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

Search documents
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落幕,产业面临新变局
Ju Chao Zi Xun· 2025-07-04 06:10
尽管如此,也有观点认为,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产业最终将能够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实现可 持续发展。不过,在政策调整的过渡期内,如何平衡产业发展和市场稳定之间的关系,将是美国政府和相关企业需要共同面对 的挑战。 综上所述,美国国会通过《大而美法案》终止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这一举措无疑将对美国电动汽车产业产生深远影响。未 来,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相关政策的调整也将继续受到全球关注。 2008年,美国国会首次批准了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收减免政策,旨在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该政策规定,当汽车制造商 生产的电动车达到20万辆后,税收抵免将逐步取消。2022年,政策进一步扩大至租赁车辆,并取消了每家制造商的上限。在过 去17年中,这一政策为消费者提供了显著的经济激励,有效促进了电动汽车的普及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然而,《大而美法案》的通过使这一政策即将成为历史。这一变化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日前,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 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对美国参议院关于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的最新草案表示强烈批评。马斯克认为,该法案"将摧毁美 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并对美国造 ...
比亚迪日本社长:参考本田N-BOX开发轻型EV
日经中文网· 2025-07-04 05:48
在轻型汽车方面,比亚迪将本田的N-BOX视为目标。N-BOX在包括普通车在内的日本国内新车销量上 连续3年位居首位。特点是方便上下车的滑动门和较高的车身高度。目前的轻型纯电动汽车只有日产汽 车的"Sakura(樱花)"和三菱汽车的"eK Cross EV",但这2款车型都不支持滑动门。本田正在开发纯电 动的轻型乘用车,东福寺社长希望率先投放在日本市场畅销的轻型汽车的纯电动车,抢占市场。 比亚迪在中国投放的小型小型纯电动汽车(REUTERS) 比亚迪将于2026年下半年在日本上市该国特有的"轻型汽车"的纯电动车。比亚迪日本法人的社长东福寺 厚树接受采访时说"(车身)正在参考本田的N-BOX等进行开发"。比亚迪希望比日本企业先推出轻型 纯电动汽车,抢占市场…… 中国纯电动汽车(EV)大企业比亚迪(BYD)将于2026年下半年在日本推出"轻型汽车"(日本国内独 有的汽车规格,指符合排量在660cc以下等条件的小型车辆)。比亚迪日本法人的社长东福寺厚树在接 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针对轻型纯电动汽车的车身表示,"正在参考本田的N-BOX等进行开发"。将 比日本企业先推出畅销的轻型纯电动汽车,扩大销售。 比亚迪日本法人的 ...
美国“反电复油”?传统车企通用、福特股价“踩油门”
Di Yi Cai Jing· 2025-07-04 05:24
美国新能源汽车转型"踩刹车"? 当地时间7月1日以来,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美股股价分别累计上涨了7.5%和8.8%。 当地时间7月3日,争议不断的"大而美"法案得到了美国国会众议院的表决通过。白宫称,美国总统特朗 普定于4日即美国"独立日"当天签署该法案,并使其生效。 随着"大而美"法案的即将签署,特斯拉CEO马斯克和特朗普的矛盾也再度升级。矛盾的中心在于该法案 将提前终止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购买或租赁新电动汽车的7500美元税收抵免以 及二手电动汽车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都将于今年9月30日结束。 政策支持力度的减弱可能会威胁到美国电动汽车制造业的增长。作为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头把交 椅",特斯拉无疑受打击程度最重。此前,多位华尔街分析师认为,美国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将直接造 成特斯拉销量和利润下滑。摩根大通分析师Ryan Brinkman称,税收抵免的取消将给特斯拉带来12亿美 元利润损失风险。 在销量上,特斯拉今年已经开始了下滑态势。当地时间7月2日,特斯拉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 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38.41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3.5%。这也是特斯拉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交付量 ...
