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四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2025年上半年超500万辆车被召回
备受消费市场关注的2025年汽车召回半年报出炉。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 示,今年前6个月,我国共实施汽车产品召回60次,涉及缺陷车辆506.8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汽车 召回数量增加超百万辆。从产品类型来看,进口汽车和新能源车的召回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今年上半年哪些车型缺陷较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呈现出哪些显著特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 展开了深入采访。 召回数量有所提升 今年以来,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阶段的国内车市,面临着扩大内需的现实挑战。新车"价格战"愈演愈 烈,新旧势力竞争持续升级,多家新造车品牌至今尚未实现盈利。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汽车产品质量 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因素。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汽车市场,汽车 企业竞争的前提是核心技术和品牌实力的比拼,而非简单的以价换量策略。经过多年市场沉淀,我国汽 车市场逐渐发展成熟,标志性趋势是市场要逐渐摆脱价格战思维,全方位比拼产品质量、性能、技术和 品牌等。同时,要加强对汽车企业和产品生产准入的要求,从源头提升行业整体能力和产品质量。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实施汽车召 ...
华为出手,能否助力一汽奥迪补齐智能化短板?
中经记者 陈茂利 张硕 北京报道 "824台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率达100%,KUKA 机器人每秒钟能完成1—2个焊点,焊点精度0.1毫米,比 人手稳定100倍。"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受邀探访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的长春生产基地(以下简 称"奥迪一汽超级智能生态工厂"),在该工厂看到了高度自动化的焊接车间。 值得关注的是,奥迪一汽超级智能生态工厂首款投产车型——奥迪Q6L e-tron家族已经开启预售,该款 车型搭载了奥迪与华为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我们非常高兴能在奥迪车型上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并为此感到自豪——奥迪成为首个在燃油车 和纯电动车上同时提供高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豪华品牌。"奥迪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奥迪")管理董 事会主席、全球CEO高德诺(Gernot Döllner)在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向记者分享,"通过与优秀中国伙伴 合作,我们不仅能够整合全球顶尖技术,更能精准对接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 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杨继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与华为这类科技公司合作有 助于帮助奥迪补齐智能化短板,既能提高研发速度,又能少走弯路,节省开发成本。" 牵手华为加速智能化研发 ...
明新旭腾: 2022年明新旭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6-25 17:02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中鹏信评【2025】跟踪第【322】号 01 信用评级报告声明 除因本次评级事项本评级机构与评级对象构成委托关系外,本评级机构及评级从业人员与评级对象不存 在任何足以影响评级行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 本评级机构与评级从业人员已履行尽职调查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的评级报告遵循了真实、客 观、 公正原则,但不对评级对象及其相关方提供或已正式对外公布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作任何保证。 本评级机构依据内部信用评级标准和工作程序对评级结果作出独立判断,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影响。 本评级报告观点仅为本评级机构对评级对象信用状况的个体意见,不作为购买、出售、持有任何证券的 建议。本评级机构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因使用本评级报告及评级结果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 本次评级结果自本评级报告所注明日期起生效,有效期为被评证券的存续期。同时,本评级机构已对受 评对象的跟踪评级事项做出了明确安排,并有权在被评证券存续期间变更信用评级。本评级机构提醒报 告使用者应及时登陆本公司网站关注被评证券信用评级的变化情况。 本评级报告版权归本评级机构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复制、转载和出售。除委 ...
