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四次工业革命
icon
Search documents
10年后,机器人数量或将超过人类
Huan Qiu Shi Bao· 2025-03-28 00:36
本报赴博鳌特派记者 陈子帅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人工智能(AI)无疑是焦点话题之一。从技术创新到应用前景,再到 全球治理与合作,与会嘉宾们在思想交锋中探讨着AI发展的未来之路。作为论坛"AI界大咖"之一,中国 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在现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AI已经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有机会成为这场智能革命的领军者。而未来10年,机器人的普及将 改变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 实现这一场景的前提是机器人"大脑"的升级。张亚勤说,未来机器人的后台——"大脑"的80%都是相同 的,只是前台的表现形式——"四肢"不同。"与现在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现在每个大模型、每 个特定任务的数据都不同,只有未来机器人拥有共同的'大脑',才能实现智能涌现的本质。" 当机器人数量超越人类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将会出现重大改变吗?"这意味着生产力的大幅提 升,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张亚勤表示,200多年前工业革命的影响至今犹在——它使人们在工作 岗位上、在工厂流水线上付出大量时间,机器人革命有望改变这一情况——那些"必须性工作"将会减 少,10年后人们可能每周只工作两三天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在博鳌接受《环球时报》专访:10年后,机器人数量或将超过人类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3-27 23:12
Core Insight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a focal topic at the Boao Forum, with discussions on i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global governance [1] - Zhang Yaqin, a prominent figure in AI, predicts that robots will outnumber humans in the next decade, significantly altering human lifestyles and production methods [2][3] Industry Trends - The next ten years will see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robot adoption, with costs comparable to smartphones, making them accessible to everyone [2] - Zhang Yaqin envisions that individuals may own an average of ten robots, which will serve various roles such as companions, secretaries, and drivers [2][3]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 Achieving advanced AI capabilities requires a significant upgrade in the "brains" of robots, with 80% of their backend being similar, differing only in their physical forms [2][3] - The path to achieving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 is outlined in three stages: 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physical intelligence, and biological intelligence, with a timeline of 15 to 20 years [4] Economic Impact - The anticipated robot revolution could lead to a drastic reduction in mandatory work hours, potentially allowing people to work only two to three days a week [3] -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driven by AI, presents an opportunity for China to become a leader, contrasting its previous roles in earlier industrial revolutions [5] Global Cooperation and Risks - The forum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ing AI application and governance,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and cooperation, especiall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6][7] - Zhang Yaqin warns against "AI isolation," where different countries develop separate AI systems, which could hinder global progress and exacerbate inequalities [7]
中国之运 :恰逢第四次工业革命
以下文章来源于泉果视点 ,作者泉果无限对话 泉果视点 . 泉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官方订阅号,第一时间分享泉果基金动态。以专业投研+专业服务,与您相伴在长期投资的道路上。 近日,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做客【泉果无限对话】,从资本市场、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企业战略等方面,追本溯 源,剖析当下经济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短期维度的预测和长期维度的思考。 "我是做宏观研究的,我30年前就做宏观研究,和现在差不多,一直没有转型。" 李迅雷从事宏观经济、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30多年,先后编著、翻译经济及证券类书籍多部,曾多次参加总理座谈会、博鳌 论坛等高级别会议。 李迅雷一贯强调基于事实、深入研究后的谨慎判断,和对市场"共识"的再思考。 ■ 谈及资本市场,他表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准确地说,它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晴雨表。 股市背后是上市公司,这些公 司的体量有多大,盈利能力有多强、持续增长时间有多久,决定了股市的表现。 我们能否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科技类 企业的盈利是否能提高,进而影响了整个A股市场的表现。" ■ 对于扩大消费,他说:"'狗马最难,鬼魅最易'。 消费、出口的数据改善不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长期问题,对于提 ...
“申”度解盘 | 年后指数首次长阴线,行情中继还是到头了?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3-03 01:42
本轮deepseek引发的资产价格重估,以港股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较为受益,本轮表现也是领先于A股 的。预计后续无论走弱还是走反包,港股都有指导意义,我们更需要盯紧港股走势。从A/H溢价可以看 出,这个指数已经到了相对的低点。从历次AH股溢价修复来看,往往是港股下跌,并非A股上涨带来 的。 但这次略有不同,因为deepseek为科技股带来的效应是长期的,短期可能是情绪主导,但中长期仍旧看 出中国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方向,已经有了世界一流的水平,我们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并没有掉队。 这是很重要的信心来源。 二、美国资产交易衰退预期,中国资产有望修复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分公司官微,能为您提供账户开立、软件下载、研究所及投顾资讯等综合服务,为您 的财富保驾护航。 摘要: 指数收长阴,是对年后亢奋情绪的修复,中期科技股仍有机会,但要注意板块之间的高低切 换。 本周市场波动较大。周一至周四,市场保持震荡,盘中热点反复轮动,机器人,云计算,数据中心,固 态电池等多点开花。科创板创业板表现较好,恒生科技尤为亮眼。但是到了本周后半段,可交易的热点 过多,成交量难以支撑多个方向的发力,南下资金也对A股有所分流,指数略显疲态;周五市场 ...
智慧·绿色·延伸人类力量 | 柳工首届生态大会举行!
工程机械杂志· 2024-12-30 00:50
12月24日,柳工首届生态大会暨2024柳工国内经销商商务大会及全球供应商大会在常州举 行。来自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等生态合作伙伴齐聚一堂,深入研讨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与未来 趋势,见证以智慧和绿色机械延伸人类力量的柳工新名片,共创产业繁荣,共赢绿智未来。 新生态 聚力实现生态共赢 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在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国际贸易摩擦和后疫情冲击的宏观背景下,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与此同时,行业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制造升级不断加速。作为中国工 程机械行业的领航者,也是行业内最早开启电动化、智能化研发的企业,柳工积极响应国家"双 碳"目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转型升级。柳工首届生态大会,旨在进一步加强与产业链 各方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推动行业上下游协同有序发展,共同构建开放、共享、共赢的 智慧绿色生态系统。 曾光安以 《合作共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圈》 为题,结合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 势,对未来全球市场发展走向进行综合预判,并对柳工发展战略进行深度诠释。曾光安表示,过 去一年,柳工坚定落实"三全"战略,在行业巨幅下滑周期中逆势前行,初步建成世界级智能制造 工厂,国内营销变革初现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