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战
icon
Search documents
地产销售降温
SINOLINK SECURITIES· 2025-06-11 05:50
汽车行业"价格战"严重,如果企业竞争过激烈或影响汽车质量与后期维修 受全球需求和国内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国内价格下行压力加大,通缩持续 受工作不稳定、生活成本上升和房产贬值等影响,城镇消费者信心普遍下降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一、随着 924 政策效应逐渐减弱,地产销售下滑,二手房成交占比维持上行趋势。二、CPI 环比由涨转降,后续 CPI 或继续面临下滑压力。三、汽车销量继续维持韧性。四、资金到位率结束下降转为增长。五、按照 6 月第一周高频数 据进行估算,我们预计 GDP 同比增速或依旧在 5.2%左右, 风险提示 一、924 政策效应逐渐减弱,地产销售下滑 随着 2024 年 924 政策效应逐渐减弱,地产销售下滑明显。6 月第一周 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总成交面积为 20.6 万平方米, 前值为 32.3 万平方米,同比-17.2%。一、二、三线城市周成交面积分别为 7.3、9.4、3.9 万平方米,前值为 10.7、 14.5、7.2 万平方米,同比-21.1%、-20.4%、-0.0%。 二手房销售自 5 月下旬以来也有所降温,6 月第一周 11 个样本城市二手房日均销售面积为 19.0 万 ...
汽车股,被坑惨了
Ge Long Hui· 2025-06-11 02:23
Group 1 - The core issue in the Chinese automotive market is the ongoing "price war," which is causing significant harm to the industry and its supply chain, leading to a decline in overall profit margins [2][4] -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long with relevant industry associations, have expressed intentions to intervene in the excessive competition within the automotive sector [2][4] - Despite a generally positive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 automotive stocks have underperformed, with an average price decline of 0.19%, although the total market capitalization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115.4 billion to 8.96 trillion [6][4] Group 2 - The automotive sector is experiencing a significant downturn, with many traditional car manufacturers facing stagnant or declining sales, which is a contributing factor to the ongoing price war [14][12] - Specific companies have reported substantial stock price fluctuations, with notable declines such as Xiaoma Zhixing and Dongfeng Group, which saw drops of 27.67% and 20.92% respectively [9][12] - In contrast, companies like Youjia Innovation have seen stock price increases, attributed to strategic partnerships, such as becoming a key supplier for Changan Automobile [7][10]
10万吨销量换不来盈利!西部牧业连续两年亏损,价格战下乳制品毛利率跌至新低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6-11 02:06
Core Viewpoint - In 2024, the milk raw material prices continue to decline, and the oversupply situation remains unresolved, leading to pressure on the performance of listed dairy companies, including Western Pastoral (300106), which reported a revenue drop of 16.46% to 938 million yuan and a net loss of 119 million yuan, marking the second consecutive year of losses for the company [1] Group 1: Company Performance - Western Pastoral's dairy product sal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13.72% year-on-year, despite weak consumer demand [1][3] - The company's dairy product gross margin fell by 5.89 percentage points to 7.22%, which is lower than the 20.05% gross margin of its competitor Tianrun Dairy [1] - In Q1 2024, the company continued to struggle, with revenue of 187 million yuan, down 20.87% year-on-year, and a net loss of 9.81 million yuan, a significant decline of 129.95% [1] Group 2: Market Conditions - Since September 2021, dairy product demand has weakened, and raw milk prices have been declining for over three years, leading to severe losses for farms and increased competition among companies [2] - Western Pastoral's brand premium and market share are weaker than leading companies, prompting the use of promotional strategies to maintain market share, which resulted in a decline in both sales revenue and gross margin [2] Group 3: Financial Data - In 2024, Western Pastoral's dairy product revenue decreased by 2.5% to 809 million yuan, despite a recovery in sales volume [5] - The company's subsidiary, Tianshan Yunmu Dairy, reported revenue of 196 million yuan with a net loss of 13.57 million yuan [6] - The feed business contributed only 77.43 million yuan in revenue, with a drastic decline of 71.79% year-on-year [6] Group 4: Future Outlook - Western Pastoral's production target for 2025 is set at 147,300 tons, requir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approximately 39.1% from the 105,900 tons produced in 2024 [9] - The company has shifted focus to the higher-margin infant formula market, partnering with Beiyinmei to establish Xinjiang Tianshan Xiaobei Company for infant formula sales [9] - However, the company faces challenges due to past regulatory issues regarding expired food additives in its infant formula, which may affect brand trust and require significant investment in marketing and R&D [10]
独家|贝瑞德:“价格战”势必影响供应链,大众中国反对过度竞争
6月10日晚间,工信部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发布消息称,6月10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 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家汽车生 产企业分别发表声明,就"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作出承诺。大众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第一时 间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无底线的"价格战"势必对供应链产生不良影响,已 经有一些企业拖延供应商的付款账期,"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大众中国完全支持中国政 府相关主管部门对于"反对过度竞争"的表态。他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水平难以回到过去。 已经在中国深耕40余年的大众集团,必须优化业务运营,包括强化本土化研发,打造全新技术、 平台和产品阵容等,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大众中国注意到,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最近发出了反对过度竞争的声音,大众中国完全支持这一 表态。在此背景下,大众中国也在积极调整和转型。贝瑞德认为,企业既要对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也要对客户负责。目前,一些品牌退出市场,但已经有成千上万辆车卖给了消费者,而这些车辆的残值 趋近于零,消费者也无法获得应有的售后服务。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大众在中国深耕超过40年,是 ...
