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上交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债券8月25日上市,代码243590
Sou Hu Cai Jing· 2025-08-22 06:41
来源:金融界 8月22日,上交所发布关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第二期)上市的公告。 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等规定,上交所同意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 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二期)于2025年8月25日起在上交所上市,并采取匹配成交、点 击成交、询价成交、竞买成交、协商成交交易方式。该债券证券简称为"25邮政K2",证券代码 为"243590"。根据中国结算规则,可参与质押式回购。 ...
股票ETF资金净流入近70亿元,证券类ETF大举“吸金”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8-22 06:21
Market Overview - On August 21, the A-share market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fluctuations, with major indices showing mixed results.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slightly increased by 0.13% to close at 3771.10 points, marking a nearly ten-year high, while the ChiNext Index fell by 0.47% to 2595.47 points [2][3] - The total trading volume i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markets reached 2.42 trillion yuan, a slight increase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trading day [2] ETF Fund Flows - On August 21, the total net inflow into stock ETFs (including cross-border ETFs) was approximately 69.85 billion yuan. The industry-themed ETFs and Hong Kong market ETFs saw the highest net inflows, amounting to 48.73 billion yuan and 48.51 b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2][3] - Conversely, broad-based ETFs experienced a net outflow of 29.26 billion yuan. The net inflow for industry-themed ETFs increased by 38.86 billion yuan [2] Specific ETF Performance - Several ETFs tracking the brokerage sector attracted significant capital, with the Guotai Securities ETF seeing a net inflow exceeding 10 billion yuan, and the E Fund Hong Kong Securities ETF close to 10 billion yuan [4] - The top ten ETFs by net inflow on August 21 included the Convertible Bond ETF with a net inflow of 16.83 billion yuan, and the Securities ETF with a net inflow of 10.67 billion yuan [5] Sector Insights - The brokerage sector is viewed as a "market thermometer," with expectations for continued performance despite a lag in index growth compared to projected net profit growth. The overall sentiment suggests a "slow bull" market for brokerages [6] - The chemical sector is experiencing a downturn in demand, leading to reduced profit margins and a decline in capital expenditure. However, the narrative of "anti-involution" may lead to a stabilization in prices [7] Outflows and Investor Behavior - Recent profit-taking was observed in certain sectors, particularly in the Sci-Tech 50 ETF and Chip ETF, as investors opted to secure gains following recent price increases [8]
债市策略思考:基于卡玛比率的低收益高波动下债市应对策略
ZHESHANG SECURITIES· 2025-08-22 05:32
证券研究报告 | 债券市场专题研究 | 债券研究 债券市场专题研究 报告日期:2025 年 08 月 22 日 基于卡玛比率的低收益高波动下债市应对策略 ——债市策略思考 核心观点 债市仍偏逆风,但低收益高波动的另一面是"错误定价"频现,建议投资者"低仓位 +高胜率"做好防守反攻,快进快出博弈超跌反弹机会。 ❑ 2025 年以来债市处于低收益、高波动状态 不同于过去一年债市的高收益、高波动状态,2025 年以来债市已进入低收益、高 波动状态:一方面,2025 年以来 10 年国债收益率波动明显加大;另一方面,从 基金业绩表现来看,2025 年以来基金回报率较往年有所下降。 ❑ 如何评价基金投资的性价比? 分析师:郑莎 执业证书号:S1230524080012 zhengsha@stocke.com.cn 相关报告 1 《赎回潮行情何时至右侧?》 2025.08.20 2 《探析"反内卷"行情对利率 中枢的影响》 2025.08.18 3 《转债延续上涨,关注产业趋 势》 2025.08.17 (1)卡玛比率比夏普比率更能反映真实风险,但二者需结合使用。夏普比率更适 用于中短债及纯债类波动小,回撤较低的基金,而 ...
股牛来了,债市全无机会?
Hu Xiu· 2025-08-22 03:46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编辑 | 关雪菁 头图 | AI生图 股市沸腾,债市沉寂。 2025年以来,A股气势如虹,上证指数年内上涨12.8%,创业板指更是获得了22%的涨幅。与股市的高 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债市遇冷,30年期国债ETF年内下跌逾2%,自6月以来跌幅进一步扩大至4% ——股债"跷跷板效应"再度显现。 那么,股市牛气冲天,债市就真的全无机会了吗?答案显然并不简单。 股市不是核心因素 股债"跷跷板效应"是市场资金风险偏好转换的直接体现。在股市上涨阶段,资金更愿意冒险,流向权益 市场,债市资金被动流出,价格承压;反之,当股市低迷,资金又回流债市寻求避险。 但这种影响通常只是阶段性的。真正决定债市趋势的核心因素,还是经济基本面。债券本质上是固定收 益工具,其未来现金流(票息+本金)的确定性,取决于宏观经济、通胀以及货币政策的变化。 而利率变化预期就是经济基本面的金融化表达,反映了宏观经济增长、通胀水平以及货币政策的变动。 也就是说,市场会根据这种利率预期,来决定债券的买卖行为。 从近期数据来看,经济边际走弱的迹象明显:7月新增贷款自2005年以来首次负增长,社融同比下滑, 消费和投资均 ...