小米才是特斯拉“真正的威胁”
3 6 Ke· 2025-07-04 03:48
小米涉足1年实力值已超特斯拉 中国的小米推出了对抗特斯拉"Model Y"(照片下)的车型(reuters) 美国纯电动汽车(EV)大企业特斯拉的全球销量连续2个季度减少。中国企业正在蚕食市场份额。中国 智能手机厂商小米涉足纯电动汽车领域仅一年多时间,就超过了特斯拉花20年时间磨练出来的纯电动汽 车的成本竞争力和性能。特朗普政府对纯电动汽车持消极态度,这也在引发美国的纯电动汽车与不放松 对本国产业支援的中国之间的差距被拉大的担忧。 马斯克"缺席"引发经营混乱 特斯拉7月2日公布的4~6月全球销量同比减少13%,降至38万4122辆,连续2个季度出现两位数下滑。 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实质上缺席公司经营而造成的"空白"产生了负面影响。 马斯克1月进入特朗普政府,由于其政治言论招致反感,在欧美出现了抵制运动。马斯克最终在5月底宣 布离开政府,专注于经营,但失去的顾客很难轻易回归。 特斯拉为了 扭转颓势,从1月开始在中国等主要市场投放了最畅销车型"Model Y"的升级版。Model Y 是在中国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在过去的一年半里,特斯拉没有推出新款车,产品阵容已经明显老化。 但到目前为止,车型升级并未 ...
吉利登陆意大利市场,携电动和混动SUV两款车试水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04 03:44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将首次以其同名品牌进入意大利市场,计划在第四季度推出两款SUV车型,标志 着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扩张步伐的进一步加速。 周四根据吉利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已与沙特旗下的经销商Jameel Motors合作,计划于第四季度在意 大利推出两款SUV车型:纯电动EX5和一款超级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 | | May | | | | --- | --- | --- | --- | --- | | | | 20172 | 20125 | | | | Total | 1.080.484 | 1,107,517 +2.5% | | | | BEV | 151,665 | 194,300 | +28% | | | | 14.0% | 17.5% | +3.5p | | | PHEV | 73.164 | 108.878 | +31% | | | | 6.8% | 9.8% | +3.0p | | (volume and market | SUV | 564.631 | 618,026 | +10% | | | | 53% | 56% | +3.6p | | vhich | Chinese | 3 ...
特斯拉Model Y痛失全球销冠,一款中国车杀入全球销量前十
Feng Huang Wang· 2025-07-04 01:35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4日,据电动汽车网站Electrek报道,市场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的数据显 示,2024年,丰田RAV4以0.16%的优势击败特斯拉Model Y,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车型。 根据JATO Dynamics分析师费利佩·穆尼奥斯(Felipe Munoz)编制的新数据,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对特 斯拉品牌造成的损害,足以让Model Y失去全球销量冠军的宝座,尽管这一差距非常微小。 数据显示,丰田RAV4以不到3000辆的微弱领先优势超越了特斯拉Model Y,成为新的全球新冠。RAV4 2024年的全球销量约为118.7万辆,同比增长11%;特斯拉Model Y全球销量约为118.5万辆,同比下降 3%。这对丰田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因为2024年是现款车型的最后完整销售年份。尽管2025年初 才推出改款车型,Model Y在2024年的表现依然相当稳健。 2024销量前十的车型 在前十排名中,特斯拉Model 3还以56万的销量排名第九,同比增长10%。比亚迪(002594)秦排在第 十位,使得全球销量前十中共有三款插电式车型。 自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 ...
李想造车十年,一位“偏执狂”的爆款逻辑与未竟之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7-03 10:52
李想创业二十余年,凭借自己的努力掌控命运,挑战成长的极 限。 作者: 王子阳 封图:图片资料室 2015年到2025年,从被嘲笑的"增程古董"到定义家庭出行场景的规则改写者,从"奶爸车"标签到AI驱动的移动智能空间——理想汽车的十年,是中 国新势力从生存挣扎到技术反攻的缩影。 2000年,"显卡之家"更名泡泡网,次年进军北京。李想亲掌内容,迅速将业务拓展至全IT品类评测。23岁时,泡泡网年收入超2000万,估值破2亿, 跻身中文IT垂直网站三甲。少年得志的光环下,隐患悄然滋生。早期为快速扩张,李想广泛分发干股,导致股东众多且决策权分散,为日后风暴埋下伏 笔。 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年仅22岁的李想站在泡泡网空荡的办公室中央,95%的员工用辞职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抗议——这个由他高二创办、年收入已 破2000万的IT垂直网站旗舰,几乎一夜之间只剩下寥寥数人。 这场危机让他意识到 "人"的重要性。此前的他如同自己形容的"100MB小硬盘":容量有限且已满载,只认自己设定的规则。他沉迷于凌晨四点更新 网站、跑遍电脑城测评硬件的极致勤奋,却对团队的需求视而不见。"我只关心事做成什么样,完全不关心人,不关心他们的需求、 ...