汽车业“反内卷”风起:四家车企同日发出“60天付款”承诺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0 15:31
6月10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汽车")、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集团")、赛 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力斯")四家汽车生产企业集体发表声明,就"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作出承诺。 一汽集团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相关倡议,持续优化内部采购与财务结算流程,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康稳定。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机制、强化执 行,明确付款期限和支付方式,将"60天付款"作为所属单位的付款期限要求,并加强资金监督和过程管理。 经济观察报注意到,在同一天(6月1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其官方微信号发布《维护产业链整体利益 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一文,直指汽车企 业"内卷"价格战已对上游原料供应商,尤其是钢铁企业造成巨大压力,严重冲击了企业的稳健经营。 其中提到了账期长的问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出,有部分汽车企业依托自身供应链金融平台,在钢铁等上游企业供货后,迟迟不给货款,延迟几个月才通 过企业汇票支付,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融资压力和融资成本,通过这种合同"账期"的方式转嫁给上游供应商,并不断拉长供应商账期,导致钢厂资金压力倍 增。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还 ...
星巴克入华25年首降价,更多调整在路上
经济观察报· 2025-06-10 14:01
此次星巴克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非咖系列产品实施降价,最高降幅达6元。调整后,多 款饮品价格进入20元区间。星巴克希望以价换量,打开下午茶市场,并适配下沉市场开店战略。 餐饮连锁专家王冬明指出,咖啡茶饮行业"内卷"已十分严重,星巴克不得不被动卷入竞争。但作为 头部品牌需维持形象,因此选择先对非咖啡产品降价,这是相对体面的价格调整方式。他预判,未 来星巴克很可能会对咖啡产品进行降价。 咖啡茶饮行业"内卷"已十分严重,星巴克不得不被动卷入竞 争。但作为头部品牌需维持形象,因此选择先对非咖啡产品降 价,这是相对体面的价格调整方式。他预判,未来星巴克很可 能会对咖啡产品进行降价。 作者:郑淯心 封图:图虫创意 6月10日是星巴克非咖产品降价的首日,这也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5年来首次主动下调产品价格。 早上9点多,北京望京凯德MALL商场尚未正式营业,商场一层的星巴克门店已有不少顾客。工作 人员在询问点单需求时,会主动提及非咖产品降价信息,并帮助顾客累计积分、查看优惠券。 店里一位工作人员说,当天早上客流量不错,点非咖产品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她预计下午单量提升 会更显著,通常早上以咖啡类消费为主,下午则是非咖饮品的消 ...
星巴克入华25年首降价,更多调整在路上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0 13:34
店里一位工作人员说,当天早上客流量不错,点非咖产品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她预计下午单量提升会更显著,通常早上以咖啡类消费为主,下午则是非咖饮 品的消费高峰。 此次星巴克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非咖系列产品实施降价,最高降幅达6元。调整后,多款饮品价格进入20元区间。星巴克希望以价换量,打开下 午茶市场,并适配下沉市场开店战略。 餐饮连锁专家王冬明指出,咖啡茶饮行业"内卷"已十分严重,星巴克不得不被动卷入竞争。但作为头部品牌需维持形象,因此选择先对非咖啡产品降价,这 是相对体面的价格调整方式。他预判,未来星巴克很可能会对咖啡产品进行降价。 首次产品直降 6月10日是星巴克非咖产品降价的首日,这也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5年来首次主动下调产品价格。 早上9点多,北京望京凯德MALL商场尚未正式营业,商场一层的星巴克门店已有不少顾客。工作人员在询问点单需求时,会主动提及非咖产品降价信息, 并帮助顾客累计积分、查看优惠券。 6月10日,星巴克中国门店的价签迎来历史性变化: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系列共10款产品集体降价,以大杯规格计算,消费者平均每杯能省下5元。 这是星巴克入华25年来首次直接下调产品价格,打破以往仅通过 ...