吉利发布雷神AI电混2.0,中国车企引领全球车市“创新潮”
近年来,中国汽车业在智驾、座舱、底盘、电池等多个领域持续实现突破,大模型等标志性技术密集应 用在汽车产品上。图为吉利雷神AI电混2.0。(吉利汽车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当前,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特征 的"新四化"浪潮正深刻改变着汽车行业的面貌。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近几年来,中国车企纷纷推出自 己的独创技术,技术深度、应用广度、产业链完整度已领先全球。 6月13日,吉利正式发布行业首个基于AI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星睿AI云动力2.0。在星睿AI云动 力2.0的赋能下,吉利雷神超级电混实现节能、性能、安全等全维度的升级,进阶为"更聪明"的雷神AI 电混2.0,其包含雷神EM-i AI电混、雷神EM-P AI电混以及雷神醇氢EF等多条技术路线。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车企,吉利在算力、数据、算法领域取得全面领 先,更为AI技术深入造车全链条,筑牢了技术基座。在算力方面,吉利星睿智算中心2.0综合算力高达 23.5E FLOPS,位列中国车企第一;在数据领域,星睿AI云动力累积了"双200"的全球海量数据(维 权),累计用户超200万、行 ...
联合动力IPO:第三方动力系统龙头,年收入超160亿,以模块化技术实现逆势突围
梧桐树下V· 2025-06-11 08:12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有力拉动了核心动力系统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第三方动力系统龙头企业苏州 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联合动力 " )将于 6月12日正式上会,冲刺创业板上市 。 第三方动力系统龙头,市占率领先年收入超 160亿 联合动力的 起源 可追溯至 2009年。彼时,工业自动化龙头汇川技术前瞻性地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初期采用 事业部制运营。伴随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该事业部于2016年独立为联合动力 。公司的目标也随之 升级:从完善母公司的业务布局,转向 把握行业机遇,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 主要产品涵盖 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 。电驱系统是车辆的动力输出核心,负 责驱动汽车行驶;电源系统则高效管理电力供应,保障充电与用电安全。二者共同构成了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 部件。 依托系统集成、功能组件整合、关键部件设计及材料分析等核心技术,联合动力构建了覆盖动力域、兼具平台 化、自主化和灵活集成特点的完备产品体系 。 在电驱系统产品端,公司基本实现了对乘用车的全覆盖 ,产品适配 从微型 A00 级到豪华 D 级的全谱系乘用 车, ...
攻下毫米波雷达后,加特兰杀入UWB赛道
半导体芯闻· 2025-06-10 09:52
"其中,我们预计今年芯片出货量会达到1600万颗,与去年的600万颗出货量相比,增长超过两 倍。"陈嘉澍博士表示。他同时指出,这个出货量也让加特兰在中国用毫米波雷达的市占率从去年 的20%,跃升到今年有望突破1/3。 之所以能获得这样优秀的表现,在陈嘉澍博士看来,主要归功于公司一如既往地坚持创新。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毋庸置疑,加特兰在毫米波市场表现非常出色。 正如该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嘉澍博士在日前举办的"2025加特兰日"活动中介绍说,自2019年发布 业界第一颗四发四收的SoC以来,加特兰已经出货超过1200万颗的四发四收毫米波雷达SoC,也成 为了这个领域的领军者。迄今为止,公司更是累计出货超过1900万颗毫米波雷达芯片。 据陈嘉澍博士介绍,加特兰推出的毫米波雷达芯片不但在国内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在国外市 场,加特兰的表现也节节攀升。具体而言,在国内,加特兰迄今已与超过30个车企品牌建立了合 作,有300多款车型搭载了加特兰产品;在国外,自去年正式导入到欧洲的一家主流零部件企业的 雷达平台中,加特兰今年正式获得了欧洲一家传统豪华品牌的ADAS雷达定点。 "这些突破与我们在毫米波 ...
2025年中国线控制动行业政策、产业链、市场渗透率、发展规模、竞争格局及技术发展趋势研判: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6-08 02:10
内容概要: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的提高,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线控制动 系统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使得线控制动系统成为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功 能的关键部件之一。线控制动系统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的进一步提高,线控制动行业发展规模不断扩 大。2024年,我国线控制动行业本土品牌产量529.02万套,需求总量为1395.83万套,市场规模达到了 237.29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线控制动行业本土品牌产量将达到654.87万套,需求总量将达到1619.35 万套,市场规模将达到247.76亿元。 上市企业:伯特利[603596] 相关企业: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比博斯特(上海)汽车电子 有限公司、上海利氪科技有限公司、炯熠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菲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弗迪动 力有限公司、博世集团、大陆集团、采埃孚集团、万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关键词:线控制动市场规模、线控制动市场竞争格局、线控制动市场渗透、线控制动市场国内重点企 业、线控制动市场技术发展趋势 一、线控制动行业定义及分类 线控技术就是"电控技术"。取消了机械连接,制动踏板与制 ...
