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贸易

Search documents
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2.4%
Shang Wu Bu Wang Zhan· 2025-10-10 18:02
(原标题: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2.4%) 据"非洲新闻"网10月8日报道,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在日内瓦发布了最新的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 告,根据他们预测,今年全球商品贸易的增长率从8月份的0.9%上调至2.4%,预计2025年服务出口增长 率为4.6%,明年则为4.4%,均低于2024年的6.8%。同时,他们将2026年的增长从1.8%下调至0.5%。 该报告指出,由于人工智能相关采购增加、美国因担心关税而提前进口以及发展中国家贸易强劲, 今年上半年商品贸易意外强劲,世界贸易组织大幅上调了对今年商品贸易增长的预测。全球贸易增长中 高达42%来自人工智能相关产品,远高于其在世界贸易中15%的份额。2025年上半年南南贸易额同比增 长8%,超过全球贸易总额6%的增幅。该报告还称,全球贸易前景的主要下行风险是贸易限制措施和政 策不确定性蔓延至更多经济体和行业。 ...
WTO上调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人工智能成核心引擎,南南贸易亮眼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07 14:4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郝倩/发自瑞士日内瓦 世界贸易组织(WTO)10月7日发布最新《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报告称,2025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 增速超出预期,主要受人工智能(AI)相关商品需求强劲、北美地区提前进口以规避关税、以及新兴 经济体间贸易活跃等因素推动。 WTO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韦拉(Ngozi Okonjo-Iweala)表示,各国对关税变化的"克制应对"、AI行 业的增长潜力以及新兴经济体间贸易的回暖,缓解了2025年的外部压力。伊韦拉坦言,全球货物贸易的 增长预期比之前高了很多,更不用说4月份的时候还以为货物贸易增长会实现负增长。 在此背景下,WTO将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8月份的0.9%上调至2.4%,同时将2026年预期从之 前的1.8%下调至0.5%。作为对比,2025年全球GDP的增长预期为2.7%,2026年为2.6%。 AI产品贡献近半增长 亚洲出口表现强劲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以进出口平均值计)同比增长4.9%,以美元计的贸易额增 长6%。AI相关商品——包括半导体、服务器及电信设备——成为 ...
WTO总干事:明年关税措施仍对对贸易构成压力
Di Yi Cai Jing· 2025-10-07 13:20
WTO总干事:明年关税措施仍对对贸易构成压力 其次,对半导体、计算机、服务器和制造设备等交易量较大的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需求飙升,以满足持 续增长的人工智能相关资本投资。 第三,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持续增长,尤其是南南贸易。2025年上半年南南贸易额同比增长8%, 而同期全球贸易总额仅为6%。(第一财经记者 冯迪凡 ) 7日,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在记者会上表示,尽管前期加征关税以及4月至8月期间暂停多项加税措施 已将其影响推迟到今年下半年,尤其是明年,但关税措施仍在对贸易构成压力。 她还解释了2025年上半年,世界商品贸易额增长强于预期,同比增长4.9%的原因。她表示,首先,进 口商提前下单,以应对未来的关税上调或报复性措施。美国的库存以美元价值计算已达到创纪录水平。 第一季度,北美进口额同比增长13.2%,主要受药品和贵金属(主要是黄金)的推动。 ...
标普全球最新研究报告:中国企业在“关税时代”走向全球南方
Huan Qiu Shi Bao· 2025-08-21 22:54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促使中国企业正将业务重心转向全球南方国家。日前,标普全 球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在关税时代,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南方》。报告分析了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近年来的贸易增长情况以及关税压力下, 中企在投资这些国家时会面临的挑战等。该机构分析师表示,伴随着中国企业继续向全球南方国家拓展,其结果可能是形成"新的全球商业秩 序",其中南南贸易将成为新的重心,而中国跨国公司会成为新的关键参与者。 过去十年,出口增长一倍 标普全球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相比之下,同期中国对美国和西欧的出口分别增长28%和58%。这一 增长趋势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尤为显著。在此期间,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增长了65%。 中国目前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额(约1.6万亿美元)比对美国和西欧的总和(约1万亿美元)高出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仅对三个区域 ——南亚与东南亚、拉丁美洲和中东的出口额就差不多超过对美、欧出口总和。 报告同时指出,日益活跃的贸易往来也促进了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商业合作。中国与这些伙伴国的双边关系基本保持稳定, ...
澳前总理顾问:美制造业“空心化”不是贸易造成的 再全球化不可逆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16:19
Group 1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at the recent U.S. tariff increases are ineffective and that the trend of re-globalization is irreversible [1][3] - It discusses the anxiety in the U.S. regarding its declining global dominance, which has led to current tensions,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U.S.-China relations [3][4]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at the U.S. has shifted from multilateralism to a more transactional approach, which reveals a lack of strategic coherence [3][4] Group 2 - It points out that the U.S. manufacturing sector's decline is not solely due to trade agreements but is a result of a deep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capital over the past 40 years [4][5] - The article notes that while the U.S. continues to produce high-end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products, these sectors are capital-intensive and cannot replace the jobs lost in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 [4][5] - It mentions that emerging economies are increasingly seeking alternatives to the U.S. dollar for trade,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5][6] Group 3 -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U.S.-China trade dispute reflects a broader historical trend towards multipolarity and diversification of global reserve currencies [5][6] - It asserts that the world is not experiencing de-globalization but is instead advancing re-globalization under new conditions and rules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