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结构性问题
icon
Search documents
PMI连续回升彰显经济韧性
建筑业景气度明显上升。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比上个月上升1.8个百分点,景气度明显提升。 这一积极态势的背后,离不开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政府债券,特别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 债的相继发行,如同及时雨般为"两重"项目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这些债券资金正加快下达具体项 目,有效缓解项目资金紧张问题,确保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实施。 服务业保持稳健扩张。随着五一、端午等节假日的过去,与居民出行消费紧密相关的零售、道路运输、 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活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使得服务业景气度略有下降。不过,服务业 商务活动指数为50.1%,仍然保持在扩张水平。部分服务行业依然表现亮眼,电信服务、货币金融服 务、资本市场服务以及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稳居6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 指数也保持高位,反映了服务业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的乐观预期和信心。 同时,6月份的PMI指数也反映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尽管制造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 但制造业PMI仍旧处于荣枯线以下,这表明企业的生产经营预期仍然偏弱。在手订单指数仍然处于较低 水平,存在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下半年需用 ...
网购服装的尴尬如何破解
Jing Ji Ri Bao· 2025-06-29 22:08
前段时间,"为什么衣服越来越难买"的话题登上网络热搜,评论区网友现身说法,"以前一件衣服穿3 年,现在洗两次就变形""图片上是仙女裙,实物像抹布"……质量不佳、款式趋同、货不对板、尺码混 乱是消费者不满的主要原因。此外,服装退货率居高不下,库存、物流、人力等成本不断挤压利润空 间,也让商家苦不堪言。在网购愈加便利的当下,为何出现这样的双重困境? 这折射出当下服装行业的结构性问题。对消费者来说,由于担心质量等问题不敢轻易网购高价服装;对 商家来说,不高的售价也让其没有动力提升品质。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当前,亟需修复服装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互信,服装行业不妨对症下药,迈出第一步。 依赖流量不如提高质量。将成本花在追爆款、刷好评、修美图上,不如精进版型、提高质量。在穿两次 就变形的衣服和用料扎实、做工讲究的衣服之间,消费者无疑更愿意选择后者进行复购。相较于"走捷 径"买来的流量,实实在在的口碑为商家吸引的客流才能更长久。这其中不仅需要商家和行业的自律, 也需要平台发挥监管作用,堵上用低劣产品赚快钱的路。 找准用户群体打造优质品牌。当前服装市场呈现"低端劣质"和"高端天价"的两极分化,中间品质断层严 重。针对不同 ...
日元贬值未解,结构性问题仍困扰,日本经济难摆脱困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9:51
文丨陆弃 自2025年年初以来,日元兑美元的升值趋势似乎为市场带来了些许喘息。然而,尽管美元的贬值为日元 的强势提供了外部支撑,但这一局面并非一帆风顺,且背后的结构性问题依旧复杂且深远。近年来,日 元的长期贬值局面虽然有所缓解,但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因素仍然困扰着日本经济,而全球经济形势的变 化,也注定了日元的价值依旧存在剧烈波动的风险。 首先,日元的升值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美元自身的贬值。美国为了应对国内经济衰退和高通胀问 题,采取了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导致美元相对其他货币贬值。这一背景下,日元在短期内得以反弹, 但这并不意味着日元的贬值趋势已经结束。实际上,日元兑美元的升值不过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背后依 然潜藏着严重的经济结构性问题。 日本国内的经济政策与企业结构问题,是导致日元持续贬值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尤其是"结构性日元抛 售"现象,已经成为日本经济长期难以摆脱的困局。日企为了扩展海外市场、实现全球化战略,长期以 来大量进行海外直接投资。这种资本外流不仅使日元供给增多,造成日元贬值,还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经 济的疲软。日本政府虽试图通过货币宽松政策来刺激国内需求,然而,随着资本的大量流失,国内消费 和投资始终未 ...
谁是公募基金中的“偏科王”?“重固收、轻权益”的结构性问题,是市场的选择还是机制束缚下的无奈之举?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12:12
从叨姐多年观察机构投资的经验来看,银行系公募要想真正突围,需要进行"手术级"改革:建立"固收保规模、权益创利 润"的双轮驱动模式,引入市场化职业经理人,甚至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只有彻底摆脱"靠山吃山"的依赖心理,才能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其中最"偏科"的当属上银基金,固收占比达到惊人的98.75%。就连中银基金、建信基金这些管理规模超6000亿的头部机 构,权益类占比也不足5%。 | | 北京都 | 信赖 | | | --- | --- | --- | --- | | EMNE | 国收节比 | 总规模(亿) - 回收规保(16) | | | 上親羅金 | 98.75% | 2,264.66 | 2236.26 | | 蒸元基金 | 98.51% | 1,904.33 | 1875.96 | | 中加基金 | 97.64% | 1,248.80 | 1219.3 | | 恒生前海基金 | 96.52% | 158.24 | 152.73 | | 佛蘭語言語 | 95.74% | 3,629.73 | 3475.1 | | 六师真会 | 95.49% | 3,612.68 | 3449.81 | ...
30年日债这么跌,会把30年美债一起拖下水?
