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动性投放
icon
Search documents
7月8日电,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投放46.7亿港元流动性。
news flash· 2025-07-08 10:51
智通财经7月8日电,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投放46.7亿港元流动性。 ...
国泰海通|固收:“软连接”下的政策利率和资金利率——年中货币政策展望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djustments in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emphasizing the shift towards a more neutral stance on price signals and the management of liquidity, which may lead to a consistent pattern of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declining ahead of long-term rates [1][2]. Group 1: Monetary Policy Adjustments - The second quarter monetary policy meeting indicates a shift from "timely reserve requirement and interest rate cuts" to "flexibly grasping the implementation strength and rhythm of policies," reflecting a more neutral approach [1]. - The central bank's cautious stance on broad monetary policy tools aligns with the need to avoid excessive market trading following initial cuts [1]. - The adjustments in liquidity management since mid-2024 show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guiding market pricing and influencing supply-demand dynamics [1][3]. Group 2: Constraints on Monetary Policy - The constraints on broad monetary policy are driven by two main factors: supporting economic growth by lowering financing rates for the real economy and maintaining stability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particularly avoiding excessively low long-term bond rates [2]. - The phenomenon of "deposit migration" is influenced by yield differentials, with three key characteristics observed: bond market rates affecting deposit rate adjustments, equity market performance impacting fund outflows, and the dispersed nature of fund outflows [2]. Group 3: Long-term Liquidity Mechanism Changes - Following the dual cuts in May, the pace of liquidity easing has slowed due to changes in the liquidity adjustment framework, highlighting two significant shift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reserve requirement cuts remains high, and the pricing of medium to long-term liquidity is now a "soft connection" with policy rates [3]. Group 4: Long-term Bond Rates Outlook - The potential for long-term bond rates to decline hing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one-year time deposits; if these rates drop further, it could lead to a breakthrough in ten-year government bond rates [4].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e-year time deposit rates and ten-year government bond rates remains strong, with expectations that continued declines in deposit rates will facilitate downward movement in long-term bond rates [4].
央行昨日开展1310亿元7天期逆回购 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2755亿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1 16:28
本报记者 刘琪 "7月份流动性宽松的状态有望进一步延续,央行呵护流动性的意愿并不会在跨季之后明显减弱。"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陶川认为,即便不重启国债买卖或动用总量工具,央行依然有能力综合调配各项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华福证券研报分析称,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加速发行的情况下,7月份政府债供给规模依然较大,叠加7月份为纳税大月,财 政因素会对资金面造成较大影响。但6月份以来,央行对资金面的呵护一直较为积极,预计7月份有望延续。 明明认为,7月份财政因素对资金面造成的影响将增加,央行有可能通过重启国债买卖来实现流动性投放。 今年1月份,央行宣布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根据央行公告,截至5月末,今年以来央行均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 买卖操作。 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3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 1.4%。鉴于当日有4065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2755亿元。 回顾上周,央行加大逆回购投放以护航资金面平稳跨季。6月23日至6月30日,央行累计开展20275亿元逆回购,对冲到期 的9603亿元后实现净投放10672亿元。 展望7月份资金面,中 ...
提前派发“定心丸” 半年末流动性整体无忧
● 本报记者彭扬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6月24日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6月25日,央行将以固定数量、利 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3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期限为1年期。鉴于6月有1820亿元 MLF到期,因此实现净投放1180亿元,这也是央行连续4个月超额续做到期MLF。 专家表示,下半年,央行或持续超额续做到期MLF,并结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合理补充中期流动 性。同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流动性持续处于充裕水平。 加大中期流动性投放 专家表示,下半年MLF有望持续超额续做,并结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维持对中期流动性的净投放。 同时,预计央行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持续保持流动性处于充裕状态。 "央行操作也在择机,基于宏观形势和金融市场变化,调整自身工具运用情况。"华西证券(002926)首 席经济学家刘郁认为,"央行对总量型工具的运用大概率偏积极,从近期流动性投放情况来看,秉持的 仍是适度宽松的理念。"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考虑到三季度政府债发行可能进一步加快,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对 流动性支持存在一定需求。在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下,央行 ...
万亿流动性缺口挑战在即,MLF连续4个月净投放稳预期
Di Yi Cai Jing· 2025-06-24 11:58
6月央行MLF净投放1180亿,为连续第4个月加量续作;7月财政支出与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对资金面的压 力显著增加。 7月资金面博弈加大 展望7月跨月及半年度资金面,市场既抱有谨慎乐观态度,也存在一定担忧。分析普遍认为,尽管货币 政策保持中性偏宽松基调,但7月资金面仍面临多重挑战。 6月24日,央行公告称,将于6月25日(周三)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本月有1820 亿MLF到期,这意味着,6月央行MLF净投放达到1180亿元,为连续第4个月加量续作。 自3月以来,央行已连续4个月通过MLF实现净投放,6月25日开展3000亿元MLF操作,净投放1180亿 元,叠加买断式逆回购操作,6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3180亿元,持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在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同业存单到期高峰的背景下,央行此次操作既保障银行体系 流动性充裕,又释放出数量型货币政策加力信号。展望7月,央行政策支持预期强烈,跨季资金整体无 忧,但资金面仍面临多重挑战,国债买卖会否重启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MLF连续4个月净投放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连续第4个月实现MLF净投放。回顾来看,5月净投放3750亿 ...
