特中国正推进将江铃福特并入长安福特的整合计划,且相关动作已在销售和渠道层面悄然展开。 6月19日,针对两家合资公司合并的传闻,福特中国提供给经济观察报的声明称:"我们不对毫无根据的谣言和猜测发表评论。" 在声明中,福特中国特意展现出其对渠道问题的重视:"打造一个健康、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销售服务网络是福特在中国长期战略的核心。福特一直 在与我们的合资伙伴和经销商伙伴一起努力,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跨网络的协同作用,从而提升企业和经销商的整体盈利能力,改善客户体验和服务。" 这被外界解读为,虽然长安福特与江铃福特在企业层面的合并尚无踪迹可寻,但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之下,福特在中国市场渠道的新一轮调整可能已在酝酿 之中。 以往的失败尝试 2018年,福特中国设立全国分销服务机构(NDSD),尝试将福特品牌旗下的所有乘用车,包括福特进口车、长安福特所有车型,以及江铃汽车福特品牌 的乘用车,统一并入这个渠道,实现销售网络的"一个福特"。 NDSD的诞生源于福特对当时渠道各自为政局面的不满。福特美方管理层傅礼德推动这一整合时,曾向江铃 ...
中国车企冲击叠加美关税预期 Stellantis(STLA.US)拟剥离玛莎拉蒂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13:24
Core Insights - Stellantis is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divestiture of its luxury brand Maserati amid significant pressures from rising import tariffs in the U.S. and competition from Chinese electric vehicle brands in the global luxury car market [1][2] - Maserati's global deliveries have plummeted to 14,725 units in 2024, nearly halving from 26,689 units in 2023, indicating severe market challenges [1] - The decline in Maserati's sales is attributed to underperformance of its core model Grecale, a structural shift in demand from Chinese consumers, and a slowdown in product updates [1] Company Strategy - Stellantis has engaged McKinsey & Company to develop new strategic plans for its luxury brands, including Maserati and Alfa Romeo, during a transitional period under Chairman John Elkann [1] - Official representatives from Stellantis have denied rumors regarding the sale of Maserati, but the company has not provided further details on the strategic evaluation [1] Industry Context -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facing challenges related to accelerated electrification, geopolitical risks, and the need to optimize brand portfolios and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2] -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Maserati may serve as a case study for how multinational automotive companies respond to global industry changes [2]
坚持电动目标,兼顾市场差异:奥迪宣布灵活动力组合战略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6-20 10:54
近期,多家跨国车企放缓了电动化步伐,押注多动力组合战略。 "我们坚信电动出行的未来,并正致力于达成全电动化产品阵容这一明确的长期目标。"日前,奥迪中国 方面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关于电动化战略的采访时表示。 奥迪(中国)方面还表示:"我们也注意到全球市场的发展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北美地区的'拐点'目 前正明显后移,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含混合动力车型、增程式车型及纯电动车型)的'拐点'已 于去年达成。" 鉴于市场的波动性和多样性,奥迪公司方面宣布,未来几年内,以尽可能灵活且稳定的方式提供差异化 的产品组合,涵盖纯电动车型(B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以及内燃机(ICE)车型,并 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和PPC豪华燃油车平台开发的新车型将在此发挥关键作用。 "全球新能源市场节奏并不同步,未必'全球同此凉热'。"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杨继 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电动车在中国市场已进入第二阶段(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用户 认知成熟、基础设施完善,是全球最快"过拐点"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在北美、欧洲、日韩等地,电动 车普及明显滞后,用户更偏好混合动力或传统燃油车。从这个角度 ...
