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Search documents
20cm速递|创业板50ETF国泰(159375)盘中微跌,政策层面支撑科技成长板块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0-22 06:48
中银国际指出,政策层面或将继续加快"自主可控+内循环"体系建设,核心方向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产 业链补短板与能源安全体系强化。科技自主、国产替代和新质生产力建设有望成为政策主线,高端制 造、半导体设备、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链等板块有望持续受益。同时,消费、医药、数字经济等内需驱 动型板块在经济修复与政策托底中或将展现韧性。整体来看,A股市场在该情形下的特征是"稳中有 进、防御中寻成长",投资主线建议重点关注"自主可控+内循环"方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创业板50ETF国泰(159375)跟踪的是创业板50指数(399673),单日涨跌幅为20%,该指数从创业板 市场中筛选出市值规模较大、流动性优异的50只股票,重点覆盖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 兴产业领域。指数成分股在行业分布上高度聚焦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及电子等板块,充分展现出"科技 +成长"的核心特质,能够综合反映创业板市场内具备高创新性和高成长性的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
深赛格(000058.SZ):尚不涉及创投业务
Ge Long Hui A P P· 2025-10-22 06:41
格隆汇10月22日丨深赛格(000058.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尚不涉及创投业务。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以 电子专业市场、通信市场为核心的电子市场流通业务,以物业经营和管理为核心的城市服务业务,以光 伏发电、综合能源管理、光伏建筑一体化为核心的新能源业务和以试验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制造、环境与 可靠性综合试验服务为核心的检验检测认证业务。 ...
能源转型任务紧迫艰巨,全球化石能源占比十年仅降2.8%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10-22 06:11
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苏州 10月22日,第七届未来能源大会在江苏苏州举行,本届大会以"新质变革·协 同未来"为主题。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在会上发表主 旨演讲时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深刻调整, 产业链重构加速推进,世界能源体系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根本性变革。 当前能源转型任务紧迫而艰巨。辛保安表示,2024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达378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 量的85%,再创历史新高。全球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仍达80%,较2010年仅下降2.8个百分 点。 为加快实现气候目标,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首次对《巴黎协定》 目标进展进行全球盘点,认为全球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较大差距。各 国承诺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达到110亿千瓦。然而截至去年底,全球可再生 能源总装机容量仅为约40亿千瓦。尽管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达5.8亿千瓦,但要 实现2030年目标,每年至少需新增装机10亿千瓦。 与此同时,2024年全 ...
上海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5%,金融市场活跃财政收支增长
Bei Ke Cai Jing· 2025-10-22 06:02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俞金旻)10月22日,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2025年前三 季度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20.3%,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 增速14.3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 1202.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04销售市场持续回暖,以旧换新商品增势较好。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从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中,体育和娱乐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 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7%、22.1%、28.2%。 前三季度,全市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 38.4%,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11.5%,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9月末,全市中外资金 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贷款余额12.89万亿元,增长7.1%。前三季度,全 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5. ...
他发新产品了
Sou Hu Cai Jing· 2025-10-22 04:58
曲艳丽| 文 华安基金北京权益投资的负责人栾超要发新产品了。 栾超在十年前就是基金经理了,起步于中邮基金,成名于新华基金,2024年他加入华安基金,代表作华 安优势龙头,自2024年7月1日接手至今,产品近1年净值上涨56.11%,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 20.08%,同类排名前1/5(数据来自:国泰海通证券基金评价中心,截至2025-09-30,同类标准指主动混 合开放型—强股混合型),这只代表作采用了「成长+新红利」的哑铃型结构。 栾超是成长股选手,属于均衡成长实力派。近期持仓显示,他重点配置了AI产业趋势、国产替代与自 主可控、创新药等具备弹性的领域,与此同时也看好以高质量因子为主导的「新红利」板块。 1. 盘点一下栾超历史上的几次经典操作。 2024年中,栾超接手产品后,迅速将前十大重仓股的比例从69%降低至35%左右,既维持了一定的锐 度,又兼顾了风险均衡。 栾超提倡的是「择时、择势、择股」三位一体的投资理念。 2018年初,栾超注意到宏观流动性收紧,随即将新华优选成长的股票仓位从90%左右最低降至62%,躲 过了后面的大跌。 作为成长股选手,栾超亦体现了对风险控制的重视,比如将单个行业的持仓控制在 ...
龙源电力:乌克兰尤日内风电项目运营情况良好,截至6月末已累计实现安全生产1418天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0-22 04:40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龙源电力在乌克兰的新能源投资项目目前情况如 何?公司有没有扩大参与到乌战后重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龙源电力(001289.SZ)10月2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所属乌克兰尤日内风电项目运营情况良 好,截至2025年6月末,已累计实现安全生产1418天。海外项目运营及建设情况,请参看公司于深圳证 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定期报告。 (记者 胡玲) ...