大湾区观察|广州南沙汽车产值降幅收窄,新车销量飘红背后的“二次出发”
据广汽丰田公众号6月1日消息,其自主研发的纯电车型铂智3X已累计交付超15000台,激光雷达版占比50%。新车型带动广汽丰田销量回升, 也体现着合资车企在经历"油电之争"阵痛后的转型决心。 这是否意味着,倚重广汽丰田的南沙汽车产业,在追赶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汽车"新四化"趋势中,调转车头找到了增长新动 能? 南沙的汽车制造业对南沙区乃至广州市的经济表现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今年一季度,南沙及广州的汽车制造业产值均实现降幅收窄,南沙港区商品汽车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24.9%。数据的背后,是南沙多年来布局 产业链短板"二次出发",已逐步取得成效:动力总成、车规级芯片、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均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产""销"两端呈现出更加多 元、韧性更强的发展势头。 南沙汽车制造业产值降幅收窄 2024年之前,广州曾连续五年稳坐全国"汽车第一城"的位置,2023年规上企业汽车制造业产值比2019年增加近千亿元。在这五年间,南沙区 贡献的汽车制造业产值占广州市汽车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从两成一度上升至三成。 与之同时,南沙汽车产业龙头——广汽丰田的销量也是捷报频传。2022年全年销量超过100万辆,尽管2023年 ...
稳居全区工业经济“C位” 嘉定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3045亿元
"嘉定区自1958年就将汽车产业作为发展方向,同时注重科技创新,定位为'科技卫星城'。汽车与科技 的紧密结合,为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嘉定区始终坚持这一产业定位,不断积 累和提升,形成了完善的产业生态。"陆祖芳向记者说道。 陆祖芳指出,嘉定区在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拥抱改革。嘉定区是全国最早启动汽车"新四 化"变革的地区之一,这得益于对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美国、日本、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汽车产 业中心,是因为抓住了重大变革的机遇。"嘉定区认识到汽车'新四化'对中国汽车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发 展机遇,因此率先提出了这一概念,并积极付诸实践。" 中经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 "自汽车'新四化'变革提出以来,嘉定区在新能源与新技术领域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并拥抱变革,致力 于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嘉定区的定位是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为实现该目标,嘉定区 做了大量工作。"日前,上海市嘉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祖芳向《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如是说 道。 陆祖芳表示,嘉定区推动已落户企业的转型发展,促进智能化制造的实现,也积极布局汽车新领域,涵 盖车载芯片、汽车软件等技术领域。在新能 ...
2025汽车经销商百强榜发布,运营能力两极分化,“剩”者为王时代已来
尽管去年至今汽车销量实现了增长,但汽车经销商的日子过得尤为艰辛。汽车流通行业普遍面临的"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困局正在升级为"越卖 越亏"的行业怪象,在最新出炉的"2025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百强排行榜"中体现得格外突出。 5月2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2025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和《2025中国汽车经销商发展报告》,中升集团以1681.24亿元的营业总 收入和71.15万辆的汽车总销量(含二手车)连续四年稳居榜首,去年位列第二的广汇汽车由于业绩暴跌没有参评,永达集团上升两个位置位居第二,利星 行汽车继续蝉联第三。 得益于2024年出台的"两新"政策,去年乘用车市场才能保住5.5%的增量。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 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与此同时,虽然燃油车持续 承压,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创新高,预计今年全年有望突破55%。 《2025中国汽车经销商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百强经销商的营收总产值同比下降了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