卷产品、卷价格,新别克E5“搏击”15万元级纯电市场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20 06:32
比空间、比安全、比豪华,焕新上市的新别克纯电E5在产品力方面自信满满。"一口价"价格进一步 下调更让其性价比爆棚。 6月19日,新别克纯电E5正式上市,共推出3款车型,官方一口价分别为:620KM尊享版16.99万 元,545KM智享版15.99万元,515KM先享版14.99万元。 近年来,新能源东风让中国自主品牌全面崛起,市场份额不断攀升;但另一方面,曾经扮演开拓 者、引领者地位的合资品牌却败下阵来。聆听市场新需求,创新、转型箭在弦上,在燃油时代呼风唤雨 的别克品牌,给出的转型答案正是品牌首款基于奥特能电动平台打造的产品——别克E5。 2023年4月13 日上市后,别克E5取得了开门红,但在此后愈发激烈的竞争中,声量渐小。 两年时间过去,全面焕新的新别克纯电E5再度来袭,携核心产品力的提升,以及"一口价"政策的助 推,致力于重拾高光表现,加速别克品牌电动化转型。 产品力的升级,是新别克纯电E5的核心。其搭载奥特能2.0多元驱动平台,并由内到外进行达47项 改进与提升,覆盖设计造型、性能表现、智能交互与舒适便利等多个维度。 具体来看,比空间,秉承别克品牌一贯的越级定位,新别克纯电E5的长宽高分别为 4892 ...
都市车界|奥迪撤回全面电动化计划为哪般?
Qi Lu Wan Bao· 2025-06-20 02:5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6月18日,奥迪全球CEO高德诺正式宣布撤回原定2033年停售燃油车的计划,不再为内燃机终止设定明 确时间表,转而推出新一代内燃机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并表示"未来十年将保持灵活性"。这一决策 引发行业震动,也折射出传统豪华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深层矛盾。 技术层面的挑战同样严峻。 这一决策并非孤立事件。梅赛德斯-奔驰已放弃"2030年主要市场全面电动化"目标,改为燃油车与电动 车双线并行;沃尔沃取消"2030年仅售纯电车"目标;丰田则构建混合动力、氢能、纯电的三维路线。 销量滑坡与利润压力 奥迪的电动化战略转向背后,是严峻的销量与财务现实。2024年,奥 迪全球销量同比下跌11.8%,在BBA阵营中跌幅最大,甚至首次被特 斯拉超越。其纯电车型销量下滑8%至16.4万辆,仅占总销量的 9.81%,与奔驰、宝马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财务表现同样不容乐观。2024年,奥迪品牌营业利润大跌45.3%,营 业利润率降至4.6%的历史低点。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奥迪销量下 滑10.9%,减少近8万台,利润贡献更是暴跌28.8%。 2025年第一季度,奥迪品牌利润率仅1.5%,远低于集团整体3.5%的 ...
银河期货BR日报-20250620
Yin He Qi Huo· 2025-06-20 01:04
BR 丁二烯橡胶相关:BR 主力 08 合约报收 11765 点,上涨+135 点或 +1.16%。截至前日 18 时,山东地区大庆石化顺丁报收 11700 元/吨,山东民营顺 丁报收 11600 元/吨,华东市场扬子石化顺丁报收 11600 元/吨,华南地区茂名石化 顺丁报收 11800 元/吨。山东地区抚顺石化丁苯 1502 报收 11900 元/吨。山东地区 丁二烯报收 9550-9600 元/吨。 RU/NR 天然橡胶相关:RU 主力 09 合约报收 14070 点,上涨+40 点或 +0.29%。截至前日 12 时,销地 WF 报收 13900-14000 元/吨,越南 3L 混合报收 14900-15000 元/吨。NR 主力 08 合约报收 12185 点,下跌-50 点或-0.41%;新加 坡 TF 主力 09 合约报收 163.4 点,下跌-1.1 点或-0.67%。截至前日 18 时,泰标 近港船货报收 1710-1750 美元/吨,泰混近港船货报收 1700-1750 美元/吨,人民 币混合胶现货报收 13850-13870 元/吨。 【重要资讯】 BR 日报 【银河期货】丁二烯橡胶每日 ...
