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强

Search documents
每日复盘-20250623
Guoyuan Securities· 2025-06-23 12:42
[Table_Title] 每日复盘 证券研究报告 2025 年 06 月 23 日 2025 年 6 月 23 日市场全天低开高走,稳定币概念股再度 活跃 报告要点: 2025 年 6 月 23 日市场全天低开高走,稳定币概念股再度活跃。上证指 数上涨 0.65%,深证成指上涨 0.43%,创业板指上涨 0.39%。市场成交额 11224.57 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 548.70 亿元。全市场 4501 只个股上涨, 862 只个股下跌。 风格上看,各指数涨跌幅排序为:成长>金融>周期>稳定>消费>0;小盘 成长>大盘价值>小盘价值>中盘价值>中盘成长>大盘成长;中证全指表现优 于基金重仓。 分行业看,30 个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上涨;表现相对靠前的是:综合金融 (5.03%),综合(3.22%),计算机(2.21%);表现相对靠后的是:食品饮料 (-0.78%),家电(-0.43%),钢铁(0.02%)。概念板块方面,多数概念板块 上涨,昨日连板、昨日连板_含一字、数字货币等大幅上涨;低碳冶金、白 酒、啤酒等板块走低。 资金筹码方面,主力资金 6 月 23 日净流入 86.96 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 入 9 ...
智引中原 豫见一流
He Nan Ri Bao· 2025-06-22 23:33
落地中原科技城近4年后,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的人才"虹吸效应"已逐步显现。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供 图 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与黄河科技学院共建的智能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实训场。本报记者 王延辉 摄 一边是全国一流的重点大学,一边是中原大地的创新高地,两者"牵手",能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从初创版的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到升级版的郑州研究院,将近4年时间,北京理工大学在河南的根越扎越 深。 2023年10月,河南省、北京理工大学、郑州市共建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带着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 使命开启了"豫理同行"新征程。研究院作为学校全面服务河南省的"桥头堡",依托学校品牌和平台,叠加省 市区政策优势,结合科研方向与地方需要,着力打造顶尖团队的工程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基地和研究生培养 基地,赋能河南重点产业链群。 在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柏利看来,2024年是研究院深化内涵之年,双方合作开启了"加速 度",积极打造"院士领衔、团队落地、属地发展""校派+自聘""国内+国际"人才工作体系,已初步建成一支 170余人的教科研队伍。 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实验。 "我们以需求定项目、以项目定团 ...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预测——我国农业生产将持续增效
Jing Ji Ri Bao· 2025-06-21 22:23
近年来,我国农业推进"双碳"目标进程成效显著,单位农业GDP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人均排放水平均低 于美国、西欧、巴西等主要经济体和全球平均水平。如何减缓农业碳排放,增强农业产业的韧性?叶玉 江说,要从生产和消费两端协同发力。在生产端,重点推动低碳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促进农业生产效 率持续提升,提高农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在消费端,积极引导居民调整膳食结构,向更低碳的方向转 变。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我 国农业持续发力,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亩产提升5.1公斤。《报告》预测,2025年我国 农业生产将继续向好,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426万亿斤,大豆油料扩种持续增效,棉糖果生产稳中 向好,生猪产能调控成效显现,猪肉进口下降,畜产品和水产品供应稳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农业领域新质生产 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杨振海说。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时期。加快构建 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 ...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关注半导体,脑机接口,深海科技-20250621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6-21 09:57
证券研究报告 关注半导体,脑机接口,深海科技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 研究助理:孔思迈 执业证书编号:S0600124070019 邮箱:kongsm@dwzq.com.cn 2025年6月21日 注:本报告所涉及个股/公司仅代表与产业或交易热点有关联,所引述资讯/数据/观点仅以展示为目的,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层面请参照东吴证券研究所各行业组所推荐标的。 目录 证券分析师:陈刚 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3040001 邮箱:cheng@dwzq.com.cn 1、本周市场回顾 2、产业趋势交易回顾与展望 3、风险提示 2 注:本报告所涉及个股/公司仅代表与产业或交易热点有关联,所引述资讯/数据/观点仅以展示为目的,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层面请参照东吴证券研究所各行业组所推荐标的。 1. 本周市场回顾 注:本周交易日为6月16日-20日 (如无特殊说明)后文同 3 注:本报告所涉及个股/公司仅代表与产业或交易热点有关联,所引述资讯/数据/观点仅以展示为目的,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层面请参照东吴证券研究所各行业组所推荐标的。 一:大盘表现 ✓ 上证指数走势 4 注:本报告所涉及个股/公司仅代表与产业 ...
