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

Search documents
红塔红土基金人事换血:新董事会亮相 能否扭转规模下滑与股权困局?
Xin Lang Ji Jin· 2025-07-10 04:12
新董事会亮相之际,这家深陷规模腰斩与连年亏损泥潭的券商系公募,正经历股东寻求退出、高管频繁 更迭的多重考验。 7月10日,红塔红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董事会换届工作正式完成。宣布公司董事会 换届工作正式完成。经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选举产生由江涛、饶雄、冯劲松、徐 骥、 党姝婷、曾理民、贺卫、姚宁、李颖担任第五届董事会董事。 在随后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江涛再次当选为公司董事长。此次换届中,原第四届董事会 成员张妮、刘胤宏、张翎不再担任公司董事组成的第五届董事会。红塔红土基金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董 事会人员变动属于公司正常的换届工作,对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及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不存在 重大不利影响,并对第四届董事会董事任职期间对公司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 2025/06 - 配今 | 红塔红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首席信息官 | | --- | --- | | 2025/03 - 至今 | 红塔红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 | = = 至今 | 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职员 | 此次高管更迭始于2024年9月的重大人事地震。9月20日,红塔红土基金突发公告,董事长龚香 ...
学区房为什么这么贵?背后是一场绕不开的“教育军备竞赛”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14:56
在北京西城区,一间30平米的老破小能卖出800万;在上海徐汇区,同小区对口"名校"的房源比隔壁楼栋贵40%;在深圳福田,即便房龄超30年,只要挂 着"实验中学学区"的牌子,单价就能破15万/㎡——学区房的天价,早已不是新鲜事。可为什么明明是"老破小",只要贴上"学区"标签,就成了家长们疯抢的 香饽饽? 学区房贵的核心,藏在"教育资源不均"这六个字里。全国范围内,重点学校的数量不足5%,但它们集中了最优质的师资(清北毕业生占比超30%)、最完 善的硬件(实验室、体育馆堪比大学),甚至连升学率都能甩普通学校几条街。比如深圳"四大名校"的本科率常年维持在99%,而普通高中可能只有50%, 这种差距直接戳中家长的焦虑——"进了好学校,孩子半只脚就踏进了好大学"。 甚至有些政策还会间接推高学区房价格。比如"多校划片"本是为了稀释学区房的重要性,但实施后家长反而更追捧"百分百对口名校"的房源,导致这类房子 价格涨得更凶。就像深圳某区实行多校划片后,原本对口两所学校的小区价格下跌,而"单一对口名校"的小区单价反而涨了5%。 除了自住需求,学区房还被当成了"抗跌资产"。过去十年,不少城市的学区房涨幅跑赢大盘,甚至在楼市下行期 ...
评论 || 兼并重组,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7-09 07:25
Core Insights - The Chinese automotive market is experiencing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driven by government policies aimed at regulating competition and halting high-interest financial practices [1][2] - The market has entered a phase of stock competition, with leading companies like BYD and Tesla China bene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and brand advantages, while weaker firms face shrinking survival space [1][2] -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are seen as essential for 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 and addressing the fragmented nature of the industry, drawing lessons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2][3] Group 1 - The government is implementing strict regulations to curb disorderly price competition and has halted high-interest financial policies, reshaping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1] - The "Matthew Effect" is evident, where stronger companies continue to grow while weaker ones struggle, highlighting the urgency for structural adjustments within the industry [1] - M&A is viewed as a necessary strategy for companies to overcome development bottlenecks and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1][2] Group 2 - Historical examples from the U.S. and Europe show that M&A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market concentr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suggesting that China should adopt similar strategies [2] - Challenges such as cultural clashes and management conflicts can hinder successful M&A, as illustrated by the Daimler-Chrysler merger [2][3] - Chinese companies must focus on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collaboration during M&A to avoid negative outcomes [2][3] Group 3 - Companies should refine their core competencies and strategically seek partners with complementary strengths in technology and market channels [3] - It is crucial for firms to divest non-core businesses and concentrate resources on core technology and brand development to improve integration efficiency [3] - The government plays a vital role in creating a fair market environment and should establish effective bankruptcy exit mechanisms to eliminate inefficient enterprises [3][4] Group 4 - Local protectionism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barrier to industry consolidation, necessitating a shift in government attitudes to promote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4] - The M&A wave presents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leading companies to expand and for weaker firms to avoid market elimination through partnerships [4] -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automotive industry will favor those companies that can effectively seize M&A opportunities and achieve successful integration [4]
高考考砸了去做网红,这条路怎么样?
