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频

Search documents
在中国,为什么两个CEO往往管不好一个公司
3 6 Ke· 2025-07-11 11:14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and fail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co-CEO model in the Chinese internet industry, highlighting the case of Himalaya and other companies that have adopted this structure, ultimately questioning its effectiveness in a fast-paced and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1][2][3]. Group 1: Co-CEO Model Challenges - The co-CEO model can lead to inefficiencies, decision-making delays, and internal conflicts due to shared responsibilities and differing strategic visions [1][2][3]. - Companies like Himalaya, Bitmain, and Kuaishou have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struggles under co-CEO leadership, often resulting in strategic misalignment and operational chaos [3][5][6]. - The co-CEO structure may initially provide stability during transitions, but it often fails to deliver long-term success in the rapidly evolving tech landscape [1][2][3]. Group 2: Case Studies - Himalaya, despite having a strong market position with approximately 300 million MAU and 60% of mobile audio listening time in China, faced four failed IPO attempts and struggled with monetization [2][3]. - Bitmain's co-CEO model led to internal strife and a decline in market position, with the company failing to adapt to competitive pressures and ultimately stalling its IPO process [5][6][8]. - Kuaishou's dual leadership initially thrived but later faced challenges as the need for decisive action increased, leading to a restructuring of its management [22][25]. Group 3: Conditions for Success - Successful co-CEO arrangements are rare and typically require clear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mutual respect, and a higher authority to make final decisions [17][29][30]. - In stable industries or during transitional phases, co-CEO structures may provide temporary benefits, but they are less effective in the dynamic and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f the internet sector [28][30][31]. -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co-CEO models may work better in companies with distinct, independent business lines or where one leader has ultimate decision-making authority [29][32].
喜马拉雅曾设「流程效率部」,因无效率改「流程部」;红薯厂曾力推 「男人计划」;某厂高管圈把沙漠当会议室丨鲸犀情报局Vol.13
雷峰网· 2025-06-30 04:32
制定「男人计划」,红薯厂比大家想象的更渴求男性用户 都说"男性消费不如狗",但没有男性用户的平台可能也不行。 有消息人士透露,红薯厂曾经找过陌陌的一位高管加入,只为提高男性用户比例,据说当时搞了不少有个 性的特色内容。 不仅如此,该厂的一位前员工透露,2022年-2023年间,其创始人曾牵头拉过一个名为「男人计划」的 项目,试图增加平台男性用户比例。为此,该平台在后来一段时间内大力发展运动、户外等等品类。 不 过,从后续结果来看,其男性用户比例似乎并没有太大变动,看来社区属性真的很难改。 被约后,B厂管理层因害怕追责不敢向创始人汇报细节 前段时间,"外卖大战"激烈交锋,相关部门不得不介入,对相关企业进行约谈。 实际上,在这次集体约谈后,某部门曾单独约谈过B厂。 然而,约谈之后,有内部消息人士称,B厂内部或许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氛围。下面的管理层人员,无人敢 将约谈的真实情况向创始人甲如实汇报。 以至于出现一种奇特景象,后方被约,前方创始人还冲在一线,啥也不知道。 据说,为了避免麻烦,他们甚至私下联系媒体,试图修改相关部门通稿中约谈对象的顺序,把对手置于B 厂自己之前。 喜马拉雅为提效曾设"流程效率部 " ,因没有 ...
腾讯不“拆”了
投中网· 2025-06-24 05:16
以下文章来源于字母榜 ,作者彦飞 字母榜 . 让未来不止于大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半个月砸200亿,腾讯版图再度扩张。 作者丨 彦飞 编辑丨 王靖 来源丨 字母榜 在从投资矩阵中"拆"掉京东和美团两年半后, 腾讯正悄然步入"合"的新周期。 6月中旬,腾讯音乐宣布,将以12.6亿美元现金,外加不超过5.1986%的腾讯音乐股票,全资收购 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以此计算,这笔交易的总规模约为205亿元人民币。 腾讯是喜马拉雅的老股东,曾多次参与对后者的投资。去年4月,喜马拉雅递交赴港上市的招股书, 腾讯通过子公司持股5.33%。然而,喜马拉雅冲刺IPO最终失利,一年多后被腾讯音乐收入囊中。 稍早时候,腾讯还参与了对另一位"老朋友"万达的投资。 5月底,腾讯与太盟珠海、高和丰德、京东潘达、阳光人寿等公司共同设立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 商管旗下的48家万达广场项目,分布在北京、广州、成都、杭州等一、二线城市。 半个月砸出200亿,腾讯的版图出现了再度扩张的迹象 。 2021~2022年间,腾讯高居"拆"字旗,大笔出清被投公司的股权,先是在2021年底将手里的京东 股权派发给股东,持股比例从1 ...