央行再加码中期流动性投放,连续两度提前公告稳定预期
Di Yi Cai Jing· 2025-06-13 14:03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在5月降准释放万亿长期流动性基础上,6月持续加码买 断式逆回购投放,具有三重政策意义:一是有效对冲政府债券集中发行与同业存单到期压力,保持银行 体系流动性充裕;二是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信号,助力宽信用进程;三是将操作信息由月 末披露调整为提前发布,显著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稳定市场预期。 央行通过前置化政策操作和信息披露,既满足了季末特殊时点的流动性需求,又通过前瞻性政策沟通增 强了市场信心。 6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连续两次提前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释放加大中期流动性投放的明确信 号。 继6月5日宣布开展1万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后,央行于6月13日再度公告,将于6月16日以固定数量 招标方式开展4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确保6月全月实现流动性净投放。 业内专家分析,本次操作正值半年流动性考核关键节点,金融机构面临同业存单集中到期压力。数据显 示,6月将有7000亿元6个月期和5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结合月初已实施的1万亿元3个月 期操作,截至6月末,央行将实现2000亿元净投放,其中3个月期操作净投放5000亿元,6个月期操作 ...
如何解读央行提前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重阳问答
重阳投资· 2025-06-13 05:41
临近季末,叠加财政发债,央行投放流动性有助于精准对冲到期高峰。6 月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具有 显著的多重叠加特征。一方面,当月1.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和2000亿中期借贷便利(MLF)到 期,叠加4.2万亿元同业存单集中兑付(创历史单月新高),资金回笼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二季度 作为信贷投放传统旺季,叠加 6 月国债发行高峰,政府置换债资金使用进度预计也将加快,这会 进一步加剧资金面波动。央行此时释放明显的呵护流动性信号,有望维持资金面稳定。央行公告 后,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下降至1.5%左右,更加接近目前1.4%的政策利率水 平。考虑到目前公告的买断式逆回购期限仅为3个月,不排除后续仍会继续加码6个月的买断式逆 回购继续投放流动性。 央行提前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一方面提高了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有助于加强市场沟通,稳 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呵护市场流动性的信号意义明显,在长端利率保持稳定时适时重启国债买卖 操作也值得期待。央行预期管理方式不断升级,市场流动性宽松预期不断发酵,有望为股票市场估 值提供坚实支撑,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提振。 ▲向上滑动阅览 【免责声明】 Q: 请问重阳投资, 如 ...
同业存单迎到期高峰,央行万亿操作缓解资金压力
第一财经· 2025-06-09 02:20
2025.06. 09 本文字数:2760,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6月5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自6月6日开始,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 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考虑到当月共有 1.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截至6月6日全月实现买断式逆回购2000亿元净回笼。 自2024年10月推出至今,央行已连续8个月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即央行主动借出资金,从一级 交易商处购买债券,以此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可增强一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但此前,央行 惯例是在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发布相关公告。 不少分析认为,在当前资金面及债市处于平稳运行状态的情况下,央行月初打破惯例公告大规模买断 式逆回购操作,主要与当月银行同业存单到期规模较大有关。"本次提前公告打破惯例,或意在缓解 存单大额到期给市场带来的心理压力,防止资金面预防式紧张。"华西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 川称。 "(这)对市场信心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分析,央行本次操作 释放出三重意义:一是向市场释放清晰信号,将维持货币市场价格稳定;二是当市场价格出现偏离 时,可能进一步 ...
央行“组合拳”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往后看,预计买断式逆回购次日操作将和MLF共同作为中长期流动性的投放渠道,前者主要提供3M、 6M期限的资金品种,后者提供1Y(1年)期限的资金品种,共同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而操作上也将采取 类似的操作前一天5点发布公告的模式。 从数量端看,本次公告3M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万亿元,且并未对6M品种操作。5月长端流动性投放中, MLF净投放375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2000亿元,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长期资金。总的 来看,5月央行长端流动性供给超万亿元,与之相对,5月国债净缴款9102亿元,是2025年以来的最高水 准;地方政府债净缴款5470亿元。由此可见,5月长端流动性投放基本可以对冲政府债净缴款压力。基 于我们的测算,得益于到期规模较大,预计6月政府债发行压力或低于5月;考虑到降准等总量工具或暂 歇增量,既要对冲政府债发行压力,又要兼顾央行货币工具的到期续作,预计本月MLF可能延续净投 放。考虑到6月MLF到期规模仅为1820亿元,预计央行对其超额续作的压力并不大。另一方面,买断式 逆回购并未限制一个月仅操作一次,考虑到当下6M品种尚未操作,结合央行近期维持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