Hu Xiu· 2025-07-09 05:35
所以我也觉得自媒体是个不错的活,虽然我本人困于老保观念,无法忽视社会一般评价体系、我在传统路径上的 沉没成本以及父母的观点等等,不考虑专职干这个。但我也不会像个封建老登一样,给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 工作分出三六九等,直接将其定性为下九流,贬低干这一行的人。本文主要是客观分析一下利弊,至于你适不适 合干,自己斟酌。 做自媒体的首要素质,是脸皮厚。什么网感,什么有活没活,都尚在其次。 努力型选手的极致就是岛市老八。你觉得老八很有活吗?所谓钱难赚,石难赤,如果你能像老八一样,做到不觉 得石难赤,那么钱自然也不难赚。 之前我忘了在哪看到一个数据,是讲主播的平均收入。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主播都很有钱,但公布的收入却很 一般,并没有那么高。 于是评论区感叹:哦,原来主播也不是人人都有钱,也是马太效应,二八定律。 过了几天,我回到这个话题,看到了网友的"第二反应"——啊,不对啊,哪个行业还不是马太效应、二八定律 了? 虽然主播的平均收入并不高,但也并不低,整体来看依然是个不错的工作。尤其是一般观念里,"优秀"的人去读 书了、去当人民企业家了、去当大国工匠了,你看到的主播的二八定律,还是传统评价体系里最强的一波人被筛 选走 ...
减税刺激难掩赤字隐忧,美国“大而美”法案经济效应几何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07 11:43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撰稿王应贵 娄世艳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4日下午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标志着这一备受争议的法案 正式成为法律。 特朗普和共和党国会议员们借机造势,声称减税可以加速经济增长,新关税和大幅削减社会事业支出 (如医疗救助),将让国家财政更加稳健。 该法案反映了共和党的一贯主张,同时削弱了民主党的政治资本,具有明显党派斗争痕迹。该法案延续 了即将于今年年底失效的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 TCJA)的大部分内容,同 时提高了免税额度,包括:每人25000美元的小费收入免税额;每人12500美元的加班收入免税额或夫妻 两人25000美元的免税额;(新增)老龄工作者的6000美元免税额;企业投资成本可全部用作税务抵 扣;州和地方政府征税起点提高至40000美元。同时,增加军事支出1570亿美元,移民执法补款超过 1500亿美元。该法案重点清算民主党预算支出项目,逐步减少清洁能源拨款,提高了申请医疗救助的成 人的工作时数规定,要求各州承担更多的食品补贴费用。 法案体现"马太效应"? 美国大多数人士认为,该法案照顾高收入阶层,伤害到最低收 ...
小贷行业迎65亿增资,409家机构加速出局
Huan Qiu Wang· 2025-07-06 02:02
与增资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贷行业也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出清"。据央行数据,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小贷公司数量较一年前的5490家减少了409家,降至 5081家,贷款余额也略有下滑。各地正密集开展"失联""空壳"小贷公司排查和注销工作。从湖南、云南、江西到北京等地,公告中涉及的小贷展业主体已超 百家。 业内人士分析,监管正通过提高准入门槛、限制展业范围、强化穿透式监管等组合拳,引导行业资源向优质主体集中。一位前互联网小贷公司总经理指出, 许多区域性小贷公司因资本金小、获客难、场景匮乏,竞争力不足,难以抵挡银行信贷下沉的压力。行业"马太效应"明显,有互联网巨头背景或强大渠道优 势的公司更具竞争力。腰部小贷公司应聚焦供应链金融、汽车金融等细分垂直市场寻求生存空间。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增资潮"与"出清潮"正同步席卷小额贷款行业。一边是资本大佬大手笔注资,行业巨头不断涌现;另一边则是监管持续发力,低 质、失联机构加速退场。 近日,平安系旗下金联云通小贷公司注册资本大增100%,从50亿元跃升至100亿元,一跃成为全国第三大小贷公司,仅次于字节跳动和腾讯旗下的小贷平 台。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全国已有26家 ...