境外区块链债券生态环境与实务简析(下)
Sou Hu Cai Jing· 2025-08-22 03:05
四、法律文本的独特考量与实务分析 由于区块链债券在科技、流动性与法律合规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法律文本的撰写方向对区块链债券和数码债券格外重要。尽管全球对于区块链债券的监管格 局依然呈现碎片化特征,行业整合依赖国际清算银行、学界、业界及各国政府的共同推动,但以中国香港地区、欧盟地区为代表的主要金融中心已初步形成 较为清晰的监管框架。例如,欧盟的MiFIDII、《欧盟招股说明书条例》(2017/1129)及《分布式账本技术试点制度》(2022/858),以及香港证监会有关 中介人从事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的通函、适用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指引、数字资产托管指引等,都明确了区块链债券发行和流通的监管关注重点。 总体来看,数码债券的法律框架虽大体沿袭传统债券规则(尤其是在无实物化账本登记方面),但其核心法律文件的处理和披露逻辑则展现出诸多创新与差 异。下文将从招债书、交易文件和可持续商业计划三个维度进行实务分析。 (一)招债书(Offering Circular/Prospectus) 内容提要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境外资本市场中的应用愈发深入,相关的实践样本和学术共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 ...
大类资产早报-20250822
Yong An Qi Huo· 2025-08-22 02:14
| Un Am See I II. | | --- | | SOURCE POINT | | -1-1-1-1-1-1 | | 大类资产早报 | | | --- | --- | | | 研究中心宏观团队 2025/08/22 | | 全 球 资 产 市 场 表 现 | 主要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 |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意大利 | 西班牙 | 瑞士 | 希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08/21 | 4.329 | 4.729 | 3.461 | 2.756 | 3 ...
中国债券市场继续吸引专业投资者
Jin Rong Shi Bao· 2025-08-22 01:32
在具体配置品种上,外资机构表现出对流动性的偏好。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6月末,境外机构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托管余额4.2万亿元;分券种看,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1万亿元、占比49.6%; 同业存单1.2万亿元、占比27.2%;政策性银行债券0.8万亿元、占比19.1%。 "投资者会先买入熟悉、安全的品种。其中,大量资金流向银行大额存单,反映出外资对不同债券 品种的逐步认知过程。"桂林表示,"未来,外资机构偏好或拓展至信用债及资产支持证券,境外客户已 开始深入研究中国信用债及资产证券花(ABS)等品种。" 外资配置或将进一步加大 在港交所近日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中,债券通北向通的数据格外亮眼:交投维持增长,上半年日均 成交额升至459亿元的半年度新高,同比增长3%。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外资配置中国债券市场再度提速。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中国债券市 场的投资吸引力不断提升,正在成为国际投资者的重要配置方向。 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力凸显 从数据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6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在中 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4.3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3%。 回顾 ...
债市呈现慢牛格局,关注十年国债ETF(511260)投资机会
Sou Hu Cai Jing· 2025-08-22 01:00
回顾一下2025年的债券市场,整体是一个宽幅震荡的行情。从上半年开始,截至8月初,以10年期国债 为主的债券市场收益率高点出现在3月中旬,达到1.90%附近;低点则出现在三个窗口期:今年1月初、 4月中旬地缘政治风险爆发时,以及最近的7月初。这三个窗口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点基本都在 1.60%附近。因此,今年大的行情就是在1.6%到1.9%之间,即30个基点(BP)的宽幅震荡。当前10年期 国债收益率在1.72%,正处于今年震荡区间的中间位置。 接下来,我们梳理一下今年债券市场波动背后的交易逻辑。 第一,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当前实体需求相对较弱。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债券市场的配置机构来 说,债券的投资比例一定会小幅增加。所以,债券与银行投放的贷款相比具备配置价值。在弱需求背景 下,今年债券市场依然是一个慢牛或震荡牛的走势。 从今年的维度来看,我们相对还是比较看好10年期国债的机会。10年期这一期限的资产,其好处在于: 波动比30年期资产偏低,但绝对收益又比偏短期限的资产偏高。当我们处于低利率环境下,应该追逐确 定性相对偏高、并且能容忍资产波动或回撤相对偏小的资产。在当前债券市场中符合这两个特征的期限 段 ...
十年国债(511260)获融资买入0.20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1.90亿元
Sou Hu Cai Jing· 2025-08-22 00:24
8月21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十年国债(511260)获融资买入额0.20亿元,居两市第1087位,当日融资偿 还额2.59亿元,净卖出23919.74万元。 最近三个交易日,19日-21日,十年国债(511260)分别获融资买入1.51亿元、0.20亿元、0.20亿元。 来源:金融界 融券方面,当日融券卖出0.00万股,净卖出0.00万股。 ...
21评论丨股市慢牛背景下的债市前景
谷喻(财经评论员、高级经济师) 近日,A股市场如火如荼,市值历史性突破百万亿大关,上证指数创下近十年新高,展现出"慢牛"启航 的景象。然而,市场的另一端却是冰火两重天,债市遭遇回调,30年期国债期货创下数月最大跌幅,收 益率曲线显著上移。这场"股债跷跷板"行情,深刻地揭示了在当前宏观图景下,市场资金的选择、预期 的博弈与资产价格的再平衡。 本轮股债走势的背离,表现出教科书级的"风险偏好"切换特征。A股的稳步上涨,源于对政策红利、市 场改革以及经济回稳的乐观预期。随着股市持续上涨,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部分资金从稳健型资产转 向高风险、高收益的权益类资产。尤其在市场情绪高涨阶段,股市单日成交额超过2万亿元,使得债市 资金面临"抽水效应"。在资金分流压力加剧下,债券收益率上行、价格承压。 股市的吸金效应对近期债市形成了结构性影响。股市上涨往往伴随着经济复苏和潜在通胀预期,市场对 宏观政策宽松力度的预期也减弱,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债市赖以生存的"低利率"基础,对债券价格形成压 制。其中,对利率最敏感的超长期国债首当其冲。由于超长期国债的久期较长,对市场利率预期的变化 也更为敏锐,因而受到债市结构性调整的影响最为明显,引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