李想造车十年,一位“偏执狂”的爆款逻辑与未竟之战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03 10:09
2015年到2025年,从被嘲笑的"增程古董"到定义家庭出行场景的规则改写者,从"奶爸车"标签到AI驱动 的移动智能空间——理想汽车的十年,是中国新势力从生存挣扎到技术反攻的缩影。 汽车之家的定位体现李想颠覆性思考:"不做给发烧友,做给买车小白。"当同行堆砌参数时,汽车之家 选择去4S店实拍照片、建立标准化拍摄流程和车型数据库——一切围绕小白用户的"看得懂、找得到"。 然而创新背后是资金黑洞:2005年底,泡泡网有 2000 万的收入,其中近一半是利润,汽车之家却净亏 300万。质疑声在团队内部蔓延。 2008年金融危机如同导火索,点燃了长期积压的矛盾。当时,汽车媒体广告锐减,汽车之家现金流濒临 断裂。融资受挫之际,部分股东突然发难,要求召开董事会罢免李想及核心团队。 作为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是谁?80后亿万富翁、"产品暴君"、"微博狂人"、"奶爸之王"……作为一 个总被质疑"落后"、"另类"的创业者,李想为什么能屡次踩中风口,打造爆款?他的成长哲学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在李想创业之路上,贯穿始终的是那句他刻入理想汽车骨髓的箴言:"掌控自 己的命运,挑战成长的极限"。这是一个"偏执狂"书写的爆款逻 ...
小米↑,保时捷↓
财联社· 2025-07-02 13:49
反观刚刚完成大热车型小米YU7上市的小米集团,已稳居全球车企市值排名第三位。 6月26日晚,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上市。据小米汽车官方信息,上市18小 时,小米 YU7便实现锁单24万辆。6月27日开盘后,资本市场对小米的新品发布反应强烈 ——小米集团开盘即跳涨8%,股价一度突破每股61港元,创下历史新高,市值攀升至1.55万 亿港元。 从财务数据看,2025年一季度,小米集团营收同比增长47%至1113亿元,创下历史最佳财 报,其中汽车业务毛利率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23.2%,成为拉动利润增长的第二曲线。而 此次YU7的市场表现也远超预期,按每辆YU7平均定金5000元计算,24万锁单量即产生12亿 元现金流,直接推动资本市场对小米汽车业务的价值重估。招商证券发布研报表示,"小米汽 车产能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伴随YU7等车型矩阵进一步完善及生态链的协同效应,看好其跻 身全球前五车厂的目标。" 2025年上半年全球市场的风云激荡,在全球车企市值排行榜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 中国 大陆车企以销量与技术双轮驱动市值增长,在全球车企市值五十强中占据17席,并正藉此重 塑着行业竞争版图 。 另 ...
A股下跌原因!外资密集上调,看好这些板块!
天天基金网· 2025-07-02 12:12
摘要 1、今天,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创业板指跌超1%,科技板块下跌,发生了什么? 2、 中国经济"半年报"即将发布,外资纷纷上调 今明两年的中国经济增速预测,看好这些板块。 3、 A股周期板块逆势上涨,后市风格会切换吗?基金该如何做好配置应对波动? 真话白话说财经,理财不说违心话 --这是第1378 篇白话财经- - 今天,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创业板指跌幅超过了1%,有超3200只个股下跌。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APP,统计截至2025/7/2,不作投资推荐) 两市成交额出现缩量,为1.38万亿元,盘面上,钢铁、光伏、煤炭等周期板块逆势上涨,通信、军工、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 分析人士认为, 预计短期A股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盘的变化情况。 A股下跌原因,依然有积极信号 虽然 今日市场出现调整,但结构性机会和积极信号依然存在。 1、A股下跌原因。 科技板块拖累 :AI算力硬件、消费电子等泛科技领域回调,部分高估值题材股遭资金抛售,影响了情绪,对创业板指也造成了拖累。 外围市场传导 :隔夜美股纳指下跌0.82%,特斯拉因政策风险跌超5%,间接压制A股新能源及科技板块。 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