“刹停”全面电动化,奥迪中国回应:明年后继续投放燃油车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9 08:25
撤回全面停售燃油车时间表,让奥迪成为关注焦点。6月19日,奥迪中国发布《关于奥迪电动化战略的 回应性声明》(以下简称《声明》)称:"坚信电动出行的未来,并正致力于达成全电动化产品阵容这 一明确的长期目标。"但同时,奥迪中国方面表示,"2026年后,继续让内燃机车型对客户保持吸引 力"。奥迪中国方面称,市场的波动性和多样性要求奥迪在未来几年内,以尽可能灵活且稳定的方式提 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涵盖纯电动、插电式混动以及燃油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市场,奥迪的电动化布局正持续加速,并牵手与中国供应链进行合作,提升在华 竞争力。据了解,近日基于PPE豪华纯电平台打造的Q6L e—tron家族车型,在中国市场已正式开启预 售,该车型为一款"奥迪+华为"的车型。今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宣布, AUDI品牌首款量产车定名"AUDI E5 Sportback",并在车展亮相。 今年6月18日,奥迪全球CEO高德诺确认,奥迪已撤回原定于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的计 划,目前不再设定明确的终止时间表。"2024—2026年期间,奥迪将持续推出全新的内燃机和插电式混 合动力汽车系列,这将为 ...
中国造车新势力重塑世界汽车行业格局 | 《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6-19 05:20
在2025年世界10大车企排名中,中国的比亚迪和吉利集团,分别以5%及4.7%的市场份额,列第6与第 7位。中国汽车企业迅速崛起,它们做对了什么?摩根大通全球及欧洲汽车行业研究主管何塞·阿苏门迪 称,主要是中国实现了"系统性电动化转型",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从电池组件的制造、原材料 的采购和精炼,到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中国构建了全球独有的产业生态,欧美至今仍未能成功复制这一 商业模式。这种全产业链优势,自然催生了电动化在各个领域的快速普及,实现了电动化渗透。目前在中 国出口的汽车中,纯电动车占26.6%,插混占14.1%,中国汽车在性能和质量上已经缩小了与西方品牌的差 距。据摩根大通统计,目前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约7%,在拉丁美洲约为10%。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 选择在中国研发下一代车型,部分国际车企已将技术研发中心设在中国,而非欧美 。 中国汽车年产量已达3000万辆,其规模相当于欧美市场总和,其中20%用于出口。而当前, 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率,也呈明显地域差异,中国市场以30%的渗透率领跑,欧洲约为15%,美国 在7%-8%的水平,这种梯度分布正在重塑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汽 ...
向现实低头,奥迪撤回全面电动化目标
3 6 Ke· 2025-06-19 03:45
从激进承诺到现实妥协,车企巨头们为何集体"倒车"? 四环标志仍在闪耀,内燃机的轰鸣却比电动马达的蜂鸣更持久地回响在奥迪工厂中。 6月18日,奥迪正式撤回其2033年全面电动化的目标,不再为内燃机的终止设定明确时间表。原本,奥迪打算从明年起停止内燃机技术的开发,甚至一度 计划 2026 年后不再推出新款燃油车型,但这一构想早已悄然搁置。 奥迪CEO格尔诺特・多尔纳表示,这项决策并非出自他手,而是前任管理层所定。他确认,自己已推翻这一计划,因为他更看重"灵活性"。 这一决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传统汽车巨头在电动化浪潮中的一次集体保守主义回潮。 宝马CEO齐普策公开宣称"全面电动化不现实且危险",丰田章男也屡次质疑纯电路线的绝对性,奔驰悄悄保留AMG燃油性能车血脉······由传统巨头主导 的"战略撤退",正在改写电动化叙事。 战略撤退 奥迪的电动化战略转向早有伏笔。2025年初,奥迪取消了"奇偶数命名体系"(奇数燃油车、偶数电动车),这一看似简单的产品标识调整,已被业界视为 电动化战略收缩的隐喻。 更深层的信号来自欧洲制造根基的动摇。2025年2月,奥迪关闭了其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工厂。这座拥有70多年历史、曾被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