BAT和张雪峰们,争夺高考志愿话语权丨南财号联播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9 09:43
·科创板"U"标企业来了!未盈利公司专属"成长层"必看5大要点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横空出世。科创成 长层将成为未盈利企业的聚集地——科创板存量、增量未盈利企业,全部转移至科创板创新层。关于科 创成长层,五大要点值得关注。详情>> ·瑞银万亿资管版图迎"掌舵人"!28年老将吴家耀空降亚太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瑞银证券处获悉, 瑞银集团(UBS)近日完成关键人事布局——吴家耀将于10月1日正式出任瑞银资产管理亚太区主管,这 一任命被视为瑞银完成收购瑞信后强化亚太战略的重要落子。详情>> ·十五运会规模创纪录,粤港澳办赛"心联通"今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办。6月18 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介绍,赛事的项目设置将充分发 挥港澳办赛优势,赛事元素将彰显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文化,促进三地互联互通。详情>> ·4000亿天量资金看好,"酱油茅"股价意外破发6月19日,"酱油一哥"海天味业(03288.HK)正式登陆港 股。上市首日,海天味业盘初一度上涨近5%,但随后股价回落跌破发行价。截至14时4分,海天味业港 股微涨0.14%,A股则跌3.73%。详情>> BAT和张 ...
腾讯音乐买下喜马拉雅,却买不到"声音的春天"
3 6 Ke· 2025-06-17 00:24
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哭了,却并不是喜极而泣。 近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正式宣布将以总价约205亿人民币(12.6亿美元现金加不超过5.1986%的腾讯音乐股 票)全资收购喜马拉雅。 老大难当,喜马拉雅"规模不经济" 投资人想要的无非两个字:变现,而这正是喜马拉雅多年来最头疼的问题。 消息宣布的第二天,喜马拉雅在内部举行了一场关于收购的沟通会,余建军泪洒现场。 根据过往招股书显示,余建军通过其控股公司 Xima Holdings Limited 持有喜马拉雅 10.61% 的股份,折算下来,此次 收购完成后,余建军将套现超过20亿人民币。 套现20个小目标却伤心落泪,这看似凡尔赛的背后,或许是余建军作为喜马拉雅创始人的不甘心。 公开数据显示,早在2023年,喜马拉雅就已经坐上了行业老大的位置,平均月活用户达到3.03亿,以同期在线音频收 入计,占据25%的市场份额。 另外,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喜马拉雅已经连续9个月实现盈利。 天眼查APP显示,喜马拉雅控股成立于2012年。十几年过去,喜马拉雅做到了行业第一,也实现了持续盈利,却在这 时候以"卖身"收场,余建军不甘心也可以理解。 但是,资本不相信眼泪, ...
耳朵经济何时能见“钱途”
Xin Jing Bao· 2025-06-16 11:41
文 | 胡炜(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在数字内容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音频领域一直被视为一片充满潜力的蓝海。 近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或TME)发布公告,称拟以12.6亿美元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组合收购喜马拉雅,一时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 注。 腾讯音乐港股公告截图 01 "前途"≠"钱途" 针对这一收购,行业内外的讨论异常复杂,有的说,这是一场巨头的"联姻",将重塑音频市场的格局,但也有质疑,认为这只是喜马拉雅在困境中的一 次"求生"。 根据其招股书发现,喜马拉雅2023年才实现扭亏为盈,但其营收已经停滞不前,增长率不足1.7%。《中国新闻周刊》在《喜马拉雅,"贱卖"了》一文中指 出,"于喜马拉雅而言,虽然此次的收购价相比巅峰时期约50亿美元的估值近乎腰斩,但或许已是其最好的结局"。 喜马拉雅营收情况(中国新闻周刊整理自招股书) 音频市场因其庞大市场规模,成为众多投资人、创业者心中的蓝海。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4—2039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显示,2023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达到250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12%。 然而,与光明的"前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音频 ...