增资近65亿元!小贷行业正上演“增资”+“清退”
券商中国· 2025-07-05 15:33
"增资潮"和"出清潮",正在小贷行业同时上演。 近日,平安融易旗下金联云通小贷公司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资100%至100亿。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以 来,有26家小贷公司共计增资约64.99亿元。除了增资额高达50亿元的金联云通,有3家公司实现了超亿元级增 资。 与此同时,券商中国记者据央行公开数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小贷公司一年来减少了409家。 增资潮起 天眼查APP显示,上月末,平安融易旗下金联云通小贷公司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资100%至100亿元。增资后, 这家平安系小贷公司成为仅次于字节跳动旗下中融小贷公司(注册资本190亿元)和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注 册资本105亿元)的全国第三大小贷公司。 金联云通成立于2016年8月,经营范围包括小额贷款业务、票据贴现业务、资产转让业务和代理业务等,由平 安融易(黑龙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融熠有限公司、未鲲(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锦炯(深圳)科技服 务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工商信息显示,这些股东均为平安集团旗下平安普惠和陆金所的关联公司;同时,该公 司董事长为平安普惠全国总部总经理助理尹源,董事刘盈和陈东起等也均为平安普惠、陆金所的高管。 除了金联云通, ...
30多家券商狂发超300亿科创债,证券ETF龙头(159993)红盘上扬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4 03:48
截至2025年7月4日午间收盘,国证证券龙头指数(399437)上涨0.18%,成分股天风证券(601162)上涨 2.78%,中金公司(601995)上涨0.76%,红塔证券(601236)上涨0.72%,广发证券(000776)上涨0.66%,国 泰海通(601211)上涨0.47%。证券ETF龙头(159993)上涨0.25%,最新价报1.21元。 证券ETF龙头紧密跟踪国证证券龙头指数,为反映沪深市场证券主题优质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并为投 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指数化投资工具,编制国证证券龙头指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证证券龙头指数(39943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东方财富(300059)、中 信证券(600030)、华泰证券(601688)、招商证券(600999)、国泰海通(601211)、广发证券(000776)、兴业 证券(601377)、东方证券(600958)、光大证券(601788)、财通证券(60110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 78.71%。 科技创新债券正式推出至今已近2个月,券商、银行、企业、投资机构等各类发行主体掀起发行潮。其 中,既可作为发行主体,又能作为承销机 ...
前十家券商瓜分七成IPO,上半年投行格局生变
Di Yi Cai Jing· 2025-07-03 12:29
头部券商IPO业务竞争格局悄然生变 今年上半年,A股IPO受理步伐加快、中企境外上市持续升温,券商投行的竞争格局悄然生变。 第一财经根据交易所披露数据统计,上半年,三大交易所受理IPO项目共177个,共有38家券商参与"分 羹",头部券商的座次发生变化。合并后的国泰海通IPO项目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中信证券则暂失首 位。而排名较后的头部券商,在境外市场则有相对较好的表现。 与此同时,投行生态"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上半年超过七成的IPO受理项目、超过八成的IPO承销金 额,均集中在前十家券商手中,如何在投行业务竞争中突围,成为中小券商共同面临的难题。 头部券商竞争格局悄然生变 自6月以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IPO受理明显加速。其中,6月新受理IPO数量就有151个,占比超过 85%。 从投行参与情况来看,上半年共有38家券商保荐了项目,超过七成的业务量,集中在排名前十的券商手 中。其中,4家头部券商受理项目数超过10单,国泰海通以26单位列第一,中信证券紧随其后受理22 单,中信建投共受理14单,中金公司受理10单。 从承销情况来看,Wind数据显示,按发行日计算,截至6月30日,上半年共有23家券商参与A股4 ...
中年股民感悟:来炒股的是不是没什么本事的人?
集思录· 2025-06-27 13:48
标题起的有点惊悚,是因为想起十几年前的一件事。当时还没网约车,我打了个出租车,途 中和司机聊了两句,司机突然长叹一声,说了一句,大概意思就是,来开出租的都是没什么 本事的人。当时听得我愣住了,我就没明白,反正是打个工,你付出劳动,获得收益,怎么 叫有本事没本事呢? 可能炒股和该干什么一无所知,想开个咖啡店似的。 我就是因为没什么别的本事,最后沦为中年股民的。 复利游戏 楼主这帖子,尤其是出租车司机那句"没本事",真是戳心窝子了。我是30多岁放弃处级公务 员机会到高校躺平,职场高开低走的人。十几年前那声长叹,到如今自己咂摸出点味道,这 心路历程,感同身受。 这句话就一直反复萦绕在我脑海里。现在很久过去了,经历也多了,对于有本事没本事也有 了点体会。我现在可以大概理解司机说的没本事意味着门槛低竞争激烈比较苦的生意。 比如搬一小时砖挣多少钱,开一小时车挣多少钱,干一小时家政多少钱,最后你的收入就是 你工作的小时数*每小时收入,没有任何花样,没有任何投机取巧。 而白领工作就好很多,同等工作时间,收入比上面高不少,上班时间可以摸鱼打新股炒炒转 债什么的。公务员事业单位那就更不用说了,听说都没什么事干 但这些买卖需要有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