扎实推进科技强国建设
Jing Ji Ri Bao· 2025-06-20 01:12
曲永义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基本路径和关键举措。《习近 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著作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系统论述。《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 新质生产力》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指出,"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 深度融合";《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强化融合基础,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 人。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 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 科技支撑。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系统谋划、超前布局,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 ...
万联晨会-20250620
Wanlian Securities· 2025-06-20 00:58
市 场 研 究 [Table_Title] 万联晨会 [Table_MeetReportDate] 2025 年 06 月 20 日 星期五 [Table_Summary] 概览 核心观点 【市场回顾】周四 A 股三大指数下跌。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 0.79%, 深成指跌 1.21%,创业板指跌 1.36%。全市场成交额 12,808 亿元,较 上日增加 591 亿元。全市场超 4,600 只个股下跌。板块题材上,油 气、短剧游戏、中船系板块涨幅居前;核聚变、减肥药板块跌幅居前。 【重要新闻】 【商务部:依法依规不断加快对稀土相关出口许可申请的审查】6 月 19 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关于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政 策,商务部表示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与安全,依法 依规不断加快对稀土相关出口许可申请的审查,已经依法批准一定数 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中方愿就此进一 步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出口管制沟通对话,积极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3292 研报精选 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强 5 月十四款重点新游上线,《杖剑传说》、《胜利女神:新的希望》表 ...
抓住关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Jing Ji Ri Bao· 2025-06-19 23:00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文章对科技创新作出深刻论述。《深化对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 题的认识》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 现代化作支撑》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二〇三五年建成科技 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些重要论述为推动我 国科技事业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科学指引。 纵观世界主要大国兴衰史,科技是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力和变量之一。筑牢国家科学技术基础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大国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和维护国 家战略利益的迫切要求,更是进一步抢抓战略机遇期下好先手棋和赢得新优势的战略选择。要抓住关键 环节,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 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关键要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充分 发挥出来。应该看到,我国在形成符合国情、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自 ...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Ren Min Ri Bao· 2025-06-18 21:5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 能。"国务院国资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 署,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健全组织体系、业务体系、政策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中央企业 加强科技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安全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取得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神舟系列飞船叩问苍穹,嫦娥探月工程接力探索太空,"奋斗者"号、"梦 想"号、深地塔科1井等高端装备研制实现重大突破,建成深中通道、南极秦岭站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中 央企业以自身的科技成果,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志气底气。 发挥在产学研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当前,科技创新已经进入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大科学新阶段。中央企业作为连接政府和市场的重要载 体,在我国创新链条中处于关键枢纽环节,在新型举国体制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国资委指 导中央企业充分发挥人才、资金、场景等优势,着力推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 ...
MiniMax宣布连续5天发布重要更新,科创AIETF(588790)逆市上涨,奥比中光领涨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8 02:24
截至2025年6月18日 09:59,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下跌0.04%。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奥比中光(688322)领涨1.80%,有方科技(688159)上涨 1.73%,复旦微电(688385)上涨1.57%;优刻得(688158)领跌2.76%,当虹科技(688039)下跌1.46%,萤石网络(688475)下跌1.34%。科创AIETF(588790)上涨 0.18%,最新价报0.56元。流动性方面,科创AIETF盘中换手0.72%,成交2489.79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6月17日,科创AIETF近1年日均成交2.64亿元,居 可比基金第一。 6月17日,MiniMax宣布将连续五天发布重要更新,第一弹是开源首个推理模型MiniMax-M1,其多项基准测试比肩DeepSeek-R1、Qwen3等开源模型,接近 海外的最领先模型,但算力成本仅约53万美元。 海通国际持续强调之前的观点,即"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科技的主旋律",而从AI的发展来看,我国AI研发能力和应用落地能力均达到世界先进水 平,未来对计算机板块促进作用或持续加大。持续看好计算机板块。 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 ...
载人航天工程建设一线5位代表与中外记者交流——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权威发布)
Ren Min Ri Bao· 2025-06-17 22:05
"中国空间站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全部国产化,走出了一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的发展道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研 究员杨宏介绍,中国空间站在总体设计方面有很多独到智慧。以空间站系统总体方案为例,团队是先顶 层设计再分工。首先进行10个专业的功能设计,包括结构密封承载以及能源、热控、信息、载人环境 等,系统确定功能和性能指标体系,再逐级向下分解。只有这样自顶向下的设计才能确保总体方案是最 优的。 杨宏记得,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经常跟他们讲:"成功不等于成熟,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 成功,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就在我们每个设计师的手中,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你敢不敢乘坐你自己设计 的飞船上天?"他感慨,正是老一代航天人一丝不苟、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 人接续奋斗,必须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后续,我们将研制并择机发射空间站扩展舱 段,不断提升中国空间站的能力。"杨宏说。 载人航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由14个大系统、上百个分系统组成,参与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 研人员,凝结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 2022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