5月经济顶住压力平稳增长,政策带动消费增速创年内新高丨南财号联播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6 10:00
腾讯音乐约90亿元"联姻"喜马拉雅 音频江湖风云再起 ·5月经济顶住压力平稳增长,政策带动消费增速创年内新高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经济数据。整体来看,5 月经济维持平稳运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宏观政策效应在持续释放,我国出口部门维持韧性。5月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在"五一"和 端午假期、"6·18"平台促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共同作用下,6月商品消费进一步加快。1-5月服务 零售额增长5.2%,也比1-4月加快0.1个百分点,假期消费对服务消费的拉动作用依然明显。外界高度关 注的5月出口,整体依然维持韧性。5月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增长4.8%,进 口下降3.4%——面对外部不利外贸环境,5月出口依然维持韧性。详情>> ·高溢价跨界并购!果链巨头加码汽车智能装备博众精工(688097.SH)公告称,拟以现金4.2亿元收购 上海沃典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沃典")70%股权,交易完成后上海沃典将成为其控股子公 司。这一动作标志着这家百亿元市值的果链巨头正在加码汽车智能装备赛道。公告显示,上海沃典是专 业提供工业智能自 ...
余建军四度IPO折戟另谋出路 喜马拉雅200亿卖身腾讯瓶颈难破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6-16 01:15
对于双方来说,这笔交易显然是各取所需:腾讯音乐补齐了音频拼图,陷入增长瓶颈的喜马拉雅有了新 出路。 不过,在行业激烈的竞争、短视频的冲击、单一的商业模式下,即便纳入腾讯生态,喜马拉雅要想突破 增长瓶颈,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四次IPO折戟,余建军妥协了,决定卖掉喜马拉雅。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能在一个领域开疆拓土已属不易,而余建军却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创业马拉 松选手,在多个领域留下探索足迹。他所创立的喜马拉雅,更是成为了中国在线音频领域的一面旗帜。 但在行业天花板和市场变化下,余建军四次冲击上市均失败,最终决定卖出他的音频帝国。 6月10日,喜马拉雅正式公告与腾讯音乐达成并购协议,交易价格接近2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200亿 元,远不及其巅峰时近50亿美元的估值。 多次创业屡败屡战 余建军是一位"连环创业者",他的创业历程丰富又曲折。 1977年,余建军出生于福建省南平市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在艰难的环境中,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过人 的天赋,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力学专业,迈出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大学期间,余建军接触到互联网,这个新兴事物瞬间点燃了他内心的创业热情。1998年 ...
喜马拉雅与虎扑何以“殊途同归”?
凤凰网财经· 2025-06-15 11:46
以下文章来源于证券之星 ,作者尤毅 证券之星 . 证券之星始创于1996年,是国内领先的金融信息及综合服务平台。关注证券之星,即时获取有价值的财 经资讯。 战略摇摆与模式困境的双重绞杀下,昔日明星平台的价值正被资本重估。6月10日,腾讯音 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TME、HK1698)正式宣布以12.6亿美元现金加股权的 形式全资收购喜马拉雅;收购完成后,喜马拉雅将成为腾讯音乐旗下的全资附属公司。 而不久前,虎扑更是以5亿的价格"委身"迅雷。两个曾经的垂直内容王者殊途同归,选择卖 身。而这背后既有两家自身的特性问题,也有行业的共性问题。 01 战略摇摆:喜马拉雅的AI困局与组织内耗 翻看喜马拉雅的成长轨迹,其曾是中国在线音频领域无可争议的王者。自 2012 年喜马拉 雅上线以来,长音频市场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 - 2020 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从 25.4 亿元增长至 272.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69.5%。在这一时期,喜马拉雅凭借其丰富的内容生态,包括有声书、播客、知识付费等, 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2019 年,用户规模突破 6 亿,月活用户超过 ...
喜马拉雅与虎扑何以“殊途同归”?
凤凰网财经· 2025-06-15 11:46
以下文章来源于证券之星 ,作者尤毅 证券之星 . 证券之星始创于1996年,是国内领先的金融信息及综合服务平台。关注证券之星,即时获取有价值的财 经资讯。 战略摇摆与模式困境的双重绞杀下,昔日明星平台的价值正被资本重估。6月10日,腾讯音 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TME、HK1698)正式宣布以12.6亿美元现金加股权的 形式全资收购喜马拉雅;收购完成后,喜马拉雅将成为腾讯音乐旗下的全资附属公司。 而不久前,虎扑更是以5亿的价格"委身"迅雷。两个曾经的垂直内容王者殊途同归,选择卖 身。而这背后既有两家自身的特性问题,也有行业的共性问题。 01 战略摇摆:喜马拉雅的AI困局与组织内耗 翻看喜马拉雅的成长轨迹,其曾是中国在线音频领域无可争议的王者。自 2012 年喜马拉 雅上线以来,长音频市场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 - 2020 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从 25.4 亿元增长至 272.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69.5%。在这一时期,喜马拉雅凭借其丰富的内容生态,包括有声书、播客、知识付费等, 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2019 年,用户规模突破 6 亿,月活用户超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