“隐形冠军”神话终破灭
创业邦· 2025-10-22 04:06
以下文章来源于巨潮WAVE ,作者谢泽锋 巨潮WAVE . 融入时代巨潮,发现商业决策。 当吉姆·柯林斯聚焦超级企业,并凭借《基业长青》风靡全球时,赫尔曼·西蒙却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不过,他们的 理论都对商业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来源丨 巨潮WAVE (ID:WAVE-BIZ) 作者丨谢泽锋 编辑丨杨旭然 图源丨Midjourney 1986年的某一天,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与哈佛商学院教授西奥多·莱维特共同探讨德国出口持续的成功经验时,他们一致地认识到:德国 的成功更应该归因于众多的中小公司。 此后,经过大量研究,西蒙提出一个企业管理学界的术语——"隐形冠军"。 他发现中小企业才是德国出口的主力,这些企业普遍不被外界熟知,但却是细分市场的顶流选手。他们深耕细分赛道,练就独门绝技,收 入体量不大,却能悄然在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占据绝对优势。 这一理论迅速风靡全球。在德国、日本、美国的工业体系中,这些鲜为人知的"小巨人"们发挥了巨大作用,和全球知名的超级品牌们一 起,成为了全球化的主角。 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的完整度、规模都已经超过了所有单一国家,诞生了数量庞大的世界500强企业,"隐形冠 ...
上海工业增速逐季提升,三大先导产业“上大分”
Di Yi Cai Jing· 2025-10-22 03:49
随着政策发力和产业升级,上海工业生产保持增长态势。 具体到人工智能方面,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张英此前介绍,目前上海正抢抓战略机遇,深化人工智能全 产业链布局,实现创新企业、产业规模、人才数量"三个倍增"。在这过程中,重点打造"5个高地":包 括敏捷高效的产业创新策源地、赋能百业的垂类应用示范地、开放融通的产业生态集聚地、年轻活跃的 创新创业首选地、智能向善的治理合作先行地。 前三季度,上海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半 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从行业产值完成情况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 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另外,前 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增长20.3%,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3个百分点。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马海倩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上海工业增速表现是逐季抬升,工业增长的 韧性和内生动力有所显现和增强。此外工业投资数据也不错,今天的投资可能就是明天的产出"投资未 来可能会有高产出、高成长性的行业,从中长期拉长时间线来看,就是一个良性 ...
早盘直击|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10-22 02:55
Core Viewpoint - The market has shown resilience against tariff impacts, with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rebounding above 3900 points, indicating a shift in focus back to domestic industry trends as tariff concerns ease [1] Group 1: Market Trends - The recent tariff impacts are less severe than those experienced in April, leading to a stronger market immunity and a preference for sideways consolidation rather than significant declines [1] - The market is expected to maintain a fluctuating upward trend, with key attention on the upcoming 14th Five-Year Plan and third-quarter earnings reports [1] Group 2: Sector Focus - The technology sector remains a focal point in October, with orderly rotation and high-low switching expected within the sector [2] - Underperforming sectors such as robotics, military, and smart vehicles are anticipated to see a rebound, while leading sectors like computing hardware and domestic semiconductors may present buying opportunities upon adjustment [2] - The trend towards domestic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continues, with attention o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wafe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and IC design [2] - The military sector is projected to experience a recovery in orders by 2025, with signs of bottoming out in mid-year performance declines [2] - The innovative drug sector is entering a recovery phase after nearly four years of adjustment, with positive net profit growth expected to continue into 2025 [2] - The banking sector is witnessing a rebound in mid-year performance growth following the impact of loan rate re-pricing, attracting long-term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due to appealing dividend yields [2]
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逆势而进靠什么支撑
Di Yi Cai Jing· 2025-10-22 02:42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比增速本身更值得关注。 前三季度,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较上半年提高0.4 个百分点。这一增速,也跑赢了全国(5.2%)。 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增速(5.1%)仍低于全国(5.3%),不过,三季度上海工业、金融业、信息服 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文体娱乐业等多数行业指标,均较上 半年出现边际改善,带动前三季度上海经济逆势而进。 "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不仅体现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韧性,也展示了上海经济结构转型和 升级的先导性。"上海社科院经济所所长沈开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力,比增速 本身更值得关注。 新动能加速壮大 面对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自身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困难挑战,前三季度上海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韧性 增长。而韧性,来自于上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所形成的新动能的持续壮大。 其中,工业生产回升向上,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成为上海经济逆势而进的一大推力。 前三季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其中人 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分别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