华尔街见闻· 2025-05-23 09:20
日债暴跌:正在形成一个"价值陷阱" 穆迪降级引发美债市场动荡,而30年期日债收益率近期的上涨幅度甚至超过了美债。 自4月初以来,30年期日债收益率已经飙升了85个基点,同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了60个基点。尽管货币对冲后的日债收益率对外国投资者看似极具吸引 力, 但摩根士丹利最新分析警告投资者,这可能是一个正在形成的"价值陷阱"。 日本长期国债崩塌,会是全球债券市场的"金丝雀"预警? 近期,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急剧上升至历史高位,目前已与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当,这在历史上很少出现。这一上升趋势始于4月中旬并持续至今,引 发了市场对全球债市的担忧。 据追风交易台,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日债陷入"价值陷阱",即便货币对冲后债券看起来"便宜"但可能进一步下跌。 进一步来看,日债崩塌或是全球债市结构性问题的预警信号,高盛在报告中表示,全球债市面临共同的三重压力:持续通胀压力、ALM投资者需求下降、政府 融资需求高企。 大摩也警告,日债持续走弱暗示美国长期国债也面临同样命运,美债收益率曲线可能进一步陡峭化。 从表面数据看,日债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确实惊人。大摩报告指出: 对美元投资者 ...
30年日债这么跌,会把30年美债一起拖下水?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5-22 11:12
近期,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急剧上升至历史高位,目前已与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当,这在历史上很少出现。这一上升趋势始于4月 中旬并持续至今,引发了市场对全球债市的担忧。 据追风交易台,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日债陷入"价值陷阱",即便货币对冲后债券看起来"便宜"但可能 进一步下跌。 进一步来看,日债崩塌或是全球债市结构性问题的预警信号,高盛在报告中表示,全球债市面临共同的三重压力:持续通胀压力、ALM 投资者需求下降、政府融资需求高企。 日本长期国债崩塌,会是全球债券市场的"金丝雀"预警? 大摩也警告,日债持续走弱暗示美国长期国债也面临同样命运,美债收益率曲线可能进一步陡峭化。 日债暴跌:正在形成一个"价值陷阱" 穆迪降级引发美债市场动荡,而30年期日债收益率近期的上涨幅度甚至超过了美债。 自4月初以来,30年期日债收益率已经飙升了85个基点,同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了60个基点。尽管货币对冲后的日债收益率对外国投 资者看似极具吸引力,但摩根士丹利最新分析警告投资者,这可能是一个正在形成的"价值陷阱"。 从表面数据看,日债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确实惊人。大摩报告指出: 对美元投资者而 ...
Vatee万腾 :欧洲央行降息25个基点 降息潮中的机遇与风险
Sou Hu Cai Jing· 2025-05-16 09:19
欧洲央行暗示,若通胀持续回落,2025年或再降息两次。但内部已现分歧:奥地利央行行长霍尔茨曼警 告"过早放松可能重燃通胀",而意大利央行行长则呼吁"更激进行动以避免衰退"。市场更担忧的是,全 球央行同步宽松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失效。国际清算银行(BIS)指出,当主要经济体政策利率均低于中 性利率时,传统货币工具对刺激实体经济的效力将下降30%-50%。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降息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技术变革滞后等结构性问题。欧元区劳动年龄人口自 2018年以来年均减少0.3%,数字技能缺口导致35%企业面临招聘困难。欧洲智库Bruegel建议,各国应 将财政刺激与结构性改革结合,例如德国扩大移民配额、法国放宽劳动法,而非过度依赖货币政策。 欧洲央行的降息举措,既是应对短期经济压力的权宜之计,也是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缩影。Vatee万腾 认为,在降息潮的狂欢背后,央行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刺激增长与防范风险间走钢丝,如 何用有限的货币工具应对结构性难题。这场全球宽松实验的结局,或将重塑未来十年的经济格局。 欧元区2024年第四季度GDP增速仅为0.9%,通胀率虽从峰值回落至2.3%,但仍高于2%的目标水平。核 心 ...
专栏丨阿根廷汇改:破局新生还是历史轮回?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15:16
新华社记者王钟毅 近日,阿根廷政府启动了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取消了个人每月200美元的购汇额度上限,并实行区间 浮动汇率制度。这是阿根廷总统米莱经济改革议程中的关键一步,旨在稳定经济、吸引外资。在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大额融资背书下,这场改革能否带领阿根廷经济走出困境,打破历史循环, 仍面临严峻考验。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4月27日电 题:阿根廷汇改:破局新生还是历史轮回? 放宽外汇管制是米莱的重要竞选承诺。政府希望通过简化外汇手续,特别是方便外国投资者汇出利润, 进一步吸引外来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米莱就职以来推出号称"休克疗法"的紧缩财政政策,以期减少财 政赤字和控制通胀。然而国内通胀难抑,民众生活成本飙升,政府试图将稳定汇率作为抑制通胀 的"锚",缓解改革带来的阵痛。 阿根廷政府推行此番改革的重要底气,来自IMF约200亿美元、世界银行约120亿美元以及美洲开发银行 约100亿美元的融资支持,这些融资协议本身就要求阿根廷进行货币和外汇制度改革,增强汇率灵活 性,并推进更广泛的市场化结构性改革。阿根廷经济部长卡普托预计,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稳定汇率和 偿还外债。 尽管目标明确且有外部资金加持,但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