重拳出击!工信部启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专家:将遏制车市“内卷”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0 11:21
每经记者|李星 每经编辑|孙磊 6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组织开 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此次出手,正值中国汽车行业反"内卷式"竞争的关键时期。"工信部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及时推出相关举措,既是规范企业生产、经 营、营销的标准要求,也是遏制车市价格'内卷'现象的举措之一。"颜景辉分析认为。 专家发声:恶性"价格战"扰乱市场秩序 近年来,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车市降价车型200多款,2025年前4个月降价车型已达60多款。刚刚过去的5月,"价格战"进一 步加剧,在头部车企大范围、大幅度降价带动下,多家车企跟进效仿,降价车型达百余款之多,降价幅度最高超5万元。 对于当前车市这种"内卷式"竞争,崔东树用"情况恶劣""问题严重"来形容。"面对当前的'内卷式'竞争,相关主管部门必须采取严厉处理措施。"崔东树在接 受记者采访时称。 事实上,持续的"价格战"已导致我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不断走低。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制造 ...
星巴克罕见降价,杀入茶饮价格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10:46
以下文章来源于信风TradeWind ,作者刘艺晨 信风TradeWind . 关注资本市场的趋势与发展 作者刘艺晨 编辑松壑 星巴克中国正式杀入现制饮品的夏日厮杀。 即日起,星巴克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等"非咖"饮品降价,降价幅度在2-6元。 若以大杯为标准计算,平均降幅达到5元左右。 调价后,单杯最低单价低至23元,与主流中端奶茶品牌处在同一价格水平。 曾在诸多场合表示"不打价格战"的星巴克,首次以直接降价,而非发券的方式降低价格。 星巴克中国表示,6月17日,将联动《疯狂动物城》推出3款全新联名冰摇茶。 此外,茶拿铁也将迎来更多全新口味。 密集官宣背后,不难看出星巴克加码午后茶饮时段的决心。 今年以来星巴克本土化动作频频,经营策略一改往日的克制。 产品层面,迎合无糖化、低糖化的市场消费需求,在全国的所有门店都落地0糖的风味咖啡。打破鲜少与明星合作的惯例,与五月天的联名在社交媒体引起广 泛关注。 这家曾被认为克制、保守的咖啡巨头,正在直面中国市场的竞争。 在国内咖啡茶饮的疯狂竞争面前,星巴克的"以价换量"算盘没有成功。 2024年,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滑,进入业绩低谷期。 打折后依旧" ...
比亚迪吉利长城:“口水仗”背后是刺刀见红
虎嗅APP· 2025-06-10 10:18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李赓 头图丨视觉中国 过招的细节,很多人前几天已经看到了,没看到也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此处不方便展开) 。其中谁 对谁错暂且不说,但它们的争端仍揭示了一个无情的事实——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烈度正以远超所有 人预计的速度上升,之前大家预计将在2026~2027年到来的"最残酷竞争阶段"正在加速到来。 中国汽车行业中的火药味,悄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最直接的原因,是前几年贡献了海量热点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再次召开,众多汽车行业的大佬再次 在这个平台上产生了口头上的激烈交锋,尤其是比亚迪和吉利的"突然过招"。 究竟近期各家车企冲突的根源是什么?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如何解决这一次的行业危机?在激烈竞争下 去的同时,是否存在一些平缓过渡的共存之道? 接下来,我们逐点简单聊聊。 死里掐,背后都是生意 首先回归到重庆论坛上,除了吉利和比亚迪,其他车企也发表了不少意见,内容结构基本都是"反对 价格战+我们坚守底线",主打一个"我不是我没有"。 但细究起来,在"5月底"这个时间点之前,中国汽车市场大范围的"价格战"早已全面展开。这一场价 格战的"导火索",其实从去年就已经埋下。 在2023年和2024年的 ...